![2024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321951/0-17069221940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321951/0-17069221940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321951/0-17069221941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4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出题学校:静海一中 杨村一中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江西省上堡梯田兴起于秦汉时期,一代代居民在此依山建房、开山垦田,梯田规模逐渐扩大,最高海拔126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右图为上堡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当地自古就有“惊蛰后犁田,清明至谷雨播种育秧,立夏至小满插秧,处暑至白露收获”的一年一季水稻的传统农事安排,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是( )
A.耕地面积小,机械化水平低 B.海拔较高,热量较少,生长周期长
C.地处中温带,年平均气温低 D.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春夏季节
2.图中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主要是由于( )
A.降水量大,利于防洪 B.植被茂密,利于防风
C.地势起伏较大,便于劳作 D.道路交错,利于发展旅游
右图为塔里木河下游某地部分地理要素剖面示意图。该地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读图,完成3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耕地比荒漠地下水埋藏较深 B.耕地比荒漠地表水蒸发量小
C.河岸林地比荒漠地表水下渗较少 D.河岸林地比荒漠地下水含盐量低
2023年3月16日,河南郑州一男子去三亚出差返回郑州。飞机起飞时三亚的温度28℃左右,到达郑州时大雪纷飞。右图为郑州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4~6题。
4.与郑州大雪天气形成原理一致的是( )
A.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B.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5.研究资料显示,黄河流域大雪天气初春最多的原因是( )
①北方冷空气仍然较强 ②北方冷空气已经减弱 ③南方暖气团较干燥 ④南方暖气团较湿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此次大雪天气对郑州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是( )
A.气温骤降,小麦播种推迟 B.改善土壤墒情,缓解旱情
C.形成雪被效应,提高土温 D.害虫消失,农业收成大增
右图为某同学在我国某地区进行野外实习时绘制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地区最早发生的地质过程是( )
A.岩浆侵入 B.地形倒置 C.岩层弯曲 D.变质作用
8.图中( )
A.甲处的溶蚀作用强烈 B.乙岩层可能含有大羽羊齿化石
C.丙处河流自东向西流 D.丁处地貌是内外力作用的结果
当海水密度上下分布不均匀,两层海水的相对密度有差异时,在外力扰动下,就会在两层海水界面上产生波浪,通常称为海洋内波。海洋内波的波高和波长要比表层波浪大得多,但它隐匿水中,暗中作崇,常使人们防范不及,故有“水下魔鬼”之称。右图示意海洋表层波浪和海洋内波。据此完成9题。
9.影响海洋内波形成的因素有( )
①入海径流 ②表层水温 ③气旋活动 ④海底地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1年11月5日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征,按照图中航线,执行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并于2022年4月20日顺利返沪,图为“雪龙2”号去程路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去程航线( )
A.①航段可以顺风顺水,节省燃料 B.②航段表层海水盐度越来越低
C.③航段主要处于印度洋板块内部 D.④航段容易遭受热带气旋影响
11.南极科学考察目的是( )
A.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规律 B.研究磁暴现象发生原理
C.开发南极冰川淡水资源 D.寻找可开发的旅游项目
如图示意甲、乙两土壤剖面构造图。读图,完成12~13题。
甲 乙
12.与甲相比,乙土壤腐殖质层较厚的原因可能是( )
A.生物量大,促进岩石风化 B.地上植被以高大乔木为主
C.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D.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
13.若近年来乙土壤有机质层变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B.降水季节变化减小 C.地表径流堆积加强 D.区域气候类型改变
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出现了较明显的“逆向流动”现象。右图为我国不同城市群流动人口从城市向乡村回流意愿统计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哈长城市群人口回流意愿最低是由于东北乡村地区( )
A.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气候寒冷,不适宜居住 C.环境污染较城市严重 D.经济、收入水平较低
15.人口回流乡村有利于( )
A.扩大乡村耕地面积 B.缓解乡村资源紧张 C.改善乡村经济结构 D.提升乡村空气质量
近年来,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模式Ⅰ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17.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十分钟文化服务圈”是指居民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享受文化服务。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继续推动高质量文化供给,优化“十分钟文化圈”,形成了一批如角楼图书馆、史家胡同博物馆等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空间。据此,回答18~19题。
18.角楼图书馆、史家胡同博物馆属于( )
A.电子商务 B.非商业性服务业 C.商业性服务业 D.文化创意设计
19.影响东城区“十分钟文化圈”中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集聚 B.科技水平 C.劳动力数量与素质 D.居民需求与分布
产业梯度主要是指由于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禀赋、经济、技术、产业分工差异而在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的梯级状差距;中介是指产业转移中介于企业及其转移潜在目标地之间,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右上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图。据此,回答20题。
20.读图,关于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代表的产业要素分别是能源、资本、劳动力、技术
B.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技术导向型
C.中介可能包括家乡投资、人际关系、基础设施、政府合作等
D.产业梯度只存在于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区域内部不存在
碳纤维作为战略性新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德国一汽车企业某款电动汽车采用大量碳纤维部件,其生产各环节严格遵循零碳排放理念。下图示意该企业所用碳纤维部件的纵向主要生产环节布局,其中原丝碳化环节耗能较大。据此完成21~22题。
21.该企业选用在日本生产的碳纤维原丝,主要为了( )
A.开拓销售市场 B.降低原丝成本 C.促进合作研发 D.增加战略储备
22.将原丝碳化环节布局在M市,倚重了当地( )
A.丰富的水能 B.先进的技术 C.完善的设施 D.便利的航运
为保护当地的食草性野生动物,某自然保护区清除了密林中的一些高大乔木,形成了若干块林间的空地即林窗。右图示意其中一块圆形林窗,林窗中心地面竖立一根装有监控摄像机的立杆,该林窗周围树木高度与立杆大致相等。孤线L为某日立杆顶部在林窗内地面影子的移动轨迹,虚线示意该日不同时刻的太阳方位。据此完成23~25题。
23.该地开辟林窗的目的是( )
A.拓展休憩空间 B.利于动物采光 C.增加食物供给 D.便于动物迁徙
24.摄像机拍摄到的野生动物可能是( )
A.安第斯羊驼 B.亚洲象 C.澳大利亚考拉 D.非洲象
25.该日立杆底部能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约( )
A.11小时 B.8小时 C.4小时 D.2小时
第Ⅱ(共50分)
二、综合题(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乌干达共和国(左下图),有“高原水乡”之称,被人们称为“非洲的明珠”。首都坎帕拉建在一些山头上,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大街上到处都是芭蕉树,被称为“芭蕉城”。
材料二:坎帕拉的气候资料(右下图)。
材料三:芭蕉为常绿大型多年生草本,喜温暖湿润,但忌土壤持续积水,耐寒力弱。芭蕉茎粗叶阔,结构疏松,极易被大风吹裂。芭蕉果实清甜爽口,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
(1)描述坎帕拉气温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分析坎帕拉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两条影响。(4分)
(3)分析坎帕拉有利于种植芭蕉的自然条件。(6分)
27.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2022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言“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筹划环渤海湾区发展规划。右图为“构想中的环渤海湾区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环渤海湾区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环渤海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沿海通道的一部分。
(2)简述环渤海高铁对湾区建设的作用。(4分)
(3)北京作为湾区中心城市,简析其辐射带动作用强大的原因。(6分)
(4)渤海是目前我国海洋污染最严重的海区之一,分析渤海湾污染严重的原因。(4分)
28.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右图为黄河流域图。
材料二:上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该地地形破碎,起伏大,属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
材料三:2020年,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黄河入海口,有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东营市因地制宜,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之路。图为东营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二,试分析“旱腰带”旱灾灾情严重的原因。(6分)
(2)写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两点生态功能。(4分)
(3)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为东营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建议。(6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重点校联考
高三地理答案
1-5 BCDCB 6-10 BCDAC 11-15 ACADC 16-20 BDBDC 21-25 BACBD
26.(1)年平均气温高(1分);气温年较差小(1分)。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且海拔高(2分);湖泊多、面积大(受湖泊调节作用显著)(2分)。(共6分)
(2)气候湿润(降水总量大),河流径流量较大;热带草原气候,一年有两次干湿季,河流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年内有两次汛期和两次枯水期);气候温和,河流无结冰期。(任意2条得4分,需有因果分析)
(3)地处热带,水热充足;地形起伏,利于排水;受赤道低压控制时间长(位于赤道无风带),常年风力小。(6分)
27.(1)环渤海湾区邻近东北亚经济圈,国际市场广阔;靠近京津唐和辽中南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靠近海洋,海运条件便利。(任答2点得4分)
(2)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缩短时空距离,促进地区间联系;促进就业,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任答2点得4分)
(3)北京市城市规模大,等级高;城市服务功能多、范围广;北京市距湾区各城市较近;北京市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便利;北京市与其他城市人才、技术、信息交流密切。(任答3点得6分)
(4)原因:海湾沿岸均为大面积平原地形区,人口、城市众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污水排入量大;海湾水域较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少,污水净化慢;海湾处港口集中,船舶航行也会造成海域污染。(任答2点得4分)
28.(1)从高原到平原,地势起伏较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降水量少,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植被稀少,土壤储水能低,蒸发量大(黄土土质疏松,保水能力弱);人口密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答3点得6分,自然2点,人文1点)
(2)可以降解水中污染物质,改善水质;调节局地气候,减小温差;能够提供物种繁衍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调蓄洪水;促淤造陆,减缓海岸线侵蚀。(任答2点得4分)
(3)(任答3点得6分)
自然资源
具体建议
自然资源
具体建议
土地资源
发展特色农业
海洋(空间)资源
滩涂养殖业、航运、贸易等产业
石油资源
石油加工业
河口独特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天津市五区重点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