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素周期律-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09701/0-17066744413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元素周期律-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09701/0-17066744414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元素周期律-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09701/0-170667444146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元素周期律-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
展开一、单选题
1.(2023上·广东汕头·高一统考期末)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序数为2B.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C.原子半径:Z < YD.单质氧化性:Z < Y
2.(2024上·广东中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3.(2024上·广东中山·高一统考期末)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用物质a(结构如图)在太空舱内制作出了“冰球”。W、Y、X、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Y元素与X元素质子数之比为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
4.(2024上·广东中山·高一统考期末)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类比推测合理的是
A.Fe与化合生成,推测Cu与化合生成
B.Fe与溶液可以置换出铜,推测Na与溶液也可以置换出铜
C.已知卤族单质沸点:,推测碱金属单质沸点:
D.向固体中滴加几滴水,温度升高,推测向固体中滴加几滴水,温度也升高
5.(2024上·广东中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之间转化均要求一步完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B.
C.D.
6.(2024上·广东深圳·高一统考期末)a~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e的氧化物能分别与d、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
D.将d的单质加入到e的盐溶液中,能发生置换反应得到e的单质
7.(2024上·广东深圳·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非金属性:B.还原性:
C.碱性:D.酸性:
8.(2024上·广东深圳·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A.AB.BC.CD.D
9.(2024上·广东·高一广州市白云中学校考期末)从周期表推测,若存在116号元素(用X表示),其最外层有6个电子,下列性质推断正确的是
A.其钠盐的化学式为Na2XB.X是非金属元素
C.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D.其最高价氧化物为XO3
10.(2023上·广东深圳·高一统考期末)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b都属于碱金属元素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b
11.(2023上·广东深圳·高一统考期末)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铷(Rb)原子钟,能历时3000万年误差仅1秒。Rb是第五周期第ⅠA族元素,下列关于Rb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铷元素在自然界没有游离态
B.铷元素能形成多种氧化物
C.与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比较:I>Rb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RbOH>KOH
12.(2023上·广东深圳·高一统考期末)可以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寻找到
A.空气中含有的主要元素
B.单质在暗处与氢气剧烈化合发生爆炸的元素
C.常温下,单质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元素
D.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13.(2023上·广东清远·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稳定性强弱:B.碱性强弱:LiOH>NaOH
C.氧化性强弱:D.原子半径大小:Si>Na
14.(2023上·广东清远·高一统考期末)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预期目的的是
A.图甲:验证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B.图乙:制取沉淀并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C.图丙:制取少量氯气
D.图丁:验证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
15.(2023上·广东清远·高一统考期末)T、Q、R、W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如图,已知W元素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且W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的单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B.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酸
C.R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ⅣA族D.非金属性:W>Q
二、填空题
16.(2021上·广东茂名·高一统考期末)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原子的L层电子比M层电子多2个;的电子层结构与Ne的相同;Z与X处于同一周期,其气态单质呈黄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X、Y、Z元素的名称: 、 、 。
(2)与Z同主族的元素中,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3)与Z元素同周期的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4)写出Y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标准状况下,2.24L Z单质与足量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 ml。
(6)22.2g某二价金属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0.4ml Z阴离子,则该金属的摩尔质量是 g/ml。
17.(2023上·广东深圳·高一统考期末)元素周期律反映了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取决于元素的原子结构。钠、镁、铝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碱的化学式)。
(2)碱金属元素中,和之间的关系是互为 ,金属钾的氧化物有多种,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可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测元素的某些性质。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形成的氢化物HAt的稳定性 HI的稳定性(填“大于”或“小于”),AgAt 溶于水(填“易”或“难”)。
(4)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Br>S。
供选择的试剂: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新制溶液、四氯化碳、酚酞。
①完成该实验需要选用的最合适的试剂为 。
②简述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
18.(2023上·广东深圳·高一校考期末)人体必需的一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情况如图:
(1)请写出 Si 在周期表的位置
(2)S 、Cl 、K 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 (用离子符号表示)
(3)锡(Sn)与 C 为同一主族元素,Sn 原子比 C 原子多三个电子层, 则 Sn 的原子序数为
(4)X 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定某些分子的结构,下列分子结构模型中正确是 (填字母)
(5)前四周期同族元素的某种性质 X 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若 a、b 、c 表示碱金属元素, 则 X 表示对应单质的密度
B.若 a 、b 、c 表示卤族元素, 则 X 表示对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
C.若 a 、b 、c 表示氧族元素, 则 X 表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
D.若 a、b 、c 表示第ⅡA 族元素,则 X 表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6)铬是胰岛素不可缺少的辅助成分,但食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六价铬的化合物有剧毒,所以要对 Cr(Ⅵ)(罗马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下同)废水进行化学处理,可转化为重要产品磁性铁铬氧体(CrxFeyOz):先向含CrO的污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及硫酸亚铁,待充分反应后再通入适量空气 (氧化部分Fe2+ )并加入 NaOH,就可以使铬、铁元素全部转化为磁性铁铬氧体。
①写出CrO在酸性条件下被Fe2+还原为Cr3+的离子方程式:
②若处理含 1mlCrO(不考虑其他含铬微粒)的污水时恰好消耗 10mlFeSO4,则当铁铬氧体中n (Fe2+):n(Fe3+ )=3:2 时,铁铬氧体的化学式为
19.(2023上·广东肇庆·高一统考期末)2022年5月6日,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的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化学助力我国科技发展,借助元素周期表可以认识各种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元素a~h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其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单质常用作火箭推进剂,该过程中a单质对应的产物为 (填化学式)。
(2)元素b的一种单质是“墨子号”的储能器件,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3)“墨子号”的制作使用了2000多吨的e合金,e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请写出e的氧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c与f的化合物是“墨子号”实现远程传输的核心材料,该化合物属于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5)利用元素d与g所研发的电池具有充放电效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科技领域,请写出d与g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 。元素g与元素h所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g (填“>”“<”或“=”)h。
三、解答题
20.(2024上·广东中山·高一统考期末)三位科学家“发现和合成量子点”获得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量子点又称为半导体荧光纳米晶,主要是由ⅡA-ⅥA族元素(如CdS、CdSe、ZnSe等)和ⅢA-ⅤA族元素(如GaN、InP、InAs等)组成的纳米颗粒,元素周期表从此有了第三个维度。元素周期表反映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a~h8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量子点含有e元素。e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GaN量子点中的Ga与d同族。Ga与d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
(3)CdSe量子点中的Se是3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Se与f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较弱的是 (填化学式)。
(4)单质c在单质b中燃烧火焰呈 色,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 ,该产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写出一条能证明h的金属性强于c的实验事实 。
21.(2024上·广东深圳·高一统考期末)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I.探究1:元素金属性递变规律
(1)验证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递变规律。
①预测第3组的实验现象是 。
②已知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则的碱性 的碱性(填“<”或“>”)。
(2)某同学取适量可溶性铝盐与氨水(溶质为)反应制备氢氧化铝,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II.探究2: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3)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比较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
②甲方案中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写出产生黄绿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
③以上两个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的实验能证明非金属性:。
(4)除了利用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以下陈述哪些可作为卤族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填字母)。
A.、、的熔点逐渐升高
B.、、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的固体颜色越来越深
D.、、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5)实验室拟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配制溶液,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 。需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还有 。在配置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配置的浓度偏低的是 。
A.容量瓶水洗后没有烘干便投入使用
B.量取浓盐酸后放置时间过长,未及时稀释和转移到容量瓶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随之补加几滴水再次做定容操作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22.(2023上·广东汕头·高一校考期末)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探究1:
(1)验证同周期主族元素 X、Y、Z 的金属性递变规律。
通过实验验证三种元素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原子序数:X>Y> Z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Z>Y>X
C.原子半径:X>Y> Z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
(2)为了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某同学取适量可溶性镁盐和铝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请写出制备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
探究2:
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比较VII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
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烧瓶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蘸有KBr溶液的棉球变为橙黄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
乙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向A中通入少量Cl2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A中液体为橙黄色,试管中的CCl4层变为紫红色。
(3)以上两位同学的实验, (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非金属性:Cl>Br>I。
(4)除了利用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以下陈述哪些可作为卤族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_______.(填字母)
A.Cl2、Br2、I2的熔点逐渐升高B.HCl 、HBr、HI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HCl、HBr、HI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D.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23.(2023上·广东广州·高一统考期末)元素周期表反映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学习、研究和应用的一种重要工具。
回答下列问题:
(1)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碳位于周期表中 周期 族。
(2)a与e的单质均可用于高能电池材料,a与e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要求写反应条件)。
(3)b元素氢化物在常温下与单质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元素的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e、f、h三种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
(6)元素Ga的原子序数为 。镓(Ga)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常用于半导体、合金材料等工业,氮化嫁(GaN)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半导体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已知:镓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氢氧化镓难溶于水,铁酸镓,难溶于水。
①设计氧化镓转化为氢氧化镓的一种方案 (依次写出离子方程式)。
②工业上用含铁酸镓,矿渣经过硫酸浸出获得2种金属盐,利用镓盐可制备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GaN。写与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非金属性:Cl>C
B
向溶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条,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还原性:Al>Cu
C
向盛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溶液颜色变蓝
氧化性:
D
将投入漂白粉溶液中,会产生沉淀
酸性:
a
b
c
d
e
f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或操作
目的
检验化合物中是否含钠元素
验证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Cl>C>Si
验证热稳定性:
制备胶体
A
B
C
D
HCl
CO2
直线形
直线形
直线形
平面正方形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a
b
3
c
d
e
f
g
4
h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1
将绿豆大小的金属投入水中
与水反应快速,且有气泡生成
2
将绿豆大小的金属投入水中
与水反应比第1组剧烈,且有气泡生成
3
将绿豆大小的金属投入水中
甲方案
乙方案
操作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烧瓶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蘸有溶液的棉球变为橙黄色,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
向中通入少量充分反应后,中液体为橙黄色,将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试管中现象为①
图示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a.各取1.0金属X和金属Y,分别加入5mL水中
金属X与水反应比金属Y与水反应剧烈
b.各取1.0金属Y和金属 Z,分别加入5mL1.0ml/L盐酸中
金属Y与盐酸反应比金属Z与盐酸反应剧烈
周期
Ⅰ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a
b
3
c
d
e
f
4
g
Ga
h
参考答案:
1.C
【分析】由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Y为F,Z为S,据此答题;
【详解】A.X为He元素,原子序数为2,A正确;
B.Y原子F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正确;
C.原子半径:S>F,C错误;
D.单质氧化性:S< F2,D正确;
故选C。
2.A
【详解】A.向碳酸钠中加入盐酸溶液,可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但盐酸为无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故A错误;
B.向溶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条,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说明Al置换Cu,非金属性Al>Cu,还原性:Al>Cu,故B正确;
C.向盛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溶液颜色变蓝,说明有生成,说明氧化性:,故C正确;
A.将投入漂白粉溶液中,生成碳酸钙和HClO,为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知酸性:,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3.D
【分析】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为O,Y元素与X元素质子数之比为3:4,Y为C,W、Y、X、Q分布在三个周期,W只能形成一条化学键,W是H,Q为+1价,因此Q为Na。
【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因此稳定性H2O>CH4,A错误;
B.Na与O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阴阳离子比均为1:2,B错误;
C.核外电子层排布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因此半径Na+<O2-,C错误;
D.H与O形成的H2O2中,O和O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A正确;
B.Na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无法置换出铜,B错误;
C.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C错误;
D.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碳酸氢钠固体中滴加几滴水,温度降低,D错误;
故答案选A。
5.C
【详解】A.钙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A正确;
B.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B正确;
C.氧化铝无法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铝,C错误;
D.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D正确;
故答案选C。
6.C
【分析】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则a为C,b为O,c为F,d为Na,e为Al,f为Cl,以此分析;
【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r(Na)>r(Cl)>r(F),A错误;
B.氧化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好,氧化性F>O>C,B错误;
C.e为Al元素为两性金属,其氧化物Al2O3为两性金属,d、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HClO4,均能与Al2O3反应,C正确;
D.Na与AlCl3溶液反应,Na先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生成的NaOH再与AlCl3反应,故无法得到单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7.D
【详解】A.N与P属于同主族元素,N在P的上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N>P,A不符合题意;
B.Cl和Br位于同一主族,且Cl在Br的上方,非金属性Cl>Br,则还原性:Br->Cl-,B不符合题意;
C.Na与Mg属于同周期元素,Na在Mg的左边,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C不符合题意;
D.虽然C的非金属性比S弱,但H2SO3不属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酸性H2CO3<H2S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A.利用焰色实验,检验化合物中是否含有Na元素,A正确;
B.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利用该装置比较非金属性强弱,B错误;
C.Na2CO3较稳定、NaHCO3受热易分解,所以将NaHCO3放置在温度低的内层试管中可以比较二者的热稳定性,C错误;
D.氯化铁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应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胶体,D错误;
答案选A。
9.D
【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0族元素为118号元素,则116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ⅥA族。
【详解】A.在第七周期中,只有第ⅦA族和0族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其余都为金属元素,则X应为金属元素,不存在Na2X,A错误;
B.X的金属性大于P,为金属元素,B错误;
C.X为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C错误;
D.X为第ⅥA族元素,最高化合价为+6价,其最高价氧化物为XO3,D正确;
故选D。
10.B
【分析】由图可知,c、d、e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5、7,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可知c为C,d为N,e为Cl;a和b最外层都为一个电子,可知a和b都位于第ⅠA族,a原子半径最小,b原子半径最大,所以a为H,b为Na,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a为H,b为Na,H不属于碱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元素位于同主族时,核电荷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b和e的简单离子分别为钠离子和氯离子,前者10电子排2层、后者18电子排3层,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b<e,故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c和d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烷和氨气,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故C错误;
D. e为Cl,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4为强酸,若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一定是强酸,如HClO为弱酸,故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A.铷元素非常活泼,自然界只有化合态的铷,A正确;
B.碱金属越活泼形成的氧化物越复杂,钠能形成氧化钠、过氧化钠,钾还能形成超氧化钾、臭氧化钾等,铷活泼性大于钠、钾,则铷元素能形成多种氧化物,B正确;
C.Rb和I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I的半径更小,C错误;
D.K与Rb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所以Rb金属性更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RbOH>KOH,D正确;
答案选C。
12.D
【详解】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的元素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可作半导体材料,故选:D。
13.C
【详解】A.稳定性和共价键有关,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越稳定,O原子半径小于S原子半径,H-O键键长比H-S键键长短,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稳定性,故A错误;
B.Li和Na属于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碱性LiOH
D.Si和Na属于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Na>Si,故D错误;
答案选C。
14.D
【详解】A.铁粉与水蒸气加热反应,试管口应该向下倾斜,故A错误;
B.盛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应该用长胶头滴管并插入FeSO4溶液中,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氧化氢氧化亚铁沉淀,故B错误;
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要加热,不加热不会反应,故C错误;
D.硫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入到硅酸钠溶液中,可以看到有白色的硅酸沉淀,符合强酸制取弱酸,证明碳酸酸性大于硅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C的非金属性大于Si,故D正确;
答案选D。
15.C
【分析】由WO2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可知,W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W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W是S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知,T为Al元素、Q为C元素、R为N元素。
【详解】A.铝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A正确;
B.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酸碳酸,故B正确;
C.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ⅤA族,故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则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16.(1) 硫 铝 氯
(2)HF
(3)或
(4)
(5)0.1
(6)40
【分析】已知X原子的L层电子比M层电子多2个,则X为S;Y3+的电子层结构与Ne的相同,则Y为Al;Z与X处于同一周期,且其气态单质呈黄绿色,则Z为Cl,以此答题。
【详解】(1)X元素的名称为硫,Y元素的名称为铝,Z元素的名称为氯。
(2)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与Z同主族的元素中,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的是HF。
(3)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则Cl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酸性最强的酸是HClO4或。
(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5)在标准状况下,2.24 LCl2与足量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时,,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电子转移ml 。
(6)二价金属化合物中含有0.4ml Cl-,则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2ml,摩尔质量为=111g/ml,该金属的摩尔质量是111g/ml-35.5g/ml×2=40g/ml。
17.(1)NaOH
(2) 同位素
(3) 小于 难
(4) 溴水、新制溶液 取少量的新制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溴水,若溶液出现黄色浑浊,则证明非金属性Br>S
【详解】(1)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递减,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钠>镁>铝,则钠、镁、铝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
(2)和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同位素, 与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3)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则可推知元素砹(At)形成的氢化物HAt的稳定性小于HI的稳定性,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均为沉淀,故可推知AgAt难溶于水。
(4)非金属性越强,通常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Br>S。则可选择溴水和新制溶液进行反应,若溶液出现黄色浑浊,说明有S单质生成,发生了,则证明非金属性Br>S;则:
①完成该实验需要选用的最合适的试剂为溴水(或溴水)、新制溶液。
②简述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取少量的新制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溴水,若溶液出现黄色浑浊,则证明非金属性Br>S。
18.(1)第三周期第Ⅳ族
(2)K+<Cl-<S2-
(3)50
(4)AC
(5)BD
(6)
【详解】(1)硅的原子序数是14,在周期表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族;
(2)S、Cl、K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K+<Cl-<S2-。
(3)锡(Sn)与C为同一主族元素,Sn原子比C原子多三个电子层,第三周期有8种元素、第四周期有18种元素、第五周期有18种元素,则Sn的原子序数为50。
(4)A.HCl由2个原子构成,为直线型分子,故A正确;
B.水是V形分子,故B错误;
C.CO2是直线形分子,故C正确;
D.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故D错误;
选AC。
(5)A.若a、b、c表示碱金属元素,则a是Li、b是Na、c是K,Na的密度大于K,故A错误;
B.若a、b、c表示卤族元素,则a是F、b是Cl、c是Br,还原性:F-
D.若a、b、c表示第IIA族元素,则a是Be、b是Mg、c是C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e(OH)2
(6)①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被氧化为Fe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若处理含1ml(不考虑其他含铬微粒)的污水时恰好消耗10ml,则当铁铬氧体中时,根据元素守恒,Gr3+、Fe2+、Fe3+的物质的量比为1:6:4,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铁铬氧体的化学式为。
19.(1)H2O
(2)第二周期ⅣA族
(3)
(4)共价
(5) <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是H元素、b是C元素、c是O元素、d是Na元素、e是Al元素、f是Si元素、g是S元素、h是Cl元素。
【详解】(1)氢气的单质常用作火箭推进剂,氢气燃烧生成水,对应的产物为H2O。
(2)b是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ⅣA族。
(3)Al3+核外有10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Al2O3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O与Si形成的化合物SiO2属于共价化合物。
(5)Na与S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是Na2S,电子式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元素S与元素Cl所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H2S
(2)Ga(OH)3
(3) 第四周期第ⅥA族 H2Se
(4) 黄 2Na2O2+2CO2=2Na2CO3+O2
(5)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h分别为C、O、Na、Al、P、S、Cl、K。
【详解】(1)根据分析,e为P,是15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根据分析,d为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因此碱性Ga(OH)3较强;
(3)Se是3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ⅥA族;根据分析,f为S,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因此H2Se稳定性较差;
(4)Na在O2中燃烧生成Na2O2,火焰为黄色;Na2O2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的最高价氧化物是C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5)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可以证明K的金属性比Na强。
21.(1) 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剧烈,且产生气泡 大
(2)NH3·H2O+Al3+= Al(OH)3↓+3NH
(3) 16H++ 10Cl— +2=2Mn2++5Cl2↑+8H2O 溶液分层,且下层溶液为紫红色 乙
(4)BD
(5) 1.00mL 100mL容量瓶 BC
【详解】(1)①根据前两组实验现象,预测第3组实验现象: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剧烈,且产生气泡;②已知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同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则的碱性大于的碱性;
(2)可溶性铝盐与氨水(溶质为)反应制备氢氧化铝,反应方程式:NH3·H2O+Al3+= Al(OH)3↓+3NH;
(3)①反应生成碘单质,现象:溶液分层,且下层溶液为紫红色;②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离子方程式:16H++ 10Cl— +2=2Mn2++5Cl2↑+8H2O;甲方案无法证明非金属性:;③乙方案装置A中少量氯气与NaBr反应生成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试管中溴与KI反应生成碘,可比较非金属性:;
(4)A.、、的熔点逐渐升高,属于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不可用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可用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B正确;
C.、、的固体颜色越来越深,属于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不可用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C错误;
D.、、的还原性逐渐增强,说明相应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可用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D正确;
答案选BD;
(5)质量分数为36.5% 、密度为的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溶液,容量瓶规格选100mL,根据溶液的稀释计算,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解得;需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还有100mL容量瓶;误差分析如下:
A.容量瓶水洗后没有烘干便投入使用,对溶液浓度无影响,A不符题意;
B.量取浓盐酸后放置时间过长,未及时稀释和转移到容量瓶,则盐酸挥发,导致浓度偏小,B符合题意;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随之补加几滴水再次做定容操作,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C符合题意;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D不符题意;
答案选BC;
22.(1) X>Y> Z BC
(2)NH3·H2O+Al3+= Al(OH)3↓+3NH
(3)乙
(4)BD
【分析】可依据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性的强弱,可依据非金属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形成氢化物的还原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则金属越活泼,对应金属性越强,由实验现象可知三种元素金属性X>Y,Y> Z,可知:X>Y> Z;又三种元素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由此可知原子序数X
(2)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NH3·H2O+Al3+= Al(OH)3↓+3NH;
(3)分析对比实验装置可知甲中氯气分别与KBr和KI反应生成溴单质和碘单质,能证明氧化性:Cl2>Br2;Cl2>I2,但不能证明:Br2>I2;因此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Br>I;乙装置中少量氯气与NaBr反应生成溴单质,说明氧化性:Cl2>Br2;生成的溴单质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说明氧化性:Br2>I2;因此可证明非金属性:Cl>Br>I;
(4)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或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因此BD可作为卤族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而单质的熔点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氢化物的酸性强弱也不能作为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
23.(1) 二或2 ⅣA
(2)2Li+S=Li2S
(3)2K+2H2O=2KOH+H2↑
(4)Al2O3+2OH-=2AlO+H2O
(5)HClO4
(6) 31 Ga2O3+6H+=2Ga3++3H2O、Ga3++3NH3·H2O=Ga(OH)3↓+3NH或Ga2O3+2OH-=2GaO+H2O、GaO+2H2O+CO2= Ga(OH)3↓+HCO Ga(FeO4)3+24H+=2Ga3++6Fe3++12H2O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出a为Li,b为O,c为Na,d为Al,e为S,f为Cl,g为K,h为Br,据此分析;
【详解】(1)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故答案为二或2;ⅣA;
(2)根据上述分析,a为Li,e为S,两者反应方程式为2Li+S=Li2S;故答案为2Li+S=Li2S;
(3)b元素氢化物为H2O或H2O2,g为K,K是非常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生成KOH和氢气,即方程式为2K+2H2O=2KOH+H2↑;故答案为2K+2H2O=2KOH+H2↑;
(4)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d元素的氧化物为Al2O3,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H2O;
(5)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为H2SO4、HClO4、HBrO4,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三种元素中Cl的非金属性最强,即HClO4酸性最强;故答案为HClO4;
(6)Ga位于第四周期ⅢA族,与Al属于同一主族,则Ga的原子序数为13+18=31;故答案为31;
①Ga与Al属于同一主族,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性,Ga2O3与盐酸反应:Ga2O3+6H+=2Ga3++3H2O,然后加入氨水,发生Ga3++3NH3·H2O=Ga(OH)3↓+3NH;或者Ga2O3为两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Ga2O3+2OH-=2GaO+H2O,然后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发生GaO+2H2O+CO2= Ga(OH)3↓+HCO;故答案为Ga2O3+6H+=2Ga3++3H2O、Ga3++3NH3·H2O=Ga(OH)3↓+3NH或Ga2O3+2OH-=2GaO+H2O、GaO+2H2O+CO2= Ga(OH)3↓+HCO;
②Ga(FeO4)3与硫酸反应得到2种金属盐,即得到Ga2(SO4)3、Fe2(SO4)3,因此Ga(FeO4)3与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Ga(FeO4)3+24H+=2Ga3++6Fe3++12H2O;故答案为Ga(FeO4)3+24H+=2Ga3++6Fe3++12H2O。
11化学键-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11化学键-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7铁及其化合物-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07铁及其化合物-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8金属材料-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08金属材料-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期末重点知识点专题练习(人教版2019),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