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议题一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议题二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生活、工作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1.小明还是个胎儿(未出生),他有继承、接受赠与的权利吗?小明过满月,妈妈闺蜜的女儿也过满月,俩人结成“娃娃亲”,这个娃娃亲有没有法律效力?2.小明七岁,他用妈妈的手机偷偷给一款游戏充了3000块钱,小明的妈妈能够追回这笔钱吗?3.周末大休回家,你在彩票站买彩票中了500万,这个大奖你有没有权利领取?假如你爸爸中了500万,你拿这笔钱买了辆豪车,这个买车行为是否有效?4.在教室门口捡到饭卡一张,中午吃饭用它消费,是否违法?
(1)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2)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3)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1)平等主体:是指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没有领导和服从、管理与被管理等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主体不平等不适用民法。(适用刑法、行政法、治安管理条例等)
(2)民法调整的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介于自然人与法人之间。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
政府机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
自然人: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人。
法人不是人,而是组织!法人代表是自然人
(3)民法调整的内容: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基于人格和身份形成的与人身不可分割民事法律关系。
是指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归属和财产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注意:其他关系【如恋爱关系、好意施惠关系、行政关系、劳动关系、犯罪(刑事法律关系】不调整
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有哪些?A.朋友关系 B.买卖关系 C.借贷关系D.租赁关系 E.师生关系 F.夫妻关系G.父母子女关系 H.警民关系 I.赠与关系
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
配偶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等
借贷、继承、转让、赠与等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②权利: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根据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含义: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
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注意: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行为。
注意:①可以独立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②进行的纯获利行为有效。③其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不追认则无效。
注意: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其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其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行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②实施纯获利益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小程是一名14岁的在校初中生,平时喜欢游戏,经常收看游戏直播,2020年7月,小程瞒着父母接下来的半年多他通过微信在该平台上累计支付人民币21万余元用于购买虚拟币(钻石、头像框、座位框等)并打赏主播,成了直播间的“榜一大哥”
上海松江法院认为,小程向网络直播平台大额打赏的行为显然同其14岁的认知和能力水平不相适应,且未获法定代理人同意或事后追认,该打赏行为无效。被告应当返还原告全部打赏款项。
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有没有——自然人从出生始到死亡止;法人、非法人组织从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
注意:所有的自然人都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一定都有民事行为能力。
名词解释: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小林在放学路上捡到一只皮包,里面装有票证和现金。小林和父母商量后,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处理。当晚电视台播出一则寻物启事,失主声明,若有人归还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谢。小林心想自己捡到的可能就是这只皮包。当小林准备归还失主时,他父母认为应当向失主收取500元钱,可他觉得如果收钱就不是拾金不昧了。
上述案例中,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分别是什么?请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评析事例中小林及其父母的观点。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小林和失主;客体:钱包、票证和现金;内容:小林和失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小林的权利是获得或放弃500元酬谢款,其义务是归还失主钱包、票证和现金;失主的权利是拿回钱包、票证和现金,义务是给予小林酬谢款。
①“拾金不昧”是指拾得他人物品不占为己有。它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义务。当事人小林接受或放弃酬谢报酬都是行使权利的方式,若将皮包据为己有则构成“不当得利”。材料中小林准备把皮包归还失主的行为弘扬了传统美德,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符合道德层面的拾金不昧。依法行使权利与拾金不昧的道德要求并不矛盾。②《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材料中的失主有特定金额作为报酬的寻物启事,在法律上构成“悬赏广告”,具有法律约束力。主动提出悬赏,领取遗失物时应按承诺支付给拾得者一定报酬。所以,小林父母认为应当向失主收取500元钱也是合法的。小林父母的观点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的返还】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第三百一十七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1)原因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民法坚持了法治德治的统一①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②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1.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2.规定民法基本原则的原因(1)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2)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3.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3)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4)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5)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6)绿色原则: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本案中该电商违背 放了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2024年“元旦”临近,各大电商店家们纷纷打出各种促销活动,甲商家忙中出错,误将店内26元4500克的脐橙,在净含量上设置成了2250千克,商家这一错误被博主乙发现后,他选择在直播中号召粉丝集体“薅羊毛”,上万粉丝涌入该店铺下单,一晚上下单10多万千克,涉及700多万元!店家发现错误后,立刻在店铺首页道歉,恳求大家给条活路,申请退款,电商平台也第一时间把店“保护”起来。极个别买家却坚持要求发货,否则进行投诉。上述极个别买家的要求违背了民法的哪些原则?
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适用民法调整的是( )①叶教授将自己的发明创造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②李某将自己的一幅古画转卖给了吴某,后反悔要求吴某归还古画③戴老师出版书籍获得稿费后,向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2050元④因路面维修的开掘路段未设警示标志,宋某跌倒受伤,与市政维修部门发生纠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宋某和市政维修部门为平等的民事主体,李某和吴某是平等的民事主体,②④正确。专利授权机关与专利申请人之间的关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均属于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①③排除。
2.杜某某在绿灯允许通行时走人行横道过马路,李某(14岁)驾驶电动自行车违反信号灯通行,致使杜某某受伤住院治疗。杜某某要求李某赔偿其因事故受到的损失。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李某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②李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③应当由李某的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④应当由李某承担民事责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①说法错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李某14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
3.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①钱某向叶某承诺五一假期一起登山赏景②赵某选择“小遛”共享电单车绿色出行③王某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受到治安管理处罚④某公司职工疗养团不满入住酒店的服务质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赵某选择“小遛”共享电单车绿色出行,某公司职工疗养团不满入住酒店的服务质量,涉及民事法律关系,②④正确。钱某向叶某承诺五一假期一起登山赏景不涉及行为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①不符合题意。王某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受到的治安管理处罚属于行政处罚,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4.下列关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亡③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因人的年龄、智力状态差异而有所不同④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不一致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它因公民的年龄、智力状态差异而有所不同,而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就具有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一般认为,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一致的。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5.甲与乙为邻居,素有矛盾,甲开设一露天排档后,乙遂将自住房屋租给一小型垃圾处理站。乙的行为( )A.违反平等原则B.违反自愿原则C.违反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D.并无不当
解析:由材料可知,甲开设一露天排档后,乙遂将自住房屋租给一小型垃圾处理站,这刻意损害甲的经营利益,不利于邻里矛盾的解决,违反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C正确。
6.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下列案例中不能成为其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①甲在某水果店老板处订购的水果②乙将自家的房屋抵押给银行,贷款10万元的抵押行为③美甲店为顾客设计制作的“冰墩墩”美甲④某服装店在社交平台公开进行“人肉搜索”所使用的小偷照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案例③中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而不是具体“冰墩墩”的美甲,③符合题意。案例④中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小偷的人身利益,而不是小偷的照片,④符合题意。案例①中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水果,不符合题意。案例②中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因为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不符合题意。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a href="/zz/tb_c400350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说课ppt课件</a>,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目,第二目,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a href="/zz/tb_c400350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学课件ppt</a>,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议题一,议题二,议题三,民法怎么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a href="/zz/tb_c400350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图文课件ppt</a>,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子议题一,子议题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议学情境,议学材料,民法含义,知识拓展,案例分析,议学提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