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老校区(新泰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本试卷共8页 满分:150分 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网络修真小说之中,常常有今不胜古的时代感慨——古代仙器法宝的价值和内涵力量,往往超过较近的时代;可对于网络文学本身参讲,却是古不胜今。现在再看看十五年前、十年前,甚至是三四年前的作品,都会感到哪怕作者在文笔、内涵、火候等方面的深厚程度不亚于甚至超过现在顶级的网络小说创作者,可在创作的类型和形式上,却已经只能用“时代的眼泪”这个词汇来形容了。随着2012年以来“超级 IP时代”的到来,得益于文娱行业的深度介入,网络文学发展演化的速度,像是按下了一个十倍的加速按钮一样,我们完全可以说,现在的中国网络小说正处于它最好的时代,也是最有挑战的时代,或许可以用“白金时代”这个对网络小说创作者来说比较熟悉的词语来命名。
新的时代力量和平台力量,将不同领域的文学资源重新聚合了起来,并通过一种最符合市场经济的结构,形成了一种像山洪一样裹挟一切的强大合力。在这种时代力量下,文学资源的重新聚合,正在达到甚至超过近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那种超强生命力,甚至攀越并“超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小说时代——获得比明清时代更高维、更多场景的孕育文学生命之力。
话说回来,明代通俗小说的兴盛与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有重要关系;民国时期现代文学的普及与发展,也同现代工业条件下印刷出版业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这种时代和平台的变革,是文学形态本身创新的一大主要推动力。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变革力量和出版行业环境的整体变化,同样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石昌渝先生曾经评论说:“中国书籍形制,从甲骨、钟鼎、竹简到丝帛,都不可能、也不屑于承载供人们消遣的俚俗的白话小说。它们的材料和书写成本都太昂贵……只有在印刷术发明之后,而且是在印刷业发展到商品化程度较高、一般出版物可以为社会有闲阶层购买而出版者又有利可图的时候,白话小说的写作和出版才能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到了清初的金圣叹年代,本被清高文人们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说俗文”如《水浒传》等作品,已经能够入堂堂之室,成为文人墨客争相阅读谈论的作品。到了《红楼梦》时,评价就已经是“书中无一正笔,无一呆笔,无一复笔,无一闲笔”了。“小说俗文”的力量,就此勃发喷涌,最终促成了中国文学在一个时代里彻彻底底地更新换代。
从历史来说,文学,特别是通俗文学的发达和兴盛,往往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社会经济基础的兴盛,是通俗文学勃发的根本基础。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和平台条件……构成文学“形态”、行业“业态”以及产业“生态”系统重塑的核心力量,再加上我们所说的受众需求如网络青年“心态”、从媒介之变到网络连接的“状态”——这“五态”就构成了考察“新时代、新文艺、新网文”发展态势的最好景框,中国的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和产业平台,正赋予网络小说一种独一无二的“五态”。反过来,亦是如此。正是这“五态”的发展演变,让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学的心态、形态、状态、业态和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与趋势,何以成为映照“中国好时代”的最佳文本、故事和影像。对于当今时代的网络小说来说,最大的幸运,或许就是身处在这个正在促成中国文学再度更新换代的大时代之中吧,并且成为映照、重组甚至开创这个“中国好时代”的最佳故事。
(摘编自庄庸主编《中国网络文学阅读核心书目》)
材料二:
对于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有人形象地称之“野蛮生长”。这个比喻暗含的判断是: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评价和研究显得滞后且零散,双方未能形成必要的互动。但近年来,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关注与日俱增,通过接受网络文学参与重要评奖、吸纳网络文学作家进入作协、设立网络作家协会和专门的网络文学奖项、为网络文学编年和写史等,明确地表达了接纳并引导网络文学发展的意愿。
然而,网络文学的特殊性,恰恰也在这里。无论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反应滞后还是及时,评价零散最还是密集,接纳是被动还是主动,似乎都不曾从根本上影响其发展。从过去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势,网络文学表面上以某种“自在”而“自为”的状态在发展,其内在逻辑实则不无矛盾。
一方面,网络文学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容纳广阔的题材、丰富的类型和多样的风格,简直称得上“网罗文学”。随便点开一个网络文学网站,题材类型应有尽有,作品分类混乱芜杂。有人或许会认为:分类标准的杂乱反映出兼容并包的心态,这正是网络文学生长壮大的根基。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文学又始终表现出标新立异的强烈冲动,以使自己区别于其他文学。网文圈的作者、读者和观察分析者,非常乐于将此前所有文学统称为“传统文学”,以显示网络文学具有无可替代的当下性。他们甚至发明了“传统网文”的概念,以期待更具新鲜感的网文出现。网文圈还形成一套迥异于“传统文学”的评价方法:描述阅读趣味,有“快感”“爽点”“梗”等名词概念;评估作品潜力和影响力,则有点击量、订阅数、打赏和互动数等量化指标。
(摘编自徐阿兵《网络文学,只是“网罗文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现在的中国网络小说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发展迅猛,这恰恰弥补了创作者在文笔、内涵和火候等方面的不足。
B. 《红楼梦》等作品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意味着“小说俗文”文学地位的提升,推动了中国文学新格局的形成。
C. 中国目前的时代环境赋予网络小说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借助网络小说,我们也可以了解中国新时代发展的状况。
D. 网络文学评价标准中的片面追求点击量、打赏,强调对读者的感官刺激,会对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造成影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新的时代力量和平台力量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网络小说的成就已经接近了近现代文学以及明清小说的水平、高度。
B. 文学的普及离不开平台的支撑,小说最初具备了大众文化品格,与其以商品化的印刷出版物作为载体是密不可分的。
C. 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评价和研究尽管滞后且零散,但是在客观上却成了当下网络文学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D. 网络文学讲求兼容并蓄,拓展了题材的广阔性,强化了作品的写实性,提高了读者的参与度,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
3. 下列选项中,与网络文学创作无关的一项是( )(3分)
A. 电视剧《太子妃升职记》全部由IP改编,IP持续释放能量。
B. 《琅琊榜》走红之后,很快出现了同名手游、网游和漫画等。
C. 《人世间》的热播,使其成为搜索热词,同名小说网售火爆。
D. “快穿流”小说专注叙述故事本身,着眼于读者的“爽点”。
4. 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5. 当下,应如何保障网络文学获得更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得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你说他想什么?女人;不错,这似乎也有名,但怕不是现在的女人吧?——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虽然与女人仍然不无关系的。
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有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
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是“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而有些好事的少年,愿意自己撑船,也非“小划子”不行。“小划子”虽然便宜,却也有些分别。譬如说,你们也可想到的,女人撑船总要贵些;姑娘撑的自然更要贵啰。这些撑船的女子,便是有人说过的“瘦西湖上的船娘”。船娘们的故事大概不少,但我不很知道。据说以乱头粗服、风趣天然为胜;中年而有风趣,也仍然算好。可是起初原是逢场作戏,或尚不伤廉惠;以后居然有了价格,便觉意味索然了。
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与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撑船的都与茶馆相熟,他们不怕你白吃。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这其实是值得惦记的。茶馆的地方大致总好,名字也颇有好的。如香影廊、绿杨村、红叶山庄,都是到现在还记得的。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展,使人想起“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里面还有小池、丛竹、茅亭,景物最幽。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有改动)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因为曾经久居在扬州,对这座城市的“憎恶”掩住了“爱好”,除了扬州的夏日,朱自清对那里已没了眷恋。
B. 文章第二段围绕瘦西湖和护城河写扬州的水。根据其中描述可知,作者喜欢护城河的水胜过了瘦西湖的水。
C. 文章从第三段到第五段,虽不是重点写水,但又处处围绕着水选取风景人情展开画卷,遵循了扬州的特点。
D. 文中对扬州夏日的描写,虽然也着墨于市井人情,但更着意于自然风景,风景因人情而更显美丽,自然切题。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人文士往往喜欢称道扬州,而久住扬州的我却只记得扬州的夏日,在对比中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章写到法海寺时,把法海寺的塔和红烧猪头对举,看似很突兀,实则暗含作者对法海的憎恶与嘲弄。
C. 文章写扬州的夏日,追求一个“真”字—绘实景、讲真话、写真情,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D. 文章语言平易明净,不事雕琢,叙述轻缓自如,在悠然洒脱的笔调中含蓄蕴藉地寓托了自己的情感。
8. 文中末段“这样”写出了作者什么心境?结尾同是写回家,本文与《荷塘月色》中的“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在作用上有何不同?请分析。(4分)
9. “浮生半日闲,记忆多蜿蜒”是扬州宣传片主题曲《扬州的夏日》中的一句歌词。有人说其恰合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总计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媚笔泉记
姚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淙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幕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
【附】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B.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C.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D.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复西循崖可二里”与“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中的“可”字含义不同。
B.“日暮半阴,山风卒起”与“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中的“卒”字含义相同。
C.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著《水经注》是中国古代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D.晦,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类似的词有朔、望,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写桐城西北连绵的山峦,山崖忽合,地势险峭,难以行走,接着点出“曲流”,表现了山水的态势,悄然引出后文要写的媚笔泉。
B.第二段“积雨始霁”等五句写的是龙溪十余里间的景色,正值阳春三月,花草树木映着阳光,溪水潺潺在山间流淌,声色俱佳,令人神往。
C.文章写左学冲筑室未成时就邀客宴饮,强调了他特别重视宴饮活动的个性;而这种雅兴乃因媚笔泉而生,这增强了媚笔泉引人入胜的魅力。
D.《登泰山记》写日出:太阳纯红如丹砂,下面有红光荡漾,托其冉冉上升。富有动感,如在目前。寥寥数语,就把日出景象写得气势磅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4.简要分析姚鼐《游媚笔泉记》所表达的情感。(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腿,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寄书后作
宋·林希逸
几度题书客未还,归鸿节节度乡关。
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
忆母
清·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15. 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两诗都传达出诗人离家在外、归期未定之意,倪诗还含有对水路难行的无可奈何。
B. 林诗借用“归鸿”意象,刻画了诗人渴盼鸿雁传书,早点收到母亲回信的急切心理。
C. 林诗通过书报平安,以宽慰母亲;倪诗因不知母亲近况,而表现出对母亲的牵挂。
D. 两首诗的语言平实自然,不雕琢,能够在平易中直击人心,于朴素中感人肺腑。
16. “对写法”是诗人在表达主观情感时从对方写起的一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这两首诗简要分析这一手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经过一番主客问答,双方终于达成统一,“ ,”两句描绘了主客同舟醉眠的画面。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写自己登顶泰山后,看到了红日跃出海面的壮美之景:“ ,。”
(3)《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4)《琵琶行》中“______”写琵琶女正式演奏前调弦试音,而后“______”写了声音低沉,情思深长。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本题共2小题,8分)
劳动,是与大地肌肤相亲。在田地边,以裸露的脚趾触碰大地,小心地触碰。缩回,又伸展。伸展,再缩回。看稻们站立在一片白泱泱的水田中央,不跑,不跳,亦不缩脚,蓝天白云下,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就感觉羞愧。①人不如稻?试试,再试试,果然就不烫脚了。把两只脚慢慢地伸入水田,忍住,再忍住,如一棵稻秧把根伸进大地深处。田泥包裹,温暖如春,血脉相通。
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沙地是一本大书,我一页一页,努力地翻阅脚下这一片沙地。泥土芬芳,沙地的气息让人陶醉。我一遍遍把大地的秘密翻开又覆盖,却不知道到底是在寻找什么。劳作,是我唯一的目的。②我只是向前,不停地向前。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我感觉自己和父亲、祖先们,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今天,我所滴下的每一滴汗水,与父亲的,与先人的,也是一个模样。
18.文中“沿额头,至鼻尖,绕到下巴,”的三个逗号能不能改成顿号,请简要分析。(4分)
19.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 ),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 ① !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 ② ,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20. 填在文中括号处,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秋风把一树树核桃叶吹干,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
B. 秋风把一树树核桃叶吹干,卷起一树树金铃铛
C. 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一树树金铃铛
D. 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
21. 下列句子中的“谁”与文中加点的“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方舱撤销了,临出院时,两个老人都哭了,好像谁也离不开谁。
B. 谁心里都明白,在漫长的长征途中,这点炒麦意味着什么。
C. 亨利上校—-那个谁,你出去,我要和上校好好干一杯。
D. 昨天你在动物园遇到了谁?他托人给你捎来了一束鲜花。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总是在顺境与逆境的交织中曲折前行。
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有的人能从困境中突围,实现自我超越。如被贬黄州的苏轼,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挑战极限的钟扬,向死而生的史铁生……而有的人不能摆正心态,或受挫后一蹶不振,或顺境中一味自满、故步自封,错失良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对此你有何见闻、经历或思考、感悟?请以“顺境与逆境”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新泰中学2023级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答案】1. 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能力。
A.“这恰恰弥补了创作者在文笔、内涵和火候等方面的不足”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现在再看看十五年前、十年前,甚至是三四年前的作品,都会感到哪怕作者在文笔、内涵、火候等方面的深厚程度不亚于甚至超过现在顶级的网络小说创作者,可在创作的类型和形式上,却已经只能用‘时代的眼泪’这个词汇来形容了”,“哪怕”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A。
2. B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中国网络小说的成就已经接近了近现代文学以及明清小说的水平、高度”错误。从原文“在这种时代力量下,文学资源的重新聚合,正在达到甚至超过近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那种超强生命力,甚至攀越并‘超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小说时代——获得比明清时代更高维、更多场景的孕育文学生命之力”来看,选项偷换概念。
C.“根本原因”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无论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反应滞后还是及时,评价零散最还是密集,接纳是被动还是主动,似乎都不曾从根本上影响其发展”。
D.“强化了作品的写实性”错误。原文“一方面,网络文学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容纳广阔的题材、丰富的类型和多样的风格,简直称得上‘网罗文学’”,“强化了作品的写实性”无从谈起。
故选B。
C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C.《人世间》同名小说网售火爆,是其销售的方式,不是网络文学创作。
故选C。
4. ①材料一论述当前中国网络小说发展的良好态势,重点探究了其迅猛发展的原因;②材料二论述近年来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文学界日益关注,重点探究了网络文学内在逻辑的矛盾性。
5. ①要利用好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和产业平台,调整好“五态”发展演变,赋予网络文学发展更强劲的生命力;
②文学界要加大关注力度,接纳并引导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③网络文学界要丰富创作题材、类型和风格,规范评价标准,正确处理好多样性和独特性、丰富性和个性化的逻辑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答案】6.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 .“朱自清对那里已没了眷恋”错误。作者说“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是先抑后扬的手法,是为了扬后面的“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抑扬自如,并不是“对那里已没了眷恋”。
B.“作者喜欢护城河的水胜过了瘦西湖的水”错误。由原文“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可知,作者只是不喜欢“瘦西湖”这个名字。
D.“虽然也着墨于市井人情,但更着意于自然风景,风景因人情而更显美丽,自然切题”错误。“虽然也着墨于自然风景,但更着意于市井人情”更准确;也不能说这“自然切题”,因为不能说文章主题就是为了写风景之美。
故选C。
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实则暗含作者对法海的憎恶与嘲弄”错误,属于过度解读,作者并没有对法海的憎恶与嘲弄。
故选B。
8. ①“这样”指代的是“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写出了作者悠闲适意的心境。
②前者呼应了上文扬州夏日的美好,写出了作者的惬意,暗含着作者对扬州的赞美;后者作者是猛然间从理想回到了现实,与荷塘月色形成了对比,蕴含着作者淡淡的忧伤。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心境和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可知,“这样”指代的是“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写出了作者悠闲适意的心境。
作者写蜿蜒曲折的江南水道上的船上风景“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沿河各景点都因得了一泓碧水的灵气而生动如画,写北门外茶馆的妙趣,游客悠哉地享用等,流溢于笔底的尽是关于扬州之水的富于情韵的美感。前者呼应了上文扬州夏日的美好,写出了作者的惬意,暗含着作者对扬州的赞美。“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己到自己的门前”表面上看,这句话平淡无奇,不过是对眼前景象的现实描写,实际上,这句话却是全篇最耐人寻味之处,是隐藏作者思想和情绪最深的句子,作者是猛然间从理想回到了现实,与荷塘月色形成了对比,蕴含着作者淡淡的忧伤。
9. ①本文看似思路零散,实则主题非常突出,而“浮生半日闲,记忆多蜿蜒”正好概括了这一特点。
②“浮生半日闲”恰合本文主题:本文正是借对扬州夏日的赞美,表达了一种悠闲惬意的文人情怀。
③“记忆多蜿蜒”恰合本文思路:作者正是借扬州夏日的水、名胜、游船和茶馆等种种记忆中的景观,来从不同角度表达作者的诗意情怀。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文看似思路零散,实则主题非常突出,看似平淡的叙写中充溢着对扬州夏日的深切怀念,蕴涵着作者特有的审美情趣,既有情韵又含理性思考,而“浮生半日闲,记忆多蜿蜒”正好概括了这一特点。
“浮生半日闲”恰合本文主题:结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可知,“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写出了作者悠闲适意的心境。本文正是借对扬州夏日的赞美,表达了一种悠闲惬意的文人情怀。
“记忆多蜿蜒”恰合本文思路:写蜿蜒曲折的江南水道上的船上风景“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沿河各景点都因得了一泓碧水的灵气而生动如画,写北门外茶馆的妙趣,游客悠哉地享用等,作者正是借扬州夏日的水、名胜、游船和茶馆等种种记忆中的景观,来从不同角度表达作者的诗意情怀。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总计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
“潭中”是“出”的地点状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中”后面断开,排除BD;
“顾”的宾语为“其侣”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C。
11B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言实词的能力。
A.正确。大约;能够。句意: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
大约二里。/像月亮一样明亮,什么时候能够摘取呢?
B.错误。突然;最终。句意: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而最终也没有增长和消失。 C.正确。 D.正确。故选B。
12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强调了他特别重视宴饮活动的个性”错误。仅在
这里请了一次客,表现不出特别重视宴饮活动的个性。本文写的是媚笔泉,左太冲并非作者着重叙写的对象。其实,作者写其邀客宴饮,只是在突出媚笔泉的魅力。故选C。
13(1)石缝中长出大树,能遮蔽几十人,前面有平地,可以铺席而坐。
等到登上山顶以后,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罅”,缝隙;“荫”,遮蔽;“布席”,铺席。(2)“既”,……之后;“负”,覆盖;“烛”,照亮。
14探访胜景,寄情山水,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不慕前贤,无意隐逸,隐约含蓄地透露出作者积极入世的心态。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作者先写桐城西北的形胜,次写循溪西入,沿途所见之景物风光,而后自然地落在媚笔泉,既把媚笔泉与桐城、小溪沿途的景物风光连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在人们眼前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探访胜景,寄情山水,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作者对媚笔泉的记述,先是写媚笔泉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然后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却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含蓄表示出作者不慕前贤,不喜欢隐逸的意向,透露出作者积极入世的心态。
参考译文:
游媚笔泉记
姚鼐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好几百里,一直到县衙所在地才开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合立一起,像屏障一样耸立,高的横的缝隙几乎不能走人。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这里边流出来。
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杜鹃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片”啊,
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于是这块石头就被命名。石缝中长出大树,能遮蔽几十人,前面有平地,可以铺席而坐。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之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
左丈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回去了。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也去了,我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文本二(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腿,9分)
15. 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早点收到母亲回信的急切心理”错误。“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意思是我知道这封信的重要,哪怕只是一纸短短平安信,我已经想得到母亲在灯前,一定是擦着眼泪,一遍一遍地看啊!可知,并非是期盼早点收到回信的心理。
故选B。
16. 两首诗都写诗人思念母亲,林诗想象出母亲在灯前含泪细看家书的画面,倪诗想象出母亲思儿之泪多于自己思母之泪的情景,从对方写起,既拓展了空间、扩大了意境,又把诗人自己的思念之情烘托得更加深沉透彻,引人无限回味。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林诗是一个儿子写完家信后的酸楚幸福和惆怅,倪诗写出了对慈亲牵挂之情永驻心中,两首诗都写诗人思念母亲。
“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意为:我知道这封信的重要,哪怕只是一纸短短平安信,我已经想得到母亲在灯前,一定是擦着眼泪,一遍一遍地看啊!“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意为:常暗地里因思念自己的母亲而流泪,但只恐怕母亲思念自己的泪水会流得更多呀!林诗想象出母亲在灯前含泪细看家书的画面,倪诗想象出母亲思儿之泪多于自己思母之泪的情景,从对方写起,运用了古代诗歌的“对写法”。“对写法”是古代诗歌中一种独特的抒情方法,这里两位诗人用想象怀忆结合、画面交相融合、直接落笔他处、移情于物等方式,运用想象虚设母亲那里的情形,委婉地表达自己思念母亲的感情。从对方写起,既拓展了空间、扩大了意境,又把诗人自己的思念之情烘托得更加深沉透彻,引人无限回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1)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3)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4)转轴拨弦三两声 弦弦掩抑声声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8.(4分)不能
①逗号使停顿延长,起强调作用,舒缓了语气。(2分)
②逗号更能表现作者感受父辈们劳动过程的艰辛,进而找到自我的归属感。(2分)
③顿号停顿时间短,语气短促,表现力不强烈。(2分)
(每条2分,答对两条即可得满分)
19.(4分)①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们可以像稻们一样精神抖擞,扎根水田的态度,加强了语气。(2分)
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在不断地劳动着,突出了劳动对我的影响。(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20. D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后句中的“它们”承前指代,指的是“核桃叶”,所以此处主语应为“核桃叶”,排除AB;
C项“卷起一树树金铃铛”不合逻辑,实际上“一树树金铃铛”比喻的是核桃叶,排除。故选D。
B 文中划线句中的“谁”和B项的“谁”都是任指。
A.特指另一个人;C.单指身边的那个人;D.特指遇到的那个人。故选B。
22. ①月亮原来是这样的 ②急着见到它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前后句可知,此处三句之间形成排比,句式保持一致,即“……是这样的”,再看前文所写有“大山”“月亮”和“核桃树”,此处写作对象是“月亮”,应填:月亮原来是这样的。
②处,“她加快了脚步”表现第一次离开的她急于见到台儿沟的心情,而下句中的“它”指的是台儿沟,应填:急着见到它。
四、写作。(60分)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主要讲顺境与逆境的交织是人生常态。第二段主要讲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人们的表现是不同的。有人在困境中突围,有人在逆境中一蹶不振,或在顺境中故步自封。总之,面对不同的境遇,人们的做法和表现是不一样的,而写作的重点就是谈一谈如何面对“顺境与逆境”。面对逆境,如果能够坦然一些,可能生活会更幸福一些。比如苏东坡面对逆境,他选择的是达观,最终在与政敌的斗争中他赢得了胜利,最终写下“三赤”名篇。一些遭遇坎坷的强者,往往选择的是在逆境中拼搏,或者是淡然。但是,有些人,面对逆境时可以奋进,但是面对顺境时却迷失自我,比如勾践,逆境时能够卧薪尝胆,而顺境时又骄傲自满,最终国破身灭。
抓材料中的关键句,材料中提示,“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有的人能从困境中突围,实现自我超越”;“有的人不能摆正心态,或受挫后一蹶不振,或顺境中一味自满、故步自封,错失良机”,这也就意味着出题人想让我们从做法的角度去分析,遇到顺境和逆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也就是在作文时,我们应该侧重于去谈做法(怎么做),而不是谈什么是顺境与逆境,顺境和逆境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等。
写作时要着眼于新时代青年学生这一身份,体现对“顺境与逆境”的理解和认识。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顺境与逆境的内涵,如何正确面对顺境与逆境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如何正确面对顺境与逆境”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如面对逆境,要坚韧顽强、磨练筋骨,不可自暴自弃、自怨自艾;面对顺境,要谦虚谨慎 、韬光养晦,不可固步自封,将顺境变为逆境等。
立意:
1.人生总是在顺境与逆境的交织中曲折前行。
2.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学会从困境中突围。
3.面对人生境遇,学会超越自我。
4.学会摆正心态,坦然面对人生顺境与逆境。
5.顺境坦然,逆境淡然
例文:
逆境面前,做勇敢的自己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机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又何必因他人的嘲笑与讥讽而变得胆怯与羞愧?面对着其他鸭子的冷嘲热讽,小鸭子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勇气,最终因饥饿而死,可怜!可悲!可叹!想想看,仅仅因为同类的取笑就要轻易认输,放弃自己吗?
不,那样做太不值得,悲观胆怯是懦夫的表现,勇敢无畏才是勇者的态度。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做勇敢的自己,打造属于我们的精彩!每个人都应像天空中的小鹰,即使羽翼未丰满,也要勇敢向前飞,再累也无所谓。
冷嘲热讽又有何惧?被当作“闲杂人等”又有何畏?王宝强勇敢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他的人生也可以有晴天。摸爬滚打中练就坚韧,冷嘲热讽中磨砺意志,终成一颗耀眼的明星。在无数个被冷雨湿透的日子之后,他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晴朗天空。不管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还是辛辣的嘲讽,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勇敢过后总会成功。
背上行囊,告别山下的家,自己不比别人差,也不会害怕。面对舆论压力,李玉刚淡然处之,人生华丽地蜕变。殊不知,光鲜照人的舞台形象后布满了艰辛困苦。成功的花朵往往浸透着辛酸的血泪,李玉刚亦如此,唱腔的改变让他备受争议,亦受无数否定、嘲讽。而他能够勇敢地坚持,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最终战胜了自卑与怯懦,更赢得了观众的尊重与认可,正式加入中国歌剧舞剧院,成为青年表演艺术家。
做勇敢之人,即使失败又有何妨?重拾自信,轻装前行,证明给自己看,证明给那些曾经嘲笑过自己的人看,我不是懦夫!我是最勇敢的强者!
她的“洪荒之力”一度成为网络热词、国民用语,但随之汹涌而来的,也有那些负面的效应。从认为她脑子有问题,再到被怀疑游泳实力。面对侵犯人格的侮辱语言,20岁的女生,用金牌回击各种各样的冷嘲热讽。“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这是GALA乐队的名曲《追梦赤子心》里的歌词,被傅园慧写进了她的微博里。“在天色破晓之前,我们要更加勇敢,等待日出时最耀眼的瞬间。”让我们以这首歌最后的几句来祝福她未来的人生越来越精彩吧!
面对着讥讽嘲笑,带着自卑与怯懦终将一事无成,等到有一天你追悔过去,便失掉了现在,失掉现在,哪有未来?
做勇敢之人,抛开外界的干扰,笑对逆境,方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畅享成功人生之无尽的美好幸福。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刘熙载《艺概》有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山东省新泰一中老校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山东省新泰一中老校区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结合我们时代的一些特点去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