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客观题(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小说考什么
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简单地来说,就是作者在文章的主旨,结构,塑造的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是别的作家所没有的,并且在作者的文章中比较突出的一些地方。
考查方向:在作品的形象和内涵上赏析作品,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从重要语句中体会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分析小说的人物、景物的描写手法以及叙事手法是小说艺术特色(艺术手法)的两个重要方面。
小说艺术特色(艺术手法)的第三个方面是小说的语言艺术,包括作品语言艺术和人物语言艺术。
题型和策略
明确设题类型:
题型:文学类文本考查第二道题,为客观题形式,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通常是深入理解内容,挖掘文章情感的抓手。
答题策略:比对选项中手法,内容,结构,风格,人物,情感分析是否一致。
①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和作品的情节脉络;
②阅读时用简明的语句进行批注;
③和原文比对,弄清楚选项中手法,内容,结构,风格,人物,情感的分析是否正确;
④选项本身比对:手法,内容,结构,风格,人物,情感是否对应一致;
⑤使用排除法,比对各选项细节之处,最终确定答案。
考情分析
小说阅读的选择题往往涉及小说内容(写什么)和艺术特色(怎么写)两个方面。内容方面包括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对主旨的理解等;特色方面主要是解读艺术手法。“4选1”的设题模式与选“不正确的一项”的题目要求,降低了该题的难度,更有利于以题读文,为全面理解文本打开了一扇大门。设题方式较为灵活,如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将“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合并考查。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又分开考查。
解答小说阅读的选择题,要着重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和题干中的敏感点,并注意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
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解题技巧·客观题
第一步:通读文本,把握小说三要素。养成边读边标自然段的习惯,读完文本后能把握住“什么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做了什么事情,作者通过写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思想情感”的问题导向。
第二步:圈画选项,对应原文作判断。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筛选信息类的选项应注意是否改变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应特别关注标注的信息点是否有原文依据。
第三步:检查答案,有所依据定答案。
知识储备——艺术特色的基本知识
1.小说以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并以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
2.艺术特色包含方面:
•小说的叙事技巧
•小说的描写技巧
•塑造人物的技巧
•情节结构技巧
•语言表达艺术
①小说的叙事技巧:
A.叙述视角:简单地说叙述视角就是作者是以什么角度来讲故事的。包括叙事角度和叙事人称。
叙述角度:“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
第一人称:叙事角度:有限视角。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
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
第三人称:叙事角度:全知视角。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
B.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顺叙:遵循着事物发展的程序,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情节发展脉络分明,便于把叙述内容表述得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自然顺畅。
倒叙:先把叙述事件的结局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突出片断提到前边来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展开叙述,传统上称为"倒插笔"。制造悬念,形成波澜,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插入相关的事情或必要的解说。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人物更丰满。叙述曲折,形成断续变化,使行文错落有致。可删除,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补叙:也叫追叙,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况作必要的补充。可以使内容完善充实,情节结构完整,使记叙周严,不留破绽,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补叙不可删除,否则故事的完整性就会受影响。
平叙:也叫分叙,也是传统小说中常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包括两类:
交叉叙述,这可以把头绪纷繁的人与事表现得有条不紊,并且突出了紧张气氛,增强了表达效果。
平行叙述,这可以把平行发展的事件交代得眉目清楚,显得从容不迫,而读者则可以同时看到平行的各个事件,从而获得立体的感受。
②小说的描写技巧:
A.修辞角度:常用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衬托(反衬、陪衬),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反复,反问,反语,借代,设问,排比,夸张等
B.表现手法角度:烘托、渲染、虚写、实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主次、远近、高低、联想、想象、类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双关,象征,比兴,以乐衬哀,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以声(动)衬静,动静结合,
C.描写的感官角度:触觉,味觉,听觉,视觉,嗅觉,通感。
D. 描写程度:白描(漫画式),工笔(素描式)。
③塑造人物的技巧:
A.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B.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④情节结构技巧:
A.情节安排(构思)技巧:抑扬,对比衬托,突转(欧亨利式),过渡,做铺垫,设置悬念,首尾照应,伏笔和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分后总 先景后情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
B.叙述安排上的技巧: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寓言的形式。
C.线索的安排:以人物,事情,物品,地点,时间,感情为线索。
D.线索的结构:
1)单线型结构:线索只有一条。情节单纯,线索明晰,所以它的结构形式也可以说是“链条式”的。
2)复线型结构:小说线索有两个,就构成复线式结构。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使得小说反映的生活内容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
⑤语言表达艺术:
A.艺术风格
雄浑、旷达、粗犷、豪放、细腻、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B.人的语言:爽朗、奔放、稳重、矜持、温柔、绵密;快人快语,慢条斯理,沉默寡言,词汇丰富、生动幽默,枯燥无味、味同嚼蜡。 徐志摩(神思飘逸,繁复浓丽,绚丽浓艳)、冰心(柔婉绮美,柔美隽丽,清婉隽永)、鲁迅(犀利老辣,苍劲雄健)、叶圣陶(朴实绵密,清淡平实)、朱自清(洗练清丽,绵密醇厚)、张爱玲(奇丽精美)、林语堂(潇洒从容)、郁达夫(雄放不羁)、沈从文(清新流畅)、孙犁(秀逸隽永)、巴金(热情坦诚)、汪曾祺(融奇崛于平淡)
C.语词锤炼: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叠词
D.句式选用:
1)长句与短句。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周详、细致、严密。短句结构简单,通俗易懂、表意简洁、明快、有力,有生活气息。
2)整句与散句。整句音节和谐,富有韵律,格调典雅,意义鲜明。散句灵活多变,飘逸自然,生动活泼。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能使语言表达错落有致、婀娜多姿、富于变化。
3)其他句式: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感叹句:情感强烈;疑问句:发人深思;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乐美,感染力。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方面。
【真题示例】2023年高考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 戏 (节选)
沈从文
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
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
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掼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梦绩麻琐碎事情。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
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
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经过一阵撺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
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
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
(有删改)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部编部教材所学)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沈从文《社戏》的特点是以农民生活为主题,描写农民的生活思想情感和人际关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这是因为沈从文自己出生在农村,深刻理解农民的生活和思想,同时他也是一位文学大师,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戏班子如约而至,接下来又写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令人感觉到一种寻常岁月隐约生变的气氛。
B.传统白话小说常以描摹衣饰来刻画人物,本文写社戏之日长顺走动拜客,就使用了这种笔法来表现长顺的郑重守礼。
C.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同鲁迅《社戏》对归家途中的景物描写一样,都以自然之美衬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
D.沈从文这里写社戏,同他在《边城》中写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对民俗的铺写描绘了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乡土社会。
【答案】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散戏后人们的失落与惆怅”错,由原文“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可知,景物描写烘托了散戏后人们的快乐、疲倦和意犹未尽。
故选C。
2023真题出现新题型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解析】 C项“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表述错误。父辈并没有给下一代什么压制,不同的选择也只是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青春感受。且给结合前文内容“你就会懂得父亲……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推知,这里的“飘”不是指“飘然自在”,而是指父亲期待儿子心有所归,用对土地的深情、对成长的敬意来换得青春的积淀与心灵的归宿。
大师(节选)
双雪涛
母亲还在的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出去下棋,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给背着板凳。母亲常说:“儿子,你也不学好,让你妈还活不活?”我说:“妈,作业也写完了,去看大人玩,算个什么事儿啊。你好好活着。”就背上板凳跟着父亲走。父亲从不邀我,也不撵我,愿意跟着走就走,不跟着也不等,自己拿起板凳放在自行车后座,骑上车走。只是看了两年,父亲的棋路还没看懂,大树下,修车摊,西瓜摊,公园里,看父亲下棋,大多是赢,有时也输,一般都输在最后一盘。终于有一天,我好像明白了一些,回家的路上,下起了雪,我把板凳抱在怀里,肩膀靠着父亲的后背。我说:“爸,最后一盘你那个仕支得有毛病。”到了家,父亲拿出象棋,说:“咱俩来三盘,不能缓棋,否则不下。”那次我输了个痛快,每一盘棋都没有超过十五分钟,我心中所想好像全被父亲洞悉,而父亲看起来的闲手全都藏着后续的手段,每棋子底下好像都藏着一个刺客。父亲说:“现在来看,附近的马路棋都赢不了你,但你还是个臭棋,奇臭无比。今天教你仕的用法。”
现在我回想起来,那个夜晚特别长。
从那以后出去,背上了两个板凳。我十一岁的时候,有人从新民来找父亲下棋。那人坐了两个小时的长途车,到父亲常去的大树底下找他。“黑毛大哥,在新民听过你棋好,来找你学学。”那人戴着个眼镜,看上去不到三十岁,穿着白色的衬衫,汗把衬衫的领子浸黄了,用一块手帕不停地擦着汗。
眼镜不是第一个。从各个地方来找父亲下棋的人很多,高矮胖瘦,头发白的黑的,西装革履,背着蟑螂药上写着“蟑螂不死,我死”的,什么样子的都有。有的找到棋摊,有的径直找到家里。找到家里的,父亲推开一条门缝,说:“辛苦辛苦,咱外面说。”然后换身衣服出去。一般都是下三盘棋,都是两胜一负,最后一盘输了。有的人下完之后说:“知道了,还差三十年。”然后握了握父亲的手走了。有的说:“如果那一盘那一步走对了,输的是你,我们再来。”父亲摆摆手说:“说好了三盘,不能
再下了。”“不行,”对方说,“我们来挂点东西。”挂,就是赌。所谓棋手,无论是入流的还是不入流的,都有人愿意挂,小到烟酒,大到房子、金子和存款,一句话就订了约的有,找个证人签字画押的也有。父亲说:“朋友,远道而来别的话不多说了,我从不在棋上挂东西,你这么说,以后我们也不能再下了,刚才那三盘棋算你赢,你就去说,赢了黑毛。”说完父亲站起来就走。还有的人,下完棋,不走,要拜父亲当师傅,有的第二天还拎着鱼来,父亲不收,说:“自己的棋,下可以,教不了人,瞧得起我就当个朋友,师徒的事儿就说远了。”
那天眼镜等到父亲,拿手帕擦着汗,说要下棋,旁边的人渐渐围过来。父亲坐在板凳上,树上的叶子哗啦哗啦地响,他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老了,酒又伤脑子,不下了。”那年父亲四十岁,身上穿着我的校服,胡须长了满脸,比以前更瘦,同时期下岗的人,有的人已经做生意发达了,他却变成一个每天喝两顿散白酒,在地上捡烟蒂抽的人,话也比过去少多了,只是终日在棋摊泡着,确实如他所说,半年来只是坐在板凳上看,不怎么出声,更不下场下棋。
眼镜松开一个纽扣说:“我扔下学生,坐了两小时汽车,又走了不少路,打听了不少人,可是你不下了。”父亲说:“是,脑袋坏了,下也没什么用。”眼镜用手帕擦着汗,看着围着的人,笑了笑,说:“如果新民有人能和我下,我不会来的。”父亲想了想,指着我说:“朋友,如果你觉得白来了的话,可以和他下。”眼镜看了看我,说:“你儿子?”父亲说:“是。”眼镜在眼镜后面眨了眨眼,说:“你什么意思?”父亲说:“他的棋是我教的,你可以看看路子,没别的意思,现在回去也行,我不下了。脑子坏了。”眼镜又看了看我,用手摸了摸我的脑袋说:“你几岁了?”我说:“十一。”他说:“你的棋是你爸教的?”我说:“教过一次,教过仕的用法。”大伙儿笑了。眼镜也笑了,说:“行嘞,我让你一匹马吧。”我说:“别了,平下吧,才算有输赢。”大伙儿又笑了。眼镜蹲下,我把板凳拉过去,把棋子摆上。到了残局,我一车领双兵,他马炮单兵缺仕象,被我三车闹仕赢了。眼镜站起来,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放在我手上,说:“收着吧,自己买点钢笔水,可以记点东西。”父亲说:“钢笔你拿回去,他有笔。我们下棋是下棋。”眼镜看了看父亲,把钢笔重新放进兜里,走了。
回家的路上,我在后座上想着那支钢笔,问:“爸,你真不下了?”父亲说:“不下了,说过的话当然是真的。”又说,“你这棋啊,走得太软,应该速胜,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在学校不要下棋,能分得开吗?” 我说:“能,是个玩嘛。”父亲没说话,继续骑车了。
7.下列对小说语言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母子之间的对话,间接表明父母的关系已因父亲痴迷于下棋而变得紧张。
B.本文写回忆父亲教“我”用仕的“那个夜晚特别长”,表述虽然平淡,却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以及对雪夜学棋那一场景深深的怀念。
C.“眼镜”让马,“我”说“别了,平下吧,才算有输赢”,表现出“我”故作成熟又骄傲自负的心理。
D.父亲评价儿子的棋“走得太软”,但又说这样也好,看似矛盾的态度中,包含着父亲对儿子下棋之道及处世之道的指点。
答案:C项,“我”拒绝“眼镜”让马时说“别了,平下吧,才算有输赢”,这句话表现的是孩子下棋时的心理,既在意输赢又充满自信,有小孩子故作成熟的憨态,但并没有骄傲自负。C项错误。
题型 综合选择题
综合选择题怎么考?————————————
小说的综合选择题的题干一般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其选项共性特点一般是“内容+特色”。
表现在选项设置上,即每个选项往往采用“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或“为什么这样写”的方式命制,即显性表述(写了什么)+隐性表达(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选项命制方式。显性表述大多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转述,有利于解题时定位信息区间;而隐性表达则大多是关于艺术特色与主旨的理解分析,命题人常在隐性表达方面设置错误。
怎么解
(1)标注敏感点
题干中已经明确的各个选项的敏感点(考查点),就是题干要求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快速浏览各选项,把与它们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
(2)找准对应点
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筛选信息类注意是否改变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
(3)落实设误点
根据“知识性(内容)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内容)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分析鉴赏(手法)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选项命题有方向,解题思维有趋向
——客观选择题满分之道
题干要求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明确了命题方向,是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这也是考生解答的思考方向。
“思想内容”方面包括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概括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及作用分析、环境特点及作用分析、小说主题概括和审美取向分析等;
“艺术特色”方面包括刻画人物运用的手法判断及作用、情节手法的判断及作用、环境描写的手法及作用分析、语言风格赏析等。
命题人在命制选项时主要扣住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及技巧等几个关键词来命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 舍
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到屋里,他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忽然听到太太或小顺儿的声音,他吓了一跳似的,从世界大势的阴云中跳回来:他知道中日的战争必定会使世界的地理与历史改观,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要在敌人脚底下做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出来进去,出来进去,他想不出好主意。他的知识告诉他那最高的责任,他的体谅又逼着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
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
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
小顺儿吓愣了,忙跑到祖母屋里去。祖母微弱的声音叫着:“老三!老三!”
瑞宣一声没出地把老三拉到自己的屋中来。
哥儿俩对愣了好大半天,都想说话,而不知从何处说起。老三先打破了沉寂,叫了声:“大哥!”瑞宣没有答应出来,好像有个枣核堵住了他的嗓子。老三把想起来的话又忘了。
屋里,院中,到处,都没有声响。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的大城——九门紧闭——像晴光下的古墓!忽然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
“老三,听!”瑞宣以为是重轰炸机的声音。
“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
老大又听了听。“对!坦克车!辆数很多!哼!”他咬住了嘴唇。
坦克车的声音更大了,空中与地上都在颤抖。
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突然都“让”给了敌人!
“大哥!”老三叫了声。
街上的坦克,像几座铁矿崩炸了似的发狂地响着,瑞宣的耳与心仿佛全聋了。
“大哥!”
“啊?”瑞宣的头偏起一些,用耳朵来找老三的声音。“噢!说吧!”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做亡国奴!”
“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声音往前走。
“我得走!”瑞全重复了一句。
“走?上哪儿?
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
“对!”瑞宣点了点头,“不过,也别太忙吧?谁知道事情准变成什么样子呢。万一过几天‘和平’解决了,岂不是多此一举?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
“你想,日本人能叼住北平,再撒了嘴?”
“除非把华北的利益全给了他!”
“没了华北,还有北平?”
瑞宣愣了一会儿,才说:“我是说,咱们允许他用经济侵略,他也许收兵。武力侵略没有经济侵略那么合算。”
坦克车的声音已变成像远处的轻雷。
瑞宣听了听,接着说:“我不拦你走,只是请你再稍等一等!”
“要等到走不了的时候,可怎么办?”
瑞宣叹了口气,说:“哼!你……我永远走不了!”
“大哥,咱们一同走!”
瑞宣的浅而惨的笑又显露在抑郁的脸上:“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
“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
“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
这时候,李四爷已立起来,轻轻地和白巡长谈话。白巡长已有四十多岁,脸上剃得光光的,看起来还很精神。他很会说话,遇到住户们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吓,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此,小羊圈一带的人们都怕他的利口,而敬重他的好心。
今天,白巡长可不十分精神。他深知道自己的责任是多么重大——没有巡警就没有治安可言。他虽然只是小羊圈这一带的巡长,可是总觉得整个的北平也多少是他的。他爱北平,更自傲能做北平城内的警官。可是,今天北平被日本人占据了;从此他就得给日本人维持治安了!论理说,北平既归了外国人,就根本没有什么治安可讲。但是,他还穿着那身制服,还是巡长!他不大明白自己是干什么呢!
“你看怎样呀?巡长!”李四爷问,“他们能不能乱杀人呢?”
“我简直不敢说什么,四大爷!”白巡长的语声很低。“我仿佛是教人家给扣在大缸里啦,看不见天地!”
“咱们的那么多的兵呢?都哪儿去啦?”
“都打仗来着!打不过人家呀!这年月,打仗不能专凭胆子大、身子棒啦!人家的枪炮厉害,有飞机坦克!咱们……”
“那么,北平城是丢铁了?”
“大队坦克车刚过去,你难道没听见?”
“铁啦?”
“铁啦!”
“怎么办呢?”李四爷把声音放得极低,“告诉你,巡长,我恨日本鬼子!”
巡长向四外打了一眼:“谁不恨他们!得了,说点正经的。四大爷,你待会儿到祁家、钱家去告诉一声,教他们把书什么的烧一烧。日本人恨念书的人!家里要是存着三民主义或者洋文书,就更了不得!我想这条胡同里也就是他们两家有书,你去一趟吧!我不好去——”巡长看了看自己的制服。
李四爷点头答应。白巡长无精打采地向葫芦腰里走去。(有删改)
1. 词语理解设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瑞宣“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表明北平的陷落对他的心理有很大影响。
B. “他的体谅又逼着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中的“问题”,指他热爱国家,要想办法为抗日去做一点贡献。
C. 小说多次描写坦克的声音,间接表现了日寇侵略、占领北平已成事实,还表现了城内百姓所生存的环境持续恶化。
D. 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叙述,写众人在日寇入侵后的表现,叙述角度灵活,便于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反映了宽广的社会图景。
答案:B [解析] 对“问题”一词的理解有误。“问题”指的是“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
2. 句意理解设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用自然环境的美反衬瑞宣因北平陷落而内心不平静。
B. “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从侧面证明了北平陷落的事实,也表明了老二对日本人的到来感到新奇,十分喜欢日本的广播内容。
C. 小说中画横线的段落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列举了北平有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也概括了北平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与生活特点。
D. “今天,白巡长可不十分精神”“白巡长无精打采地向葫芦腰里走去”,既点明了白巡长的精神状态,也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的不满和无奈。
答案:B [解析] 句意理解错误。“也表明了老二对日本人的到来感到新奇,十分喜欢日本的广播内容”于文无据。
3. 情节设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语言体现出典型的地方特色,比如文中加点的“将将”表示勉强达到一定数量或程度,“铁”则形容确定不移。
B. 瑞宣得知北平陷落后,想起文天祥、史可法等英雄和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这与他所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C.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老三这句话说出了自己和大哥瑞宣共同的心声,因而赢得了大哥瑞宣的全力支持。
D.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效果显著,比如把九门紧闭的北平比作古墓,令人深切地感受到北平陷落后的死寂。
答案C[解析] “赢得了大哥瑞宣的全力支持”错误。由原文“不过,也别太忙吧? 谁知道事情准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不拦你走,只是请你再稍等一等”可知,“全力支持”理解不当。
4. 人物形象设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运用了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瑞宣的形象,突出表现了他的矛盾和苦恼。
B. 老二在屋中收听日本人的广播时,老三在院中喊道,“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直接表现了老三对日本人的憎恨和他年轻气盛的爱国青年形象。
C. 文中多次提到天气晴朗、阳光明亮,强调自然环境的美好,以此反衬日寇的侵略暴行和人物内心的惨淡阴暗。
D. 李四爷敢跟白巡长说“我恨日本鬼子”,白巡长让李四爷转达烧书的口信,体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
答案A [解析] 小说在塑造瑞宣的形象时,没有运用肖像描写。
5. 技巧和语言设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情节有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瑞宣一家的状况,后半部分写李四爷和白巡长之间的事,前后两部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B. “你想,日本人能叼住北平,再撒了嘴?”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日本侵占北平的事实,表达了老三对此事的愤怒。
C. “我仿佛是教人家给扣在大缸里啦,看不见天地!”这句话有深意,表明白巡长无法断定日寇今后是否会乱杀人。
D. 小说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如写瑞宣,先叙述他不愿做亡国奴,想离开北平,“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再写他渐渐放弃之前的想法,选择留在北平“尽孝”。
答案D [解析] “欲抑先扬的手法”鉴赏错误。瑞宣的心理变化只是他内心矛盾的体现,无“扬” 与“抑”的手法。瑞宣具有深沉的爱国情怀。北平陷落,他万分焦急,痛恨侵略者,希望为国尽力,不做亡国奴;但他对家庭有责任感,忧虑一家人在乱世中的生计,担负养家糊口的重任。
6. 主题设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有多处问句,一方面表现了普通民众在日寇侵入北平后的迷惘,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国土沦丧的无奈。
B. 白巡长让四大爷“到祁家、钱家去告诉一声,教他们把书什么的烧一烧”,这照应了前文中介绍白巡长为人的“好心”的内容。
C. “咱们允许他用经济侵略,他也许收兵”的话语,可以表现出瑞宣对日本人抱有幻想,也表现了瑞宣性格中懦弱的一面。
D. 小说通过瑞宣一家人的言行、李四爷与白巡长的谈话等,表现了日寇侵略北平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答案D [解析] “表现了日寇侵略北平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过于拔高,文中没有直接表现这一点。
专题07+小说情节梳理和叙事艺术鉴赏(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专题07+小说情节梳理和叙事艺术鉴赏(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专题07小说情节梳理和叙事艺术鉴赏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1docx、专题07小说情节梳理和叙事艺术鉴赏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docx、专题07小说情节梳理和叙事艺术鉴赏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1docx、专题07小说情节梳理和叙事艺术鉴赏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小说情节梳理和叙事艺术鉴赏(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专题07+小说情节梳理和叙事艺术鉴赏(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情节线索,情节结构,情节技巧,段落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客观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专题06+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客观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专题06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客观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1docx、专题06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客观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docx、专题06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客观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1docx、专题06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客观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