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展开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x的值能使二次根式 x−1 有意义的是( )
A.-2B.-1C.0D.1
2.若 ab=32 ,则 a−ba 中的值为( )
A.13B.12C.23D.34
3.与 2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14B.12C.4D.6
4.“翻开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恰好翻到第50页”,这个事件是( )
A.必然事件B.随机事件C.不可能事件D.确定事件
5.用配方法解方程 x2−4x+2=0 时,配方结果正确的是( )
A.(x+2)2=−2B.(x+2)2=2C.(x−2)2=2D.(x−2)2=−2
6.若 △ABC∼△A'B'C' ,且面积比为 4:9 ,则其对应边上的高的比( )
A.1681B.49C.23D.13
7.如图,点G是 △ABC 的重心,过点G作 DE//BC ,分别交 AB 、 AC 于点D、E,则 DG 与 GE 的关系为( )
A.DG=GEB.DG>GEC.DG
A.sinA+sinB<1B.sinA+sinB>1C.sinA+sinB=1D.sinA+sinB≤1
9.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题如下:“今有邑方二百步,各中开门.出东门一十五步有木.问出南门几何步而见木?”大意是,今有正方形小城 ABCD 的边长 BC 为200步,如图,各边中点分别开一城门,走出东门E15步处有树Q.问出南门F多少步能见到树Q(即求从点F到点P的距离)?(注:步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
A.36623 步B.46623 步C.56623D.66623 步
10.已知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6x−n+1=0 的两个根,若a、b、5为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则n的值为( )
A.-4B.8C.-4或-8D.4或-8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计算:2cs45°= .
12.一元二次方程x2﹣16=0的解是 .
13.某水库大坝,其坡面AB的坡度i=1∶ 3 ,则斜坡AB的坡角的度数为 °.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与 △A1B1C 是以点C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则其相似比为 .
15.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 ∠A=60° , ∠CBD=45° , AC=2 ,则 BD 的长为 .
16.在 Rt△ABC 中, ∠ACB=90° , AC=BC ,以 A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ACD ,直线 CD 与直线 AB 相交于点 E ,则 ABBE= .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计算: 8×6−242+(3+1)(3−1) .
18.解方程: 2x2−5x−2=0
19.如图所示,一幅长与宽之比为 4:1 的矩形山水画,欲在其周围镶上一圈宽度为 1dm 的白纸边框,经测算,镶边后的图画(含白纸边框)的面积为 504dm2 ,求原矩形山水面的面积.
20.如图是某动车站出口处自动扶梯示意图,自动扶梯 AB 的倾斜角为 31° ,在自动扶梯下方地面D处测得扶梯顶端A的仰角为 62° ,B、D之间的距离为 6m .求自动扶梯的垂直高度 AC .( sin31°≈0.52 , cs31°≈0.86 , tan31°≈0.60 , sin62°≈0.88 , cs62°≈0.47 , tan62°≈1.88 ,结果精确到 0.1m )
21.如图,A、B、C三点均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
(1)请在 BC 上标出点D,连接 AD ,使得 △ABD∼△CBA ;
(2)试证明上述结论: △ABD∼△CBA .
2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m+2)x+3(m−1)=0 .
(1)请判断这个方程的根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2)若这个方程的一个实根大于1,另一个实根小于0,求m的取值范围.
23.在数轴上有一动点M,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由以下规则决定: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三个小球,球面上分别标注数字“5”、“-3”、“-3”,它们除数字不同外没有任何区别.试验者先随机摸出一球,记下数字后,将小球放回袋中充分搅匀,再随机摸出一球,并将两球标注的数字之和m作为本次试验的结果.当 m>0 时,动点M沿数轴正方向平移m个单位;当 m<0 时,动点M沿数轴负方向平移 |m| 个单位.
(1)试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每次试验时动点M平移的方向为数轴正方向的概率;
(2)若动点M从原点出发,按以上规则连续平移,且以每次平移结束的位置作为下一次平移的起始位置.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请以试验结果m的平均数为依据判断:动点M更可能位于原点的左恻或右侧?并说明理由.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2x+4 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C为 AB 的中点,点D在线段 OB 上( BD
(2)如图,当点 D' 恰好落在y轴上时, B'C 交y轴于点E,求证: △BEB'∼△CED' ;
(3)当点D的坐标为 (0,3) ,且 ∠ODB'=∠OBA 时,求点 B' 的坐标.
25.如图,在 △ABC 中, AB=3 ,点E、D分别是 AB 边上的三等分点, CD⊥AB 于点D,点P是 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PE 、 EC ,作 △EPC 关于 AC 的轴对称图形 △FPC .
(1)当 PE//BC 时,求 APAC 的值;
(2)当F、P、B三点共线时,求证: AP⋅AC=3 ;
(3)当 CD=2 ,且 AP>PC 时,线段 PE 的中垂线 GQ 分别交线段 PE 、 CD 于点G、Q,连接 PQ 、 EQ ,求线段 PQ 的最小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x-1≥0,
解得x≥1.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0,由此建立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2.【答案】A
【知识点】比例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32
∴设 a=3k , b=2k ,代入 a−ba 得,
a−ba=3k−2k3k=13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设a=3k,b=2k,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
3.【答案】B
【知识点】同类二次根式
【解析】【解答】解: 2 的被开方数是2.
A、 14=12 , 12 是有理数,不是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
B、 12=22 ,被开方数是2,所以与 2 是同类二次根式,故本选项正确;
C、 4 =2,2是有理数,不是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
D、 6 被开方数是6,所以与 2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将各选项的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若被开方数是2的二次根式, 则与 2 是同类二次根式,由此可得答案.
4.【答案】B
【知识点】随机事件
【解析】【解答】解:“翻开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恰好翻到第50页”,这个事件是随机事件,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是随机事件,据此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可得正确的选项.
5.【答案】C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 x2−4x+2=0 ,
移项得 x2-4x=-2,
两边加4得, x2−4x+4=2 ,
即, (x−2)2=2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移项,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将方程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同类项,由此可得答案.
6.【答案】C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4:9,
∴相似比是2:3,
又∵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对应边上高的比为2:3.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出相似比,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可求出结果.
7.【答案】A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重心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连接AG,并延长交BC于F,
∵DE//BC ,
∴△ADG∼△ABF , △AEG∼△ACF ,
∴DGBF=AGAF , GECF=AGAF ,
∴DGBF=GECF ,
∵点G是 △ABC 的重心,
∴BF=CF,
∴DG=GE .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AG,并延长交BC于F,利用DE∥BC,可证得△ADG∽△ABF,△AEG∽△ACF,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证得DGBF=AGAF=GECF,再利用三角形的重心可得到BF=FC,由此可证得DG与GE的数量关系.
8.【答案】B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如图,
在 Rt△ABC 中, ∠C=90° ,
sinA=BCAB,sinB=ACAB
sinA+sinB=BCAB+ACAB=BC+ACAB
∵BC+AC>AB
∴BC+ACAB>1
∴sinA+sinB>1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别表示出sinA和sinB,再求出sinA+sinB,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可证得sinA+sinB>1.
9.【答案】D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CE=100,CF=100,EQ=15,
∵QE∥CF,
∴∠PCF=∠Q,
而∠PFC=∠QEC,
∴△PCF∽△CQE,
∴PFCE=CFQE ,
即 PF100=10015 ,
∴PF= 66623 (步);
答:出南门F 66623 步能见到树Q,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可得到CE,CF,EQ的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PCF=∠Q,再利用有两组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PCF∽△CQE,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建立关于PF的方程,解方程求出PF的值.
10.【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
∴a+b=6,ab=﹣n+1,
又∵等腰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5,
∴a=b=3或a,b两数分别为1,5.
当a=b=3时,﹣n+1=3×3,解得:n=﹣8;
当a,b两数分别为1,5时,﹣n+1=1×5,解得:n=﹣4.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b,ab的值,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情况讨论:a=b=3或a,b两数分别为1,5分别求出n的值.
11.【答案】1
【知识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2cs45°=2×22=2.
故答案是2.
【分析】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12.【答案】x1=﹣4,x2=4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方程变形得:x2=16,
开方得:x=±4,
解得:x1=﹣4,x2=4.
故答案为:x1=﹣4,x2=4
【分析】方程变形后,开方即可求出解.
13.【答案】30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解析】【解答】解: ∵tanA=i=13=33 ,
∴∠A=30°.
故答案为:30.
【分析】利用坡度的定义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可求出斜坡AB的坡角的度数.
14.【答案】2:1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 ∵△ABC 与 △A1B1C 是以点C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
∴△ABC∼ △A1B1C
相似比为 AB:A1B1=22+42:12+22=25:5=2:1 ,
故答案为: 2:1 .
【分析】利用位似图形就是相似图形,可得△ABC∽△A1B1C,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A1B1的长,然后求出两三角形的相似比.
15.【答案】6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在 Rt△ABC 中, ∠A=60° , AC=2
tan∠A=BCAC
tan60°=BC2
∴BC=23
在 Rt△CBD 中,
∵ ∠CBD=45°
∴cs∠CBD=BDBC
∴BD=BC⋅cs∠CBD=22BC=22×23=6
故答案为: 6 .
【分析】在Rt△ABC中,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C的长;再在Rt△CBD中,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D的长.
16.【答案】3±1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①当点D与点B在AC的同侧时,作 EN⊥BC 交CE于N,如图1,
∵AC=BC ,
∴∠ABC=45°,
∴BN=NE,
设BN=NE=x
∵∠ACB=90∘ ,
∴EN//AC ,
∴△BEN~△BAC ,
∴ENAC=BEAB .
∵△ACD 为等边三角形,
∴∠ACD=60° ,
∴∠BCE=30∘ ,
∵tan30°= ENCN ,
∴CN=3x ,
∴AC=BC=CN+BN= 3x+x ,
∴ENAC=x3x+x ,
∴ACEN=3+1 ,
∴ABBE=3+1 .
②当点D与点B在AC的两侧时,作 BM⊥BC 交CE于M,如图2,
∵∠ACB=90∘ ,
∴BM//AC ,
∴△BEM~△AEC ,
∴BMAC=BEAE .
∵△ACD 为等边三角形,
∴∠ACD=60° ,
∴BCM=30∘ ,
∴BMBC=tan30°=33 .
∵AC=BC ,
∴BMAC=33 ,
即: BEAE=33 ,
则 AEBE=3 ,
∵AE=AB+BE ,
∴AB+BEBE=3 ,
∴ABBE+1=3 ,
∴ABBE=3−1 .
综上可知, ABBE=3+1 或 ABBE=3−1 .
故答案为: 3±1 .
【分析】分情况讨论:当点D与点B在AC的同侧时,作 EN⊥BC 交CE于N,如图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BC的度数,由此可证得△B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推出BN=NE,设BN=NE=x,由EN∥AC,可得到△BEN∽△BA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EN与CN的比值;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CN,AB,CB的长;然后求出AB与BE的比值;当点D与点B在AC的两侧时,作 BM⊥BC 交CE于M,如图2,利用BM∥AC,可证得△BEM∽△AE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AB与BE的比值.
17.【答案】解: 8×6−242+(3+1)(3−1)
=48−12+3−1
=43−23+2
=23+2 .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先算乘除法运算,再将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18.【答案】解: ∵a=2, b=−5, c=−2
∴Δ=(−5)2−4×2×(−2)=41>0
∴x=−(−5)±412×2=5±414
∴x1=5+414, x2=5−414 .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利用公式法进行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19.【答案】解:设原矩形的长为 4x dm ,宽为 x dm ,依题意得:
(4x+2)(x+2)=504 .
整理得: 2x2+5x−250=0 ,
解得: x1=10 或 x2=−252 .
经检验, x2=−252 不合题意,舍去,只取 x=10 .
则 4x2=4×102=400(dm2)
答:原矩形山水画的面积为 400dm2 .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利用已知条件一幅长与宽之比为4:1的矩形山水画,设原矩形的长为4xdm,宽为xdm,再根据镶边后的图画(含白纸边框)的面积为504dm2,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然后求出原矩形山水画的面积.
20.【答案】解:
∵∠ADC 是 △ADB 的外角,
∴∠ADC=∠ABC+∠DAB ,
又∵∠ADC=62° , ∠ABC=31° ,
∴∠DAB=∠ADC−∠ABC=62°−31°=31° ,
∴∠ABC=∠DAB ,
∴AD=DB=6(m) .
在 Rt△ACD 中, ∠ADC=62° ,
sin∠ADC=ACAD ,
sin62°=AC6 ,
AC=6×sin62°≈6×0.88=5.28≈5.3(m) .
答:自动扶梯的垂直高度 AC 约为 5.3m .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证得∠ABC=∠DAB,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到AD=BD,再在Rt△ADC中,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C的长.
21.【答案】(1)解:如图,点D是所求作的点;
(2)解:由勾股定理得: AB=12+22=5 ,
依题意得: BD=1 , BC=5 ,
∴BDAB=15=55 , ABBC=55 ,
∴BDAB=ABBC ,
又 ∠ABD=∠CBA ,
∴△ABD∼△CBA .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作图﹣相似变换
【解析】【分析】(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确定出点D的位置;
(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求出BD与AB,AB与BC的比值,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到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结论.
22.【答案】(1)解:依题意得:
Δ=[−(m+2)]2−4×3(m−1)=m2−8m+16=(m−4)2≥0 ,
∴方程 x2−(m+2)x+3(m−1)=0 有两个实数根.
(2)解:依题意得:
∴x=(m+2)±(m−4)22×1=(m+2)±(m−4)2 ,即 x1=m−1 , x2=3 .
∵方程的一个实根大于1,另一个实根小于0,
∴x1=m−1<0 ,
∴m<1 .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分析】(1)先求出b2-4ac,将其转化为完全平方式,由此可作出判断;
(2)利用公式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再根据这个方程的一个实根大于1,另一个实根小于0,可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23.【答案】(1)解:画树状图如下:
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点M平移的方向为数轴正方向有5种,所以 P(m>0)=59 ;
(2)解:动点M位于原点左侧的可能性更大,理由如下:
由(1)得: P(m=10)=19 , P(m=2)=49 , P(m=−6)=49 ,
∴m的平均值为 10×19+2×49+(−6)×49=−23 ,
∴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动点M更可能位于数轴负方向 23 个单位处,即动点M位于原点左侧的可能性更大.
【知识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此事件是抽取放回,列出树状图,根据树状图求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及每次试验时动点M平移的方向为数轴正方向的情况数,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2)分别求出m=10,m=2,m=-6的概率,再求出m的平均值,由此可作出判断.
24.【答案】(1)解:∵直线 y=−2x+4 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
∴A(2,0) , B(0,4) .
在 Rt△AOB 中,由勾股定理得: AB=22+42=25 .
(2)证明:解法一:如图1,由旋转的性质可得 ∠BCD=∠B'CD' , BC=B'C ,
CD=CD' , ∠BCB'=∠DCD'=α ,
∴∠B'BC=∠D'DC=180°−α2 ,
又∵∠B'BC=∠B'BE+∠DBC , ∠D'DC=∠BCD+∠DBC ,
∴∠B'BE=∠BCD .
又∵∠B'CD'=∠BCD ,
∴∠B'BE=∠B'CD' ,
又∵∠BEB'=∠CED' ,
∴△BEB'∼△CED' .
解法二:如图1,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 ∠CBD=∠CB'D' .
又∵∠BEC=∠B'ED' ,
∴△BEC∼△B'ED' ,
∴BEB'E=ECED' ,
∴BEEC=B'EED' ,
又∵∠BEB'=∠CED' ,
∴△BEB'∼△CED' .
(3)解:依题意得: BC=B'C=5 , C(1,2) .
设 B'(a,b) .
①当 B' 在y轴左侧时,如图2,此时 a<0 ,过点 B' 作 B'M⊥y 轴于点M,
过点C作 CN⊥B'M ,交 B'M 的延长线于点N,
∵∠ODB'=∠OBA ,
∴tan∠MDB'=tan∠OBA ,
∴B'MDM=OAOB=12 ,
∴−a3−b=12 ,
∴b=3+2a .
∵C(1,2) , B'(a,b) ,
∴B'N=1−a , CN=|2−b| .
在 Rt△B'CN 中,由勾股定理得: (1−a)2+(2−b)2=(5)2 ,
又∵b=3+2a ,
∴(1−a)2+(−1−2a)2=5 ,解得: a1=−1 或 a2=35 (舍去). b=3+2a=1
∴B'(−1,1) .
②当 B' 在y轴右侧时,如图3,此时 a>0 ,过点 B' 作 B'M⊥y 轴于点M,
过点C作 CN⊥B'M 于点N.
同理可得: B'MDM=OAOB=12 ,
∴a3−b=12 ,
∴b=3−2a .
在 Rt△CNB' 中,由勾股定理得: (a−1)2+(2−b)2=(5)2 ,
∴(a−1)2+(2a−1)2=5 ,
解得: a1=3+265 , a2=3−265 (舍去). b=3−2a=9−465 ,
∴B'(3+265,9−465) .
综上所述, B' 的坐标为 (−1,1) 或 (3+265,9−465) .
【知识点】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一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由x=0求出y的值,由y=0可求出对应的x的值,即可得到点A,B的坐标,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
(2)解法一:如图1,由旋转的性质得∠BCD=∠B'CD',BC=B'C',CD=CD',∠BCB'=∠DCD'=α,可表示出∠B'BC,∠D'DC;再证明∠B'BE=∠B'CD',∠BEB'=∠CED',然后根据有两组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结论;解法二:利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结论;
(3)利用已知条件求出BC,B'C的长及点C的坐标,设点B'(a,b),分情况讨论: 当 B' 在y轴左侧时,如图2,此时 a<0 ,过点 B' 作 B'M⊥y 轴于点M,过点C作 CN⊥B'M ,交 B'M 的延长线于点N,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证得 B'MDM=OAOB=12,由此可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出b的值;从而可表示出B'你,CN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a,b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可求出a,b的值,即可得到I点B'的坐标;②当 B' 在y轴右侧时,如图3,此时 a>0 ,过点 B' 作 B'M⊥y 轴于点M,过点C作 CN⊥B'M 于点N,利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到b=3-2a,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a,b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b的值,可得到点B'的坐标,综上所述可得到符合题意的点B'的坐标.
25.【答案】(1)解:∵PE//BC ,
∴APAC=AEAB .
又∵点E、D分别是 AB 边上的三等分点,∴AEAB=13 ,
∴APAC=13 .
(2)证明:如图1,∵CD⊥AB ,点D为 BE 的中点,
图1
∴CB=CE ,
∴∠CBD=∠CED .
∵△EPC 与 △FPC 关于 AC 成轴对称,
∴CE=CF , ∠CEP=∠CFP , ∠EPA=∠FPA=∠CPB ,
又∵CB=CE ,
∴CB=CF ,
∴∠CFP=∠CBF=∠CEP .
设 PB 与 CE 相交于点I,
∴∠PIE=∠CIB ,
∵∠EPB+∠PIE+∠CEP=180° ,
∠BCE+∠CIB+∠CBF=180° ,
∴∠EPB=∠BCE .
设 ∠EPB=∠BCE=α ,则 ∠EPA=180°−α2 , ∠CBE=180°−α2 ,
∴∠EPA=∠CBE ,
又 ∠PAE=∠BAC ,
∴△PAE∽△BAC ,
∴APAB=AEAC ,
∴AP⋅AC=AB⋅AE .
依题意得: AB=3 , AE=1 ,
∴AP⋅AC=3×1=3 .
(3)解:(3)如图2,过点P作 PT⊥AB 于点T,过点G作 GM⊥AB 于点M, GN⊥CD 于点N.
图2
∵AD=CD , AD⊥CD ,
∴∠A=45° .
设 AP=x ,则 PT=22x=AT ,
∵G为 PE 的中点,
∴GM=12PT=24x ,
EM=12ET=12(AT−AE)=12(22x−1)=24x−12 .
由题意得: GN=MD=ED−EM=1−ET2=1−AT−AE2 =1−22x−12=32−24x .
∵∠EGM+∠MGQ=90° , ∠QGN+∠MGQ=90° ,
∴∠EGM=∠QGN ,
又∵∠EMG=∠QNG=90° ,
∴△GEM∼△GQN ,
∴EMQN=GMGN ,即 24x−12QN=24x32−24x ,解得: QN=2−322x−24x .
∴QD=ND−NQ=GM−NQ=24x−(2−322x−24x) =22x+322x−2=22(x+3x)−2 .
令 y=22x+322x−2 ,即 2xy=2x2+32−4x ,
整理得: 2x2−(4+2y)x+32=0 ,
∴Δ=(4+2y)2−24≥0 ,
解得: y≥6−2 , y≤−6−2 (舍去),即 QD≥6−2 ,此时 x=3 ,
∵GQ 垂直平分 PE ,∴PQ=EQ ,
∴PQmin=EQmin=1+QD2=1+(6−2)2 =11−46=(22−3)2=22−3 .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综合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点E、D分别是 AB 边上的三等分点,可得到AP与AC的比值;
(2)利用垂直的定义及线段中点的定义可证CD垂直平分BE,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CB=CE,利用等边对等角可证得∠CBD=∠CED,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去证明∠CFP=∠CBF=∠CEP, 设 PB 与 CE 相交于点I,易证∠EPB=∠BCD;再证明△PAE∽△BA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比例式,由此可求出AP与AC的积;
(3)过点P作PT⊥AB于点T,过点G作GM⊥AB于点M,GN⊥CD于点N,易证∠A=45°,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到GM=24x,同时可求出EM,GN,MD的长;再证明△GEM∽△GQN,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QN的长,根据QD=DN-NQ,可表示出QD的长;设QD=y,可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可证得b2-4ac≥0,求出x的值;然后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PQ=EQ,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Q的最小值.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共11页。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附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附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原卷版pdf、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解析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