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五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开学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北京市五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开学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l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通过如图装置进行能量转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Ba-137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为氧化性气体
B. 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 二氧化硅用作半导体材料
D. 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与互为同位素
2.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8g重水()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B. 0.5ml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C. 32g环状( )分子中含有的S-S键数为
D. 的HClO溶液中的数目为
3. 一种矿物由短周期元素W、X、Y组成,溶于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W、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简单离子与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的负化合价有-1价、-2价B. 原子半径大小为
C. YX的水合物具有两性D. 无色无味气体为WX
4. 通过如图装置进行能量转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电流表指针偏转
C. Cu片;;Zn片:
D.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
5. 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相符的是
A. 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 二氧化氮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酸性:
D. 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6. 工业制硫酸的一步重要反应是的催化氧化。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和足量,在催化剂、500℃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 反应到2min时,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C. 反应开始至5min末,以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D. 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使转化率高于80%
7.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8. 一定温度下,将和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时达平衡.在时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B. 时可能小于时
C. 时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 平衡常数均为0.25
9. 2022北京冬奥会采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选择氢能汽车作为赛事交通服务用车,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气既可以通过燃烧反应提供热能,也可以设计成燃料电池提供电能
B. 的过程中,,
C. 断裂2ml和1ml中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断裂2ml中化学键所需能量
D. 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10. 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ΔH<0,在不同温度下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衡常数K(300 ℃)
C.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氢气的浓度减小
D. 500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ml·L-1·min-1
11. 如图是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Fe(SCN)3
B. 滴加FeCl3溶液达平衡后,c(SCN-)降低
C. 滴加FeCl3溶液达平衡后,观察到溶液红色加深
D. 滴加FeCl3溶液,平衡正向移动,体系中c(Fe3+)降低
12. 钛酸钡是一种压电材料,主要用于电子陶瓷、PTC热敏电阻、电容器等多种电子元器件的配制。某工厂以重晶石为原料,生产的工业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焙烧”后固体产物有、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
A. “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做还原剂,将还原
B. “酸化”中的酸为硫酸
C. “沉淀”步骤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D. “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产生的
13. NO2的储存和还原技术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时排放的NO2,原理如图1所示。用H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O3)2的催化还原过程,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
B. 储存和还原技术也能降低尾气排放的NO
C. 0~12.5s内,氢气的消耗速率为v(H2)=1.6×10-4ml/(L·s)
D. 反应②分两步进行,第二步Ba(NO3)2消耗的速率大于第一步的
14. 实验室用如下方法制备。
已知:i.
ii.过程②中溶液先变浑浊再变澄清,得到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②中溶液先变浑浊可能的原因:
B. 过程②中的作用:
C. 过程②中加入适量乙醇可增大S的溶解度,加快反应速率
D. 过程②中通入过量,可增大的产率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 工业合成氨技术开创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但能耗高、碳排放量大。开发温和条件下合成氨的新工艺意义重大。
(1)氮的固定有以下常见方式:
生物固氮:
工业合成氨:
通过雷电固氮:___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
(2)断开氮分子中的N≡N键,需要___________能量(填“吸收”或“释放”)。
(3)高温不利于提高工业合成氨中N2的平衡转化率。
①生产中依然选择高温合成氨,目的是___________。
②针对反应速率与平衡产率的矛盾,我国科学家提出了采用M—LiH(M表示金属)复合催化剂的解决方案。做对比实验,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图所示。
资料:用单位时间内每克催化剂所获得的NH3的物质的量表示反应速率
a.无LiH,催化效率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___。
b.有LiH,反应速率明显增大。文献报道了M—LiH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
i.N2=2N(在M表面解离)
ii.
iii.___________。
在较低压强、较低温度下合成了NH3,这是合成氨反应研究中的重要突破。
(4)最近,我国科研人员报道了一种氯化镁循环法,可进一步降低能耗。该方法的总反应为。转化关系如下:
①A是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将X与混合反应,证实了氮化镁中氮元素能转化为氨。不考虑其他副反应,产物中=___________。
16. 资源化利用碳、氮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1)在太阳能的作用下,缺铁氧化物(如)能催化分解,其过程如图所示.过程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过程②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为___________,
(2)在四个不同容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图甲充入相应的气体,发生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容器I、II、III中的平衡转化率如图乙所示:
①该反应的_____(填“>”或“<”)0.
②若容器I的体积为2L,反应在370℃下进行,后达到平衡,则0~20s内容器II中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图中A、C、D三点容器内气体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④若容器Ⅳ体积为1L,反应在370℃下进行,则起始时反应_______进行(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17. 二甲醚(CH3OC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CO和H2制得,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CO(g)+4H2(g)⇌CH3OCH3(g)+H2O(g)ΔH=-206.0kJ/ml,工业中采用“一步法”,通过复合催化剂使下列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反应同时进行:
i.甲醇合成反应;
ii.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ΔH=-24.0kJ·ml-1
(1)请补全甲醇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起始时向容器中投入2mlCO和4mlH2,测得某时刻上述总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51.5kJ,此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恒容容器中进行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甲恒温,乙绝热,则CH3OH的转化率甲___________乙(填“>”“<”或“=”)
(4)生产二甲醚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副反应,与甲醇脱水反应形成竞争:CH3OH(g)+H2O(g) ⇌CO2(g)+3H2(g) ΔH=+48.8kJ·ml-1,将反应物混合气按进料比n(CO)∶n(H2)=1∶2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得二甲醚的选择性分别如图1、图2所示。
资料:二甲醚的选择性是指转化为二甲醚的CO在全部CO反应物中所占的比例。
①图1中,温度一定,压强增大,二甲醚选择性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图2中,温度高于265℃后,二甲醚选择性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8. 钢铁行业酸洗工艺产生的废液主要含有和。以空气和钢铁酸洗废液为原料可以合成。工业上常加入,以提高反应速率。
(1)向酸洗废液中加入少量,并通入空气。
前期发生的反应:
Ⅰ.
Ⅱ.
后期转化过程如图:
已知:
ⅰ.催化剂加快反应的一种方式是自身参与反应最终又生成,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并不发生改变
ⅱ.室温下可发生反应,受热可再分解为和
①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由反应Ⅱ可以判断此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
b.加入的主要目的是得到,作为后期反应的催化剂
c.后期转化过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③反应过程中需控制温度在80℃左右。温度不能太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为了测定产品的质量,用以下方法测定产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取a g产品,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充分反应后加入蒸馏水稀释,得到待测液。取待测液,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后再与溶液反应,恰好消耗溶液。
已知:
ⅰ.与的反应为:
ⅱ.溶液酸性较强时不稳定,可发生反应:
①加入硫酸不能过多,主要原因有两点:
a.硫酸过多时,溶液中浓度过大,会加快将氧化为,从而造成误差。写出氧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②产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9. 化学小组同学用铜与过量浓硝酸反应制备气体,实验后发现溶液呈绿色,对其原因进行如下探究。
(1)甲同学提出猜想:浓硝酸中溶解了生成的呈黄色,黄色与蓝色叠加显绿色。
实验:向中通入稳定的气流,溶液变黄。取该溶液与蓝色溶液混合,观察到溶液显绿色,验证了猜想。
甲同学进一步探究硝酸溶液中何种粒子与作用显黄色。
①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产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实验1中溶液a是___________。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知,浓硝酸中溶液呈黄色是溶液中___________与作用的结果。
(2)资料:ⅰ.铜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可生成,易分解产生无色气体
ⅱ.是一种弱酸。电离出,与发生如下反应:(绿色)
乙同学依据资料提出猜想:铜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生成,使溶液呈绿色。
实验4:溶液与溶液混合,溶液呈绿色,加入浓硝酸后,溶液变蓝。
丙同学对加入浓硝酸后溶液变蓝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进行实验验证。
猜想1:加入浓硝酸后发生反应:,浓度下降,绿色消失。
猜想2:酸性条件下分解,浓度下降,绿色消失。
①补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
③丙同学依据实验推知猜想___________(填“1”或“2”)成立。
(3)综合上述实验得出:过量浓硝酸与铜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答案】D
【详解】A.为还原性气体,A错误;
B.玻璃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
C.单质硅用作半导体材料,C错误;
D.与的质子数都为92,中子数分别为143、146,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两者互称同位素,D正确;
故选D。
2. 【答案】C
【详解】A.D2O的摩尔质量为20 g/ml,则18g重水物质的量为0.9 ml,根据关系式D2O~10质子计算可得质子数为0.9,A错误;
B.乙醇的结构式为 ,0.5ml乙醇含有的共价键为4,B错误;
C.由图示结构列关系式,S8~8S-S,32gS8含有的S-S数目为,C正确;
D.HClO为弱电解质,绝大多数以分子形式存在,因此的数目远小于,D错误;
答案选C。
3. 【答案】A
【分析】短周期W、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简单离子与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是O元素、Y是Mg元素。一种矿物由短周期元素W、X、Y组成,溶于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则W是C元素。
【详解】A.O的负化合价有-1价、-2价,故A正确;
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原子半径大小为,故B错误;
C.Mg(OH)2不能和碱反应,不具有两性,故C错误;
D.MgCO3和盐酸反应放出的无色无味气体为CO2,故D错误;
选A。
4. 【答案】C
【详解】A.该装置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锌活泼性比铜活泼性强,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则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电流表指针偏转,故B正确;
C.Cu片;;Zn片: ,故C错误;
D.原电池中负极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是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 【答案】C
【详解】A.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错误;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错误;
C.二氧化氮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酸性,是因为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硝酸:,C正确;
D.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D错误;
故选C。
6.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为,A错误;
B.反应到5min时,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B错误;
C.反应开始至5min末,以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C错误;
D.该反应正向气体分子数减小,且为放热反应,可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如改变压强和温度,可以使转化率高于80%,D正确;
故选D。
7. 【答案】A
【详解】A.硫酸铝烧杯中溶液变浑浊,说明铝离子和氨气反应生成沉淀,说明氨水有挥发性,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A正确;
B.检验NaHCO3分解产生的CO2应该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氯化钙不反应,不能产生白色沉淀,选项B错误;
C.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若直接加热氯化铵生成的HCl和NH3在试管口又重新反应生成NH4Cl,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C错误;
D.NO2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8. 【答案】B
【详解】A.t2时刻瞬间C的浓度增大,t2∼t3阶段C的浓度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应是增大压强造成的,压强不影响该平衡,所以有x=1+1=2,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C的浓度不发生变化,A错误;
B.反应正向放热,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的浓度增大,所以t3时刻改变的一个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即t3时刻v逆小于t2时刻v逆,B正确;
C.反应正向放热,t3降低温度或增加了A(或B)的物质的量,平衡均正向移动,C的浓度随时间而增大,C错误;
D.由A选项分析知,t1∼t3间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可计算t1∼t2平衡常数K,列出三段式:,,D错误;
故选B。
9. 【答案】C
【详解】A.氢气既可以通过燃烧反应提供热能,也可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成燃料电池提供电能,A正确;
B.由盖斯定律知 <0,气体变成液体,该反应是熵减的反应,B正确;
C.氢气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断裂2ml氢气和1ml 氧气中化学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2ml水中化学键所需能量,C错误;
D.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D正确;
故选C。
10. 【答案】B
【详解】A. CO(g)+2H2(g) CH3OH(g),平衡常数K=,该反应放热,300℃下甲醇的含量高,即正反应进行的程度更大,故300℃下的平衡常数大,故A项错误;
B. CO(g)+2H2(g) CH3OH(g)是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反应,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分子总数、气体压强会发生变化,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故B项正确;
C. E点是平衡状态,压缩体积则瞬间所有气体的浓度均增大一倍,由于增压平衡右移,氢气浓度有所下降,但比压缩前浓度大,故C项错误;
D. (H2)=2(CH3OH)=2ml·L−1·min−1,故D项错误;
答案选B。
11. 【答案】D
【详解】A.Fe3+会与SCN-发生络合反应,使溶液显红色,存在平衡Fe3++3SCN-Fe(SCN)3,A正确;
B.滴加FeCl3溶液c(Fe3+)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SCN-)降低,B正确;
C.滴加FeCl3溶液c(Fe3+)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Fe(SCN)3]增大,红色加深,C正确;
D.滴加FeCl3溶液c(Fe3+)增大,虽然平衡正向移动,但只是使c(Fe3+)增大的程度变小,c(Fe3+)依然增大,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2. 【答案】B
【分析】重晶石、炭粉、氯化钙焙烧生成、BaS、 CaS和CO,浸取、过滤,滤渣为CaS,滤液中含有、BaS;加盐酸酸化,把BaS转化为,浓缩结晶得固体,用水溶液,加TiCl4、草酸铵生成沉淀,加热分解生成;
【详解】A.“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做还原剂,将还原为BaS,故A正确;
B. 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酸化”中的酸不能为硫酸,应该为盐酸,故B错误;
C.“沉淀”步骤中、TiCl4、草酸铵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热分解”时,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根据元素守恒,产生的,故D正确;
选B。
13. 【答案】D
【详解】A.根据图1中反应①反应物为氧化钡、二氧化氮和氧气,生成物为硝酸钡,其反应为,故A正确;
B.根据NO2的储存和还原技术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时排放的NO2,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储存和还原技术也能降低尾气排放的NO,故B正确;
C.0~12.5s内,氢气的消耗速率为,故C正确;
D.反应②分两步进行,第一个阶段硝酸钡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第二个阶段是硝酸钡、氨气反应生成氮气,两个阶段时间相同,根据得失电子转移生成或消耗1ml的氨气,第一步会消耗0.5ml硝酸钡,第二步消耗0.3ml硝酸钡,因此第二步Ba(NO3)2消耗的速率小于第一步的,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4. 【答案】D
【详解】A.ii.过程②中溶液先变浑浊再变澄清,得到溶液,过程②中溶液先变浑浊可能的原因:,A正确;
B.已知:i.,故过程②中的作用:,B正确;
C.过程②中加入适量乙醇可增大S的溶解度,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
D.过量的使得溶液酸性过强会降低硫代硫酸钠的产率:2H++S2O=S+SO2+H2O,D错误;
故选D。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 【答案】(1)
(2)吸收 (3) ①. 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②. Fe ③.
(4) ①. Cl2 ②.
【小问1详解】
雷电固氮是指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其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断开氮分子中的N≡N键,需要吸收能量;
【小问3详解】
①生产中依然选择高温合成氨,使催化剂达到活性最佳的温度,从而提升化学反应速率;
②a.由图可以看出无LiH时,用铁做催化剂时的化学反应速率最高,故催化效率最高的金属是Fe;
b.总反应为,用总反应减去反应i,再减去反应即得反应iii为;
【小问4详解】
①氯化镁电解生成镁和氯气,结合B和氮气结合生成氮化镁可知A为氯气;
②D为氯化氢,故X为氯化铵,氯化铵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8份氨气中有2份来自于,6份来自氯化铵,故。
16. 【答案】(1) ①. ②. 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2) ①. > ②. ③. ④. D>B>A ⑤. 向逆反应方向
【分析】此题为化学平衡的综合题,结合化学反应与能量分析反应历程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同时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同时列出三段式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运用浓度商规则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小问1详解】
过程①为缺铁氧化物(如)能催化分解生成和C,化学方程式为:;分析过程②可知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小问2详解】
随着温度升高,容器I、II、III中的平衡转化率如图乙,分析可知,温度升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在升高,因此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0;
若容器I的体积为2L,反应在370℃下进行,后达到平衡,由图乙,此时反应物转化率为0.4,可列出三段式:,故;
同时此温度下平衡常数为;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m不变,只需比较容器体积即可,从A→C→D,三点起始量一样,随着温度升高,由于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助于反应进行,导致转化率增大,现要使三点的转化率一致,所以需要加压,相当于缩小容器体积,即VA>VC>VD,所以ρA<ρC<ρD,即图中A、C、D三点处容器内密度大小关系是:D>C>A,故答案为:D>C>A;
若容器Ⅳ体积为1L,反应在370℃下进行,则大于K,故反应此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17. 【答案】(1)CO(g)+2H2(g)⇌CH3OH(g) ΔH=-91.0kJ·ml-1
(2)25% (3)>
(4) ①. 增大压强,主反应平衡不移动,副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二甲醚选择性增大 ②. 主反应Δ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副反应Δ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二甲醚选择性降低
【小问1详解】
已知:①2CO(g)+4H2(g)⇌CH3OCH3(g)+H2O(g) ΔH1=-206.0kJ/ml,
②2CH3OH(g)⇌CH3OCH3(g)+H2O(g),ΔH2=-24.0kJ·ml-1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甲醇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g) ΔH=(ΔH1-ΔH2)=-91.0kJ·ml-1;
【小问2详解】
起始时向容器中投入2mlCO和4mlH2,测得某时刻上述总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 ΔH=-206.0kJ/ml中放出的热量为51.5kJ,此时消耗CO为0.5ml,转化率为;
【小问3详解】
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恒容容器中进行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甲恒温,乙绝热,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乙的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则CH3OH的转化率甲>乙;
【小问4详解】
①图1中,温度一定,增大压强,主反应平衡不移动,副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二甲醚选择性增大;
②图2中,温度高于265℃后,主反应Δ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副反应Δ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二甲醚选择性降低。
18. 【答案】(1) ①. ②. abc ③. 温度低反应速率慢;温度低生成的不易分解,浓度低,催化效果差
(2) ①. ②. 溶液酸性较强时不稳定,与硫酸发生反应,无法准确测定的含量 ③. 或
【分析】由后期转化图可知反应III为2NO+O2=2NO2,反应IV为:,其中NO为催化剂,NO2为中间产物, FeCl3制备产物的方程式为:4FeCl3+2nH2O=2Fe2(OH)nCl6-n+2nHCl。后期转化过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小问1详解】
①根据分析,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a.反应II中HNO2为氧化剂,FeCl3为氧化产物,故由反应Ⅱ可以判断此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a正确;
b.由前期的反应可知加入的主要目的是得到,作为后期反应的催化剂,b正确;
c.根据分析,后期转化过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正确;
故选abc;
【小问2详解】
①氧化得到I2,离子方程式为:;根据题中信息,溶液酸性较强时不稳定,故加入硫酸不能过多,主要原因为:溶液酸性较强时不稳定与硫酸发生反应,无法准确测定的含量;
②铁离子将碘离子氧化为I2,2Fe3++2I-=2Fe2++I2,根据题中信息可找出关系式:,,故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9. 【答案】(1) ①. ②. 溶液 ③.
(2) ①. ②. ③. 1
(3)过量浓硝酸中与作用呈黄色,硝酸铜溶液呈蓝色,黄色蓝色叠加显绿色
【分析】甲同学进探究硝酸溶液中何种粒子与作用显黄色,设计思路为研究氢离子、硝酸根与作用后的颜色,待探究的离子浓度应相同且为单一变量, 实验3溶液无色,说明钠离子、硫酸根不与NO2作用,故实验1中a溶液为溶液,探究硝酸根与NO2作用,实验2中a溶液为溶液,探究氢离子与NO2作用。
丙同学将实验4中蓝色溶液分成两份,第一份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绿色,,浓度增大,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溶液变绿色;第二份加入等体积的水,为空白对照实验,可证明猜想1成立。
【小问1详解】
①铜和浓硝酸反应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1中溶液a是:;
③实验1溶液无色,说明硝酸根不与NO2作用;实验2变黄色,说明H+与NO2作用,故浓硝酸中溶液呈黄色是溶液中H+与作用的结果;
【小问2详解】
①分解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补全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浓度增大,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溶液变绿色;
③根据分析,猜想1成立;
【小问3详解】
综合上述实验得出:过量浓硝酸与铜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浓硝酸中与作用呈黄色,硝酸铜溶液呈蓝色,黄色蓝色叠加显绿色。
验证氨水有挥发性
检验
分解产生的
实验室制取少量氨气
制备并收集
A
B
C
D
实验装置
操作
编号
溶液a
现象
向溶液a中通入稳定的气流8s
实验1
___________
溶液基本无色
实验2
立即变黄
实验3
溶液基本无色
将实验4中蓝色溶液分成两份
加入溶液,振荡
溶液变绿色
加入,振荡
溶液仍为蓝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1 ml/L溶液导电能力比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4;13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调研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2NA,常温下,浓度均为0,已知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