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4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编专题复习攻略专题六近代物理初步第12讲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课件
展开考点一 光电效应规律的应用1.光电效应两条对应关系(1)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2)光照强度大(同种频率的光)→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2.定量分析时应抓住三个关系式
例1 [2022·河北卷]如图是密立根于1916年发表的钠金属光电效应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实验曲线,该实验直接证明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且第一次利用光电效应实验测定了普朗克常量h.由图象可知( )A.钠的逸出功为hνcB.钠的截止频率为8.5×1014HzC.图中直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hD.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成正比
预测1 [2022·全国冲刺卷]胶片电影利用光电管把“声音的照片”还原成声音,原理如图所示,在电影放映机中用频率为ν、强度不变的一极窄光束照射声音轨道,由于影片上各处的声音轨道宽窄不同,在影片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声音轨道后的光强随之变化,射向光电管后,在电路中产生变化的电流,经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喇叭就可以把声音放出来.则( )A.只减小光的频率, 一定可以还原出声音B.只增大光的强度, 一定可以还原出声音C.a端为电源正极D.a端为电源负极
解析:只增大光的频率,肯定有光电子从光电管的阴极到达阳极,从而使电路导通,一定可以还原出声音,反之则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使电路导通,故A、B错误;光照射部分为阴极材料,光电子到达另一侧,在电场力作用下到达电源正极,故a端为电源正极,故C正确,D错误.
预测2 [2023·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联考]在真空中竖直放置的金属板M,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会向各个方向发射出速度大小不同的电子,在M右侧相距d处正对放置一个金属网罩N,若在金属板与网罩间加上逐渐增大的电压,当电压增大到U时,发现网罩上开始接收不到来自金属板的电子.已知电子电量为e,质量为m,则( )A.增强紫外线的强度,能使网罩上接收到电子B.适当减小MN之间的距离d,能使网罩上接收到电子C.当电压为U时,所有能运动至最靠近网罩的电子发射时的初动能都相同D.从M板上发射的电子,速度越大在MN间运动的时间越长
解析:设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由动能定理得-eU=0-Ekm,又由光电效应方程Ekm=hv-W0,增强紫外线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不能使网罩上接收到电子.适当减小MN之间的距离d,MN间U不变,不能使网罩上接收到电子.当电压为U时,所有能运动至最靠近网罩的电子发射时的初动能都相同,A、B错误,C正确;从M板上发射的电子,由于出射的电子与M板可能存在一定角度,速度越大在MN间运动的时间不一定越长,D错误.
预测3 [2022·湖南押题卷](多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光电管阴极K与滑动变阻器的中心抽头c相连,光电管阳极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初始时滑片P与抽头c正对,电压表的示数为0(电压表0刻线在表盘中央).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光电流I随电压表示数U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的光子能量为1.6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滑片P与c正对时,电路中有光电流B.当U=-0.6 V时,滑片P位于a、c之间C.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1.0 eVD.当U=0.8 V时,到达阳极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2.4 eV
解析:当滑片P与c正对时,光电管两端无电压,由题中右图可以看出光电流不为零,故A正确;由图可知,当U=-0.6 V时,光电流为0即为遏止电压,即光电管两端接反向电压,则阴极电势应更高,滑片P位于b、c之间,故B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有Ek=hν-W0,由图可知,当U=0.6 V时,光电流为0即为遏止电压,则有-0.6 eV=0-Ek联立解得W0=1.0 eV,故C正确;光电子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为Ek0=hν-W0=0.6 eV当U=0.8 V时由动能定理得eU=Ek-Ek0得Ek=eU+Ek0=(0.8+0.6)eV=1.4 eV,故D错误.
考点二 玻尔理论和能级跃迁1.玻尔理论的三条假设
例2 [2023·湖北卷]2022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可用于探测波长为121.6 nm的氢原子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为10.2 eV).根据如图所示的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 )A.n=2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B.n=3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C.n=3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D.n=4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
解析:由图中可知n=2和n=1的能级差之间的能量差值为ΔE=E2-E1=-3.40 eV-(-13.6 eV)=10.2 eV,与探测器探测到的谱线能量相等,故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n=2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故选A.
预测4 [2022·东北三省四市联考]氦离子(He+)和氢原子一样.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它们有着相似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为氢原子和氦离子的能级图.一群处于量子数n=4的激发态的氦离子,能够自发地跃迁到较低的能量状态,并向外辐射光子.已知金属钨的逸出功为4.54 eV.则向外辐射多种频率的光子中( )A.最多有3种频率的光子B.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的有3种频率的光子C.能够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的有3种频率的光子D.能够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的有4种频率的光子
解析:一群氦离子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子,A选项错误;其中只有从n=4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所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小于4.54 eV,不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故共有5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故B选项错误;因为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电离,所需要的光子能量只要达到13.6 eV就可以,根据辐射光子能量等于氦离子能级跃迁前后两能级的能量差可得,有3种频率的光子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故C选项正确;氦离子只有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等于氢原子n=1能级与n=2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故D选项错误.故选C.
预测5 [2022·山东押题卷]为了更形象地描述氢原子能级和氢原子轨道的关系,作出如图所示的能级轨道图,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照射逸出功为2.14 eV的金属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41 eVB.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C.辐射出b光时,电子的动能和电势能都会变大D.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可释放6种频率的光
考点三 衰变、核反应与核能的计算1.核衰变问题(1)核衰变规律:(2)α衰变和β衰变次数的确定方法①方法一:由于β衰变不改变质量数,故可以先由质量数改变确定α衰变的次数,再根据电荷数守恒确定β衰变的次数.②方法二:设α衰变次数为x,β衰变次数为y,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列方程组求解.
2.核能的计算方法(1)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用核反应亏损的质量乘真空中光速c的平方,即ΔE=Δmc2(J).(2)根据1 u(原子质量单位)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用核反应的质量亏损的原子质量单位数乘931.5 MeV,即ΔE=Δm×931.5 (MeV).3.常见的核反应(1)衰变(2)重核裂变(3)轻核聚变(4)人工转变
预测9 [2022·辽宁押题卷]碳14是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14原子所产生,具有放射性,碳14原子发生β衰变转变为氮14.生物存活期间需要呼吸,其体内的碳14含量大致不变;生物停止呼吸后,体内的碳14开始减少.可以根据死亡生物体内残余碳14含量来推断它的死亡时间.碳14各个半衰期所剩原子比例如图所示,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三分之一.
与近代物理相关的生活、科技问题与近代物理相关的科技问题相对较多,与我们生活接近的有:放射治疗、辐照保鲜、烟雾报警器等,与生产科技有关的有:射线测厚装置、示踪原子、光伏发电、核电站等.要解决科技发展问题必须要了解科技问题背后的原理.放射治疗、辐照保鲜、射线测厚装置、示踪原子等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烟雾报警器、光伏发电利用了光电效应,核电站利用了核裂变.
情境1 [2023·浙江省四校联考](多选)14C发生放射性衰变为14N和粒子X,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14C、14N、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14C、14N的比结合能分别为E1和E2,真空中的光速为c.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X为电子B.全球变暖将加速14C的衰变C.14E1-14E2=(m1-m2-m3)c2D.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样品的四分之一.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11 400年
情境3 (多选)红外测温具有响应时间快、非接触、安全准确的优点,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外测温仪捕捉被测物体电磁辐射中的红外线部分,将其转变成电信号.图甲为红外线光谱的三个区域,图乙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0×108 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线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约为1.64 eVB.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出的光子能被红外测温仪捕捉C.大量氢原子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红外测温仪可捕捉到2种频率的红外线D.大量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为2.86 eV的光子后,辐射出的光子可能被红外测温仪捕捉
情境4 [2022·山东青岛二模](多选)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光电烟雾探测器,光源S发出一束波长为0.8 μm的红外线,当有烟雾进入探测器时,来自S的红外线会被烟雾散射进入光电管C,当红外线射到光电管中的金属表面时发生光电效应,当光电流大于8×10-9 A时,便会触发报警系统.已知元电荷e=1.6×10-19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流的大小与光照强度无关B.若光源发出的是可见光,则该装置将会失去报警功能C.该金属的极限频率小于3.75×1014 HzD.若射向光电管C的光子中有10%会产生光电子,当报警器报警时,每秒射向该金属表面的光子数最少为5×1011个
统考版2024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编专题复习攻略专题七物理实验第14讲电学实验课件: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编专题复习攻略专题七物理实验第14讲电学实验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频考点·能力突破,素养培优·情境命题,5×103,×1k,电压表的分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4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编专题复习攻略专题七物理实验第13讲力学实验课件: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编专题复习攻略专题七物理实验第13讲力学实验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频考点·能力突破,素养培优·情境命题,深度尺,答案AC,gtanθ,70ms2,相同位置,大小和方向,不受影响,不需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4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编专题复习攻略专题七近代物理第14讲近代物理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编专题复习攻略专题七近代物理第14讲近代物理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构建,命题分类剖析,四类图像,答案CD,答案D,答案B,答案A,答案AD,答案B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