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形拼组》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一)》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二)》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景,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充分数学来源与生活,获得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
认识比的基本性质,并学会化简比。
难点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放鞭炮喽!
2.摆一摆,算一算。
45+3=( )
先算( )+( )=( )
再算( )+( )=( )
78-60=( )
先算( )-( )=( )
再算( )+( )=( )
二、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师:你们看,谁来了?
师:喜羊羊准备邀请大家到青青草原去两日游,它想知道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好安排住宿。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是喜羊羊。
通过复习,检查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掌握情况,同时回忆算理,加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讲授新课
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找个小朋友记录下来。
课件出示: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呢?
师:23+22等于多少呢?想想怎么计算,分组交流。
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反馈:
我是这样算的:20+20=40,3+2=5,40+5=45。
师:真棒!利用拆分法计算出了结果,谁来继续说说?
(2)我是用计数器来算的,先拨出23,然后在个位上再拨2个珠子,在十位上拨2个数字,所以23+22=45。
师:真棒!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展示:
师:用竖式计算,首先需要注意什么?
师: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
反馈:
3和2在个位,都表示几个一,2和2在十位,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对齐。
师:说的非常正确,这是利用竖式笔算加法最关键的一步,那么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师:说的真好!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两点:①相同数位对齐,计算的结果要像排队一样,千万不要站错位置;②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数,加号要写在第二个加数前面。现在你们能告诉老师一共有多少人吗?
师:喜羊羊听说小朋友们都是计算小能手,特意带来了几个班的男生与女生人数,算式已经列好,你能帮他统计出各班的总人数吗?
课件出示:
试一试:37+21=□ 43+42=□
师: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你们觉得怎样算最好计算?
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直接将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分别相加。
二、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师:喜羊羊为这次的旅行做足了准备,你们看!这是它为大家准备的茶杯。
课件出示:
师:一个茶杯需要一个盖子,看到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师:怎样计算呢?
反馈:
我用的是拆分法:30-20=10,9-5=4,10+4=14。
我是这样做的:先在十位画出3个圆片,个位画出9个圆片,然后在十位划掉2个,个位划掉5个,所以39-25=14;
我用计数器算的:
→
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得出:用竖式笔算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师:真不错!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能把算算下面的题吗?
课件出示:
试一试:79-33=□ 97-26=□
师:在计算加法、减法时,都需要注意什么?
师:说的真好!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三、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
师:这是喜羊羊为大家准备的车,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那么小客车比大客车少多少个座位?
反馈:45-23=22(个)
答:小客车比大客车少22个座位。
师: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分组交流完成。
反馈:(1)大客车比小客车多多少个座位?
45-23=22(个)
答:大客车比小客车多22个座位。
一辆大客车和一辆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45+23=68(个)
答:一辆大客车和一辆小客车一共有68个座位。
学生:我们班上有男同学23人,女同学22人。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23+22。
学生分组交流。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学生: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要从个位加起。
学生:一共有45人。
学生独自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还差多少个茶杯盖?
学生:39-25。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独自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计算加法、减法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回答:一辆大客车有45座,一辆小客车有坐23座。
学生独自列式计算,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交流反馈。
通过让学生说说获得信息,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审题能力。
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习的知识以及借助于计数器等探究计算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多样的算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强调竖式计算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
利用试一试,检查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同时明确口算的方法。
学生已经学会了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所以本环节完全交给学生自主探究,这样不仅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极大的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
通过试一试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加法、减法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就是最基本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
利用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
2.口算游戏。
3.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4.拓展提高。
猜一猜的后面是几。
6.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九第1、2、3题。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既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的敏捷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我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了。
我还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我知道了计算加法、减法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
学生自由说一说。
利用说一说的方式总结本课,是对本课知识的一个总结,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
板书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3+22=45(人)
20+20=40 2 3
3+2=5 + 2 2
40+5=45 4 5
39-25=14(个)
30-20=10 3 9
9-5=4 - 2 5
10+4=14 1 4
45-23=22(个)
答:小客车比大客车少22个座位。
通过简洁、有效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_苏教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_苏教版,共6页。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两位数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两位数_人教新课标,共2页。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_人教新课标,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