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36308/0-17054841216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36308/0-17054841216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36308/0-17054841216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雪糕融化B.湿衣服晾干C.自行车胎爆裂D.食物腐烂
2.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粉末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入另一个容器中
3.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陶壶B.耕地C.雕刻印章D.织布
4.2019年的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关于城市建设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使用凊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
5.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B.镁在空气中加热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6.亚硝酸钠(NaNO2) 是一中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误用于烹调会引起中毒事件。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化学反应常常伴有能量变化一—有能量改变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8.以下是我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制作或技术,其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水车灌溉B.雕刻石像C.烧制陶罐D.棉纱织布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可以灭火,是因为水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进入煤矿矿井时,要先做灯火实验
D.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并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0.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2018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主题为: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除去污水中臭味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
A.搅拌 B.吸附 C.静置 D.过滤
(2)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______性,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_填“软水”或“硬水”,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区分硬水与软水,通过______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12.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在燃烧_____。
(2)煅烧石灰石制氧化钙_____。
13.请解释下列灭火措施的灭火原理。
(1)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
(2)B装置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时不再上升。
(3)C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
(4)D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和_____。
(5)河水经过E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_____(填“纯净”或“混合物”)。
16.(6分)下列2个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的演示实验,请回答。
(1)A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点);如果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_____。
(2)B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因外观相似,某同学不慎将一包氯化钠粉末与一包碳酸钠粉末混在了一起。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这份粉末中各组分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
a.将粉末混合均匀,取10g,加入45.7g水中,充分溶解配制成溶液;
b.向所配溶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c.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增重(其它误差忽略不计);
d.绘制氢氧化钠溶液增重(g)与滴加稀盐酸质量(g)的关系曲线如下图。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量为_____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7(选填“>”、“<”或“=”);计算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精确到0.1%)
18.(8分)利用下列提供的仪器装置回答问题:
①仪器名称:A为_____
②小丽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现反应速率过快,小丽思考后将所用仪器B改为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使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③小明选用A到G中仪器,组装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他所选仪器有_____(填写一套即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小刚选用H装置放入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H装置的优点是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他关闭活塞,发现装置中固液无法分离,原因可能为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⑤小刚用制得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0.1ml铜,则理论上参与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试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计算: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化成最简整数比)_________;
(3)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
20.(12分)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6.5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5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锥形瓶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图象如图表所示:
(1)6.5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D
2、B
3、A
4、C
5、B
6、C
7、A
8、C
9、C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
12、3Fe+2O2 Fe3O4 CaCO3CaO+CO2↑
1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隔绝氧气(或空气) 可燃物与火源隔离(或清除可燃物)
14、3Fe2+ Al H2 CH4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催化 4P+5O22P2O5 1 氢气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不能支持燃烧 混合物
16、红磷量不足(合理即可)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体体积不减少,压强也不会减小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1)2.2(2)=;11.7%
18、锥形瓶 分液漏斗 2H2O22H2O+O2↑ a ABCE CaCO3+2HCl═CaCl2+H2O+CO2↑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硫酸反应完了 0.2g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282(2)90:11: 40(3)63.8%
20、2.2g 81.5%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组成物质的元素不同
D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40
65
75
产生气体的质量/g
1.1
2.2
2.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净水措施的是,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种物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科学家用X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