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磨B.品红在水中扩散
C.比较金属和合金的硬度D.火药使用
2.把少量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B.牛奶C.蔗糖D.植物油
3.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B.C.D.
4.某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2H6O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
C.X属于有机化合物
D.氧气的量不足可能导致产生一氧化碳
5.电解水的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B.
C.D.
6.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示意图中有四种分子B.该反应表示H2与O2化合生成水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连接仪器
C.点燃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
8.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中无固体剩余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O2)在电火花的作用下可以部分转化为臭氧(O3),氧气和臭氧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2.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实验室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操作②中托盘天平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操作④中玻璃棒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操作⑤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_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
14.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图。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实验前先“通入CO”还是先“开始加热”______,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现以“稀盐酸和碳酸钙的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完成验证。
(1)[交流]童童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探究。通过交流,同学们指出反应后托盘天平一定不会再保持平衡,原因是_______。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讨论] 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中进行实验。由此大家对童童同学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两种改进。(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吸收二氧化碳)
(3)[评价]①大部分同学认为用甲装置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他们 的理由是______;但也有同学认为可以用甲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中只要注意____即可。
②你认为用乙装置进行实验,能否验证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并阐述理由_______。
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 ;如图F向装满CO2 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现煅烧250吨石灰石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称得所得固体为162吨,试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吨;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8.将干燥、纯净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取35g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待充分反应后,将剩余固体物质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28g.试计算:
(1)反应中生成了多少氧气;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和二氧化锰的质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请运用“守恒”的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将24.5g氯酸钾跟6g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9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飞船常利用反应2Na2O2+2CO2==2X+O2来提供氧气,根据 推出X的化学式为Na2CO3。
20.(1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洁净的室气对于人类非着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使用清洁能源
b.燃放烟花爆竹
c.大量植树
d.推广私家汽车出行
(2)食品包装时充入氮气来防腐,这是利用了氮气的_____性质;放置在空气中的酥脆饼干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
(3)已知灯泡内若残留有空气会缩短灯泡的使用寿命。为了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灯泡中常放有极少量的红磷,其作用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C
3、A
4、B
5、C
6、D
7、D
8、C
9、A
10、C
11、B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③②①⑤④ 6 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100mL
14、证明有CO2生成 先通入CO
15、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CaCO3+2HCl=CaCl2+H2O+CO2↑ 密闭容器 反应中产生大量气体,瓶内气压增大,可导致瓶塞迸出 药品用量要少 乙装置内先后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因此无法得出此结论
16、A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B和C(或BC) CaCO3+2HCl=CaCl2+CO2↑+H2O 节约药品(或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防止集气瓶炸裂(或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软塑料瓶变瘪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88(2)80%
18、(1)7g;
(2)解:设参与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二氧化锰的质量:35g-17.9g =17.1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7g,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17.9g, 二氧化锰的质量17.1g。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9.6(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20、ac 化学性质稳定 水蒸气 消耗氧气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食盐水、蒸馏水
鉴别
加入肥皂水,观察现象
B
CO2(CO)气体
除杂
通入适量空气,点燃
C
CaCl2(HCl)溶液
检验
加入适量碳酸钙,观察现象
D
KNO3、Na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足量红磷代替铜粉
B
检验CO2是否集满
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前、后固体的质量
D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水,拧紧瓶盖并振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张村乡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一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