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青铜峡市第五中学、铝业、峡口联盟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化学试卷
本试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3.5 Zn-65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
一、选择题(选出下列各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22分。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
1.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运用三维动画,展示数字烟花
B. 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用绿色零碳甲醇点燃
C. 使用“水玉琮”敲击出激昂鼓声,以水为礼,击鼓迎宾
D. 在文艺表演环节,水墨人诗画,国风男子挥毫作画绘就山水画卷一风雅钱塘尽展眼前
【答案】B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A、展示数字烟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甲醇燃烧,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击鼓,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作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B. 石墨制作铅笔芯
C. 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答案】D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可作冰箱除味剂是因为木炭具有吸附性,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正确;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不正确;
C、稀有气体可填充霓虹灯是因为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正确;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故选:D。
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B.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 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D. 硫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错误。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4.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仪器连接B. 收集呼出气体
C. 液体取用D. 过滤黄河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吹气的速率大于二氧化碳的溶解速率,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氮气经压缩能储存在钢瓶中—氮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说明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氮气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滴水很小,但其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都是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 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用作气体肥料
D.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一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做燃料,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做气体肥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质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7.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 2Cl:“2”表示两个氯元素
B. P2O5:“2”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两个磷原子
C. Mg2+:“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 :“+2”表示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l中的“2”表示两个氯原子,此选项错误;
B、P2O5中的“2”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两个磷原子,此选项正确;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Mg2+:“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此选项正确;
D、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2”表示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此选项正确。
故选A。
8. 我国“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结构占比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
B. 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
C. 煤炭燃烧产生的CO2会造成酸雨,对环境影响大
D. 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液氢已被应用于航天等领域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说法正确;
B、由图表可知,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不会造成酸雨,造成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说法错误;
D、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液氢已被应用于航天等领域,说法正确。
故选C。
9.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b是反应物B. x=2.0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d可能是催化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后a的质量减少,反应后b质量增加,因此a是反应物,b是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后c物质的质量为:x=6.4+4.0+3.2+2.8-2.8-7.2-5.2=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后a、c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b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后d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B. 探究甲烷中是否含碳元素
C. 探究空气、呼出气体中CO2含量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两只试管中一只有氧气有水,一只有氧气无水,故可以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故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B、如图所示,反应后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小水滴,证明甲烷燃烧后生成水,说明甲烷含氢元素,但无法证明甲烷是否含碳元素,故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滴加的石灰水的质量不同,不可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D、质量守恒定律要求发生化学反应,氯化钠和水不发生化学反应,故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1.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锌比银活泼的是
A. 天然物质中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锌,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
B. 锌的熔点为420℃,银的熔点为962℃
C. 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D. 锌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天然物质中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锌,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说明锌比较活泼,银不活泼,故选项不符题意;
B、锌的熔点为420℃,银的熔点为962℃,锌和银的熔点比较与金属活动性没有关系,不能说明锌比银活泼,故选项符合题意;
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锌排在氢之前,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银排在氢之后,所以能证明锌比银活泼,故选项不符题意;
D、锌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锌比银活泼,故选项不符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共9分)
12. 叶黄素(Lutein)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六百多种天然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属于光合色素,分子式为C40H56O2。一般在绿叶的蔬菜中可以找得到。主要用于黄斑变性眼疾的治疗和康复。请计算下列问题:
(1)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2)叶黄素的每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质子。
(3)叶黄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保护好我们的视力,可行的做法有:___________。
【答案】12. 568
13. 312 14. 84.5%
15. 多食用胡萝卜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40+1×56+16×2=568;
【小问2详解】
每个碳原子中有6个质子,每个氧原子中有8个质子,每个氢原子中有1个质子,每个叶黄素分子由40个碳原子、5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因此叶黄素的每个分子中含有6×40+1×56+8×2=312个质子;
【小问3详解】
叶黄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小问4详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保护好我们的视力,可行的做法有:多食用胡萝卜等。
13. 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________(填编号)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图③中的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图①中的分子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3)写出图②中所示的物质转变成图①中所示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答案】13. ①. ② ②. H2
14. 能 15. ①. ②. 化合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故表示混合物的是图②,图③中的分子的化学式是:H2;
【小问2详解】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图①中的分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小问3详解】
图②中所示的物质是氢气和氧气,图①中所示物质是水,图②中所示的物质转变成图①中所示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三、应用题(共19分)
14. 高铁已成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结合图所示信息回答问题。
(1)电网通过石墨电剧给动车供电,体现了石墨具有良好_______性。
(2)动车车身表面防锈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制造铁轨的锰钢是一种铁合金,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_______(填“大”或“小”)。
(4)晶体硅是高铁信息传输系统中电子芯片的关键电刷车身材料。工业上制取硅的反应为:SiO2+2CSi+2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
(5)乘客喝完矿泉水后的塑料瓶应放入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答案】(1)导电 (2)喷漆(刷漆、涂漆)
(3)大 (4)CO
(5)可回收
【解析】
【小问1详解】
石墨作电刷通过电网给动车供电,说明它有良好的导电性。
小问2详解】
动车车身表面防锈采用的方法是喷漆(刷漆、涂漆),以达到隔绝水和氧气的功能。
【小问3详解】
锰钢是一种铁合金,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分金属,所以锰钢硬度大于纯铁。
【小问4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发生改变,反应前有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化学反应后有1个硅原子,所以2X是2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O。
【小问5详解】
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
15.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的探究,邀请你一同参加。
(1)请写出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利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写出可以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______。
(3)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经检查KClO3未发生变质,装置气密性良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若要收集一瓶氧气,观察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最好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
(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该实验我们能得出氮气的相关性质是_______。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成分的原因为________。
【答案】15. 长颈漏斗
16. ①. B ②. ③. 17. 未加催化剂
18. E 19. ①. 氮气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②. 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装置内气体压强不变,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故用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也可使用此装置,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在本实验中,由于催化剂能够起到加快氯酸钾分解的作用,故若忘记了加催化剂,则会导致产生氧气的速率变慢;
【小问4详解】
由于硫燃烧会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可以被水吸收,所以要在氧气的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的水,故用E排水法收集最合适;
【小问5详解】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我们能得出氮气的相关性质是氮气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装置内气体压强不变,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6. 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称取18g样品放在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测得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
(1)样品中含锌___________g。
(2)反应中共生成氢气多少克?(列化学方程式计算)
(3)在图2中画出生成H2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关系图________。
【答案】16. 6.5
17.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
,
x=0.2g,y=9.8g
答:反应中共生成氢气0.2克;
18.
【解析】
【小问1详解】
依据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图可知,18g固体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参与反应是锌与稀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锌和水,固体减少部分就是锌,所以锌的质量是:18g-11.5g=6.5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小问3详解】
根据上一问中计算可得,参与反应的H2SO4的质量是9.8g,生成的H2的质量是0.2g,故两者间的关系如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15分)
17. 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
(1)实验1,取两支相同的木条,将其中一支的一端浸入酒精中约10秒,将另一支的一端浸入水中约10秒,然后将两支木条的侵入端分别靠近酒精灯火焰片刻,此实验探究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2)实验2中,如图,观察到______的现象。可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
(3)实验3中,如图,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本实验中,放置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4中,如图,将干石蕊纸花直接放入CO2中的目的是______。湿润的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现象是______,此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实验5中,如图,②中木炭燃烧比①中更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可以得到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答案】(1)物质具有可燃性
(2)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
(3)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 ①. 验证CO2不能使石蕊变红 ②. 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③.
(5)剧烈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1,取两支相同的木条,将其中一支的一端浸入酒精中约10秒,将另一支的一端浸入水中约10秒,然后将两支木条的侵入端分别靠近酒精灯火焰片刻,浸有酒精的木条燃烧而浸有水的木条没有燃烧,说明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故此实验探究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小问2详解】
实验2中,如图,观察到铜片上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而水中白磷(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的现象,可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
【小问3详解】
实验3中,如图,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本实验中,放置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小问4详解】
实验4中,如图,将干石蕊纸花直接放入CO2中的目的是验证CO2不能使石蕊变红,湿润的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此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
【小问5详解】
实验5中,如图,②中木炭燃烧比①中更剧烈,可以得到结论:其它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18. 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有下列表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于是,他们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项目一:验证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速率
【提出问题】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速率是否相同?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实验现象:
(1)写出实验①中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2)实验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是/否”),理由是____。
项目二:验证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两根铜丝,用砂纸打磨光亮。
(4)实验④中现象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铜、铝、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在完成有关金属的实验时,金属需要打磨,其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8.
19. 铁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20. ①. 是 ②. 金属与酸接触时,反应越剧烈,活动性越强,上述实验中相同质量的固体药品,相同的盐酸,镁条的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铁片的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而铜丝无明显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镁>铁>铜
21. ①. 铜的表面附着着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②. 22. 银、铜、铝
23.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和污物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①中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的现象是铁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小问3详解】
金属与酸接触时,反应越剧烈,活动性越强,上述实验中相同质量的固体药品,相同的盐酸,镁条的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铁片的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而铜丝无明显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镁>铁>铜;
【小问4详解】
铜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可观察到铜的表面附着着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铜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说明金属活动性铜>银,铜丝和硫酸铝无明显现象,说明铝>铜,由此可得出金属活动性:铝>铜>银,由弱到强是银、铜、铝;
【小问6详解】
在完成有关金属的实验时,金属需要打磨,其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和污物。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4.0
3.2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7.2
x
2.8
实验
固体药品
液体药品
现象
①
镁条5g
盐酸25mL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②
铁片5g
盐酸25mL
___________
③
铜丝5g
盐酸25mL
无明显变化
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④
___________。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⑤
无明显现象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宁夏吴忠市同心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2页。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宁夏吴忠市同心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2页。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宁夏吴忠市红寺堡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