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景山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景山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有四种物质的溶液,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密度C.氧化性D.熔点
2.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A.H2B.ClHC.HClD.ClO2
3.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失败甚至酿成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彩球升空B.载歌载舞C.礼炮轰鸣D.国旗飘扬
5.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B.吹走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温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6.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稀硝酸④氯化铁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正确鉴别顺序是
A.④③②①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滴加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D.倾倒液体
8.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3
B.d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c一定是化合物
9.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原子B.中子C.电子D.质子
10.下列各组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A.生理盐水B.消毒酒精C.不锈钢D.干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用化学用语表示。
(1)钾元素_____;三氧化硫_____。
(2)氢氧根离子_____;氯化铝_____。
12.随着社会发展,汽车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但汽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也渐渐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根据提示,回答下列有关化石燃料的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的燃烧加剧了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放量。
(3)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酒精作为燃料逐渐被重视,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可用于食品包装时充入以防腐的是_____。
(2)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_____(写一条即可)。
(3)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_____。
(4)天然气与煤、_____合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14.有野外作业人员在酒精炉上用白纸做成的轻便纸锅煮食物(如下图)。
(1)酒精(C2H5OH)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煮食物的过程中,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_____。
(3)请从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角度,说明图中让固体酒精与纸锅底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目的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氧气验满
C 过滤
D 倾倒二氧化碳
(1)图A所示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B图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请将明显的错误加以改正____________。
(3)图C操作中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B实验中加热通入CO2后的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在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时都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在收集氧气时还可以选择__________来收集,出现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3)如图G所示的实验,该实验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
(2)图3中N表示的是 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图1中甲一定是__________溶液,乙__________是不饱和溶液。
18.(8分)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运用。请思考并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铁能压成铁片,是利用了铁的_____性。
(2)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张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药品提供如下),且每步实验均有明显现象。请将实验步骤、现象及其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实验室可供使用的药品(金属均提前用砂纸打磨):铁丝、铜丝、银丝、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
(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目前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在高炉中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请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如下计算:用800t 含氧化铁 72%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 90%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小兰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测得的反应中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是__________。
(2)计算原固体中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请分析图中P点时剩余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
20.(12分)某同学取出50g某硫酸镁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当沉淀完全时所需NaOH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克。
(2)计算此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C
2、C
3、C
4、C
5、D
6、B
7、A
8、A
9、A
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K SO3 OH- AlCl3
12、天然气 二氧化碳(CO2)
13、氮气(N2) 切割玻璃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石油 CH4
14、 温度没有达到纸锅的着火点 空气更多,使酒精充分燃烧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红磷的量不足等 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滤纸破损 溶液由红色又变为紫色
16、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E 二氧化碳、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D 集气瓶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煅烧,密度比空气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相等 乙 饱和 不一定
18、延展性 2Al2O3(熔融)4Al+3O2↑ 足量的铜丝和硝酸银溶液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Ag 铁丝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 448t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9.6g(2)24.5g(3)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
20、(1)40(2)12%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8
2
4
2
反应后的质量(g)
5
x
6
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石景山区名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棋”游戏规则,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景山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