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逸夫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26076/0-17053712131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逸夫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26076/0-17053712132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逸夫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26076/0-17053712132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逸夫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逸夫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
B.氢氧化铜
C.食盐水
D.空气
3.物质在下列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电灯发光
B.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
C.二氧化碳验满D.稀释浓硫酸
5.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6.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正确的是
A.用硫粉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醋和白酒
C.实验室用煅烧石灰石制取CO2
D.用肥皂水软化硬水
7.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A.全部B.②④⑥⑧C.①②③④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
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9.我国有关部门规定,饮用水中含铁应小于0.3mg•L﹣1,含铜应小于1.0mg•L﹣1 等。这里的“铁、铜”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10.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1B.+3C.+5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张老师在课堂上用固体M做了图I所示实验,其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出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I中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根据图Ⅱ,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g M固体。
(5)将30 ℃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_________________B(填“>”“<”或“=”)。
12.溶解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A、C两种物质在__℃时溶解度相同。
(2)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
(3)t2℃时,把6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最简整数比)。
(4)当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B 溶剂质量可能不变
C 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5)图2是对20℃一定质量的B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实验过程.
①蒸发前原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溶液浓度相等的是________。
13.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化工原料乙烯的重大突破。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物有_____种物质。
(2) 反应前后有无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_____(填“有”或“无”)。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4.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写出A和B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图1是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器F用于家庭小实验,可以代替_____________仪器。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装置E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出其中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2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I中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②Ⅱ、Ⅲ分别放入50mL水和50mL澄清石灰水,通入的500mL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Ⅱ中无明显现象,Ⅲ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500mL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溶于50mL水中(填“部分”或“全部”)。
16.(6分)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_______(填序号)。
A 反应物的状态 B 气体的密度
C 反应的条件 D 气体的溶解性
(2)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A﹣F)所示,请回答:
(提示:装置C的多孔隔板,可以放置颗粒大小比孔径大的固体)
下表是初中几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请你在横线上的空白处填上答案。
(3)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4)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
(5)若使用图1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通过连接图1和图2装置来测量氧气的体积,应将图2装置的c端与图1装置的__________(填“a”或“b”)端相连。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凹液面如图3所示,则集得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mL。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 “实验创新”又一化学核心素养。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模拟冶铁,如图所示:
(1)实验时一定要先通气一会再加热,理由是_____
(2)a处可观察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在b处发生的有关反应方程式的;_____
(3)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与处理尾气,正确的导管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
经资料查阅,一氧化碳还可以用氯化亚铜溶液吸收生成复合物也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请回答:两种吸收设计中图2较图1的最大优点是______
(4)若实验前后测得红棕色粉末的质量减少了1.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
(5)若在清洗实验“W”型玻璃管前,从左端滴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于a处,还可完成金属的性质实验之一,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18.(8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甲烷是一种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若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甲烷,气体从b通入,请把装置补充完整(只画导气管)_______________。
(5)取500g石灰石置于容器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得到176g二氧化碳气体。请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某学习小组将质量为ag的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充分加热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若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共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
(2)反应后剩余固体中钾,锰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
(3)a的值为____?(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20.(12分)现有部分被氧化的铜粉固体混合物,为研究铜粉的组成情况,取4g混合物,先加热完全氧化后,再加入6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固体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B
2、B
3、A
4、C
5、D
6、B
7、D
8、D
9、D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丁 A 乙 8 <
12、t1 A 、B 、C 1:3 A 、C 不饱和 乙 丙 丁
13、两 有
14、BD A AC Na2O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分液漏斗 A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燥的石蕊试纸无变化,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部分
16、AC C E F A 2KMnO4K2MnO4+MnO2+O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 b a 42.0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CO2+Ca(OH)2=CaCO3↓+H2O cdb 增大了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气体更容易被吸收 4.4 Fe+2AgNO3=2Ag+ Fe(NO3)2
18、集气瓶 2H2O22H2O+O2↑ C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满 A 80%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1.6g(2)39:55(3)15.8g
20、80%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
总体积大于2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没哈气的玻璃片上没有水雾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比空气中的多
C
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某气体,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雾
该气体是H2
D
先将红磷放置在燃烧匙中,然后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红磷放置在燃烧匙中不燃烧,加热后燃烧
说明红磷是否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反应物
制取气体
发生装置(填字母)
收集装置(填字母)
大理石和稀盐酸
CO2
B或____
_____
锌粒和稀硫酸
H2
B
D或 ____
高锰酸钾
O2
___
E或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随机事件福建省厦门市逸夫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对现象微观解释合理的是,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