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名校化学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8180/0-17052881749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名校化学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8180/0-17052881749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名校化学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8180/0-17052881749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名校化学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名校化学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吸烟有害健康”,可用于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方法是,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净化中加入明矾杀菌消毒B.用纯铜片在黄铜片上刻划出明显的痕迹
C.用天然气替代煤减少酸雨的形成D.洗油污加入洗涤剂以便形成稳定的溶液
2.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从分子性质的角度解释,这是利用( )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可以再分
3.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水、干冰、冰、H2O
B.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CaO
C.氧化亚铁、铁锈、赤铁矿、Fe2O3
D.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
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C.钢铁表面采用涂油、刷漆、镀铬等方法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D.铝制品不需要涂保护层来防腐蚀,因为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
5.铁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量最多的金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钢只含有铁元素和碳元素
B.生铁属于混合物
C.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
D.铁表面涂漆可以防锈
6. “吸烟有害健康”。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O2B.2N2C.COD.CO2
7.可用于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方法是
A.闻气味B.看颜色C.加肥皂水D.过滤
8.在反应H2+CuOCu+H2O 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 价,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这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H2+O22H2OB.2NaOH+CuSO4 =Cu(OH)2↓+Na2SO4
C.2KClO32KCl +3O2 ↑D.Fe+CuSO4=Cu+FeSO4
9.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10.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是: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②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③反应前后各物质中的原子个数;④元素的种类;⑤各物质的质量;⑥各原子的质量( )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⑥
11.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12.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分离出石墨烯B.动植物呼吸
C.洗洁精乳化食用油D.石油分馏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如图所示,在两支试管中进行实验,补全实验方案。
14.实验室制取气体不仅是很重要的学习内容,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1)将下图所示各装置进行合理组装后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所需要的某种气体。
①把C装置中的明显错误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改正后的C装置可以在后续实验中继续使用。
②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代码是___________,从D、E、F中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代码是_______________。
③在B装置中可发生的置换反应为_____________。
④欲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B装置相对选择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⑤若采用G装置收集气体,检验集气瓶中已经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
⑥检验产生气体为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兴趣小组参观附近石灰厂时带回一些石灰石样品。为测定其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设计利用下图所示的简便方法进行了实验:取10g石灰石样品加入到装有100g稀盐酸的小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为106.7g。
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⑧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B中使用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A中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最终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处,若测量结果明显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点)。
(3)实验B中试管②中的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试管①和试管③的对比可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4)实验C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6.元旦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了。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反应过程中是否有热量放出?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小亮猜想另一种生成物是Na2CO3,小彤认为不可能,小彤的依据是_____。最终证明生成物为氢氧化钠。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华为公司研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请计算:(1)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2)当产生0.27克水时,理论上需要甲醇的质量。
18.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粉末共33.2g加热制取氧气,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2)请在如图2所示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t0→t4时段变化示意图。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夏季雷雨前池塘里的鱼经常将头伸出水面,有的甚至死亡,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20.(12分)如图是微型实验的装置图。
(1)由烧杯中变化的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B
3、D
4、C
5、A
6、C
7、C
8、B
9、B
10、B
11、D
12、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答案合理即可) 碘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试管1中无明显现象;试管2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14、将长颈漏斗的下/尖端插入液面下 (合理即可) C D或E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将燃着的小木条(火柴)放在集气瓶口m处,若木条熄灭,说明集气瓶内气体已充满 3.3g 75%
15、试管 1 红磷量不足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合理即可) 防止氧气溶于水或隔绝氧气 铁需与水接触 反应生成气体,气体逸散
16、氧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 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碳酸钠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37.5%;(2)0.16g
18、(1)24.5g;(2)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夏季雷雨前,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水中溶解氧减少
20、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O2+Ca(OH)2 =Ca CO3↓+H2O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B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分子间隔变大
D
水结成冰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序号
目的
步骤或现象
A
鉴别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
①试管1、2中分别加入两种溶液;②再向两支试管中加入_____。
B
比较_____。
①试管1中加入一粒碘和5mL水;②试管2中加入一粒碘和5mL汽油。观察到1中固体几乎不溶解,2中固体全部溶解。
C
比较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①试管1中加入ZnSO4溶液,试管2中加入CuSO4溶液;
②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插入铁丝。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模)(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名校九上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规范的实验搡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世泽中学九上化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