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3页。
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①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2种。
②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卵细胞类型有1种。
③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
(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模型建构(P23、24)
提示:
讨论一
①代表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4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2条。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双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④2个。2个。
讨论二 ①每个配子都含有两种颜色的染色体。 ②4种。 ③8种。
承接:生物的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精子和卵细胞。那么,这些成熟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生物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答:通过受精作用形成。)
2.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3)结果: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技能训练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
三、典型例题
例题: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分别是( )
A.32、16、64、64 B.32、8、32、64
C.16、 8、32、32 D.16、0、32、32
解析: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减数分裂,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四分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变化特点可知,有出现四分体的细胞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期细胞),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个数比是2:1:4:4。根据题干信息,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可判断初级精母细胞中有染色体32条,根据上述比例可推知题干所问各项数值依次为32、16、64、64,所以本题选A。
四、作业
教材P26“练习”一、二。
基础题
1.(1)√;(2)√;(3)√。
2.提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互换部分遗传物质;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配子中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受精作用又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因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多样的。
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色体数目(条)
8
8
8
16
8
细胞类型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数目(条)
8
8
4
4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