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湖南省卷专用,人教版第一章至第六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展开1.估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18cm
B.中学生普通课桌的高度约40cm
C.一个普通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约8s
D.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0m/s
【答案】A
【解析】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18cm,故A正确;
B.中学生普通课桌的高度约80cm,故B错误;
C.一个普通人的脉搏每分钟70次,跳动一次约1s,故C错误;
D.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1m/s,故D错误。故选:A。
2.2023年3月15日19时4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在火箭升空过程中,若试验十九号卫星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运载火箭B.发射架C.地面D.太阳
【答案】A
【解析】在火箭升空过程中,十九号卫星相对于发射架、地面、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A正确。
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防治法》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续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高音喇叭发出的声音成为噪声是因为音调高
C.高音喇叭发出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高音喇叭能使放在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答案】D
【解析】A、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高音喇叭发出的声音成为噪声是因为响度大,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故B错误;
C、真空不能传声,高音喇叭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高音喇叭能使放在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选:D。
4.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红、白糖加少许饴糖为原料。将糖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用小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便完成制作,如图所示。在糖画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先熔化后凝固B.先熔化后凝华
C.先液化后凝固D.先液化后凝华
【答案】A
【解析】让白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在石板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糖画。故选:A。
5.如图所示,这是小摄影师小明抓拍到鸟儿在湖面觅食的美丽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看到的鸟儿在湖水中的像会比鸟儿本身更亮
B.若鸟儿距离湖面3m,鸟儿在湖水中的像距湖面6m
C.在鸟儿靠近湖面的过程中,湖水中鸟儿的像的大小不变
D.相机屏幕上多彩的画面是由红、黄、绿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C
【解析】A、光在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一部分光折射入水中,一部分光反射成虚像,因此,小明看到的鸟儿在湖水中的像会比鸟儿本身暗一些,故A错误;
B、若鸟儿距离湖面3m,根据像物等距可知,鸟儿在湖水中的像距湖面也是3m,故B错误;
C、在鸟儿靠近湖面的过程中,湖水中鸟儿的像的大小不变,故C正确;
D、相机屏幕上多彩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故D错误。故选:C。
6.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使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油比水轻”,油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答案】D
【解析】A、根据密度公式的推导式m=ρV可知,若棉花的体积很大而铁的体积很小的情况下,棉花的质量可能与铁的质量相等,也可能大于铁的质量,故A错误;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其密度将减小,故B错误;
C、为减轻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的推导式m=ρV可知,因选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自行车,故C错误;
D、“油比水轻”,是指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二者不相溶,所以油会漂在水面上,故D正确。
故选:D。
7.如图所示,是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我国传统乐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对此情景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演奏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真空可以传声
C.演奏时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若不看屏幕上的画面,仅听声音也可以分辨出是用葫芦丝演奏的,这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B
【解析】A、演奏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演奏时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改变振动的频率,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
D、根据音色可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葫芦丝演奏的,故D正确。
故选:B。
8.如图所示,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因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答案】D
【解析】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①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③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故选:D。
9.我们生活在奥秘无穷的光的世界里,如图所示,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虚像
B.乙图:手影的大小和手的大小相同
C.丙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D.丁图:进入人眼的光线是从平面镜后发出的
【答案】C
【解析】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故A错误;
B.由乙图可知,手影的大小和手的大小不相同,故B错误;
C.平面镜中舞者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
D.进入人眼的光线由平面镜反射而来,而不是从平面镜后发出的,故D错误。故选:C。
10.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6km。则( )
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
【答案】A
【解析】小张驾驶电瓶车的速度,
小王跑步前进的速度v2=5m/s,小李骑自行车的速度,
5m/s<6m/s<10m/s,故小张的速度最大。故选:A。
(多选)11.在校园科技节中,小明操纵他制作的汽车模型进行验车,小车运动时的时间与路程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2~3秒时,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0~1秒的速度比3~4秒的速度慢
D.小车平均速度是15m/s
【答案】A
【解析】AB.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上图知,2~3秒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即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B错误;
C.0~2秒、3~4秒小车运动的时间与路程关系为倾斜的直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0~2秒小车的速度为v===10m/s,故0~1秒的速度为10m/s;3~4秒小车的速度为v′===40m/s,故0~1秒的速度比3~4秒的速度慢,故C正确;
D.小车平均速度是v″===15m/s,故D正确。
故选:CD。
(多选)12.如图所示的是有些商店还在使用的一种案秤,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不过两臂长度不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应将游码放到秤杆左端的零刻线处
B.称量时应通过调整调零螺丝使秤杆水平平衡
C.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增加了秤盘的质量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盘中槽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答案】A
【解析】A、案秤的秤盘和砝码盘相当于天平的两个盘,槽码相当于天平的砝码,游码在杆秤上,使用前应将游码放到秤杆左端的零刻线处,故A正确;
B、称量时不能通过调整调零螺丝使秤杆水平平衡,而是通过移动游码使秤杆水平平衡,故B错误;
C、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增加了砝码的质量,故C错误;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盘中槽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故D正确。
故选:A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13.我国古代曾用张开的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称为“一拃”,如图所示。“一拃”的长度大约是20 (填写长度单位),用“一拃”粗略测量1.6m的中学生身高,需要 (填写数字)拃。
【答案】cm;8。
【解析】中学生“一拃”的长度在15cm左右,成年人“一拃”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约20cm;1.6m=160cm=20cm×8;
14.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另一种方法是 。若甲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60m,乙物体在7s内通过的路程为80m,运动较快的是 物体。
【答案】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甲。
【解析】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另一种方法是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
甲的平均速度v甲===12m/s; 乙的平均速度v乙==≈11.4m/s;
比较可知,甲比乙的平均速度大,甲运动较快。
15.小明身高1.8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2m处时,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 m;当他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时,发现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成的。
【答案】2;直线传播。
【解析】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距为2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也为2m;
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6.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反射;实。
【解析】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
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手机镜头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7.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所示,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116g,将冰块放入底面积为100cm2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冰块完全沉入水中,这时容器中的水面上升了1.1cm,当冰全部融化后容器里的水面又下降了0.1cm,冰块中所含的石块质量是 g,石块的密度是 kg/m3。(已知ρ冰=0.9×103kg/m3)
【答案】不变;26;2.6×103。
【解析】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虽然状态发生改变,但质量不变;
设整个冰块中冰的体积为V冰,
冰块完全沉入水中,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根据ρ=可得,冰化成水后的体积:
V化水===,
由题意可知,冰的体积减去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就是水面下降的体积,
所以V冰﹣V化水=V冰﹣=SΔh2,
即V冰﹣×V冰=100cm2×0.1cm=10cm3, 解得冰的体积:V冰=100cm3;
则冰的质量:m冰=ρ冰V冰=0.9g/cm3×100cm3=90g,
则冰块中所含的石块质量:m石=m总﹣m冰=116g﹣90g=26g,
由题意可得,冰块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SΔh1=100cm2×1.1cm=110cm3,
则石块的体积:V石=V总﹣V冰=110cm3﹣100cm3=10cm3,
所以石块的密度:ρ石===2.6g/cm3=2.6×103kg/m3。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8.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解答】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为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反射光线的方向和反射角的大小,如图所示:
19.如图所示,请完成图中两条折射光线的入射光路。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
20.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2min时的温度如图所示,为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认为把水加热至沸腾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
【答案】(1)94;不变;(2)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解析】(1)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94℃;
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为了减少加热所用时间,除了适当减少水量,还可以给烧杯加盖,减少热量的损失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2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强同学利用平面镜、可绕ON折转的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与镜面保持 垂直 。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D 。
A.沿ON前后转动纸板E B.沿ON前后转动纸板F
C.改变光束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束AO与ON的夹角
(3)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束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到镜面,此时反射光与入射光 在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1)垂直;(2)D;(3)在。
【解析】(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绕ON翻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即改变光束AO与ON的夹角,故选:D;
(3)由题意得,当显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都能同时看见;若将纸板倾斜,此时入射光和法线所在平面不在纸板上,因而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2.如图是小芊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1)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2)紧接着,小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答案】(1)10.0;(2)完整;
【解析】(1)根据图中数据可知,u=v=20.0cm,则可知20.0cm=2f,f=10.0cm;
(2)挡住透镜下半部分,上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
23.为了平衡营养,小敏的妈妈买了多种杂粮。小敏想知道红豆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是小敏用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的情景,小组同学指出她实验操作中有错误,她的错误是 ;
(3)小敏用天平正确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20.2g,向烧杯中装入适量饱满的红豆并放到天平左盘上,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红豆的总质量为 g;
(4)测红豆体积时,小组设计了两种方案:
①将烧杯中的红豆倒入空量筒中,抖动量筒,使红豆表面平整,读出红豆的体积。
②在量筒内注入适量水,如图丁所示,将烧杯中的红豆缓慢倒入量筒的水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80mL,测出红豆的体积。由此计算得到红豆的密度为 g/cm3;
【答案】(1)右;(2)用手直接拿砝码;(3)56;(4)1.4;
【解析】(1)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线,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为使天平平衡,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图中所示的错误是用手直接拿砝码。
(3)由图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红豆的总质量m总=50g+20g+5g+1.2g=76.2g,
则红花豆的总质量m红豆=m总﹣m杯=76.2g﹣20.2g=56g。
(4)已知量筒中原来水的体积为40mL,
结合图丁可知,红豆的体积:V=80mL﹣40mL=40mL=40cm3,
则红豆的密度:ρ===1.4g/cm3。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14分)
24.一个巨大的石碑体积为40m3,因为其体积太大无法直接测量质量,所以我们从这块石碑上取一小块得样本的体积为10cm3,质量为25g,求:
(1)这块大石碑的密度;(2)大石碑的质量?
【解答】解:(1)这块大石碑的密度:ρ===2.5g/cm3=2.5×103kg/m3;
(2)根据ρ=可得大石碑的质量:m总=ρV总=2.5×103kg/m3×40m3=1×105kg=100t。
答:(1)这块大石碑的密度为2.5×103kg/m3;
(2)大石碑的质量为100t。
25.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108km/h速度行驶,制动距离为60m,制动时间为4s,求:
(1)司机正常反应时间为0.2s,则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反应距离为多少米?
(2)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若汽车经落石区域路段仍以108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80m处有一块巨石横在路面,若司机酒后驾驶,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至0.8s,汽车是否能安全停车?
【解答】解:(1)汽车的速度:v=108km/h=30m/s,
由v=可知,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反应距离为:s1=vt1=30m/s×0.2s=6m;
(2)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汽车行驶的路程:s2=60m,所用的时间:t2=4s,
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2===15m/s;
(3)司机酒后的反应时间:t′=0.8s,
由v=可知,司机酒后的反应距离:s′=vt′=30m/s×0.8s=24m,
司机酒后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通过的路程:s3=s′+s2=24m+60m=84m>80m,所以汽车不能安全停车。
答:(1)司机正常反应时间为0.2s,则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反应距离为6m;
(2)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5m/s;
(3)汽车不能安全停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6
98
98
98
98
98
98
九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湖南省卷专用,人教版第13章-第19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湖南省卷专用,人教版第13章-第19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文件包含九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全解全析人教版湖南省卷docx、九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13章--第19章人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十三章至第十九章人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参考答案人教版湖南省卷docx、九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答题卡A4人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答题卡A4人教版pdf、九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答题卡A3人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答题卡A3人教版pdf等8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湖南长沙专用,人教版第一章至第六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湖南长沙专用,人教版第一章至第六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全解全析人教版长沙卷docx、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1章--第6章人教版docx、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一章至第六章人教版docx、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参考答案人教版长沙卷docx、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答题卡A4人教版docx、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答题卡A4人教版pdf、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答题卡A3人教版docx、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答题卡A3人教版pdf等8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辽宁专用,人教版第一章-第六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辽宁专用,人教版第一章-第六章)-2023-2024学年初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全解全析人教版docx、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考试版A4人教版docx、八年物理期末模拟卷01考试版A3人教版docx、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答题卡A4人教版docx、八年物理期末模拟卷01答题卡A3人教版docx、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01参考答案人教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