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伟大的物理学家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总结了运动三定律,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其名字被用作 的单位。
2.“双减”使教育的本质回归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自己喜欢的东西。某校课程超市的古琴社团深受爱好古琴演奏同学们的喜爱,悠扬婉转的琴声在手指拨动琴弦过程中演绎,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通过 传播到现场听众的耳朵。
3.少林功夫驰名中外,一武术爱好者以如图所示“扎马步”的姿势练功时,他通过降低 的方法,来提高稳度。水平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由于 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4.2023年12月中旬,全国迎来最强寒潮,河南多地普降大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
不变,密度减小, 增大所导致的(前两空均选填“质量”或“体积”)。小馨通过计算发现,体积为9 cm3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为 cm3(ρ冰=0.9×103kg/m3)。
如图所示,清澈的水面可以看到水车的倒影,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若水深1.2m,水车最高点距离水面3.5m,则该最高点到其水中倒影位置的距离为 m。
6.如图所示是小明爷爷收藏的清代铜钱,想知道是否为纯铜的,测量其密度后进行比较.已知水的密度为ρ.称量出一枚该铜钱的质量为m0,装满水的杯子总质量为m1,将该铜钱轻轻放入杯中,溢出一部分水后的总质量为m2,则该铜钱的体积为V铜钱= ,铜钱密度为ρ铜钱= .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3、14为双项选择题)
7.中国高铁已经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列高铁的车厢B.关着的列车门
C.从旁边走过的乘务员D.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8.如图所示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不需要振动就能发声
B.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调节音量开关使音量增大,声音的响度会变大
D.人们可以分辨出音箱播放的乐曲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的,是根据音色不同判断的
9.如图,是学校塑胶跑道的一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塑胶跑道表面呈橙红色是因为其表面反射了橙红色的光线
B.塑胶跑道表面比较粗糙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小明沿此跑道匀速跑步时,其运动状态不变
D.小明向前跑步时,跑道给脚的摩擦力向后方
10.“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水下舞蹈《祈》演绎了绝美洛神。在舞蹈中,来自水池上方的灯光射入水中,演员迎着灯光飘动,象征着奔向太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池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C.光能在水中传播,说明光传播需要介质
D.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11.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影响较大。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则该同学是( )
A.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12.由2kg密度为ρ1的金属甲和4kg密度为ρ2的金属乙做成合金球,两种金属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则合金球的密度为( )
A.B.C.D.
13.(双选)如图是用手机拍摄“水滴映像”时的情景,在架起的玻璃板上滴上很多小水滴,玻璃板下面一定距离的位置放置一个花朵的照片。透过每个水滴都能看到花朵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水滴都相当于凹透镜
B.透过水滴看到的是花朵照片的实像
C.水滴到花朵照片的距离大于水滴透镜的二倍焦距
D.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黄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14.(双选)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40s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m/s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t=30s时,甲、乙相遇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5.如图甲为开封铁塔及其倒影的美景.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塔尖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塔尖”的位置.
16.如图所示,这是一名男生奔跑过程中左脚腾空、右脚着地的一瞬间,请画出此刻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作用点)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7分,第19题8分共19分)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安装光具座时,调节烛焰、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使三者在
;
(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18.小奕同学想测量他爸爸从海南出差给他带来的一个小贝壳的密度,他准备了托盘天平(配了砝码)、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等器材.
(1)如图甲是他在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操作,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
(2)纠正错误后,再测贝壳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乙所示,且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测量时按规定在 盘加入15g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贝壳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g,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平衡.图乙是天平最后平衡时标尺的情景,则贝壳的质量m= g;
(3)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4)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按图丙所示放置(水至溢水口);
(5)用细线悬挂贝壳,缓缓将贝壳浸没于大烧杯中,有部分水溢出并进入小烧杯;
(6)测出盛有溢出水的小烧杯的总质量m2;
由上述实验得到溢出水的体积V水=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贝壳的密度ρ= .(以上两空均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19.小李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①接触面所受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这三个因素有关。于是小李便通过图甲、乙、丙所示的操作来验证猜想:
(1)实验过程中,小李应该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__拉动木块,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李想探究猜想①,他选择了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大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4)小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丁的改动:木板B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A放在木板B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一端挂在木块A上,拉动木板B,当木块A稳定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做的好处是 ,此时小李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为了测量________(填序号);
A.木块A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B.木块A受到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C.木板B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D.木板B受到木块A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5)下列实验中采用了与本实验相同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是________。
A.探究物重和质量的关系
B.探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引入光线
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D.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的关系
五、综合应用题(第20题共8小题,第21题9分,共17分)
20.“坐上动车去中华台北,就在那2035年”,京台高铁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一条国家级高铁主干线,北起北京,途经合肥等地,至台北。已经建成通车的商合杭高铁是其中的一段路线,一列长200m的动车与07:56从合肥西站发车,上午11:36到达杭州站。若全程为924km。
(1)则该列动车从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途中以这个速度匀速经过一长度为1200m的山洞,则这列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时间是多少?
21.小明家在我国北方,近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①用天平测出空杯子为20g;
②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220g;
③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00g。
求杯中雪的样品密度。
(2)若屋顶面积为100 m2,雪的厚度为0.3m,则屋顶的雪的总重力是多少?
物理试卷答题卡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
2. ,
3. ,
4. , ,
5. , ,
6. ,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3、14为双项选择题)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5. 16.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7分,第19题8分共19分)
17.(1) (2) (3)
(4)
18.(1) ;
(2) , , ,
(6) , .
19.(1)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________, ;
(3)________(填“甲”、“乙”或“丙”);
(4) ,________(填序号)
(5)
五、综合应用题(第20题共8小题,第21题9分,共17分)
20.
21.
物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牛顿 , 力
2. 振动 , 空气
3. 重心 , 地面
4. 质量 , 体积 , 10
5. 反射 , 虚 , 7
6. m0+m1-m2/ρ , m0ρ/m0+m1-m2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3、14为双项选择题)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5. 16.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7分,第19题8分共19分)
17.(1) 同一高度 (2) 上 (3) a
(4) 较大
18.(1)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放置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 右 , 大于 , 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18.2 (6) m2-m1/ρ水 , mρ水/m2-m1.
19.(1)匀速 ,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甲、乙,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丙 (填“甲”、“乙”或“丙”);
(4) 木板B不需要匀速拉动,且便于读数 , B (填序号)
(5) C
五、综合应用题(第20题共8小题,第21题9分,共17分)
20.解:(1)所用时间为
则该列动车从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为
(2)动车的速度
v=252km/h=70m/s
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路程为
s′=L车+L洞=200m+1200m=1400m
由可知,这列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时间为
t′=s′/v′=1400m/70m/s=20s
21.解:(1)杯子中水的质量:m水=m2-m1=220g-20g=200g,
则杯子的容积:V=m水ρ水=200g/1g/cm3=200cm3
杯子中雪的样品的质量为:m雪=m3-m1=100g-20g =80g,
雪的样品密度:ρ雪=m雪V=80g/200cm3=0.4g/cm3。
(2)屋顶雪的总质量:
m′=ρ雪V′=ρ雪Sh=0.4×103 kg/m3×100 m2×0.3 m=1.2×104 kg
则屋顶雪的总重力:
G′=m′g=1.2×104 kg×10 N/kg=1.2×105 N。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B
A
B
D
BC
CD
河南省鹤壁市名校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名校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2023-2024学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淇县2023-2024学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九上物理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九上物理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