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1 过秦论同步测试题
展开一、文言实词
1.多义实词
(1)亡
①吞二周而亡诸侯( )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③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
⑤燕虽小国而后亡( )
⑥河曲智叟亡以应( )
(2)利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⑤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
⑥商人重利轻别离( )
(3)遗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
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4)度
①内立法度( )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
③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⑤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5)固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
③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
④固不如也( )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
2.通假字
赢粮而景从( )
3.古今异义词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古义:
(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今义:认为
古义: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今义:山东省
古义:
(4)以致天下之士
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古义:
二、文言虚词
1.之
①东割膏腴之地( )
②聚之咸阳( )
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
2.而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④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
3.因
①因遗策( )
②因利乘便( )
③因河为池( )
④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⑤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三、文言句式判断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
2.余威震于殊俗( )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4.铸以为金人十二( )
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6.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
7.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
8.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9.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
10.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四、理解性默写
(1)《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秦国统一天下战略上的有利地势。
(2)在《过秦论》中,秦国“________”,“________”,经过内外两个方面的努力,轻而易举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3)在《过秦论》中,诸侯为了削弱秦国,“________”,以此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但当秦国军队“开关延敌”时,“九国之师”则“________”,最终“从散约败”。
(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了前代君主的功业,用武力统治天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灭掉诸侯国统一天下的过程,《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与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
(6)在《过秦论》中,“________”一句表现了秦朝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的事实,而秦朝的暴政最终导致“________”。
(7)《过秦论》中举例说明秦始皇在北方采取的军事行动以及取得的功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8)《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始皇的暴力统治不但震慑了北方的少数民族,也震了国内的勇士。
(9)《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然派良将精兵驻守要害之地,控制天下。
(10)《过秦论》中描写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1)《过秦论》中交代陈胜起义时装备简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2)《过秦论》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人们主动担着粮食追随陈胜起义大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3)在《过秦论》中,战国诸雄为了对抗强大的秦国,采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交策略。
(14)《过秦论》中论述秦灭亡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15)《过秦论》中,描写六国盟约失败,争着贿赂秦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把九国军队陷入困境之中。
附:参考答案
一、文言实词
1.多义实词
(1)使……灭亡/ 丢失,失去/ 逃兵/ 逃跑,逃脱/ 灭亡,消亡/ 通“无”,没有;(2)有利的形势/ 锐利、锋利/ 使……快/ 有利,条件好/ 好处/ 利润;(3)丢失/ 丢失的东西/ 放弃/ 给予;(4)名词,制度/ 动词,量长短/ 名词,风度,气度/ 动词,估量/ 动词,越过;(5)名词,险固的地势/ 副词,坚定,坚决/ 名词,固守的据点,屏障/ 副词,本来/ 形容词,顽固,固执
2.通假字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3.古今异义词
(1)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2)介词“以”与动词“为”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把……作为”;(3)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4)两个词,以:来;致:招致,招引
二、文言虚词
1.结构助词,的;代词,代天下之兵器;指示代词,这。2.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结果,因而;连词,表修饰。3.动词,沿袭;介词,趁着;介词,凭借;连词,因而;副词,于是
三、文言句式判断
1.判断句;2.状语后置句;3.判断句;4.定语后置句;5.判断句;6.状语后置句;7.宾语前置句;8.状语后置句;9.状语后置句;10.宾语前置句
四、理解性默写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2内立法度 外连衡而斗诸侯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逡巡而不敢进
4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5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6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8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9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0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11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12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13合从缔交 相与为一
1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5于是从散约败 争割地而赂秦
16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判断,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判断,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0 *苏武传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