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张宅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躇(chóu) 赋闲(fù) 簌簌(sù) 差使(chā)
B. 交卸(xiè) 奔丧(sàng) 狼藉(jí) 拣定(jiǎn)
C. 典质(zhì) 妥帖(tiě) 举箸(zhù) 行李(xíng)
D. 栅栏(zhà) 游逛(guàng) 蹒跚(shān) 颓唐(tuí)
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主宰 倦怠 纵横绝荡 B. 奔驰 锤练 妙手偶得
C. 挺拔 晕圈 坚强不曲 D. 伟岸 顽固 傲然耸立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不折不挠的不竭动力。
B. 看着母亲离开的背影,一种感情已经潜滋暗长了。
C. 办公室的小王为人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事们的喜欢。
D. 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无处不妥帖,无处不耐人寻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志愿者不怕付出,当他们默默奉献爱心的时候,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B. 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C. 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特价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D. 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
5.下列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B. 《白杨礼赞》作者是茅盾,他的代表小说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仰之情。
D.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我们以前还学过他的《匆匆》。
二、名句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6.补写诗句。
(1)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2)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3)金陵城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4)_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7.用原文回答:《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8.阅读《昆虫记》中的语段,结合原著,回答问题。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1)“它”指的是哪种昆虫?“可怕的敌人”是如何毁灭“它”的家族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请以上面语段为例,说说这段文字是如何体现作者“敬畏生命”的情怀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 这两首诗在题材上都属于 ______ 诗,“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运用了 ______ 的修辞手法。
(2) 结合以上两首诗,试分析杜牧在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0.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低价同类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乙】
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④”,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⑤,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⑥”。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敝:通“蔽”。⑤九重: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乙】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甲】文强调国家兴盛内要有“ ______ ”,外要有“ ______ ”;【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 ______ ”其次是“ ______ ”,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用原文作答)
(5) 【甲】文画波浪线部分从正面入手运用了 ______ 论证方法,【乙】文画波浪线部分从反面着笔运用了 ______ 论证方法。
六、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10月27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比赛在山东省济南市落下帷幕。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选送的拉祜族女子群舞《摆出一个春天》最终荣获95.44分,排名第十八名。作为一支县级表演团队,他们肩扛着传承与传播拉祜族优秀文化的使命,通过不懈努力,一路过关斩将,将拉祜族舞蹈第一次搬上了全国性专业民族民间舞比赛最高级别的舞台,与全国最顶尖的专业院校、文艺院团共同比拼,争夺全国民族民间舞最高奖——“荷花奖”,这是澜沧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
材料二
2021年10月18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拉祜族葫芦艺术作品巡展”走进临沂,在临沂市文化中心开幕。“葫芦已经成为澜沧拉粘族自治县的文化符号。”澜沧拉祜自治县葫芦文化研究者李益东介绍说,澜沧县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牡帕密帕》是拉祜族的“百科全书”,《牡帕密帕》讲述的拉祜族始祖从葫芦里走出来的传说,使拉祜族有了“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的别称。
通过巡展,拉祜族葫芦文化艺术走出山寨,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巩固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三 如下图。
(1) 请对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信息做简要概括。(不超过50字)
(2)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说说材料三这幅漫画的寓意(画面中有两位正在浇水的拉祜族姑娘)。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分)
12.校电视台摄制组拟把曹文军的故事拍成微电影,邀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老家的柿树
曹文军
①秋风乍起,桂子花开,梧桐叶黄,满目秋光,但最惹眼的当数楼下邻家的柿子树。似有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悬挂在枝头,引得我痴痴地凝望许久。
②楼下的柿子树从挂上青涩的果子,我便开始关注着它的成长。繁茂的绿叶中,一个个像调皮的孩子躲躲闪闪,偶尔风掠过,才稍稍露出个笑脸。随着夏日渐行渐远,青涩的果子也渐渐长大,从碧青变成了淡黄色,又渐渐变成橘黄色和火红色,不断变化的色彩使我生出了许多期待。总有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唤,这些鸟或大或小,或白或黑,有的静立枝头,有的奔走相告。这段时间,每天清晨,我一拉开窗帘,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红红的小灯笼。朝阳斜斜射在上面,那表面似有一层光晕,红得晃你的眼,一天的好心情便从柿子树开始。
③这让我想起了故乡的柿树。在我少年时代,老家宅前栽有两棵柿树。每天放学回来,我总爱到柿子树下看书写作业,直到天色渐黑,实在看不清书本上的字才移回室内。因为爱读书,语文这门课,我似乎从不用多花费功夫,每次考试都在班级名列前茅,作文也是一路凯歌。但在高中时,我却因写柿树造成了一次误会。
④那是教我语文的封老师第一次布置写作文,我就写了一篇与柿子树有关的。文章的构思模仿鲁迅先生《秋夜》那篇文章,开头便是:“我家屋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柿子树,还有一棵也是柿子树……”作文批改下来后,我悄悄打开看得了多少分?只见一个刺眼的“58分”赫然在目,那是我从上学写作文以来得到的最低分数。我顿感心跳加快,脸上发烫。整个一堂语文课,尽管封老师仍讲得抑扬顿挫,但我却恍恍惚惚的。放学后,我拿着作文本,悄悄敲开封老师的办公室门。封老师听我结结巴巴地说明来意后,就当场出了一个题目,让我现场写。我打好提纲,略加思索便一挥而就,写完时天色已晚。我交完作文带着一肚子气回到宿舍,心头上火,拿起一只柿子就咬,全不顾那柿子没有熟透。吃了几口才觉得嗓子舌头隐隐开始不舒服,一气之下,就将那剩下的柿子扔得老远老远。
⑤乍暖还寒,梧桐更兼细雨,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第二天语文课上,耳边又传来封老师那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语调依然平缓:“我在课前说一件事,上次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大家回去写,有一位同学的文章,我在批阅时以为是抄袭哪个作文选上的,所以给了个不及格的分数并给予了批评,后来这位同学主动来找我,我当场命题让他写了一篇,我仔细阅读了第二篇后,才知道错怪了他,为此我向他道歉!”我一听赶紧低下头,脸上又不自然地发烫,教室里同学已开始议论纷纷,目光到处在搜寻。封老师将我那篇柿子树的作文在班上当场朗读起来,我恨不得将头埋到课本里。同桌见我如此模样,胳膊肘捣了我一下:“是不是你呀?”我本就紧张,坐在凳子边沿上,加之他用力过猛,我整个人一下子跌倒在地。我坐在地上,泪水悄悄地滑下来。我知道,流泪绝不是因为突然摔倒的疼痛……
⑥那次误会之后,我经常进出封老师的办公室。在他的鼓励和指点下,我的作文经常出现在学校黑板报上,有时还被作为范文贴在橱窗里。每每只有在天黑无人时,我才悄悄溜到那儿,借着路灯,瞅上一眼,然后洋溢着满心的喜悦去上晚自习。毕业后,我总记得封老师那抑扬顿挫的声调和临别时的嘱咐:“人不吃饭会饿得慌,人不读书会浮得很!
⑦“你又在看柿子啊!”妻子的话将我从记忆中拉了回来,“是啊,树上只剩下三只柿子啦。”“想吃咱们就回趟老家吧。”妻子安慰道。
⑧还没有到老家,一股熟悉的谷香飘然而来,年迈的母亲正翻晒着稻子。我接过翻耙,一边翻稻一边和母亲唠叨着收成,农家的秋色属于收获的季节。母亲看着那棵柿树,说:“柿子红了,走时带几个回去,家里长的,知道你从小就喜欢吃……”
⑨临走时,我拎着沉沉的一袋柿子上了车。回转头来,母亲仍站在巷子里张望,秋风拂起她额前的白发。背后树上的柿子正火一样在秋阳下燃烧。
(1) 摄制组想为微电影做前期宣传,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与柿树之间的几件事,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剧情。
(2) 摄制组认为,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描摹的生动传神,可以给予特写。请你从描写角度来阐述理由。
总有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唤,这些鸟或大或小,或白或黑,有的静立枝头,有的奔走相告。
(3) 文中共有两次“我”感到“脸上发烫”的细节,演员在处理时采用了相同的表现形式,请你比较分析两次细节的不同之处,以帮助演员更好入戏。
(4) 看完微电影后,你对剧中封老师的印象尤为深刻,请归纳其人物形象。
(5) 摄制组决定沿用原题《老家的柿树》为微电影名,请你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柿树在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3.作文。
有些人像树一样,不负时间,努力扎根,向上生长;有些人愿像风一样,穿过山野,自由奔赴广阔天地;有些人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生生不息;还有些人……
请将“像 一样”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①饿其体肤
饿: ______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______
③犹割股以啖腹
股: ______
④若耽嗜滋味
嗜: ______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宁津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宁津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宁津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宁津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
山东省宁津县张宅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宁津县张宅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应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