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20分;时长:120分钟;出题人:王煜;审题人:马小曼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9分)
    1. 经典诗文默写。
    喜怒哀乐,皆是人生滋味。我们会向往“芳草长堤,(1)________________”的惬意;我们会慨叹“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2)_____________”的悲凉;我们也能读懂“(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几时收?”的忧愤。
    积极面对,该是人生态度。面对时光逝去,我们可以吟咏晏殊《浣溪沙》中的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5)_____________”,相信美好的事物定会到来;面对挫折,我们可以牢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言“(6)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明白经历种种磨炼后的益处,敢于做像白杨树一样的人,即使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8)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隐隐笙歌处处随 ②.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③. 中原乱 ④. 簪缨散 ⑤.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⑥. 所以动心忍性 ⑦. 曾益其所不能 ⑧.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作答时,一是要彻底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笙、随、垂、簪、缨、燕、曾、益、决”等字词容易写错。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①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数据的处理能力,与此同时,被互联网记录和存chǔ的个人、企业等信息也相对更容易被泄露和传播。③当前,通过网络泄密窃密等行为时有发生,一些社交平台;网络公司对敏感信息的不当处理,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④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ruì性,既要(1)________,更要(2)________,多想办法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上锁”,最大程度降低信息泄露风险,特别是堵住敏感信息泄露的漏洞。
    2. 字音字形考查。
    (1)窃( )密 (2)泄露( ) (3)存chǔ( ) (4)敏ruì( )
    3. 第①句的宾语是( )
    A. 网络与信息B. 安全C. 面临D. 挑战
    4. 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

    5. 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使其符合原文语境。(只填序号)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A.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B.挖掘技术创新红利
    【答案】2. ①. qiè ②. xiè ③. 储 ④. 锐 3. D
    4. 应将“一些社交平台”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5. ①. B ②. A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窃密——qiè mì,指窃取秘密。
    (2)泄露——xiè lòu,指让人知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
    (3)存储——cún chǔ,指把钱或物等积存起来。
    (4)敏锐——mǐn ruì,形容感觉灵敏或眼光尖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成分。
    根据第①句“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可知,“网络与信息安全”是主语,“是”作谓语;“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是宾语部分,“挑战”是宾语中心语;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根据第③句“当前,通过网络泄密窃密等行为时有发生,一些社交平台;网络公司对敏感信息的不当处理,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可知,“一些社交平台”和“网络公司”是并列关系,中间应用顿号。
    所以,应将“一些社交平台”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根据“④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既要(1)________,更要(2)________,多想办法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上锁’,最大程度降低信息泄露风险,特别是堵住敏感信息泄露的漏洞”可知,“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与“多想办法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上锁’”语意衔接紧密;
    所以,(1)应填“挖掘技术创新红利”,故选B;
    (2)应填“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故选A。
    6. 名著阅读。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___》,选段主要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
    【答案】 ①. 法布尔 ②. 《昆虫记》 ③. 瓢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①②:根据“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可知,这是在描写动物,这选自《昆虫记》。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③:根据“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可知,这是瓢虫的典型特征。
    二、综合性学习(共3小题,计7分)
    7. 学校拟开展“互联网与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下面是小语同学收集两则资料,请仔细阅读后写出你的发现。
    【资料一】
    “我的一天”记载表:
    【资料二】
    (2)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应运而生,如“小马搜题”等多款作业软件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你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互联网有利有弊,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帮助我们成长呢?请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1)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泄露个人信息的危险。
    (2)①网络资源丰富,合理使用“作业软件”可以集思广益,打开思路,快速解决疑难问题。
    ②过于依赖“作业软件”,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不愿思考,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3)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利于网络查询自己不懂的问题;自主查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积累学习资料;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上不健康的网站、网页;去专业论坛学习交流;下一些免费的电子书看看;还可以参加网上讲座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概括。
    根据资料一《“我的一天”记载表》可知,“我”的活动都需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完成,说明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资料二《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比例》可知,接到骚扰电话,并且来电就知道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占比81%,邮箱、社交平台密码被盗占比40%,收到冒充公检法机关的诈骗、恐吓信息占比19%,个人信息在某网站出现占比9%,这些说明互联网也造成了严重的个人信息泄漏问题。
    由此可知,互联网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泄露个人信息的问题。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开放题。
    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要求围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的主题,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作业软件的好处,可以围绕方便快捷、辅助学习等方面来谈。作业软件的弊端,可以围绕容易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不愿独立思考等方面来谈。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如下:
    利: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会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
    弊:学生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便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对“作业软件”产生依赖;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建议。
    根据题干可知,围绕“有效利用网络帮助我们成长”的做法谈论,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如下:
    ①树立正确的理想,把主要精力放在正确事情上,如果整天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必然会耽误前程,将来追悔莫及;
    ②详细记录下自己每次上网所做事,研究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在浪费时间;
    ③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我们既要了解网络的积极作用,更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深刻了解沉湎于网络或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不沉湎于网上聊天和游戏,不浏览不健康的信息;
    ④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法网吧的诱惑,在学校或在家里上网时,自觉遵守网络文明,上网时不使用侮辱、谩骂性的语言聊天,不轻易和网友约会,自觉遵守互联网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害。
    三、阅读(共13小题,计44分)
    【现代文阅读】(共7小题,计26分)
    (一)(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是人类世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情感精神。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态流变”,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并多以身口相传而延续。因此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来说,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公布的第四批、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构成出现了①___________的发展趋势,但整体结构依然呈现“老年型”的格局。随着老艺人的辞世,新的传承人难以为继,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濒临灭绝或正在消失。因此,想要中国非遗多彩绽放,年轻力量不可或缺。
    (表1:第四批及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分布)
    材料二:
    ①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非遗的生命力”,因此,保护非遗更要传承非遗,要使其与时代同行。
    ②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张喜民老人一直为后继无人而忧虑——孙子张猛一直对老腔不太上心。直到歌手谭维维搭档张喜民为华阴老腔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并将新编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带上猴年春晚舞台,张猛看后才终于开了窍。
    ③京剧是国粹艺术,但在传承上也依然面对着社会需求与传统艺术隔膜的困境。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没有按部就班的延续传统,他另辟蹊径,将西方Ppping的舞蹈元素、太极的身段与京剧的唱念做打多元融合,用新的形式实现了传统艺术的跨界实践。他说:“艺术要摆脱匠气,没有火气,流淌人气。”
    ④但是,像华阴老腔、京剧流派面对的传承困境是当今普遍现象,我们需要有更多思考和更多探索,不断赋予其②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①非遗以其独特的文化色彩,谱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当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工业文明对植根于农耕文化的非遗形成致命冲击、城镇化进程和传统村落的消失使一些地方民俗和技艺濒临灭绝、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断层状况导致技艺失传、多种文化观的现代人对非遗产生文化需求的距离感。2012年底被撤销非遗资格的黎族文身,虽被称为海南黎族的“敦煌壁画”,但因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中断了活态传承,其消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②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传播非遗。抖音近期公布相关数据:截至2019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平台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量。2018年,抖音联合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博物馆共同发起“皮一下很开心”话题,累计播放超28亿次。龙在天戏团的王熙团长表示,按照他们演出的平均观众数,要达到这个播放量,需要每天演出,且持续800年。过去的经典,重新被现代大众所欣赏。
    8.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内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年轻化②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B. ①年轻型②现代表达形式和新的时代内涵
    C. ①老年化②现代表达形式和新的时代内涵
    D. ①老年型②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9. 依据三则材料,当今非遗传承面临的共同困境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限8个字以内)
    10. 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三,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
    【答案】8. A 9. 后继无人
    10. 对于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非遗,我们应积极传承。因为非遗凝聚着民族智慧和情感精神,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于非遗传承的困境,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积极的探索。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提炼。
    ①:
    根据材料一“表1:第四批及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分布”可知,第四批80岁以上占比19.3%,第五批80岁以上占比9.8%;第四批70-79岁占比29.9%,第五批70-79岁占比21.9%;第四批50-59就占比15.8%,第五批50-59就占比21.1%;第四批50岁以下占比9.8%,第五批50岁以下占比20.7%;可见,传承人年龄构成出现了“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②:
    根据材料二第②段“直到歌手谭维维搭档张喜民为华阴老腔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可概括为:新的内涵和活力;
    根据材料二第③段“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没有按部就班的延续传统,他另辟蹊径,将西方Ppping的舞蹈元素、太极的身段与京剧的唱念做打多元融合,用新的形式实现了传统艺术的跨界实践”可概括为:现代表达形式;
    由此可知,②为: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故选A。
    【9题详解】
    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概括。
    根据材料一“随着老艺人的辞世,新的传承人难以为继,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濒临灭绝或正在消失”、材料二第②段“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张喜民老人一直为后继无人而忧虑——孙子张猛一直对老腔不太上心。”、材料三第①段“非遗以其独特的文化色彩,谱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当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工业文明对植根于农耕文化的非遗形成致命冲击、城镇化进程和传统村落的消失使一些地方民俗和技艺濒临灭绝、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断层状况导致技艺失传、多种文化观的现代人对非遗产生文化需求的距离感”等,可概括为:后继无人。
    【10题详解】
    考查学生的阅读拓展与表达。
    根据材料二第②段“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张喜民老人一直为后继无人而忧虑”、材料三第①段“非遗以其独特的文化色彩,谱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当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工业文明对植根于农耕文化的非遗形成致命冲击、城镇化进程和传统村落的消失使一些地方民俗和技艺濒临灭绝、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断层状况导致技艺失传、多种文化观的现代人对非遗产生文化需求的距离感”等可知,当今非遗传承面临的共同困境是后继无人;
    根据材料三第②段“人们也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和传播非遗”可知,可以利用抖音等网络软件宣传非遗;
    所以,答案不唯一,结合材料内容,写出自己对非遗传承看法即可。示例如下:
    非遗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形态和文化个性,是凝聚和感染各民族间团队的重要动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势在必行。但现在的非遗传承人的创作和传承之路都很艰苦,仅仅是依照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我个人觉得国家在这方面应该多做宣传,多做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工艺。当然国家不可能了解到这么全面,所以就需要各个乡县逐级上报,建立民间艺人的资料库,了解各个地方和各个角落的文化,只有这样才有便于宣传和报道,才有助于文化的传承。我们每个人也可以通过抖音等网络软件宣传非遗等。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家里的老水缸
    ①我家有两只缸。一只黄褐色,外面上了釉,摸起来非常光滑,缸口外壁还有一圈草绳纹,这只缸放在天井里。还有一只是灰青色的,与灶台为邻,一家人的平常日子就从这里开始。
    ②父亲常说:“水缸里不能缺水,缺了水的日子就像长在墙头上的草,撑不了几天就会蔫头耷脑。”
    ③水缸不会说话,但水缸里的水就是水缸的心思,清澈明亮,像极了水缸边淳朴勤劳的父母。每天早上,父亲用瘦削的肩膀从远在几里外的村头挑回一担担井水,哗啦啦地倒入红内。母亲从地里忙完,又忙着生火点燃灶膛,从水缸里取水烧饭。只要水缸里有水,灶膛里的火就不会熄。即使粗茶淡饭,也是世间至真至淳的美味。母亲怕缸里落了灰,平常总是把一块半月形的木板搁在上面,又一再叮嘱我们要爱惜缸里的水,这朴实的话里蕴含着的传统美德,影响了我们的一生。那只放在天井里的虹呢,相形之下,我们就跟它亲近多了。
    ④即使是空空的一只放在天井里,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对于我们也是一件特别的玩具。我们踮起脚尖,俯身向缸内喊上一声,缸内嗡嗡作响,恍若空谷回音。下雨了,雨水自檐间下来,经过一个长长的锡皮管,落在承接的缸中。雨水时而淅沥时而哗哗。雨停了,水缸满满地注着透亮的水,像清澈的眼睛。我喜欢把头探到缸面上,癌痴地看个半天,和缸水又像大眼瞪小眼。其实缸里没什么东西,只是清水。可也有趣呀,可以看到微凸的缸底、褐色的缸壁和水里的光。
    ⑤寒冬腊月,水缸表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小孩子们蜂拥而至,围住水缸,伸出两个手指在冰面上“走”,滑溜溜的。手指仿佛变成了芭蕾舞演员的两条腿,在冰面上滑翔自如。大一点的孩子拿来母亲捣衣用的木棒,沿着冰面的周围一一掀过去,“嚓”一声,整个冰面便倾侧了过来,顺手捞起,成了一面透明的铜锣。还没玩多久,一不留神就滑脱在地,结果当然是应声而裂。大家每人便抢夺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块左手换右手地把玩着,那种快乐是比吃了冰糖还要甜。幼年的快乐,简单而质朴,给我许多美好的遐想。
    ⑥缸在我饥肠辘辘的童年带给我们的馈赠,远不止于此。夏天,这缸水又成了天然的“冰箱”。家里的饭菜母亲总会想法子保存好:在水面上漂个搪瓷脸盆,再把饭菜搁在里头,饭菜上蒙一个竹筲箕,清凉防尘,放到第二天也不会馊。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缸养育着我们。
    ⑦后来离开家乡,父母也费尽周折把两只缸都带上了。记得当时也有人善意地打趣,说是两只破缸也舍不得丢。他们哪里知道这两只缸在我们家的分量呀!不是“破缸”,是一对“宝缸”呢!
    ⑧如今已至中年,经历了生命中的欢喜和疼痛,才发现,年纪越长越想守着家里的老水缸。每次摸着光滑的缸壁,我感觉一下子又摸到了满满的快乐和清楚。
    11. 文章第②段写到父亲的话有何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说明。
    12. 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又一再叮嘱我们要爱惜缸里的水,这朴实的话里蕴含着的传统美德,影响了我们的一生。(加点部分有何含义?)
    (2)雨停了,水缸满地注着透亮的水,像清澈的眼睛。(请从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13. 作者在第⑦段认为家里的那两只老水缸“是一对‘宝缸’”,理由有哪些?请联系全文概括作答。
    14. 文章结尾说“摸到了满满的快乐和愁闷”,其中“快乐”和“愁闷”的说法是否矛盾?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1. ①由水写出水缸的重要作用;②引出下文对父母勤劳生活的回忆,呼应水缸给“我”童年带来的快乐和给我们的馈赠。
    12. (1)要爱惜缸里的水;父母淳朴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品质。(2)将盛满透亮水的水缸比作清澈的眼睛,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的清澈和缸的深邃,十分传神。
    13. ①水缸像淳朴勤劳的父母,影响我们的一生。②水缸是“我”童年时候的特别玩具,给“我”质朴的快乐和美好遐想。③水缸保存食物,给我们苦寒的生活以馈赠。
    14. 不矛盾。文中所说的“快乐”指童年的游戏和父母的养育带来的幸福,“愁闷”是生活的贫乏和父母的艰辛带来的淡淡哀愁。文中记叙的“快乐”都是在贫乏的生活背景中,饱含父母的艰辛不易,体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对父母的怀念。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②段“父亲常说:‘水缸里不能缺水,缺了水的日子就像长在墙头上的草,撑不了几天就会蔫头耷脑。’”可知,由水写出水缸的重要性;
    根据第③段“水缸不会说话,但水缸里的水就是水缸的心思,清澈明亮,像极了水缸边淳朴勤劳的父母”可知,引发了作者对勤劳的父母的回忆;
    根据第④段“即便是空空的一只放在天井里,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对于我们也是一件特别的玩具”可知,与童年时水缸给我们带来的乐趣相照应,突出表现水缸在家中具有重要作用意义。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1)根据第③段“又一再叮嘱我们要爱惜缸里的水,这朴实的话里蕴含着的传统美德,影响了我们的一生”可知,“蕴含着的传统美德”中的“美德”表面指:要爱惜缸里的水;
    根据第③段“水缸不会说话,但水缸里的水就是水缸的心思,清澈明亮,像极了水缸边淳朴勤劳的父母”可知,“美德”指父母淳朴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品质。
    (2)根据第④段“雨停了,水缸满地注着透亮的水,像清澈的眼睛”可知,将“水缸满地注着透亮的水”比作“清澈的眼睛”,表现出水缸中水清澈透亮的特点;“满地”表现出水缸中水很满,缸很深,像眼睛一样深邃;由此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水的清澈和缸的深邃。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概括。
    根据第③段“水缸不会说话,但水缸里的水就是水缸的心思,清澈明亮,像极了水缸边淳朴勤劳的父母”可概括为:水缸像淳朴勤劳的父母,影响我们的一生;
    根据第④段“即便是空空的一只放在天井里,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对于我们也是一件特别的玩具。我们踮起脚尖,俯身向缸内喊上一声,缸内嗡嗡作响,恍若空谷回音”可概括为:水缸在“我”的童年是一件特别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根据第⑤“寒冬腊月,水缸表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小孩子们蜂拥而至,围住水缸,伸出两个手指在冰面上‘走’,滑溜溜的。手指仿佛变成了芭蕾舞演员的两条腿,在冰面上滑翔自如。大一点的孩子拿来母亲捣衣用的木棒,沿着冰面的周围一一揿过去,‘嚓’一声,整个冰面便倾侧了过来,顺手捞起,成了一面透明的铜锣。还没玩多久,一不留神就滑脱在地,结果当然是应声而裂。大家每人便抢夺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块左手换右手地把玩着,那种快乐是比吃了冰糖还要甜。幼年的快乐,简单而质朴,给我许多美好的遐想”可知,童年的水缸给“我”质朴的快乐和美好遐想;
    根据第⑥段“缸在我饥肠辘辘的童年带给我们的馈赠,远不止于此。夏天,这缸水又成了天然的‘冰箱’。家里的饭菜母亲总会想法子保存好:在水面上漂个搪瓷脸盆,再把饭菜搁在里头,饭菜上蒙一个竹筲箕,清凉防尘,放到第二天也不会馊。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缸养育着我们”可知,水缸在我们饥肠辘辘的童年,给我们苦寒的生活以馈赠。
    【14题详解】
    本题对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
    不矛盾;
    第③段“水缸不会说话,但水缸里的水就是水缸的心思,清澈明亮,像极了水缸边淳朴勤劳的父母”、“这朴实的话里蕴含着的传统美德,影响了我们的一生”等可知,写水缸中的水像淳朴勤劳的父母,带给影响我们一生的传统美德;
    根据第④段“即便是空空的一只放在天井里,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对于我们也是一件特别的玩具”可知,在贫瘠的年代,水缸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乐趣。
    根据第⑥段“缸在我饥肠辘辘的童年带给我们的馈赠,远不止于此。夏天,这缸水又成了天然的‘冰箱’”可知,水缸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充当天然冰箱的作用,养育着我们带给我们温饱;
    由此可知,水缸给“我”童年的游戏和父母的养育带来的幸福,这些都是“快乐”。
    根据第④段“即便是空空的一只放在天井里,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对于我们也是一件特别的玩具”、第⑥段“缸在我饥肠辘辘的童年带给我们的馈赠,远不止于此”可知,水缸陪我们度过了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这些都是在资源贫乏的生活背景中的回忆,和对父母节俭艰辛的“愁闷”回忆。可见,“愁闷”是生活的贫乏和父母的艰辛带来的淡淡哀愁。
    而水缸见证了我们如何度过在那个贫乏的年代得到温饱快乐,“快乐”都是在贫瘠的生活中发掘出来的,表现出我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了父母艰辛的不易,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怀念,和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8分)
    (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岂不诚大丈夫哉( ) (2)必敬必戒( )
    (3)俄有使使止之( ) (4)闻者无不流涕( )
    16.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系之衣带间”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丈夫之冠也B. 往之女家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 环而攻之而不胜
    17.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18. 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如何评价文天祥的行为?
    【答案】15. ①. 真正,确实 ②. 谨慎 ③. 不久 ④.
    眼泪 16. D
    17. (1)得志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2)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18. 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句意: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诚,真正,确实。
    (2)句意: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戒,谨慎。
    (3)句意: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俄,不久。
    (4)句意:听见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涕,眼泪。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根据“系之衣带间”可知,其意思是:把遗书绑在衣带上。之,代词,代指遗书;
    A.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之:到;
    C.之:结构助词,的;
    D.之:代词,代指城;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汉语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得,实现;志,志向;由,遵循;独,独自;行,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道,原则,行为准则。
    (2)重点词:问,询问;孰,哪里;南面,方位名词用作状语,面向南面;再拜,拜了又拜;就死,受刑而死。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一问:
    根据甲文第②段“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可知,其意思是: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可见,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根据甲文第②段“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可知,其意思是: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可见,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根据甲文第②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可知,其意思是: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可见,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第二问:
    根据乙文“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可知,其意思是:他被押过市集时,气概神色自如,态度从容,围观的人多得像墙壁一样。即将受刑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向行刑的官吏说:“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从文天祥被俘后的行为来看,他面对着元军高官厚禄,没有丝毫的动心,临死前毫不畏惧,从容赴死,正是这句话中“威武不能屈”的具体表现。他算得上孟子认为的“真正的大丈夫”。
    【点睛】参考译文
    【甲】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乙】
    文天祥即将被押出监狱时,写下自我总结的遗书,绑在衣带上。文词说:“孔子说要成全仁德,孟子说要为正义而牺牲,因为该负的责任都尽了,所以才达成了仁德。读圣贤经典,所要学习的(不是成仁取义)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已经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集时,气概神色自如,态度从容,围观的人多得像墙壁一样。即将受刑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向行刑的官吏说:“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又向围观的人询问南北方向,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但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当时凡是看见,听见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四)(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9.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交代了哪些内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20. 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答案】19. ①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②表现作者愉悦的心情。
    20. “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句的理解、赏析。
    根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可知,其意思是: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可见,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
    “沉醉”二字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表现作者愉悦的心情。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根据“惊起一滩鸥鹭”可知,其意思是: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惊”字,既写出了藏在藕花深处的鸥鹭被袭扰的惊慌失措的情态,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寻找归家之路,而把船划的很快,表现她的无忧无虑之态,表达作者愉悦、欢快、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点睛】参考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四、作文(50分)
    21. 按要求作文
    阳光是奔跑的方向;奔跑,是青春的激扬。朝向阳光,灵魂不会坠入黑暗;努力奔跑,生命始终一路芬芳。
    请以“朝着阳光奔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答案】范文:
    朝着阳光奔跑
    李白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春光里奔跑;孟郊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春光里奔跑;冰心在“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的春光里奔跑……
    而我呢?我也在春光里奔跑,跑过了四季,跑过了历史,跑过了人生。
    春光•奔跑•微笑
    “别紧张,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你傻傻地望着我,露出一个微笑,很灿烂,我抬起头,看看你,低声道“对不起。”“没关系的,只不过把我的脚踩了一下吗,踩踩更健康呢!”说着,你又一个微笑,“你是太紧张了,别急,来,我给你讲笑话好不好呀?”我点点头。你便笑话一个接一个的,我最后实在忍不住了,笑得前俯 后仰。你拍拍我的肩膀,又是一个微笑。“你的眼睛真清澈,笑起来眯成一条线,真是好看。”我低下头,感受到春光的灿烂。
    在友情的春光里,我不再紧张,而是一路向前奔跑。
    春光•奔跑•绿豆汤
    暗夜微光,台前的一盏灯陪我忍受这夏夜的闷热。突然,一阵脚步声,门开了,一个人走进来,俏俏地把一碗绿豆汤放在我桌前,然后留下的只有一片寂静。我伸手 摸了摸那碗的外壁,有一丝凉爽,看来是冰过的。汗流浃背的我一饮而尽,此时望望厨房的灯,还亮着,妈妈还没睡,是在干嘛?我压低脚步声来到厨房,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感受到春光的爽快。
    在母爱的春光里,我不再烦躁,而是一路向前奔跑。
    春光•奔跑•教诲
    “沉着冷静,大胆细心。”这是老师留给我们的教诲,那是初中最后一堂课,老师缓缓走上讲台,望着我们说出了这八个字。老师说:“谢谢你们,你们给了我们这么多感动。”三年师生情,点滴涌心头。而后是一片掌声,看到老师的眼睛,我感受到了春光的温暖。
    在师爱的春光里,我不再害怕,而是一路向前奔跑。
    感谢所有伴我初中三年的人,是你们让我在春光里奔跑,让我在春光里成长,给了我如此多的美好记忆。
    在春光里奔跑,此生无悔。
    【解析】
    【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前面的一段话向我们阐述了“奔跑”的巨大作用,指出“奔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奔跑”指的是一种拼搏、一种追求、一种奋斗,这与我们常说的“跑步”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写作时要围绕“奔跑”这一中心,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奔跑”的表层,应该挖掘深层内涵,由物联想到人生,由奔跑联想到竞争、拼搏和奋斗。“朝着阳光奔跑”,还可以纵议自己终生都要竭力“奔向”的某一个既定的生活目标,追寻的理想王国,“有奔头”的精彩人生等。构思时,首先要想是谁在奔跑?是自己在奔跑,是别人在奔跑,是思想在奔跑,还是心灵在奔跑?只有明确了奔跑的主体,联想和想象才有了明确的方向。
    【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时间
    7:30
    9:00
    11:30
    15:30
    17:30
    20:00
    活动
    早餐
    社区“共享书吧”看书
    回家
    与伙伴打球
    晚餐
    分享快乐
    方式
    扫描商家二维码付款
    扫描“书吧”
    APP二维码查阅
    骑共享单车
    QQ好友邀约
    美团叫外卖
    微信朋友圈发美篇
    批次项目
    80岁以上占比
    70-79岁占比
    60-69岁占比
    50-59就占比
    50岁以下占比
    第四批
    19.3%
    29.9%
    25.1%
    15.8%
    9.8%
    第五批
    9.8%
    21.9%
    26.5%
    21.1%
    20.7%

    相关试卷

    陕西省西安市翱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翱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

    16,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16,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西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西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