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
展开小学语文
册 级
六年级下册
课 题
腊八粥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人教版(统编)第一单元
1.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对亲情的眷念,留给人无限的回味。课文语言通俗简练,童趣十足,人物对话彰显个性,妙趣横生,将读者引入美好的腊八风俗中,感受腊八粥的甜蜜、家庭生活的温情。
全文共19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老老少少提到腊八粥,都会“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接下来具体描摹腊八粥的熬制过程,从食材到做法,有声有色有味,使人真切地看到、闻到、品到传统节日美食腊八粥。
第二部分(第2~19自然段),主要写“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喝粥”写得比较简略。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分清哪些部分是主要内容。再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聚焦课文主体部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感受课文详略安排的效果。最后,结合课后“小练笔”,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会写“腊、粥”等13个字,会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分清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重点)
3.能找出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与同学交流感受。 (重点)
4.能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写出其特点及对它的喜爱之情。(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沈从文先生的这篇散文。【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指导学生想象八儿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喜悦、着急、馋……)
【PPT】作者围绕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都写了哪些内容呢?谁能借助导学单为我们回顾下上节课讲了什么?哪部分是详写?哪部分略写?(等粥详写,喝粥略写)
【PPT】本课的作者,与上一课《北京的春节》的作者老舍先生一样,都是享誉中外的名作家。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作家,笔下的《腊八粥》一定有不俗之处。他会怎样匠心独运地详写等粥部分、略写喝粥部分呢?这一碗腊八粥里又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今天再次走进这篇课文。
学习任务一:“等粥”三熬
(一)活动一:“煎熬”人物
【PPT】要说“等粥”过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八儿的“馋”样了。请大家打开导学单:默读2-8段“盼粥”部分,完成表格。想一想:你从哪些关键词句中感受到了八儿的“馋”?作者是用了怎样的好方法描写出来的呢?圈画完可以小组之间讨论。
2.现在谁能分享下你的看法?引导交流:
(1)【PPT】动作描写:
①什么叫“进进出出”?为什么八儿要“进进出出”?(看腊八粥熬好了没)
②换成“出出进进”可以吗?为什么?作者只用了一个词,就将八儿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的活灵活现。【板书:动作】
③假如你是八儿,在进进出出间,你都会说些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进进出出”体会八儿的兴奋与失落交替的心情。
【PPT】语言描写:
①师生互读对话,说说从这段语言描写中体会到了八儿怎样的心情?(急切、馋……)【板书:语言】
②【PPT】出示两组对话,对比朗读。思考修改后的对话和原文的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连声喊“妈”更能表达出八儿的迫不及待,指导读出急切;
八儿真的饿了吗?他为什么说饿了呢?联系下文,体会一个“那”字尽显八儿发泄不满、赌气撒娇的意味。
【PPT】特殊标点:
①想要读好这段话,还需要关注特殊的标点符号。这里的省略号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妈妈不让八儿把话说完?【板书:特殊标点】
②是啊,八儿每一次进出都要问妈妈同样的问题。这样的对话不止一次,母亲已经非常熟悉后面的问话了。
③【PPT】想象下,妈妈和八儿还会发生怎样的对话呢?
腊八粥终于开始上锅煮了,八儿走进灶房说——
已经煮了半小时了,八儿开心地跑进灶房说——
又等了一会儿,八儿忍不住再一次冲进灶房说——
……
引导学生读好八儿一次比一次焦急的心情。
【PPT】神态描写:
①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八儿的馋,八儿急得团团转?
②从那要哭的神态中,我们分明能感受到八儿对腊八粥是如此的喜爱,如此的渴望。【板书:神态】
(5)【PPT】修辞手法:
①读读这两处,你还能发现沈从文表现八儿心情时采用的写法吗?
②小结:通过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也更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八儿“盼粥”时由喜悦到失落的心理变化。
3.【PPT】现在,谁能为我们总结下“盼粥”部分的学习收获?
小结:抓人物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抓修辞手法(夸张、反问);抓
特殊标点(省略号)。
4.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同样的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剩下的三个部分。
汇报交流:
【PPT】分粥:
①八儿第一次分粥是如何计划的?为什么这样分?(想多吃点儿粥,却又打着替大哥和爹考虑的旗号,贪吃又不忘表示自己的“善解人意”,还要把妈妈也拉入自己阵营,找个同盟。)
②第二次分粥是如何计划的?为什么改变主意?(进一步讨价还价,小算盘打得可真响。)
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八儿?(天真、聪慧、狡黠)
④试着读出八儿的语气。
⑤小结:通过语言描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一个贪吃的八儿。
【PPT】猜粥:
①从八儿大段的猜想中,你读懂了什么?(八儿一定很熟悉腊八粥,而且非常渴望吃到腊八粥)【板书:心理】
②此时,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读八儿的话?指导读出急切渴望。
【PPT】看粥:
①八儿的话使用了感叹号,有什么作用呢?(既符合预想,也有出人意料之处,也从侧面体现了八儿看粥时的仔细。)
②指导读出八儿语气的惊异。
【PPT】小结:沈从文先生,就是通过这一个个细腻的细节描写,恰当的修辞手法,蕴含着特别用意的标点符号,将一个喜爱腊八粥的儿童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二)活动二:煮熬食物
1.同学们,究竟是怎样的腊八粥,能让小八儿如此渴望,让长大后的沈从文念念不舍?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锅腊八粥。
2.【PPT】对比“猜粥”“看粥”部分的描写,引导体会拟人表达的妙处。
3.【PPT】既然八儿猜得全对,作者为还要浪费笔墨写“看粥”,删掉一处行不行?(引导体会反复的描写,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写得活灵活现。)
预设:不可以。第二次是八儿看到的粥的样子,证实了他的猜想,腊八粥一年才煮一次,八儿却记得如此深刻,正说明了腊八粥在八儿心中的重要,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
4.【PPT】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哪些描写腊八粥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5.【PPT】“叹气”指什么?(腊八粥熬煮时的状态)为何作者反复写了六次“叹气”?
①体现腊八粥越来越浓稠的状态
②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的诱人
③【PPT】借助鱼骨图,体会每一次“叹气”都与八儿的心情联系在一起。“叹气”的不仅仅的腊八粥,也是八儿一直得不到满足的心理活动。
6.小结:作者通过反复地描写腊八粥,穿插在人物的心情变化中,构成了食物、人物两条线,将一个个场景描写串联了起来。从八儿的身上我们找到了自己儿时的影子,让我们不禁想起快乐无忧的童年时光。
(三)活动三:品熬情谊
1.课文里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那就是八儿的妈妈。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PPT】交流,引导体会母亲对八儿的浓浓关爱。
3.小结写法:既要细腻地描写食物,也要结合人物的活动,还可以融入人物的情感,这样的食物不仅勾住我们的味蕾,更勾住了我们的心。
任务二:“喝粥”一瞥
【PPT】读读句子,想象一家人的画面。引导抓住“一面小鼓”“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半碗陈腊肉”等词句,体会腊八粥的美味和其乐融融的情景。
小结:原来,作者写腊八粥,不仅仅是在写一个节日、一种风俗,更是回味那温暖的亲情。
一般人写腊八粥喜好详写如何制作,如何品尝,为什么作者要详写等粥,略写喝粥呢?
【PPT】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腊八粥是那个时代难得的美食。
任务三:“忆粥”一话
【PPT】物资匮乏的年代,为何一定要在腊八这天为家人熬上一锅暖暖的腊八粥呢?这就是传统节日的意义所在,一碗普普通通的腊八粥里面含着中华儿女对亲情、美好生活的深深祝福,因此作者才会花这么多的笔墨描写等待的过程。
一碗腊八粥,最抚凡人心。
腊八节里要喝粥,吉祥如意好兆头。
【PPT】也因此,1925年,离开家乡的沈从文在思念中写下了这篇《腊八粥》。
学完《腊八粥》这篇课文,我们仿佛看到了那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听到了八儿和妈妈温馨的对话,感受到了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可以说,腊八粥是沈从文记忆里关于家的味道,那么你有没有独属于自己的一种味道呢?
【PPT】小练笔:请你也选择一种喜爱的食物,写一写食物的样子,你当时的表现,以及关于美食的一份独家回忆。
提示:①写清楚食物的样子。
②写具体品尝食物时的心情变化,可以运用细节、修辞、特殊标点表现。
③写真切美食中蕴含的人情味。
5.展评。
板书设计:
人 人 情
情 人 情
食 人 情
人物细节: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问
特殊标点:…… ? !
喝粥
爱粥
盼 分 猜 看
等粥
2.腊八粥
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决疑难,明确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课文,预习展示,速度课文,品味语言,感悟情趣,巧思妙想,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