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阅读名著,回答问题,古诗词赏析,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8分)默写。
(1)(4分)“月”是李白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借明月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在《峨眉山月歌》中,李白借月亮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达诗人远行喜悦的句子是“ , ”。
(2)(4分)“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天净沙•秋思》中体现游子思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句子是“ ,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 ”。
2.(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坍塌 纯粹 怪诞不惊 兴高采烈
B.辨别 冤枉 神采弈弈 畏罪潜逃
C.嗔怪 庇护 杞人忧天 生机勃勃
D.惩戒 安详 迫不及待 妄下段语
3.(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滑稽(jī) 炫耀(xuàn) 殉职(xùn) 大相径庭(jìnɡ)
B.匍匐(fú) 灼热(zhá) 狭隘(ài) 畏罪潜逃(qián)
C.附和(hè) 怂恿(cónɡ) 禁锢(ɡù) 拈轻怕重(niān)
D.庇护(bì) 诅骂(zhòu) 恍惚(huǎnɡ) 参差不齐(cī)
4.(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参加典礼的明星们都精心打扮,各个花枝招展,盛装出席。
C.2019年北京世园会上,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潮流在这里相互交融,各得其所。
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不闻不问,漫不经心。
5.(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B.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D.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6.(2分)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人,实际上都需要有自己的翅膀,你含辛茹苦攀登科学的高峰, ;你目光凝聚构思新颖的设计, ;你奋力征服人生旅途上的重峦叠嶂, 。有了这样一双翅膀,你才能更高、更快地飞翔。
①多么需要扇动进攻的翅膀
②多么需要插上知识的翅膀
③多么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
A.②③①B.①②③C.①③②D.②①③
7.(4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咕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西游记》一共写了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文写的是第几次离开,表现了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
8.(4分)老师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哪一位老师(师父)更符合你对“良师”的期待?请结合《朝花夕拾》或《西游记》相关内容阐述。
A.寿镜吾
B.藤野先生
C.菩提老祖
D.唐僧
9.(8分)某校七(1)班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2分)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6分)下面是班长李明同学写的一份邀请函,文中有几处错误,请你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刘校长:ㅤㅤ
我班定于2023年1月12日下午3:40在本班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演讲比赛,诚邀您前来点评并观摩,同学们都特别希望聆听您的拙见,期待您的光临指导。
2023年1月10日
七(1)班班委会
①邀请函中画线处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把“ ”改为“ ”。
③邀请函中有一处格式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二.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10.(10分)古诗词赏析,完成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6分)诗中的“僵”和“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4分)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 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 。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
11.(12分)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ㅤㅤ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2分)下列划线词翻译错误的是
A.诫子书(责备)
B.意与日去(消失)
C.险躁则不能治性(修养)
D.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2分)翻译下列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2分)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限划2处)
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4)(2分)对这篇短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这封书信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生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B.从“学须静也”可以看出,心静并不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5)(4分)如果要你选择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句?为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12分)
12.(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春天的翻浆
ㅤㅤ①地上冒绿,枝头含蕾,我知道是春天来了。可是看不到这些迹象的时候,又怎么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呢?朋友们提议去看湘西南城步县的十万古田时,听说那里仍然冷峭,不见绿色。可是春天来了,挡不住人们踏春的脚步。
ㅤㅤ②阵阵冷风中,我们踏上前往十万古田的山路,山道陡峭,路面凹凸,小轿车不能开到里头,只能步行。走路速度慢,亲近了大山,一路上毛竹向人招手,飞泉亲抚了脸蛋,偶尔还能听到一声鸟儿的问候,人渐渐醉入氧离子,不住疑心起置身美境的真实性!
ㅤㅤ③这个地方处于湘桂两省接壤的西端大山里,过去有一条蜿蜒官道上通云贵,山里住着很多苗民,垦田耕作,繁衍生息,曾经尘烟缭绕,人气旺盛。后来交通改善,舟车便捷,这条官道寂静下来了。为了方便交易和生活,山民们搬到了几十里外的寨市,一大片水草丰茂的耕田就荒芜了。经年累月,草木葱茏,渐渐成为人们久远记忆中的十万古田。
ㅤㅤ④行进在山道上,探寻深山春天的气息,我已无法感受到当年古道上来去匆匆的气氛,但能看到那时候春光留下的影子,树影婆娑,摇曳绰约。
ㅤㅤ⑤这几年,人们突然想起了这片已还原为处女地的古田,原生态的神奇面貌引得大家纷纷前往探奇观胜,政府决定实施开垦,把这块土地变得更加美丽,当地群众都支持这个举动。但是山高路远,道路崎岖,开垦这么大一片杂树遍布、藤蔓交织的土地谈何容易!
ㅤㅤ⑥这是春天了,山外已经姹紫嫣红,这里仍是一片沉寂,土地是黑色的,没有看到花蕾,深山春来迟,气息远着呢。同行的当地朋友刘君说,他们已经挥汗几年了,把公路一米米地掘进去,过不久,这里将是一片美丽的田园。
ㅤㅤ⑦顺着他的指引望去,道路两边是白杨林,林间疏松,枯叶满地,道路弯曲着,地下是灰黑的,黑土意味着肥沃。路的前方也是暗淡的,就跟欧洲大地一样,辽阔沉静,但视觉格外清晰,让人感觉是来到了异域。行进中,路边忽然出现一排竹木篱笆,这是开垦人的菜园,尽管没有看到菜,也没看到人,我们还是惊欢不已,好像闻到了久远先民的生活气息,一个劲儿地以篱笆为背景留影。
ㅤㅤ⑧踩在土路上,得不停地看着脚下,不然就会摔倒,因为开过去的沉重卡车压出了两道深沟,地下翻浆了,沁出新土的气息,泥土被挤到了路上,像几条长龙扭曲着身子,奋力向前爬行。不是还寒冷着吗,土地还冻着呢,怎能出现如此狰狞、如此遒劲的翻浆?得多大的力量才能把底下的黏土挤上来。我知道这不是卡车的力量,卡车之于冻土如舟行水上,压不下去的。
ㅤㅤ⑨那么只有土地本身的力量了,它想翻身换个姿势,因为春天来了,春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土地唤醒;第二件事情是给大地穿上衣裳,别上花簪。人们常说,春回神州、大地复苏,是春天让土地复活的。春天怎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呢,让土地翻浆了。夏天气温更高,大地却是硬邦邦的。我想起春风和冬风比赛的故事,看谁能把人穿的棉衣吹下来,冬风铆足力气狂吹,结果那个人双臂越裹越紧,而春风不紧不慢,平和地吹拂着,不一会那个人就把棉衣脱下了。春风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太用力了,反而达不到效果。记得小时候看父亲开春犁田,乍暖还寒的天气,父亲赤脚踩地说不冷,水牛拉着犁,一声吆喝下去,泥浆就翻卷上来,不一会,条条长龙卧在了田间,要是在冬天,根本无法开犁的,土地僵硬,这会儿却已被春风酥化了。
ㅤㅤ⑩多年没有看到犁田了,现在看到了几条巨龙般的翻浆,叫我知会,春天已经来到深山,且有惊天动地的力量,这跟花开草绿没有关系,也不是春天的使命。土地翻浆是播种希望,这几条翻浆通向前方,没能看到尽头,看来负重的卡车已经轰然开到了想去的地方。
ㅤㅤ⑪每个春天都是这样,人和大地,面临着一次磅礴的翻浆,有点决绝,却是一种新格局的开始。
(1)(2分)请说说文章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
(2)(2分)“翻浆”是指地面或道路出现泥泞、破裂和冒浆的现象。请联系全文说说文题“春天的翻浆”中的“翻浆”的含义。
(3)(2分)结合语境,品析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走路速度慢,亲近了大山,一路上毛竹向人招手,飞泉亲抚了脸蛋,偶尔还能听到一声鸟儿的问候。
(4)(2分)选文第⑨段插入“春风和冬风比赛的故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用意?
(5)(4分)细读全文,参照下面的链接材料,探究作者的情感。
【链接材料】
ㅤㅤ朱自清的《春》抓住春天的特点,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花卉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3.(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独木桥
ㅤㅤ①上学途中,我们必须经过一座独木桥。
ㅤㅤ②它架在小河上,没有桥栏杆,也没有扶手。哥哥从桥上走过去,身轻如燕。他心情好的时候,会快速地走几个来回,然后再去上学。
ㅤㅤ③有一次,他走到桥中间,从书包里取出一根绳子,在狭窄的桥上跳起绳来。他跳得很轻松,居然还跳了一个“双飞”。但这样的桥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我只要一踏上这座桥,就会觉得自己的身子在不由自主地晃动。如果我不蹲下来,一定会摇晃几下,掉进河里——虽然是条小河,桥也不高,但我还是感到恐惧。
ㅤㅤ④小河倒映着天空,那些白云都在水里缓慢移动,因此我感觉木桥也在移动。上下都是浩瀚的“天空”,我就像是在空中飘浮的一片羽毛,怎么能不怕啊?
ㅤㅤ⑤我不得不求助于哥哥,让他牵着我的手往前走。他就是我的桥栏,他就是我的扶手。拉着哥哥的手,我就不那么害怕了。
ㅤㅤ⑥这座独木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少。有一天,河对面的一个人,看到哥哥拉着我上了桥,竟也走到了桥上。惨了惨了!我拉着哥哥的手,一步步往前挪。我不知道和对面走过来的人相遇会发生什么。我的脑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件事将会是什么结果。我们将如何在独木桥上交会?这么窄的桥,一个人走过去已经不是容易的事,况且对面再过来一个人,要在桥的中间错身而过,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
ㅤㅤ⑦“退回去!”我听到对面的人凶狠地说。
ㅤㅤ⑧哥哥显然是要和他较劲,他对那边走过来的人说:“你退回去!是我们先走上来的!”但是那个人并不愿意后退。
ㅤㅤ⑨“那大家就一起掉进河里好了!”听到哥哥这么说,我感到绝望。但有什么办法?我们已是骑虎难下,只有听天由命了。
ㅤㅤ⑩当哥哥和对面过来的人快贴到一起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哥哥使劲顶了一下对方。他一定是想把那个人顶到河里去,而那个人,也在用力顶哥哥。这个我感觉到了,因为哥哥的身体,重重地向后退了一下,差点儿把我撞下去。
ㅤㅤ⑪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个彼此又一顶,竟然神奇般地交换了位置!
ㅤㅤ⑫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哥哥到了那一边,而对面过来的人,出现在了我和哥哥之间。接下来,我所面临的,就是要和这个人交身而过。
ㅤㅤ⑬天哪!没有了哥哥的搀扶,我连在独木桥上站稳的能力都没有。而要和这个凶狠无礼的人交会,我不掉下河去才怪呢!感觉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我蹲下身子,没出息地哭了起来。
ㅤㅤ⑭我蹲在桥面上,一边哭,一边闭上眼睛。我不敢看周围,不敢看对面的人,更不敢往河里看。我等待着那个人将我一顶,我就会像一块石头,笨重地掉下去,掉进河里,发出很响的声音。
ㅤㅤ⑮我蹲着,两只手死死地抓住那两根粗笨的木头,我希望那人顶撞我的时候,我的手能抓紧木头,不至于被他拱进河里。这一刻,失去了哥哥的保护,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就像钢铁做的爪子,手指几乎抠进了木头里。
ㅤㅤ⑯结果那个人轻盈地一跳,就从我的身上跳了过去。他就像学校里大家玩跳山羊一样,双手在我背上轻轻一按,两腿一分,就过去了。
ㅤㅤ⑰我这才睁开眼睛,看到了对岸的哥哥,他正悠闲地坐在地上吃鸡蛋。
ㅤㅤ⑱“过来拉我呀!”我带着哭腔喊哥哥过来。
ㅤㅤ⑲他一边嚼着鸡蛋,一边若无其事地说:“你自己走过来吧!”
ㅤㅤ⑳我颤颤地说:“我不敢。”
ㅤㅤ㉑哥哥说:“有什么不敢的,你刚才都没有掉下去,现在一个人轻松地走,没几步了嘛!”
ㅤㅤ㉒我终于壮起胆,慢慢站直了身子,尽量不看桥下的河水。我看着前方,调整自己的重心,然后迈开腿,走了起来。我成功了,我发现一个人走独未桥,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不怕,就会走得很好。
(1)(2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交代独木桥是“我”上学路上的必经之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后文写“我”独立通过独木桥作铺垫。
B.文章第③段具体描写哥哥过独木桥时轻松自如、花样翻新的动作,是为了衬托“我”过独木桥时紧张害怕的心情。
C.文章第④段通过描写白云在水里缓慢移动的景象,表现“我”在独木桥上俯视水面时因紧张害怕而产生的眩晕感。
D.哥哥会在桥中间故意松开手吓唬“我”,他还不顾“我”的求助,坐在对岸悠闲地吃鸡蛋,这让“我”对他的幸灾乐祸耿耿于怀。
(2)(4分)请阅读第⑥—㉒段内容,根据相关提示,在表格中填写适当的内容。
(3)(3分)细读文中第⑮段,任选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3分)这篇文章与《走一步,再走一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概括你从两篇文章中发现的共同点(不少于两点)。
五.作文(共1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0分)
14.(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痕迹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长大的年轮里刻下一圈圈或冷或热的感受,它们记载着欢乐,记载着忧伤,伴随我们一路走来。
请从下面的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①从小学步入了七年级,你是否有不一样的成长呢?请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②请你用上“春天”“风雨”“成长”这三个词语,以“今天,我又来到了这里。已经是春暖花开了……”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8分)默写。
(1)“月”是李白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借明月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在《峨眉山月歌》中,李白借月亮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达诗人远行喜悦的句子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2)“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天净沙•秋思》中体现游子思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
【解答】(1)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重点字:羌)
(2)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坍塌 纯粹 怪诞不惊 兴高采烈
B.辨别 冤枉 神采弈弈 畏罪潜逃
C.嗔怪 庇护 杞人忧天 生机勃勃
D.惩戒 安详 迫不及待 妄下段语
【解答】A.有误,“怪诞不惊”的“惊”应为“经”;
B.有误,“神采弈弈”的“弈弈”应为“奕奕”;
C.正确;
D.有误,“妄下段语”的“段”应为“断”。
故选:C。
3.(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滑稽(jī) 炫耀(xuàn) 殉职(xùn) 大相径庭(jìnɡ)
B.匍匐(fú) 灼热(zhá) 狭隘(ài) 畏罪潜逃(qián)
C.附和(hè) 怂恿(cónɡ) 禁锢(ɡù) 拈轻怕重(niān)
D.庇护(bì) 诅骂(zhòu) 恍惚(huǎnɡ) 参差不齐(cī)
【解答】A.正确;
B.有误,“灼热”的“灼”应读作“zhuó”;
C.有误,“怂恿”的“怂”应读作“sǒng”;
D.有误,“诅骂”的“诅”应读作“zǔ”。
故选:A。
4.(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参加典礼的明星们都精心打扮,各个花枝招展,盛装出席。
C.2019年北京世园会上,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潮流在这里相互交融,各得其所。
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不闻不问,漫不经心。
【解答】A.正确,“人迹罕至”意思是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符合语境。
B.有误,“花枝招展”意思是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明星们有男有女,本句用错对象。
C.有误,“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句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潮流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该词使用不符合语境。
D.有误,“漫不经心”比喻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对广大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是不关心群众的意思,“漫不经心”不符合语境。
故选:A。
5.(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B.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D.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答】A删除“的作品”
B句子成分残缺,应改为:掀起…的活动
C“研究”和“了解”对调
D正确
正确D。
故选:D。
6.(2分)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人,实际上都需要有自己的翅膀,你含辛茹苦攀登科学的高峰, ;你目光凝聚构思新颖的设计, ;你奋力征服人生旅途上的重峦叠嶂, 。有了这样一双翅膀,你才能更高、更快地飞翔。
①多么需要扇动进攻的翅膀
②多么需要插上知识的翅膀
③多么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
A.②③①B.①②③C.①③②D.②①③
【解答】首先研读材料,攀登科学高峰,科学就需要用到知识,所以第一个空选②;新颖的设计,就需要发挥无限的想象力,所以第二个空选③;人生路途上的重峦叠嶂是困难是挫折,就需要有进攻的勇气,所以选①.因此正确顺序②③①
故选:A。
7.(4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咕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西游记》一共写了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文写的是第几次离开,表现了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情节。
选文是孙悟空第一次因为杀死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于是离开。根据选段“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可知,孙悟空听唐僧絮叨内心有了怒气,使性离开,可见其任性急躁、莽撞冲动。
答案:
示例:①选文是第一次离开。②体现了他任性急躁、莽撞冲动的性格。
8.(4分)老师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哪一位老师(师父)更符合你对“良师”的期待?请结合《朝花夕拾》或《西游记》相关内容阐述。
A.寿镜吾
B.藤野先生
C.菩提老祖
D.唐僧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开放类试题,结合人物的性格与自己的体验,言之成理即可。寿镜吾是鲁迅在三味书屋时的老师,他学识渊博,是本城中极方正博学的人。他有一条戒尺却不常用,对学生宽容有耐心。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老师。他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对学生认真负责,还会调解学生之间的纠纷,毫无民族偏见。菩提老祖是孙悟空的授业老师,是他教给了悟空一身本领。他善于启发学生,在悟空头上打了三下,然后背手离开。用这种方式让悟空领悟。他治学严厉,因为悟空在同门面前卖弄,就毫不犹豫地把悟空逐出师门。唐僧是悟空的师父。他善于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他人。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悟空逐渐成长,最终克服了身上的兽性与妖性,得成正果。
答案:
示例:我觉得藤野先生符合我对“良师”的期待。藤野先生作为一个十九世纪日本的学者老师,生活简朴、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最难能可贵的是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热情诚恳,关心学生,他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9.(8分)某校七(1)班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下面是班长李明同学写的一份邀请函,文中有几处错误,请你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刘校长:ㅤㅤ
我班定于2023年1月12日下午3:40在本班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演讲比赛,诚邀您前来点评并观摩,同学们都特别希望聆听您的拙见,期待您的光临指导。
2023年1月10日
七(1)班班委会
①邀请函中画线处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把“ 拙见 ”改为“ 高见 ”。
③邀请函中有一处格式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解答】答案:
(1)示例一:读书是生命飞翔的羽翼。
示例二:读书成就梦想,知识照亮未来。
(2)①把“点评”和“观摩”互换位置
②拙见 高见
③把“2023年1月10日”和“七(1)班班委会”互换位置(或把日期和署名互换位置)
10.(10分)古诗词赏析,完成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的“僵”和“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 梦境 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 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即:“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表达。“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句意: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报国之情。
答案:
(1)“僵”“孤”写出了诗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不自哀”的原因是诗人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疆。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梦境 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译文: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的乡村里,并不为自己悲哀,还想为国家去戍守边塞。深夜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梦里我跨上战马跃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1.(12分)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ㅤㅤ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划线词翻译错误的是 A
A.诫子书(责备)
B.意与日去(消失)
C.险躁则不能治性(修养)
D.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限划2处)
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4)对这篇短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A.“在这封书信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生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B.从“学须静也”可以看出,心静并不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5)如果要你选择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句?为什么?
【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句意:劝诫儿子的书信。诫:告诫,劝勉。这里理解为“责备”不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①重点词: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身,修养身心;养德,培养品德。句意:以(用)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用)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②重点词:非,不;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广才,增长才干;广,增长;志,立志;成学,学有所成。句意: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没有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非淡泊”表条件,“无以明志”表结果,因此“非淡泊”和“无以明志”之间要断开;“非宁静”表条件,“无以致远”表结果,因此“非宁静”和“无以致远”之间要断开;句意: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故断句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CD.正确。
B.有误,“学须静也”的意思是:学习必须静心专一。体现了心静的重要性,这里“心静并不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表述错误。
故选:B。
(5)本题考查拓展运用。
示例:我会选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我的座右铭。它写出了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它告诉我们要恬静寡欲,明确志向,学习要静心专一。
答案:
(1)A
(2)①以(用)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用)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②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没有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B
(5)例:我会选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我的座右铭。古人告诫我们要用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用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宁静致远,厚德戴物。
12.(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春天的翻浆
ㅤㅤ①地上冒绿,枝头含蕾,我知道是春天来了。可是看不到这些迹象的时候,又怎么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呢?朋友们提议去看湘西南城步县的十万古田时,听说那里仍然冷峭,不见绿色。可是春天来了,挡不住人们踏春的脚步。
ㅤㅤ②阵阵冷风中,我们踏上前往十万古田的山路,山道陡峭,路面凹凸,小轿车不能开到里头,只能步行。走路速度慢,亲近了大山,一路上毛竹向人招手,飞泉亲抚了脸蛋,偶尔还能听到一声鸟儿的问候,人渐渐醉入氧离子,不住疑心起置身美境的真实性!
ㅤㅤ③这个地方处于湘桂两省接壤的西端大山里,过去有一条蜿蜒官道上通云贵,山里住着很多苗民,垦田耕作,繁衍生息,曾经尘烟缭绕,人气旺盛。后来交通改善,舟车便捷,这条官道寂静下来了。为了方便交易和生活,山民们搬到了几十里外的寨市,一大片水草丰茂的耕田就荒芜了。经年累月,草木葱茏,渐渐成为人们久远记忆中的十万古田。
ㅤㅤ④行进在山道上,探寻深山春天的气息,我已无法感受到当年古道上来去匆匆的气氛,但能看到那时候春光留下的影子,树影婆娑,摇曳绰约。
ㅤㅤ⑤这几年,人们突然想起了这片已还原为处女地的古田,原生态的神奇面貌引得大家纷纷前往探奇观胜,政府决定实施开垦,把这块土地变得更加美丽,当地群众都支持这个举动。但是山高路远,道路崎岖,开垦这么大一片杂树遍布、藤蔓交织的土地谈何容易!
ㅤㅤ⑥这是春天了,山外已经姹紫嫣红,这里仍是一片沉寂,土地是黑色的,没有看到花蕾,深山春来迟,气息远着呢。同行的当地朋友刘君说,他们已经挥汗几年了,把公路一米米地掘进去,过不久,这里将是一片美丽的田园。
ㅤㅤ⑦顺着他的指引望去,道路两边是白杨林,林间疏松,枯叶满地,道路弯曲着,地下是灰黑的,黑土意味着肥沃。路的前方也是暗淡的,就跟欧洲大地一样,辽阔沉静,但视觉格外清晰,让人感觉是来到了异域。行进中,路边忽然出现一排竹木篱笆,这是开垦人的菜园,尽管没有看到菜,也没看到人,我们还是惊欢不已,好像闻到了久远先民的生活气息,一个劲儿地以篱笆为背景留影。
ㅤㅤ⑧踩在土路上,得不停地看着脚下,不然就会摔倒,因为开过去的沉重卡车压出了两道深沟,地下翻浆了,沁出新土的气息,泥土被挤到了路上,像几条长龙扭曲着身子,奋力向前爬行。不是还寒冷着吗,土地还冻着呢,怎能出现如此狰狞、如此遒劲的翻浆?得多大的力量才能把底下的黏土挤上来。我知道这不是卡车的力量,卡车之于冻土如舟行水上,压不下去的。
ㅤㅤ⑨那么只有土地本身的力量了,它想翻身换个姿势,因为春天来了,春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土地唤醒;第二件事情是给大地穿上衣裳,别上花簪。人们常说,春回神州、大地复苏,是春天让土地复活的。春天怎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呢,让土地翻浆了。夏天气温更高,大地却是硬邦邦的。我想起春风和冬风比赛的故事,看谁能把人穿的棉衣吹下来,冬风铆足力气狂吹,结果那个人双臂越裹越紧,而春风不紧不慢,平和地吹拂着,不一会那个人就把棉衣脱下了。春风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太用力了,反而达不到效果。记得小时候看父亲开春犁田,乍暖还寒的天气,父亲赤脚踩地说不冷,水牛拉着犁,一声吆喝下去,泥浆就翻卷上来,不一会,条条长龙卧在了田间,要是在冬天,根本无法开犁的,土地僵硬,这会儿却已被春风酥化了。
ㅤㅤ⑩多年没有看到犁田了,现在看到了几条巨龙般的翻浆,叫我知会,春天已经来到深山,且有惊天动地的力量,这跟花开草绿没有关系,也不是春天的使命。土地翻浆是播种希望,这几条翻浆通向前方,没能看到尽头,看来负重的卡车已经轰然开到了想去的地方。
ㅤㅤ⑪每个春天都是这样,人和大地,面临着一次磅礴的翻浆,有点决绝,却是一种新格局的开始。
(1)请说说文章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
(2)“翻浆”是指地面或道路出现泥泞、破裂和冒浆的现象。请联系全文说说文题“春天的翻浆”中的“翻浆”的含义。
(3)结合语境,品析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走路速度慢,亲近了大山,一路上毛竹向人招手,飞泉亲抚了脸蛋,偶尔还能听到一声鸟儿的问候。
(4)选文第⑨段插入“春风和冬风比赛的故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用意?
(5)细读全文,参照下面的链接材料,探究作者的情感。
【链接材料】
ㅤㅤ朱自清的《春》抓住春天的特点,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花卉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联系前段中的“春天已经来到深山,且有惊天动地的力量,这跟花开草绿没有关系,也不是春天的使命。土地翻浆是播种希望”可得: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孕育着生命与希望,而土地翻浆就是为了播种希望。
由物及人,春天到来,土地翻浆,万物复苏,重新开始一个生命轮回。联系人的生活实际可知,人的“翻浆”就是精神境界的升华与成长。联系末段中的“人和大地,面临着一次磅礴的翻浆,有点决绝,却是一种新格局的开始”可知,人如同大地一样,如果没有磅礴的翻浆,如果没有与过去决绝的态度,就不会有一个新的格局的开始。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只要抓住每个“翻浆”的机会,就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希望也就是前方了。
(2)本题考查词句理解。
联系第⑩段中的“春天已经来到深山,且有惊天动地的力量,这跟花开草绿没有关系,也不是春天的使命。土地翻浆是播种希望”可知,题目中的“翻浆”指的是春天到来,拥有着惊天动地的力量,让万物复苏,也播种下希望,让大地花开草绿,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加点的词语把毛竹、飞泉、鸟儿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毛竹向人们招手,表现了大山的热情与友好。飞泉的水气扑面,给人以清凉之感。鸟儿并不怕人,而是亲切的问候,表现了大山的爽朗。对于大山里毛竹、飞泉、鸟儿的描写,表现春回大山后的生机与活力。联系后句“人渐渐醉入氧离子,不住疑心起置身美境的真实性”可知,表现了作者对大山景致的喜爱与陶醉之情。
(4)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冬风铆足力气狂吹,结果那个人双臂越裹越紧,而春风不紧不慢,平和地吹拂着,不一会那个人就把棉衣脱下了”运用对比手法,冬风不能吹下人们的衣服,而春风却可让人主动把棉衣脱下。联系本段中的“人们常说,春回神州、大地复苏,是春天让土地复活的。春天怎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呢”可知,此处对比意在突出春风的力量。联系本段中的“春风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太用力了,反而达不到效果”可知,说明春风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
(5)本题考查探究作者情感。
联系末段中的“每个春天都是这样,人和大地,面临着一次磅礴的翻浆,有点决绝,却是一种新格局的开始”可知,作者除了抒发自己对于春天的喜与赞美之情之外,还希望人们能像春天一样,不放过每一次“翻浆”的机会,与过去旧的东西决绝,用“翻浆”为自己打开一种新的人生格局,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新的希望与机会。
答案:
(1)示例:春天孕育着生命,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土地翻浆是为了播种希望,人的翻浆是精神境界的升华与成长,大地与人如果没有磅礴的翻浆,没有与旧的东西决绝,也就没有新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抓住机遇,希望就在前方。
(2)题目中的“翻浆”是指春天让大地苏醒,让大地充满生命活力以及希望。
(3)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山给人的清逸、友好、爽朗之感,写出了大山里的生机活力,表达了作者对大山景致的喜爱、陶醉之情。
(4)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说明春风能给大地带来活力,意在突出春风的力量,说明春风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
(5)本文抒发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同时希望人也像春一样,每年都应“翻浆”,记住人生使命,让生活充满新的希望。
13.(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独木桥
ㅤㅤ①上学途中,我们必须经过一座独木桥。
ㅤㅤ②它架在小河上,没有桥栏杆,也没有扶手。哥哥从桥上走过去,身轻如燕。他心情好的时候,会快速地走几个来回,然后再去上学。
ㅤㅤ③有一次,他走到桥中间,从书包里取出一根绳子,在狭窄的桥上跳起绳来。他跳得很轻松,居然还跳了一个“双飞”。但这样的桥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我只要一踏上这座桥,就会觉得自己的身子在不由自主地晃动。如果我不蹲下来,一定会摇晃几下,掉进河里——虽然是条小河,桥也不高,但我还是感到恐惧。
ㅤㅤ④小河倒映着天空,那些白云都在水里缓慢移动,因此我感觉木桥也在移动。上下都是浩瀚的“天空”,我就像是在空中飘浮的一片羽毛,怎么能不怕啊?
ㅤㅤ⑤我不得不求助于哥哥,让他牵着我的手往前走。他就是我的桥栏,他就是我的扶手。拉着哥哥的手,我就不那么害怕了。
ㅤㅤ⑥这座独木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少。有一天,河对面的一个人,看到哥哥拉着我上了桥,竟也走到了桥上。惨了惨了!我拉着哥哥的手,一步步往前挪。我不知道和对面走过来的人相遇会发生什么。我的脑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件事将会是什么结果。我们将如何在独木桥上交会?这么窄的桥,一个人走过去已经不是容易的事,况且对面再过来一个人,要在桥的中间错身而过,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
ㅤㅤ⑦“退回去!”我听到对面的人凶狠地说。
ㅤㅤ⑧哥哥显然是要和他较劲,他对那边走过来的人说:“你退回去!是我们先走上来的!”但是那个人并不愿意后退。
ㅤㅤ⑨“那大家就一起掉进河里好了!”听到哥哥这么说,我感到绝望。但有什么办法?我们已是骑虎难下,只有听天由命了。
ㅤㅤ⑩当哥哥和对面过来的人快贴到一起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哥哥使劲顶了一下对方。他一定是想把那个人顶到河里去,而那个人,也在用力顶哥哥。这个我感觉到了,因为哥哥的身体,重重地向后退了一下,差点儿把我撞下去。
ㅤㅤ⑪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个彼此又一顶,竟然神奇般地交换了位置!
ㅤㅤ⑫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哥哥到了那一边,而对面过来的人,出现在了我和哥哥之间。接下来,我所面临的,就是要和这个人交身而过。
ㅤㅤ⑬天哪!没有了哥哥的搀扶,我连在独木桥上站稳的能力都没有。而要和这个凶狠无礼的人交会,我不掉下河去才怪呢!感觉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我蹲下身子,没出息地哭了起来。
ㅤㅤ⑭我蹲在桥面上,一边哭,一边闭上眼睛。我不敢看周围,不敢看对面的人,更不敢往河里看。我等待着那个人将我一顶,我就会像一块石头,笨重地掉下去,掉进河里,发出很响的声音。
ㅤㅤ⑮我蹲着,两只手死死地抓住那两根粗笨的木头,我希望那人顶撞我的时候,我的手能抓紧木头,不至于被他拱进河里。这一刻,失去了哥哥的保护,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就像钢铁做的爪子,手指几乎抠进了木头里。
ㅤㅤ⑯结果那个人轻盈地一跳,就从我的身上跳了过去。他就像学校里大家玩跳山羊一样,双手在我背上轻轻一按,两腿一分,就过去了。
ㅤㅤ⑰我这才睁开眼睛,看到了对岸的哥哥,他正悠闲地坐在地上吃鸡蛋。
ㅤㅤ⑱“过来拉我呀!”我带着哭腔喊哥哥过来。
ㅤㅤ⑲他一边嚼着鸡蛋,一边若无其事地说:“你自己走过来吧!”
ㅤㅤ⑳我颤颤地说:“我不敢。”
ㅤㅤ㉑哥哥说:“有什么不敢的,你刚才都没有掉下去,现在一个人轻松地走,没几步了嘛!”
ㅤㅤ㉒我终于壮起胆,慢慢站直了身子,尽量不看桥下的河水。我看着前方,调整自己的重心,然后迈开腿,走了起来。我成功了,我发现一个人走独未桥,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不怕,就会走得很好。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第①段交代独木桥是“我”上学路上的必经之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后文写“我”独立通过独木桥作铺垫。
B.文章第③段具体描写哥哥过独木桥时轻松自如、花样翻新的动作,是为了衬托“我”过独木桥时紧张害怕的心情。
C.文章第④段通过描写白云在水里缓慢移动的景象,表现“我”在独木桥上俯视水面时因紧张害怕而产生的眩晕感。
D.哥哥会在桥中间故意松开手吓唬“我”,他还不顾“我”的求助,坐在对岸悠闲地吃鸡蛋,这让“我”对他的幸灾乐祸耿耿于怀。
(2)请阅读第⑥—㉒段内容,根据相关提示,在表格中填写适当的内容。
(3)细读文中第⑮段,任选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这篇文章与《走一步,再走一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概括你从两篇文章中发现的共同点(不少于两点)。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BC.正确;
D.有误,哥哥会在桥中间故意松开手吓唬“我”,他还不顾“我”的求助,坐在对岸悠闲地吃鸡蛋,是为了锻炼“我”的胆量,并不是幸灾乐祸。
故选D。
(2)本题考查概括事件。
①空根据第⑧段中的“哥哥显然是要和他较劲”“但是那个人并不愿意后退”可得:哥哥与他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②空根据第⑪段中的“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个彼此又一顶,竟然神奇般地交换了位置”可得:相互顶撞之中两人顺利错身;
③空根据第⑫段中的“接下来,我所面临的,就是要和这个人交身而过”可得:“我”必须独自面对与那人交身而过的难题;
④空根据末段中的“我终于壮起胆,慢慢站直了身子,尽量不看桥下的河水。我看着前方,调整自己的重心,然后迈开腿,走了起来。我成功了,我发现一个人走独未桥”可得:“我”终于战胜恐惧,独自过桥。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蹲着”“死死地抓住”和“抠进”等动作是对我过桥时的动作描写,也可以理解为细节描写。联系前段中的“我等待着那个人将我一顶,我就会像一块石头,笨重地掉下去,掉进河里,发出很响的声音”可知,此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担心随时会被对方撞进河里时紧张恐惧的心理。
“我希望那人顶撞我的时候,我的手能抓紧木头,不至于被他拱进河里”是对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蹲在桥上时的心理活动和感受。传达出我过桥时的紧张与对于能安全过桥的渴望。
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就像钢铁做的爪子,手指几乎抠进了木头里”把“我”的手比作钢铁的爪子,“几乎抠进了木头里”,突出“我”的手抓得紧。联系前段中的“我等待着那个人将我一顶,我就会像一块石头,笨重地掉下去,掉进河里,发出很响的声音”可知,此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担心随时会被对方撞进河里时紧张恐惧的心理。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两文都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来叙事,即按时间顺序来行文。本文记叙了我与哥哥一起过桥,对面走过来一个人,哥哥与对方错身而过,自己一个人面对困境,最后战胜恐惧,成功过桥。《走一步,再走一步》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被困悬崖,好友找来了父亲,在父亲的鼓励下,我走下悬崖,战胜了恐惧,锻炼了自己。
从人称的角度来看,两文都运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情节曲折。
两文都蕴含了人生哲理:本文告诉我们,遇到困难,只要不怕,勇敢坚定,就能走出困境。《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只要把大的困难化作一个个小的困难,通过不断战胜小困难,就能走出困境。
两文中的主人公都身陷困境,本文中的“我”必须独自面对与那人交身而过的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我”必须独自从悬崖上下来。
两文中的主人公都在他人的帮助下走出困境。本文中的“我”在哥哥的鼓励下过了桥。《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我”在父亲的帮助下走下了悬崖。
两文都善于运用心理描写为推动情节发展。如本文中的第⑮段中的“我希望那人顶撞我的时候,我的手能抓紧木头,不至于被他拱进河里”,《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对于我被困悬崖上内心恐惧的心理描写等。
答案:
(1)D
(2)①哥哥与他针锋相对,各不相让;②相互顶撞之中两人顺利错身;③“我”必须独自面对与那人交身而过的难题(“我”绝望地抓紧木头以防被拱进河里/“我”独自面对那人,绝望地蹲在桥上哭);④“我”终于战胜恐惧,独自过桥。
(3)示例一:从人物描写的角度:①通过动作(细节)描写来表现。“蹲着”“死死地抓住”和“抠进”等动作,传神地写出了“我”担心随时会被对方撞进河里时紧张恐惧的心理。②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通过写“我”蹲在桥上时的心理活动和感受,表现“我”的紧张恐惧和对安全过关的渴望。
示例二:从修辞的角度: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我”的手比作钢铁的爪子,“几乎抠进了木头里”,突出“我”的手抓得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担心随时会被对方撞进河里的恐惧心理。
(4)示例一:都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主人公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并从中获得生活启示的故事;都表现了只要战胜恐惧,一步一步往前走,就能渡过难关这一主题。
示例二:都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一个有关成长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叙事蕴含人生道理:面对困难时要有战胜它的勇气。
示例三:写的都是一个孩子在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环境中,在他人的激励和帮助下战胜恐惧,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故事;记叙都采用第一人称,并注重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示例四:都是语言朴实而情节曲折跌宕;都善于通过心理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
14.(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痕迹深深留下,蓦然回首,长大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长大的年轮里刻下一圈圈或冷或热的感受,它们记载着欢乐,记载着忧伤,伴随我们一路走来。
请从下面的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①从小学步入了七年级,你是否有不一样的成长呢?请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②请你用上“春天”“风雨”“成长”这三个词语,以“今天,我又来到了这里。已经是春暖花开了……”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解答】
我的成长故事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们哭过、笑过,也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酸甜苦辣,我们的成长过程才会如此的多姿多彩,令人难忘。
自从家里新添了弟弟,我的地位就直线下降,不再是家里的“小公主”,一切需求都以弟弟为先,我心里不服气,可也没有办法。抢吃的、弄脏作业、弄坏笔……弟弟的劣迹数不胜数,每当我向爸爸妈妈诉苦时,他们一句话就打发了我:“弟弟小,你让着弟弟。”我把所有的委屈都憋在了心里,变得沉默了。
而那天,不知为什么,我爆发了。就在弟弟把我最喜欢的一幅画当作美食塞进嘴里的时候,刚刚走到屋里的我,一个箭步窜到弟弟跟前,抡起大巴掌就朝弟弟粉嫩的屁股打了下去,留下了一个红红的“五指山”。顿时,“哇”的一声,震耳欲聋的哭声直冲云霄,惊动了家里的每一个人。“怎么了?”“你怎么打弟弟?”“弟弟才三岁呀!”“你是怎么当姐姐的?”爸爸妈妈责备的话语直面扑来,我面红耳赤,大声吼道:“够了,你们就知道向着他,他是你们的孩子,我就不是吗?”爸爸妈妈当场就愣住了,我心虚地看着他们,妈妈的眼圈红了,在他们的目光里,有失望、有心疼,似乎还有很多我看不懂的东西。妈妈哽咽着:“傻孩子,你和弟弟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我们一样爱你们。你这么大时,妈妈也舍不得你受到一点伤害。你都十二岁了,还不能体会爸爸妈妈的心吗?”妈妈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让我的心一颤,是啊,我都已经是初中生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怎么还这么任性呢?弟弟那么小,我怎么能……理解和宽容我都学到哪去了?我急忙走到爸爸妈妈面前承认了错误,“好孩子!”妈妈欣慰地把我搂在了怀里。
这一次事件让我改变了很多,我不再与弟弟争风吃醋,而是成为教导弟弟、疼爱弟弟的大姐姐。这次的经历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鞭策我不断成长!
在风雨中成长
今天,我又来到了这里。已经是春暖花开了……
上次来到这个公园,还是一个春天乍暖还寒的日子。那天,模拟考试成绩出来了。
我数学考得很不理想,这是我第二次在大考中失利了。这是作为所有优秀学生不该出现的!当这个分数亮在我眼前时,我呆住了,难道我真的是学不好数学吗?我迷茫了,带着忧虑和不安,我走出了家门,出去散散心吧!
路边的花儿被风雨打折了,想要站起来重新开放,似乎不可能了——这是不祥的预兆吗?明天,后天,大后天,我会失败吗?泪水不知不觉地滑过我的脸颊。迷蒙中,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白色的身影——是纸吗?不,现在没有风,它却在微微颤动。走近一看,哦,是一只白蝴蝶,只见它全身湿湿的,显然是被雨淋的,两只触角极细微地颤动着,身上芝麻大的黑点依然可见。
它停在花瓣上,似乎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就算周围有什么敌害,小白蝶也无力反抗,它太虚弱了。
此时,我仿佛看到它在雨中挣扎的情景:大雨哗哗地下着,显示着它的淫威,小白蝶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却被一个大雨点给打在了地上,它抖着翅膀想要飞起来,可它那细弱的脚连站都站不稳。第一次,它没有站起来,第二次,它又倒下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啊,它终于站起来了,爬出了水洼……我的心怦然一动,多勇敢的小白蝶啊!我轻轻捉住它的翅膀,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朝阳的地方,让它感受一下阳光的温暖,它的身体又抖起来了,是怕我吗?噢,不要怕,我的小勇士,我微笑着离去。刚走不远,我突然想到我怎么可以把这么弱小的生灵放在那里呢,我又跑了回去,令人震惊的是,小白蝶飞向了天空,飞去之前,它在我的身边转了一圈,似乎感谢我,然后又飞走了,飞向了天空——多顽强的小生命啊!
就在这一刻,我分明看见:天空,很蓝,阳光洒在我身上,很温暖!
我忽然意识到:生命中会有太多的遗憾,但人要学会坚强,学会成长,对于困苦和迷惘,我们应该微笑面对。我相信,成功是通过一步步努力得到的!只要努力过,即使失败又有何妨——蓦地,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我的心怦然一动:明天,我不怕。
段落
情节
⑥
独木桥上迎面遇到蛮横人
⑦~⑨
①
⑩~⑪
②
⑫~⑮
③
⑯~⑰
那人从我背上轻松越过,完成交会
⑱~㉒
④
段落
情节
⑥
独木桥上迎面遇到蛮横人
⑦~⑨
① 哥哥与他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⑩~⑪
② 相互顶撞之中两人顺利错身
⑫~⑮
③ “我”必须独自面对与那人交身而过的难题
⑯~⑰
那人从我背上轻松越过,完成交会
⑱~㉒
④ “我”终于战胜恐惧,独自过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zip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1),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九年级语文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1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