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地球表面的板块-选择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117476/0-17034766932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选择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117476/0-17034766933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选择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117476/0-1703476693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选择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展开A.外力因素B.火山地震C.板块碰撞D.板块张裂
2.(2022秋•镇海区期末)关于海陆变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最主要原因
B.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格局已经形成,不会再发生变化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D.由于板块的张裂,喜马拉雅山的海拔在不断升高
3.(2022秋•江北区期末)下列关于海陆变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海洋变成了陆地,现在已经不再变化
B.魏格纳的漂移学说认为地球大陆原先是一个整体
C.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D.台湾地区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位于板块中心
4.(2022秋•海曙区期末)2022年9月5日1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附近(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B.泸定县处于亚欧板
C.地震震中处于北温带、高纬度地区
D.泸定县处于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
5.(2022秋•金华期末)科学假说就是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下列事实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悬崖峭壁上有岩层断裂的痕迹
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C.浩瀚的大西洋还在不断增大
D.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6.(2022秋•新昌县期末)地球板块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实验模拟板块碰撞形成海洋
B.如图实验模拟板块张裂形成山脉
C.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
D.在流水和风的作用下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和张裂
7.(2021秋•嘉兴期末)科学假说就是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下列事实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悬崖峭壁上有岩层断裂的痕迹
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C.浩瀚的大西洋还在不断增大
D.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8.(2021秋•奉化区期末)如图表示大西洋形成过程,它所支持的观点是( )
A.大地是个球体
B.地球由六大板块构成
C.海底的扩张使大陆分离
D.海水冲击是大西洋扩张的原因
9.(2021秋•拱墅区期末)如图所示,小乐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然后将书向中间移动,用此模拟地球板块的某种运动。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B.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C.红海的不断扩张D.大西洋的形成
10.(2021秋•鄞州区期末)关于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是( )
A.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B.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大陆
D.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11.(2021秋•鄞州区期末)在科学研究或学习中,常因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下列科学事例不属于通过“模拟实验”研究的是( )
A.演示板块张裂
B.说明地壳变动
C.解说地球形状
D.阐明泥石流成因
12.(2021秋•鄞州区期末)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岩石圈由五大板块组成,五大板块都是静止的
B.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C.地球的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即七大洲所在的板块
D.世界上火山、地震只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带
13.(2021秋•拱墅区校级期末)下列有关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板块即为软流层部分
B.板块即为地壳及部分地幔
C.大陆的垂直升降造成板块的移动
D.板块交界处即为海陆交界
14.(2021秋•拱墅区校级期末)我国属于多地震国家,台湾正处在亚欧板块和( )之间的地震带上。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
15.(2021秋•松阳县期末)“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图示的研究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 )
A.①铅笔在篮球上移动——研究地球形状
B.②调查舌羊齿化石的分布——研究大陆是漂移的
C.③将两本书向中间移动——研究地球板块碰撞
D.④在土质山谷模型上洒水——研究泥石流成因
16.(2021秋•上城区期末)如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以下有关图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处海洋地壳中最年轻的为丁
B.甲、乙中间地带地壳不稳定,易形成火山
C.板块“漂浮”在海水上
D.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地球自转
17.(2020秋•余杭区期末)关于地球表面板块的一些论述,正确的是( )
A.舌羊齿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证据
B.以距离大洋中脊远近的岩层年龄不同为证据建立起来的“海底扩张说”推翻了“大陆漂移说”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以推测地壳活动比较弱的地域是海岭、海沟和巨大山脉所在地
18.(2020秋•永康市校级期末)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上的板块是在海洋上慢慢移动的
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19.(2020秋•宁波期末)读图,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板块,全球共分为11个板块
B.板块是固定的,不运动的
C.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地震
D.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
二.板块的运动(共1小题)
20.(2021春•西湖区期末)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B.火山地震C.板块碰撞D.板块张裂
三.从大陆漂移说到海底扩张说(共5小题)
21.(2021秋•拱墅区期末)科学结论(或假说)是基于大量证据得出的,下列证据不支持对应科学结论(或假说)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是一个球体
B.黄土高原被流水冲刷变得千沟万壑一一地壳在不断变动
C.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大陆漂移说
D.远离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较老——海底扩张说
22.(2021秋•拱墅区校级期末)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与论证,找到了大陆漂移的证据。下列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的是( )
A.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B.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
C.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D.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
23.(2020秋•诸暨市期末)如图所示,下列不能成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
A.①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具有可拼性
B.②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有能相连的岩层
C.③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
D.④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群之间有亲缘关系
24.(2020秋•椒江区期末)下列叙述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岛屿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极地地区发现煤田
25.(2020秋•下城区期末)如图所示两大洲轮廓的可拼性和生物的相似性,可用以作为哪一假说的证据( )
A.大陆漂移说B.海底扩张说
C.板块构造学说D.天圆地方说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选择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共19小题)
1.(2022秋•永康市期末)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 1 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力因素B.火山地震C.板块碰撞D.板块张裂
【答案】C
【解答】解: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上有六大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而珠穆朗玛峰正好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受二者的挤压,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
故选:C。
2.(2022秋•镇海区期末)关于海陆变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最主要原因
B.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格局已经形成,不会再发生变化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D.由于板块的张裂,喜马拉雅山的海拔在不断升高
【答案】C
【解答】解: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故B错误;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故C正确;
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故D错误。
故选:C。
3.(2022秋•江北区期末)下列关于海陆变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海洋变成了陆地,现在已经不再变化
B.魏格纳的漂移学说认为地球大陆原先是一个整体
C.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D.台湾地区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位于板块中心
【答案】B
【解答】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喜马拉雅山脉仍然在抬高,A错误;
魏格纳的漂移学说认为地球大陆原先是一个整体,B正确;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C错误;
我国台湾多地震是因为它位于板块交界处,D错误。
故选:B。
4.(2022秋•海曙区期末)2022年9月5日1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附近(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B.泸定县处于亚欧板
C.地震震中处于北温带、高纬度地区
D.泸定县处于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
【答案】A
【解答】解: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故A正确;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B错误;
地震震中处于北温带、低纬度地区,故C错误;
我国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故D错误。
故选:A。
5.(2022秋•金华期末)科学假说就是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下列事实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悬崖峭壁上有岩层断裂的痕迹
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C.浩瀚的大西洋还在不断增大
D.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答案】B
【解答】解:悬崖峭壁上有岩层断裂的痕迹体现了板块的运动,这种现象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A不符合题意;
板块构造学说无法解释地球的形状特点,B符合题意;
大西洋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处,海洋面积在不断增大,这种现象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C不符合题意;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说明之前大西洋两侧的陆地连接在一起,之后板块运动导致其分裂、相互远离,这种现象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2秋•新昌县期末)地球板块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实验模拟板块碰撞形成海洋
B.如图实验模拟板块张裂形成山脉
C.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
D.在流水和风的作用下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和张裂
【答案】C
【解答】解:海洋是板块张裂形成的,A错误。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B错误。
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C正确。
板块之间发生碰撞和张裂与流水和风的作用无关,D错误。
故选:C。
7.(2021秋•嘉兴期末)科学假说就是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下列事实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悬崖峭壁上有岩层断裂的痕迹
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C.浩瀚的大西洋还在不断增大
D.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答案】B
【解答】解:悬崖峭壁上有岩层断裂的痕迹体现了板块的运动,这种现象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A不符合题意。
板块构造学说无法解释地球的形状特点,B符合题意。
大西洋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处,海洋面积在不断增大,这种现象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C不符合题意。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说明之前大西洋两侧的陆地连接在一起,之后板块运动导致其分裂、相互远离,这种现象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1秋•奉化区期末)如图表示大西洋形成过程,它所支持的观点是( )
A.大地是个球体
B.地球由六大板块构成
C.海底的扩张使大陆分离
D.海水冲击是大西洋扩张的原因
【答案】C
【解答】解: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相对移动产生的张裂而形成,大西洋的大洋中脊地幔物质从裂谷处涌出凝结成海岭,地幔物质继续不断地从海岭顶部的开裂处涌出凝结,形成大洋地壳,并向海岭两边推移扩张,使裂谷逐渐发展成大洋,因此大西洋形成的原因是海底的扩张使大陆分离,C正确。大地是个球体、地球由六大板块构成,与大西洋形成关系不大,且表述有误,AB错误;海水冲击的力量有限,不是大西洋扩张的原因,D错误。
故选:C。
9.(2021秋•拱墅区期末)如图所示,小乐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然后将书向中间移动,用此模拟地球板块的某种运动。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B.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C.红海的不断扩张D.大西洋的形成
【答案】A
【解答】解:图中所示的是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该山脉的海拔高度不断升高。选项BCD中的现象都与板块张裂拉伸运动有关。
故选:A。
10.(2021秋•鄞州区期末)关于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是( )
A.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B.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C.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大陆
D.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答案】BC
【解答】解: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故A错误;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故B正确;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大陆,故C正确;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故D错误。
故选:BC。
11.(2021秋•鄞州区期末)在科学研究或学习中,常因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下列科学事例不属于通过“模拟实验”研究的是( )
A.演示板块张裂
B.说明地壳变动
C.解说地球形状
D.阐明泥石流成因
【答案】B
【解答】解:A用木板来模拟板块运动,A对,补符合题意;
B举例说明板块运动,B错,符合题意。
C用篮球来模拟地球的形状,C对,补符合题意。
D模拟泥石流的成因,D对,补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1秋•鄞州区期末)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岩石圈由五大板块组成,五大板块都是静止的
B.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C.地球的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即七大洲所在的板块
D.世界上火山、地震只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带
【答案】B
【解答】解:地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主要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是不断运动的,AC错误。
一般地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B正确。
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D错误。
故选:B。
13.(2021秋•拱墅区校级期末)下列有关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板块即为软流层部分
B.板块即为地壳及部分地幔
C.大陆的垂直升降造成板块的移动
D.板块交界处即为海陆交界
【答案】B
【解答】解:板块不是软流层部分,故A错误;
板块即为地壳及部分地幔,故B正确;
板块的移动会造成大陆的垂直升降,故C错误;
板块交界处不一定是海陆交界处,一定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故D错误。
故选:B。
14.(2021秋•拱墅区校级期末)我国属于多地震国家,台湾正处在亚欧板块和( )之间的地震带上。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
【答案】A
【解答】解:台湾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因而多地震。
故选:A。
15.(2021秋•松阳县期末)“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图示的研究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 )
A.①铅笔在篮球上移动——研究地球形状
B.②调查舌羊齿化石的分布——研究大陆是漂移的
C.③将两本书向中间移动——研究地球板块碰撞
D.④在土质山谷模型上洒水——研究泥石流成因
【答案】A
【解答】解: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模拟的是地转偏向力的实验,故A错,符合题意。
调查舌羊齿化石的分布,可以发现舌羊齿化石的轮廓相吻合,与研究大陆是漂移的方法一致,故B对,不符合题意。
将两本书向中间移动,书本抬升,与研究地球板块碰撞的方法一致,故C对,不符合题意。
在土质山谷模型上洒水,土质山谷的泥沙会往下流动,与研究泥石流成因的方法一致,故D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2021秋•上城区期末)如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以下有关图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处海洋地壳中最年轻的为丁
B.甲、乙中间地带地壳不稳定,易形成火山
C.板块“漂浮”在海水上
D.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地球自转
【答案】B
【解答】解:A、甲、乙、丙、丁四处海洋,地壳中最老的为丁,不符合题意。
B、甲、乙中间地带为海岭,地壳不稳定,易形成火山,故正确。
C、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和海无关,不符合题意。
D、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于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2020秋•余杭区期末)关于地球表面板块的一些论述,正确的是( )
A.舌羊齿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证据
B.以距离大洋中脊远近的岩层年龄不同为证据建立起来的“海底扩张说”推翻了“大陆漂移说”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以推测地壳活动比较弱的地域是海岭、海沟和巨大山脉所在地
【答案】A
【解答】解:舌羊齿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证据,故A正确。
以距离大洋中脊远近的岩层年龄不同为证据建立起来的“海底扩张说”没有推翻“大陆漂移说”,故B错误。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故C错误。
地壳活动比较弱的地域是大洋中脊,不是海岭,故D错误。
故选:A。
18.(2020秋•永康市校级期末)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上的板块是在海洋上慢慢移动的
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答案】A
【解答】解:岩层在运动的过程中,还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也就是发生地震。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就叫做火山喷发。火山是由火山口喷发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地震和火山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故A正确;地球上的板块是在地壳上慢慢移动的,河流的侵蚀作用使地表出现许多溪流和沟壑,故B错误;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故C错误;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故D错误。
故选:A。
19.(2020秋•宁波期末)读图,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板块,全球共分为11个板块
B.板块是固定的,不运动的
C.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地震
D.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
【答案】C
【解答】解:A.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共分为六个板块。故不符合题意。
B.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故不符合题意。
C.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一般多火山地震。故符合题意。
D.亚洲和欧洲属于亚欧板块。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板块的运动(共1小题)
20.(2021春•西湖区期末)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B.火山地震C.板块碰撞D.板块张裂
【答案】C
【解答】解: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上有六大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而珠穆朗玛峰正好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受二者的挤压,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故C正确。
故选:C。
三.从大陆漂移说到海底扩张说(共5小题)
21.(2021秋•拱墅区期末)科学结论(或假说)是基于大量证据得出的,下列证据不支持对应科学结论(或假说)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是一个球体
B.黄土高原被流水冲刷变得千沟万壑一一地壳在不断变动
C.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大陆漂移说
D.远离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较老——海底扩张说
【答案】B
【解答】解:麦哲伦环球航行一一地球是球形的,故A不符合题意;
黄土高原被流水冲刷变得千沟万壑一一外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一一大陆漂移,故C不符合题意;
远离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较老——海底扩张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2021秋•拱墅区校级期末)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与论证,找到了大陆漂移的证据。下列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的是( )
A.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B.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
C.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D.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
【答案】C
【解答】解: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是海陆变迁的例证,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故选:C。
23.(2020秋•诸暨市期末)如图所示,下列不能成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
A.①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具有可拼性
B.②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有能相连的岩层
C.③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
D.④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群之间有亲缘关系
【答案】C
【解答】解:①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具有可拼性、②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有能相连的岩层、④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群之间有亲缘关系都是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③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不是大陆漂移学说证据。
故选:C。
24.(2020秋•椒江区期末)下列叙述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岛屿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极地地区发现煤田
【答案】B
【解答】解: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故A不符合题意;
涨潮和退潮是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和外部天体的引力干扰,并不是地壳的变动,故B符合题意;
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故C不符合题意;
煤是有大量的植物沉积地下经过千百万年时间形成,极地地区发现煤田,说明极地原来处于较低纬度,有茂密的植被,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5.(2020秋•下城区期末)如图所示两大洲轮廓的可拼性和生物的相似性,可用以作为哪一假说的证据( )
A.大陆漂移说B.海底扩张说
C.板块构造学说D.天圆地方说
【答案】A
【解答】解:读图可得,南美洲和非洲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是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
故选:A。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填空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这是一份3.6 地球表面的板块-填空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填空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这是一份3.6 地球表面的板块-填空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解答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这是一份3.6 地球表面的板块-解答题基础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