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命题人:杨勇;校对人:铁中地理备课组
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分数:100分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1-16题,共48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17-19题,共52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于当地时间9月24日16时27分从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起飞(加拿大实行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51分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包机的飞行时间为( )
A. 12小时多B. 13小时多C. 14小时多D. 15小时多
2. 孟晚舟女士归国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 加拿大驯鹿北迁至苔原带B. 澳大利亚西北部草原区气温节节攀升
C. 沈阳市进入秋季,冬小麦播种D. 地中海沿岸进入到多雨时期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飞机起飞时当地时间9月24日16时27分从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起飞(加拿大实行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因此当地的区时为9月24日15时27分,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9月25日7时27分,而到达时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51分,说明飞行了14小时24分,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题详解】
孟晚舟女士归国期间,为9月24日,加拿大驯鹿开始南迁,A错误;此时为南半球的春季,澳大利亚西北部草原区气温节节攀升,B正确;地中海沿岸还没有进入到多雨时期,D错误;我国冬小麦播种一般在10月份,且辽宁主要种春小麦,C错误,所以选B。
【点睛】【区时的计算】第一步:如果已知经度,不知时区,求时区序号数。该地所在时区的序号=该地经度÷15=商+余数。若余数7.5°,则所求时区序号为商数加1。该地为东经度即在东时区,该地在西经度即在西时区。第二步:求时区差。关于时区差,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求时区差为减法(大数减去小数);若两地不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求时区差为加法,即:时区差=东时区序号+西时区序号。第三步:求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时刻总比西边时刻早。反之,若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则用“—”。(即:“东加西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24,日期减去一天。
“深洼地”又称峰丛洼地,是喀斯特地区的典型地貌。七百弄为岩溶平原,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我国“深洼地”集中分布地区之一。下图示意七百弄“深洼地”剖面及形成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与七百弄地区地表形态的变化趋势及其地质作用最相符合的是( )
A. 地表起伏加剧堆积作用B. 地表逐渐破碎搬运作用
C. 洼地扩大加深溶蚀坍塌D. 岩层裂隙增多流水下切
4. 近一万年以来,七百弄地区地壳无明显抬升,这导致“深洼地”( )
①流水侵蚀、切割能力减弱②流水汇聚,沉积物增多③岩石崩解、风化作用增强④岩石溶蚀,加速垮塌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随着地壳的缓慢向上抬升,地表向下侵蚀会不断加剧。从而使地表起伏加剧,A错误;地表破碎是受流水侵蚀影响,B错误;岩层裂障并无明显变化,且流水下切是裂隙产生后的结果,而非裂际产生的原因,D错误;洼地在被侵蚀、溶蚀向下发展的过程中,受重力影响,洼地边缘坍塌,使佳地扩大,C正确,故选C。
4题详解】
地壳无明显抬升,侵蚀基准面不会有明显改变,因此下渗切割能力会相应诚弱,①正确。侵蚀减弱,洼地会变得相对稳定,由于地势低,地表水会持续向洼地汇聚,沉积作用明显,洼地沉积物增多,②正确,岩石崩解风化与地壳稳定无关,③错误;岩石加速溶蚀、垮塌与地壳抬升作用有关。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
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空气层而形成的锋面称之为“海风锋”。当海风锋与较弱的冷锋相遇时易形成强对流雷暴天气。下图示意渤海湾地区夏季某日一次典型雷暴天气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最易形成海风锋的时间是( )
A. 傍晚B. 上午C. 正午D. 午后
6. 海风锋对该次渤海湾地区雷暴天气起到的作用主要有( )
①提高地面温度②带来丰沛水汽③维持风向稳定④加剧气流抬升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
【答案】5. D 6. C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海风锋是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空气层而形成的锋面,说明其形成的条件之一是陆地上有较热的空气层。傍晚和上午由于太阳高度小因此气温偏低,排除AB。由于近地面气温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因此一天当中近地面气温最大值出现在午后,大约14时,此时陆地空气较热,最易形成海风锋,排除C,选D。
【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海风锋与较弱的冷锋相遇时易形成强对流雷暴天气。海风锋起到的作用有降低地面温度,为水汽凝结提供温度条件,因此①提高地面温度错误,排除AD;由于是形成了强对流天气,因此③维持风向稳定错误,排除B;由于海风锋从海洋移动到陆地,因此海风锋带来丰沛水汽,且海风锋气温相对陆地气温低,因此使得陆地气团被迫抬升,加剧了气流抬升,因此②带来丰沛水汽④加剧气流抬升正确,选C。
【点睛】锋面系统中不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即为暖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形成准静止锋。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
某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洪水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河流的水沙形势,受洪水干扰之后经历若干年的循环,某河段水沙形势逐渐恢复(如图),图中河段水沙形势循环时常无法完整进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在阶段Ⅱ,河床中形成大量沙塞体主要原因是沙塞体附近( )
A. 流量增大,挟沙能力增强B. 水流分散,主槽流速降低
C. 土壤肥沃,抗蚀能力较弱D. 植被冲毁,河岸侵蚀增强
8. 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该河段沙塞体面积减小,主要得益于径流( )
A. 流速更快B. 流量更大C. 水位较低D. 含沙量较低
【答案】7. B 8.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阶段Ⅱ,在沙塞体出现的河段两岸堆积了大量的漫滩沙,说明此时洪水水流分散,漫溢到河流两岸,降低河道中的流速,从上游侵蚀、搬运来的泥沙大量在河道中堆积,形成沙塞体,B正确。流量增大,挟沙能力增强,泥沙会被搬运走,不会在河床形成大量沙塞体,A错误。形成沙塞体的物质不一定来自附近地区的土壤,也可能来自河流上游地区,C错误。在沙塞体出现的河段两岸堆积了大量的漫滩沙,表明河岸附近堆积作用增强,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与阶段Ⅱ的洪水期相比,阶段Ⅲ的流量较小;河道弯曲,流速较慢、水位较低;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较低,排除AB。水位较低,沙塞体出露面积应较大,C错误。只有含沙量较低才能直接导致沙塞体面积减小,D正确。故选D。
【点睛】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河流含沙量是随时间变化的。一年中最大含沙量在汛期,最小含沙量在枯水期。河流在年际之间的含沙量也不一样。河流含沙量沿水深分布,一般在水面含沙量最小,河床底最大。含沙量还会沿河流流程而变化,通常在山区河段含量大,在平原河段含量小。外流河含沙量是由植被覆盖情况和土质状况决定的。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就大;反之,含沙量就小。而内流河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除了植被情况外,地质构造,地层构成以及大型湖泊、沼泽的分布也都会影响河流的含沙量。例如,金沙江流经攀枝花_宜宾段,这一地区地震断裂活动强烈,岩土构造破碎,是塌方、泥石流高发地区,从而导致河流含沙量高。
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重庆5500米高空的风向是( )
A. 偏东风B. 偏南风C. 偏西风D. 偏北风
10. 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 )
A. 香港B. 长沙C. 西安D. 北京
【答案】9. C 10. D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等压面的高低直接指示着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从图中信息可知,此时重庆附近500百帕等压面南高北低,表明当地5500米高空附近南边气压高于北边,则重庆5500米高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由南指向北;由于高空风向忽略摩擦力影响,受到的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共同影响,所以重庆5500米高空的风向应在向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右偏转与等压线平行,形成偏西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香港、 长沙、 西安、 北京四城市中,高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长沙、香港、西安、北京,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空等压面与低空等压面往往对称相反,则低空等压面的高度从低到高的排序大致是长沙、香港、西安、北京,等压面高处表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因此四地中近地面气压值最高的为北京,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等压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两侧)高。等压面凹陷,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两侧)低。同一地点的高空等压面与低空等压面往往对称相反。
艾比湖流域(44°02'N-45°23'N,79°53'E-83°53'E)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为当地水、盐汇集中心,湖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河流及地下水。流域内湿地、荒漠交错,根系较浅植物更耐盐碱土壤,根系较深植物耐旱能力更强。某研究小组选取艾比湖流域河岸、沙丘、荒漠、盐沼四种不同生境所对应的典型荒漠植被胡杨、梭梭、白刺和盐穗木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数据绘制了四种植被水分利用来源构成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艾比湖流域植被利用深层水源(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较多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2. 荒漠植被往往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图中四种植被耐受盐碱能力最强的可能是( )
A 盐穗木B. 白刺C. 梭梭D. 胡杨
13. 胡杨主要长在河岸周边,但胡杨只将河水作为一种辅助水源来利用,河水利用率始终占比不太高,可能因为当地河水( )
A. 季节变化大B. 全年水温高C. 含盐量较高D. 含沙量过大
【答案】11. B 12. A 13. A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艾比湖流域植被利用深层水源(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较多的季节是植被生长旺盛需水量大但表层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季节,可知应为夏季。春季由于积雪覆盖及融化,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荒漠植被会优先利用浅层土壤水,到了夏季,土壤含水量降低,植被(尤其是深根系植被)开始利用深层水源,比如深层次土壤水和地下水,到了秋季,土壤含水量较夏季有所增加,植被利用中间层土壤水比例增加。故选B。
【12题详解】
由于干旱地区强烈的蒸发作用,干旱区土壤表层表现出较高的盐渍化现象,尤其是盐沼地地区。盐穗木这类植被根系分布较浅,利用的水分主要集中在浅层和中间层土壤,必须应对盐渍化的土壤环境。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规律,生境为盐沼的盐穗木植被对盐碱的抵抗力应该是最强的。故选A。
【13题详解】
胡杨利用地下水的比例高于河水,这是因为干旱区河水由于补给水源的不规则性,譬如季节性融雪补给、季节性降水补给等,容易使河水形成枯水和洪水期,河水为不稳定水源。而对于地下水,由于储存的缓冲作用以及迁移的缓慢性等,使地下水为较稳定水源。因此,在进化过程中,胡杨优先利用稳定的地下水,更好地保证其生长。故选A。
【点睛】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实践应用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警示作用:针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恶化表现,分析对其恶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根本原因,寻找修复环境的方法与途径。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指导作用: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安排时,充分考虑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合理安排各种活动的方式、强度,以促进环境的和谐发展。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为硬叶常绿阔叶林,长期的砍伐与农耕等人为活动使得此类森林大部分消失,地表碳酸盐基岩裸露。为了恢复山地曾经的天然森林,实验人员选择处理后的生活垃圾作为森林表土替代性土壤,为植被提供繁殖体和“养育”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造成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B. 风力沉积C. 流水侵蚀D. 流水沉积
15. 处理后的城镇生活垃圾能够作为表土替代物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丰富的( )
A. 有机质B. 矿物质C. 热量D. 水分
16. 实验人员又取部分森林表土与表土替代物混合作为土壤,其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土层厚度B. 增加种子数量C. 降低污染程度D. 减少孔隙数量
【答案】14. C 15. A 16. B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由材料“地表碳酸盐基岩裸露”可知该地应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出现了石漠化问题,造成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排除D,C正确。由材料“植被为硬叶常绿阔叶林”可知该地区主要植被是森林,对应地区为湿润、半湿润区,因此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作用为主的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排除AB。故选C。
【15题详解】
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为植被提供养分,A正确。矿物质一般由岩石提供,生活垃圾含有机质非常少,B错误;生活垃圾提供的热量和水分极其有限,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处理后的生活垃圾作为森林表土替代性土壤,要为植被提供繁殖体和“养育”条件,而生活垃圾中的种子数量和类型相对较少,并且与森林原始植被类型不同,所以将森林表土与之混合,主要目的是增加种子数量,B正确。由题意可知森林表土占比很小,因此不是为了增加土层厚度,A错误。处理后的生活垃圾污染程度已较低,C错误。森林表土与表土替代物混合会增加孔隙数量,D错误。故选B。
【点睛】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综合题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峡山湖是省内的最大人工水库。湖区东南岸发育有大面积的滩砂沉积体(滩坝),最高距湖面约有4米。每年春夏之交,湖区水面下降幅度较大时,沉积体常暴露于水面之上,坝后会形成暂时性湖湾。下图示意峡山湖位置及湖区南部剖面。
(1)指出峡山湖的最主要补给来源,并分析每年春夏之交湖泊水位下降幅度大的自然原因。
(2)与西岸相比,分析湖区南部的东岸利于形成大面积滩砂沉积区的地貌条件。
(3)说明滩坝后方较大规模暂时性湖湾的形成过程。
【答案】(1)河流水。原因:春夏之交,降水较少,入湖径流补给少;气温回升快,湖水蒸发增强。
(2)东岸水下湖床较浅、坡度较缓;东岸水下湖床坡面较广,为大面积沉积提供空间;东岸水下的局部隆起可减缓水流速度,利于泥沙沉积。
(3)峡山湖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淹没滩坝及后方低地;枯水期水位下降后,滩坝出露,坝后低地滞水形成湖湾。
【解析】
【分析】本题以峡山湖位置及湖区南部剖面为载体,主要涉及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地貌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峡山湖的主要水源来自洪沟河、潍河、渠河等,可知主要补给水源是河流水。每年春夏之交,雨季尚未到达,降水较少,入湖径流补给少;但此时气温回升快,湖水蒸发增强,所以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幅度大。
【小问2详解】
根据右图可知,东岸水下湖床较浅、坡度较缓;东岸水下湖床坡面较广,为大面积沉积提供空间;根据图中信息,东岸水下有局部隆起,可减缓水流速度,利于泥沙沉积。
【小问3详解】
峡山湖的主要补给来源是河水,河水的主要补给是雨水,而峡山湖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湖水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淹没滩坝及后方低地;枯水期水位下降后,滩坝出露,坝后低地滞水形成湖湾。
18.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美洲及相关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数千年前,中美洲茂密的热带雨林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玛雅文明纵横的天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种植方式与脆弱的雨林生态的冲突,让辉煌灿烂的玛雅文明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人们推测,土壤贫瘠是热带雨林地区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
(1)指出玛雅末期原生森林的分布特征,并简述热带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
(2)说出尼加拉瓜湖水位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水位变化规律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3)尼加拉瓜湖地区也是重要的农业区,请分析该地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分布特征:加勒比海沿岸狭窄地带。原因: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枯枝落叶等有机质分解快,养分积累少;土壤淋溶作用强烈,养分大量流失,地表径流也带走部分养分;雨林植被高大茂密,养分循环旺盛,大部分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土壤养分少。
(2)尼加拉瓜湖水位夏半年水位高;冬半年水位低。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多,湖泊水位高;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该地区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湖泊水位低。
(3)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度、水分条件适宜;海拔高度适宜,排水便利;附近火山活动频繁,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美洲及相关地理事物示意图为载体,主要涉及热带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和农业区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玛雅末期原生森林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沿岸狭窄地带,根据所学知识,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枯枝落叶等有机质分解快,养分积累少;高温多雨的气候使得土壤淋溶作用强烈,养分大量流失,地表径流也带走部分养分;雨林植被高大茂密,养分循环旺盛,大部分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使得土壤养分少。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尼加拉瓜湖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多,湖泊水位高;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该地区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湖泊水位低。
【小问3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度、水分条件适宜;海拔高度适宜,排水便利;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附近火山活动频繁,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智利是全球铜矿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被誉为“铜矿之国”。据统计,智利人每创造5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有1美元与铜矿有关;智利每出口6美元商品,其中3美元是铜产品;智利经济增速如果达到5%,那么铜业的贡献率在70%……铜矿给智利带来了财富,同时也增加了其经济的脆弱性。
材料二下图为智利简图
(1)分析为什么过度依赖铜矿增加了智利经济的脆弱性。
(2)分析推测智利铜矿开采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3)以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初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地区若干年后往往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智利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产业转型?
【答案】(1)铜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大规模的开发,铜矿资源量不断减少,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过分依赖铜矿出口,国内经济会经常受到铜矿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一次强震对大型铜矿造成的破坏可能是对国内经济产生连锁反应。
(2)地处安第斯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夏季炎热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铜矿开采易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环境成本高;地处偏远山区与沙漠,采矿的运营成本高。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铜矿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智利简图及相关资料为载体,主要涉及工业区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铜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大规模的开发,铜矿资源量不断减少,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国际铜矿的价格是波动的,过分依赖铜矿出口,国内经济会经常受到铜矿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一次强震对大型铜矿造成严重的破坏,会对国内经济产生连锁反应。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智利地处安第斯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智利夏季炎热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铜矿开采易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环境成本高;根据图中信息大部分铜矿地处偏远山区与沙漠,采矿的运营成本高。
【小问3详解】
以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初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地区,会面临资源枯竭,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矿产的初加工,附加值低,因此要对铜矿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同时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