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11748/0-1703241701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南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11748/0-1703241701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南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11748/0-17032417020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上海市南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南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80 分)
火星有“孪生地球”之称,是人类迄今为止了解最多的地外行星。已经有超过 30 枚探测
器到达过火星,它们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完成 1-4 题。
地球和部分行星主要数据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除金星外,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地球到火星的距离大约是
A.0.52 天文单位B.1 天文单位C.1.52 天文单位D.2.52 天文单位
从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结构特征看,与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的行星是
土星B. 水星C.木星D. 天王星
火星探测器在飞抵火星的过程中,需要脱离的天体系统是
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D.河外星系4.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①宇宙空间强辐射②环境长期失重③火星大气层稠密④火星引力强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万物生长靠太阳,无论是太阳辐射还是太阳活动,都会对地球产生重大影响。完成 5-8 题。
图 1 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图 2 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
5.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A.外部剧烈的太阳活动B.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炽热气体的燃烧D.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6.下列关于太阳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内层B.光球层上黑子活动周期约为 11 年
C.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最外层D.日珥和太阳风发生在色球层7.太阳活动剧烈时,下列国家最可能观测到极光的是
A.印度B.新加坡C.澳大利亚D.冰岛8.太阳辐射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其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增加B.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减少C.从南回归线向两级减少D.从北回归线向两级减少
目前,我们还只能通过钻探形式在有限的深度进行探测。2019 年 2 月 19 日,我国在塔
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 8588 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D.即将穿透地幔 10.如果有一天人类可以进行地心探险,则在深入地心行过程中,可能会看到的景象是
A.密度均匀的地球内部圈层B.两处不连续面附近的物质存在较大的性质差异C.地球的外核有岩浆不断涌出D.自地表至地心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1962 年,我国古生物学家在安徽省淮南市考察时,偶然发现一些奇怪的小虫类化石,
这是已发现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完成11-13 题。
推测“淮南虫”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中生代C.太古代D.元古代12.“淮南虫”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该化石
①保存数量多 ②所在地层极为古老③能反映出当时的地理环境④只保留在海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3.“淮南虫”形成化石的地球圈层是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
下图示意三叶虫化石。完成 14-15 题。
三叶虫盛行于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三叶虫盛行期 A.被子植物繁盛 B.裸子植物繁盛 C.重要的成煤期 D.重要的石油生成期
2021 年 10 月 30 日 0 时 37 分,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发生 3.1 级地震,震源深度 7 千米。
读地球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 16-17 题。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岩石圈底部B.下地幔C.上地幔D.地壳
图中地壳包含的范围是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当地时间 2018 年 12 月 24 日,意大利的埃特纳火山突然爆发,大量火山灰被喷向天空。
读地球圈层结构图。完成 18-19 题。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B.②圈层
C.③圈层D.④圈层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主要为液态D.④圈层的硅镁层不连续分布
20.2017 年 4 月 19 日天文学家发现一颗距离地球 39 光年、具备宜居条件的“超级地球”, 代号 LHS1140b。判定该“超级地球”宜居的理由是
A.体积巨大B.自转周期长
C.有液态水存在D.由炽热气体组成2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C.地球上最不活跃的圈层D.包括大气圈、水圈及岩石圈全部
22.生物圈的核心层被称为“生物膜”,其大致的空间范围在
A.地表以上 100 米B.地表以上 100 米到水下 200 米
C.地表以上 200 米D.地表以上 200 米到水下 100 米
23.下列事件与鱼类化石所处的地质时期相同的是 A.形成泛大陆B.裸子植物时代 C.大气中形成臭氧层D.重要的石油生成时期
24.以下动物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海洋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海洋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 25-28 题。
25.从天体系统层次来分析,图中包含了几级天体系统
A. 2B. 9C. 8D. 1
26.图中与地球相邻的两大行星的字母代号是
A.B 和 DB. A 和CC. D 和FD. E 和
27.图中表示太阳系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字母代号可能是
A. BB. EC. GD. H
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的共同特征有
①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②轨道基本在同一个平面
③方向都自东向西④速度和周期一致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太阳和地球的是
A.银河系B. 河 外 星 系 C. 地 月系D.太阳系
在精准农业生产中,依托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农作物长势的影像资料,其次再经过系统的分析,最后精准定位把杀虫剂、化肥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RS-GIS-GPSB.GPS-RS-GIS
C.GIS-RS-GPSD.RS-GPS-GIS
31.2018 年 12 月 14 日,双子座流星雨如约“绽放”夜空。流星雨现象产生原因是流星群
A.与地球大气摩擦B.撞击地球表面
C.与太阳风碰撞D.反射太阳辐射32.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早期B.中生代
C.古生代后期D.新生代
地球两极常出现绚丽的“极光”现象,与之有关的太阳活动是 A.太阳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
电影《流浪地球》叙述由于太阳直径增大将吞没地球,导致地球被迫流浪逃离太阳系的科幻故事。地球在流浪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下列天体和天体系统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太阳系—木星—冥王星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总星系—地球—哈雷彗星D.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36.2019 年至 2020 年太阳表面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这表示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据此判断“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②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④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7.小李利用手机地图,输入起点和终点,查找从上海南汇中学到人民广场的公交换乘路线,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数字地球技术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遥感技术38.下列属于宇宙中最基本天体的是
A.流星B.行星C.卫星D.恒星
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
A.软流层B.硅镁层C.硅铝层D.上地幔
下图为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甲、乙、丙、丁分别为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B.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水圈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D.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二、综合题(20 分)
(一)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 分)
电影《地心抢险记》中,为了拯救人类和地球,专家组成一支救援小组,共同前往地球中心实行艰巨而充满危险的拯救任务。
图 1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
地下结构异常复杂,探险之旅困难重重。救援小组需要特质飞船由外到内依次穿过图中的C 层、E 层到达地核执行任务。地质学家乔什ꞏ凯斯博士向小组成员详细讲解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并指出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3 分)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B.温度的垂直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密度的变化
在前往地心旅行过程中,救援小组在地下 50-150km 处需穿过一个异常高温区,这里的岩石被高温软化,部分呈现熔融状态,此处被称为 层,是 的发源地。(2 分) 43.在探险过程中,救援小组特意观察了博士提到的D、F 两个特别之处,它们被称为不连续面。其中,D 叫做 界面,这里 A 波和B 波的传播速度明显 ;F 叫做 界面,在地下约 千米处。(4 分)
通过对D、F 两处的观察和思考,救援小组不仅发现了地球内部各圈层组成物质上的差别,同时,也发现了岩石圈的奥秘,他们认为岩石圈的范围包括()(1 分)
A.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B.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C.地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D.软流层以下、古登堡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二)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 分)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 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 1000 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以上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对此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图 1 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图 2 地质年代示意图
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古老岩层至少形成于 代。(1 分)
在右图“地质年代示意图”中,分别写出恐龙、以及哺乳类动物对应的数字 、 。(2 分)
同学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因失误把许多资料混淆在一起,请你试着帮助他们进行资料整理,选择与恐龙化石标本所属的地质年代匹配的内容,并将数字代号填入表内。(5 分)
1. 地球几乎全被海洋覆盖2. 我国的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3. 地球陆地基本形成一片泛大陆4. 地表逐渐形成如今的海陆分布格局
5. 爬行动物盛行6. 人类出现
7. 出现鱼类8. 哺乳动物大发展
9. 海生藻类植物繁盛10. 海洋中形成最原始的生命体
11. 蕨类植物发展12. 被子植物发展
13. 裸子植物发展14. 是重要的石油生成时期
15. 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48. 根据实地考察,他们得到考察结论:地理环境经历了由 (海洋/陆地)环境向
(海洋/陆地)环境的演变。(2 分)行星名
称
距日距离
(地球=1)
公转周期
/年
自转周期
/日
体积(地
球=1)
质量(地
球=1)
平均密度
(水=1)
表面温度
/℃
地球
1
1
1
1
1
5.51
15
火星
1.52
1.88
1.03
0.15
0.11
3.93
-63
土星
9.58
29.46
0.45
763.59
95.16
0.69
-189~-139
海王星
30.05
164.80
0.67
57.74
17.15
1.64
-218~-201
恐龙化石标本所在岩层的地质年代
a.海陆轮廓特点
b.生物演化特点
c.成矿特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30,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十六,出现在天空的时间是,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南汇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新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