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2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08033/0-17031631230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2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08033/0-17031631231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2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08033/0-17031631231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2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08033/0-170316312316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2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08033/0-170316312318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2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08033/0-17031631232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2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08033/0-170316312323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2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08033/0-170316312326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课件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微专题3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1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3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4电化学中离子交换膜的分析与应用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微专题1化学反应速率与速率常数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2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2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真题·研析,知能对点·突破,关键能力·提升,二次电池解题模型,双液电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
微专题2 原电池 新型化学电源
命题角度1 新型化学电源1. (2022·湖南选考)海水电池在海洋能源领域备受关注,一种锂—海水电池构造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起电解质溶液作用B.N极仅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2e-===2OH-+H2↑C.玻璃陶瓷具有传导离子和防水的功能D.该锂—海水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解析】锂—海水电池的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 M极上Li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M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N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同时氧气也可以在N极得电子,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电解质,如氯化钠、氯化镁等,可作为电解质溶液,故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N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和反应O2+4e-+2H2O===4OH-,故B错误;Li为活泼金属,易与水反应,玻璃陶瓷的作用是防止水和Li反应,并能传导离子,故C正确;该电池不可充电,属于一次电池,故D正确;故选B。
2. (2021·重庆选考)CO2电化学传感器是将环境中CO2浓度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YSZ是固体电解质。当传感器在一定温度下工作时,在熔融Li2CO3和YSZ之间的界面X会生成固体Li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命题角度2 二次电池3. (2022·广东选考)科学家基于Cl2易溶于CCl4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如图)。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极b是阴极B.放电时NaCl溶液的pH减小C.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D.每生成1 m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增加23 g
【解析】由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可知,充电时电极a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极a是阴极,则电极b是阳极,故A错误;放电时电极反应和充电时相反,则由放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可知,NaCl溶液的pH不变,故B错误;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正极反应为Cl2+2e-===2Cl-,反应后Na+和Cl-浓度都增大,则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故C正确;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反应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每生成1 m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增加23 g·ml-1×2 ml=46 g,故D错误;故选C。
4. (2021·河北选卷)K—O2电池结构如图,a和b为两个电极,其中之一为单质钾片。关于该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隔膜允许K+通过,不允许O2通过B.放电时,电流由b电极沿导线流向a电极;充电时,b电极为阳极C.产生1 Ah电量时,生成KO2的质量与消耗O2的质量比值约为2.22D.用此电池为铅酸蓄电池充电,消耗3.9 g钾时,铅酸蓄电池消耗0.9 g水
【解析】由图可知,a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单质钾片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钾离子,电极反应式为K-e-===K+,b电极为正极,在钾离子作用下,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超氧化钾;据以上分析解答。金属性强的金属钾易与氧气反应,为防止钾与氧气反应,电池所选择隔膜应允许K+通过,不允许O2通过,故A正确;放电时,a为负极,b为正极,电流由b电极沿导线流向a电极,充电时,b电极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做电解池的阳极,故B正确;生成1 ml超氧化钾时,消耗1 ml氧气,两者的质量比值为1 ml×71 g·ml-1∶1 ml×32 g·ml-1≈2.22∶1,故C正确;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方程
5. (2022·辽宁省选择性考试)某储能电池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Na3Ti2(PO4)3-2e-===NaTi2(PO4)3+2Na+B.放电时Cl-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向CCl4中迁移C.放电时每转移1 ml电子,理论上CCl4吸收0.5 ml Cl2D.充电过程中,NaCl溶液浓度增大
【解析】放电时负极反应:Na3Ti2(PO4)3-2e-===NaTi2(PO4)3+2Na+,正极反应:Cl2+2e-===2Cl-,消耗氯气,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充电时阳极:2Cl--2e-===Cl2,由此解析。放电时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Na3Ti2(PO4)3-2e-===NaTi2(PO4)3+2Na+,故A正确;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放电时Cl-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向NaCl中迁移,故B错误;放电时每转移1 ml电子,正极:Cl2+2e-===2Cl-,理论上CCl4释放0.5 ml Cl2,故C错误;充电过程中,阳极:2Cl--2e-===Cl2,消耗氯离子,NaCl溶液浓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A。
命题角度3 燃料电池6. (2022·全国乙卷)Li—O2电池比能量高,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光照充电Li—O2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e-)和空穴(h+),驱动阴极反应(Li++e-===Li)和阳极反应(Li2O2+2h+===2Li++O2)对电池进行充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Li2O2===2Li+O2B.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C.放电时,Li+从正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迁移D.放电时,正极发生反应O2+2Li++2e-===Li2O2
【解析】充电时光照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驱动阴极反应 (Li++e-===Li)和阳极反应(Li2O2+2h+===2Li++O2),则充电时总反应为Li2O2===2Li+O2,结合图示,充电时金属Li电极为阴极,光催化电极为阳极;则放电时金属Li电极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为正极;据以上分析作答。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驱动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对电池进行充电,结合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2O2===2Li+O2,A正确;充电时,光照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阴极反应与电子有关,阳极反应与空穴有关,故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B正确;放电时,金属Li电极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为正极,Li+从负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正极迁移,C错误;放电时总反应为2Li+O2===Li2O2,正极反应为O2+2Li++2e-===Li2O2,D正确;故选C。
7. (2021·山东卷)以KOH溶液为离子导体,分别组成CH3OH—O2、N2H4—O2、(CH3)2NNH2—O2清洁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K+均向负极移动B.放电过程中,KOH物质的量均减小C.消耗等质量燃料,(CH3)2NNH2—O2燃料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最大D.消耗1 ml O2时,理论上N2H4—O2燃料电池气体产物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
【解析】碱性环境下,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N2H4—O2清洁燃料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CH3)2NNH2中C和N的化合价均为-2价,H元素化合价为+1价,所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推知其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CH3)2NNH2+4O2+4KOH===2K2CO3+N2+6H2O。放电过程为原电池工作原理,所以钾离子均向正极移动,A错误;N2H4—O2清洁燃料电池的产物为氮气和水,其总反应中未消耗KOH,所以KOH的物质的量不变,其他两种燃料电池根据总反应可知,KOH的物质的量减小,B错误;理论放电量与燃料的物质的量和转移电子数有关,设消耗燃料的质
〔思维建模〕1.原电池基础模型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书写步骤
(2)不同介质在电极反应式中的“去留”
知能对点1 原电池的原理1.原电池模型和原理
2.确定正、负极的依据
注意:根据电极材料确定正、负极通常情况适用,但根本依据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如Mg—Al、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铝作负极,因为只有铝与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知能对点2 新型化学电池1.单液电池
3.间接电池媒质也称为“电对”或“介对”,其首先在电极表面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氧化态(或还原态)在电解质溶液中进一步氧化(或还原)反应基质,最终生成目的产物。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命题角度1 新型化学电源1. (2023·河北邯郸二模)利用电化学原理消除污染,还可获得电能,下面是一种处理垃圾渗透液的装置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命题角度2 二次电池 2. (2023·河北张家口二模)我国新能源汽车有望推广使用钠离子电池,一种钠离子电池工作示意图如下,充电时Na+经电解液嵌入石墨(C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电势:电极a>电极bB.放电时,电子从电极b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再经电解液流回电极bC.放电过程中,导线上每通过1 ml e-,负极质量减少23 gD.充电时,电极a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NaFePO4-xe-===Na1-xFePO4+xNa+
【解析】放电时,电极b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Na-e-===Na+,电极a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a1-xFePO4+xNa++xe-===NaFePO4;根据电池工作示意图分析可知,放电时,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正极的电势高于负极,则电势:电极a>电极b,A项正确;放电时,电子从电极b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电子不能通过电解液,B项错误;放电过程中,导线上每通过1 ml e-,负极上Na失e-生成Na+进入电解液,质量减少23 g,C项正确;充电时,电极a为阳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NaFePO4-xe-===Na1-xFePO4+xNa+,D项正确;故选B。
3. (2023·山东枣庄二模)以柏林绿Fe[Fe(CN)6]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为电源,采用电解法在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介质中用乙醇制乙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乙醛时a极连接d极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Na+移向b极C.当有2 ml Fe[Fe(CN)6]转化成Na2-xFe[Fe(CN)6]时,生成(4-2x)ml CH3CHOD.电源充分充电时,a极反应式为Na2Fe[Fe(CN)6]-2e-===Fe[Fe(CN)6]+2Na+
【解析】根据放电工作原理图,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Fe[Fe(CN)6]+2Na++2e-===Na2Fe[Fe(CN)6],a为电源正极,负极上是失电子的氧化反应:2Mg+2Cl--4e-===[Mg2Cl2]2+,b为电源负极,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电极反应和放电时的相反,据此回答即可。由题图可知,制备乙醛时,c极Ni2+转化为Ni3+,发生氧化反应,则c极为阳极,则a极连接c极,故A错误;由分析可知,a为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电池工作时溶液中Na+移向正极,故B错误;C2H5OH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HO的过程中转移2个电子,由分析可知
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Fe[Fe(CN)6]+2Na++2e-===Na2Fe[Fe(CN)6],当有2 ml Fe[Fe(CN)6]转化成Na2-xFe[Fe(CN)6]时,失去(4-2x)ml电子,则在电极装置中生成(2-x)ml CH3CHO,故C错误;由分析可知,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Fe[Fe(CN)6]+2Na++2e-===Na2Fe[Fe(CN)6],则电源充分充电时,a极反应式为Na2Fe[Fe(CN)6]-2e-===Fe[Fe(CN)6]+2Na+,故D正确;故选D。
命题角度3 燃料电池4. (2023·河北省衡水中学模拟)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不仅可以获得高效能源,同时还可对污水、餐厅废弃物等进行科学处理。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原理处理含乙酸的废水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时,H+由b极区移向a极区B.负极反应为[Fe(CN)6]3-+e-===[Fe(CN)6]4-C.消耗0.1 ml CH3COOH,a极区质量减小9.6 gD.放电过程中,b极附近溶液的pH变大
【解析】该原电池中,还原剂CH3COOH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CO2,电子从负极流出,电子沿着导线流向正极,正极上[Fe(CN)6]3-作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e(CN)6]4-,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正极。工作时,a极区为负极区,b极区为正极区,H+由a极区移向b极区,故A错误;正极反应为[Fe(CN)6]3-+e-===[Fe(CN)6]4-,故B错误;负极电极反应为CH3COOH-8e-+2H2O===2CO2↑+8H+,每消耗1 ml CH3COOH,a极区释放2 ml CO2气体、8 ml H+从a极区移向b极区,a极区质量减小2 ml×44 g·ml-1+8 ml×1 g·ml-1=96 g,则消耗0.1 ml CH3COOH,a极区质量减小9.6 g,故C正确;放电过程中,b极附近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增大,pH变小,故D错误;故选C。
5. (2023·浙江省杭州市高三摸底考试)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耦合人工湿地(CW)系统可用于生产、生活废水处理并提供电能,系统内产电微生物由根沉积物和废水提供,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MFC—CW系统中电子由A极流向B极B.若A极处溶解O2不足,则电路中无电流通过C.若电路中转移0.2 ml e-,则A极消耗O2 1.12 LD.B极反应式为CH3COO-+2H2O-8e-===2CO2↑+7H+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4电化学中离子交换膜的分析与应用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真题·研析,知能对点·突破,关键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3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真题·研析,知能对点·突破,关键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微专题1化学能与热能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真题·研析,知能对点·突破,关键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