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热学(含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讲义
展开目标要求
1.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及特点。
2.能熟练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问题。
3.会分析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结合的问题。
知识体系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固体和液体
1.估算问题
(1)分子总数:N=nNA=eq \f(m,M)NA=eq \f(V,Vml)NA。
特别提醒:对气体而言,V0=eq \f(V,N)不等于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而是表示一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
(2)两种分子模型:①球体模型:V=eq \f(4,3)πR3=eq \f(1,6)πd3(d为球体直径);②立方体模型:V=a3。
2.分子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即平均速率越大,但某个分子的瞬时速率不一定大。
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4.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5.晶体与非晶体
6.液体
(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积收缩到最小。
(2)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射入教室的阳光中看到尘埃的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B.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说明气体分子之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恒温水池里小气泡由底部缓慢上升的过程中,气泡中的理想气体放出热量
D.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ρ(kg/m3),摩尔质量为M(kg/m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l-1),则该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可以表示为eq \r(3,\f(M,ρNA))
学习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2023·江苏苏北地区一模)如图所示,有一分子位于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位于x轴上,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的分子势能Ep,分子间距离为无穷远时,分子势能Ep为0,这一分子( )
A.在x0处所受分子力为0
B.从x1处向左移动,分子力一直增大
C.从x1处向右移动,分子力一直增大
D.在x2处由静止释放可运动到x0处
学习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2023·江苏徐州市三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黾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受到了水的浮力
B.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将热机的效率提高到100%
C.新型材料石墨烯属于液晶,具有光学的各向异性
D.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中,稳定后管内的水银面低于管外
考点二 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压强的计算
(1)被活塞或汽缸封闭的气体,通常分析活塞或汽缸的受力,应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压强单位为Pa。
(2)水银柱密封的气体,应用p=p0+ph或p=p0-ph计算压强,压强p的单位为cmHg或mmHg。
2.合理选取气体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列方程
(1)若气体质量一定,p、V、T中有一个量不发生变化,则选用对应的气体实验定律列方程求解。
(2)若气体质量一定,p、V、T均发生变化,则选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求解。
3.关联气体问题:解决由活塞、液柱相联系的两部分气体问题时,根据活塞或液柱的受力特点和状态特点列出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关系,找出体积关系,再结合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例4 (2023·江苏卷·3)如图所示,密闭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该过程中( )
A.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作用力减小
D.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减小
学习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 (2023·湖北卷·1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左右两汽缸粗细均匀,内壁光滑,横截面积分别为S、2S,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在底部连通。两汽缸中各有一轻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左侧汽缸底部与活塞用轻质细弹簧相连。初始时,两汽缸内封闭气柱的高度均为H,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现往右侧活塞上表面缓慢添加一定质量的沙子,直至右侧活塞下降eq \f(1,3)H,左侧活塞上升eq \f(1,2)H。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汽缸足够长,汽缸内气体温度始终不变,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
(1)最终汽缸内气体的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添加的沙子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 (202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模)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水的深度。该装置由左端开口的汽缸M和密闭的汽缸N组成,两汽缸由一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两汽缸均由导热材料制成,内径相同。汽缸M长为3L,汽缸N长为L,薄活塞A、B密闭性良好且可以无摩擦滑动。初始时两汽缸处于温度为T1=300 K的空气中,汽缸M、N中分别封闭压强为p0、2p0的理想气体,活塞A、B均位于汽缸的最左端。将该装置放入水中,测得所在处的温度为T2=360 K,且活塞B向右移动了eq \f(1,2)L。已知大气压强为p0,相当于10 m水柱产生的压强。求:
(1)装置所在处水的深度;
(2)活塞A向右移动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7 (2023·全国乙卷·33(2))如图,竖直放置的封闭玻璃管由管径不同、长度均为20 cm的A、B两段细管组成,A管的内径是B管的2倍,B管在上方。管内空气被一段水银柱隔开。水银柱在两管中的长度均为10 cm。现将玻璃管倒置使A管在上方,平衡后,A管内的空气柱长度改变1 cm。求B管在上方时,玻璃管内两部分气体的压强。(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以cmHg为压强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相结合
1.理想气体相关三量ΔU、W、Q的分析思路
(1)内能变化量ΔU
①由气体温度变化分析ΔU:温度升高,内能增加,ΔU>0;温度降低,内能减少,ΔU<0。
②由公式ΔU=W+Q分析内能变化。
(2)做功情况W
由体积变化分析气体做功情况:体积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功,W<0;体积被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W>0。
(3)气体吸、放热Q
一般由公式Q=ΔU-W分析气体的吸、放热情况:Q>0,吸热;Q<0,放热。
2.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
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也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转化为功,但会产生其他影响。
例8 (2023·广东卷·13)在驻波声场作用下,水中小气泡周围液体的压强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使小气泡周期性膨胀和收缩,气泡内气体可视为质量不变的理想气体,其膨胀和收缩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p-V图像,气泡内气体先从压强为p0、体积为V0、温度为T0的状态A等温膨胀到体积为5V0、压强为pB的状态B,然后从状态B绝热收缩到体积为V0、压强为1.9p0、温度为TC的状态C,B到C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为W。已知p0、V0、T0和W。求:
(1)pB的表达式;
(2)TC的表达式;
(3)B到C过程,气泡内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3·江苏苏州市三模)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汽缸固定于水平面,汽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一端固定的水平轻弹簧连接,气体温度为T1时弹簧处于原长。现使气体温度由T1缓慢升高到T2,用Ep表示弹簧弹性势能,U、p、V分别表示缸内气体的内能、压强和体积,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2.(2023·江苏南通市二模)装有氮气的气球半径为R,现向气球内缓慢充入氮气,当气球膨胀至半径为2R时破裂。已知大气压强为p0,该气球内、外压强差Δp=eq \f(β,r)(β为常量、r为气球半径),球的体积公式为V=eq \f(4,3)πr3。求:
(1)气球破裂前瞬间球内气体压强p和充气过程中气球对球外大气做的功W;
(2)充气前球内气体质量与破裂前瞬间球内气体质量之比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讲 热学
例1 D [做布朗运动的固体颗粒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肉眼可见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从射入教室的阳光中看到尘埃的运动是空气的对流引起的,不是布朗运动,A错误;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B错误;恒温水池里小气泡由底部缓慢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泡中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上升过程中压强减小,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W为负值,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气体要吸收热量,C错误;把该气体分子所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模型,则有 V0=d3,V0=eq \f(M,ρNA),解得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d=eq \r(3,\f(M,ρNA)),D正确。]
例2 B [在x0处所受分子力不为0,在x1处所受分子力为0,A项错误;从x1处向左移动,由图像斜率可知,分子力一直增大,B项正确;从x1处向右移动,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C项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x2处由静止释放不能运动到x0处,D项错误。]
例3 D [水黾能浮在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故A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成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变化,即能量的利用率不能达到100%,实际上热机在工作过程中,即使燃料充分燃烧,但在利用过程中,始终会有部分能量耗散,故B错误;新型材料石墨烯属于晶体,具有光学的各向异性,故C错误;水银与玻璃不浸润,附着层分子分布稀疏,内部液体分子对附着层分子的引力作用整体向下,使管中的水银向下运动,当管中的水银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液面的压力差与液面边缘使它向下的力平衡,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因此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中,稳定后管内的水银面低于管外,故D正确。]
例4 B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eq \f(pV,T)=C,可得p=eq \f(C,V)T,则从A到B为等容线,即从A到B气体体积不变,则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不变,选项A错误;从A到B气体的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选项B正确;从A到B气体的压强变大,气体体积不变,则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作用力增大,选项C错误;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不变,从A到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则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增大,选项D错误。]
例5 (1)eq \f(18,17)p0 (2)eq \f(2p0S,17H) eq \f(2p0S,17g)
解析 (1)对左、右汽缸内所封的气体,
初态压强p1=p0
体积V1=SH+2SH=3SH
末态压强p2,
体积V2=S·eq \f(3,2)H+eq \f(2,3)H·2S=eq \f(17,6)SH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1V1=p2V2
解得p2=eq \f(18,17)p0
(2)对右边活塞受力分析可知
mg+p0·2S=p2·2S
解得m=eq \f(2p0S,17g)
对左侧活塞受力分析可知
p0S+k·eq \f(1,2)H=p2S
解得k=eq \f(2p0S,17H)。
例6 (1)38 m (2)eq \f(11,4)L
解析 (1)汽缸N中气体
初状态pN1=2p0,T1=300 K,VN1=LS,
末状态T2=360 K,VN2=eq \f(1,2)LS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eq \f(pN1VN1,T1)=eq \f(pN2VN2,T2)
放入水中后汽缸M中的气体压强与汽缸N中的气体压强相等,即pM2=pN2,在此处水产生的压强为p水=pM2-p0,解得p水=3.8p0
10 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为p0,所以此处水深h=38 m
(2)装置放在水中后,设活塞A向右侧移动的距离为x,
汽缸M中气体初状态pM1=p0,T1=300 K,VM1=3LS,
汽缸M中气体末状态pM2=pN2,
T2=360 K,
VM2=(3L+eq \f(1,2)L-x)S,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eq \f(pM1VM1,T1)=eq \f(pM2VM2,T2)
解得x=eq \f(11,4)L。
例7 pA=74.36 cmHg
pB=54.36 cmHg
解析 设B管在上方时上部分气体压强为pB,下部分气体压强为pA,此时有pA=pB+20 cmHg
倒置后A管气体压强变小,即空气柱长度增加1 cm,A管中水银柱长度减小1 cm,又因为SA=4SB
可知B管水银柱长度增加4 cm,空气柱长度减小4 cm;设此时两管的压强分别为pA′、pB′,
所以有pA′+23 cmHg=pB′
倒置前后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对A管内空气柱有pASALA=pA′SALA′
对B管内空气柱有pBSBLB=pB′SBLB′
其中LA′=10 cm+1 cm=11 cm
LB′=10 cm-4 cm=6 cm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pA=74.36 cmHg,pB=54.36 cmHg。
例8 (1)eq \f(1,5)p0 (2)1.9T0 (3)增加W
解析 (1)由A到B的过程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AVA=pBVB
解得pB=eq \f(1,5)p0
(2)从B到C的过程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eq \f(pBVB,TB)=eq \f(pCVC,TC)
解得TC=1.9T0
(3)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ΔU=W+Q
其中Q=0,
故气体内能增加ΔU=W。
高考预测
1.D [气体温度升高,汽缸内气体压强增大,气体膨胀,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气体膨胀过程活塞对弹簧所做的功,即Ep=W=pΔV=(eq \f(F,S)+p0)(V-V1),由于弹簧弹力逐渐变大,所以Ep-V图像是曲线,斜率逐渐变大,故A错误;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与体积无关;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eq \f(pV,T)=C可知,由于气体升温过程中气体压强变化,所以气体体积与温度不成正比,因此汽缸内气体内能不与气体体积成正比,故B错误;由题意可知气体升温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eq \f(pV,T)=C可知,p-T图像的斜率应逐渐变小,故C错误;由题意可知气体升温过程中气体压强变大,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eq \f(pV,T)=C可知,V-T图像的斜率应逐渐变小,故D正确。]
2.(1)p0+eq \f(β,2R) eq \f(28,3)πp0R3 (2)eq \f(p0R+β,8p0R+4β)
解析 (1)破裂前球半径为2R,内、外压强差Δp=eq \f(β,2R)
大气压强为p0,则球内气体压强为p=p0+eq \f(β,2R)
气球膨胀时对外界大气做正功,气球体积变化ΔV=eq \f(4,3)π[(2R)3-R3]
则W=p0ΔV
解得W=eq \f(28,3)πp0R3
(2)充气前球内气体压强为p1=p0+eq \f(β,R)
设充气前球内气体的体积为V1,破裂前原来气体在压强为p的状态下体积为V1′,则p1V1=pV1′
破裂前球内气体的总体积为8V1,质量之比k=eq \f(V1′,8V1)
解得k=eq \f(p0R+β,8p0R+4β)。
分类
比较
晶体
非晶体
单晶体
多晶体
外形
规则
不规则
物理性质
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熔点
确定
不确定
原子排列
有规则,但多晶体每个晶体间的排列无规则
无规则
联系
晶体与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14讲 近代物理(含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讲义: 这是一份第14讲 近代物理(含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讲义,共12页。
第10讲 磁场(含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讲义: 这是一份第10讲 磁场(含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讲义,共13页。
第9讲 电场(含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讲义: 这是一份第9讲 电场(含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讲义,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