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测试(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展开一、选择题(共16分)
1.(本题2分)张阿姨去超市买了两瓶同样的果汁,净含量为(400±6)毫升。下面对两瓶果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净含量一定都是400克;B.净含量一定都不是400克;
C.净含量最多相差12毫升;D.净含量最少相差6毫升。
2.(本题2分)一个由木条钉成的平行四边形,底是8厘米,高是5厘米。把它拉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能是( )平方厘米。
A.40B.48C.36D.28
3.(本题2分)在3.04、3.4、3.40、3.400中,与其它数不相等的数是( )。
A.3.04B.3.4C.3.40D.3.400
4.(本题2分)被减数是4.356,减数是一位小数,差是( )。
A.两位小数B.一位小数
C.三位小数D.无法确定
5.(本题2分)把2.63的小数点先向左移1位,再向右移2位,结果与原数比( )。
A.大小不变B.缩小10倍C.扩大10倍D.扩大100
6.(本题2分)统计全校小学各年级男、女学生人数情况并制成统计表,设计的“表头”最合适的应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本题2分)水果店原来有a千克水果,卖了5天,平均每天卖出b千克,则该水果店还剩下水果( )千克。
A.B.C.D.
8.(本题2分)甲乙丙丁四个人是好朋友。假期里,如果每两人互通一次电话,共要通( )次电话;如果每两人互寄一张贺卡,共需( )张贺卡。
A.8、10B.9、14C.6、12D.7、13
二、填空题(共19分)
9.(本题2分)一个花圃里有黄花a朵,红花比黄花的2倍多4朵,红花有( )朵,当时,两种花一共有( )朵。
10.(本题2分)一个袋子里有红球1个,黄球2个,绿球2个(球的形状、重量相同),从中任意拿出1个会有( )种结果;任意拿出2个会有( )种结果。
11.(本题2分)王大爷家的果园共收获苹果4.6吨,如果每150千克装一筐,最多能装满( )筐;如果用一辆载重量1.8吨的拖拉机来运,至少运( )次才能运完。
12.(本题2分)一瓶油连瓶重6.5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还重3.7千克。原来有油( )千克,瓶重( )千克。
13.(本题2分)小马虎在计算4.2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的时候,由于错误地把加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78,这个一位小数是 ,这道题的正确的结果是 。
14.(本题3分)0.4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把它改写成用千分之一作单位的小数是( )。
15.(本题2分)如图,把一个梯形剪拼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16.(本题2分)700公顷=( )平方千米=( )平方米。
17.(本题2分)在﹣9、﹢5、3、0、1.2、﹣3.6中,正数有( ),负数有( )。
三、计算题(共29分)
18.(本题8分)直接写得数
4.8-1.2= 5.3+3.4= 2-0.34= 0.12+0.3=
0.5+0.05= 1-0.06= 0.62+0.38= 0.72-0.6=
19.(本题9分)列竖式计算(带*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6.4×0.29= 34.72÷5.6= *53.5÷0.85≈
20.(本题12分)递等式计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3.02-3.46+6.98-6.54 1.2×2.5+2.5×0.8 6.45-0.45×5
(7.25+0.5×1.5)÷32 6.46÷3.4×101-1.9 [0.5+(2-0.75)]×1.6
四、作图题(共6分)
21.(本题6分)下面每小段的长度表示1厘米。
(1)根据计算面积的公式(3+5)×h÷2,把图形补充完整,并涂上阴影。
(2)再各画一个面积与它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五、解答题(共30分)
22.(本题6分)下表是一辆汽车从起点站开出后,途中经过4个停靠站,最后到达终点站。下表记录了这辆汽车全程载客数量的变化情况。
(1)中间第2站,上车多少人,下车多少人?
(2)中间第几站没有人上车?
(3)中间第几站,下车的人最多?
23.(本题6分)甲、乙两辆汽车上午8 时分别从 A,B 两城同时相向出发,到 10时两车相距 112.5 千米,继续行驶到下午1时,两车相距还是 112.5 千米。问 A,B 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4.(本题6分)甲、乙和丙三个人去郊游,他们合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付了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没带钱。吃饭后算了一下,丙应该拿出4.8元钱,那么丙应该给甲和乙各多少钱?
25.(本题6分)同学们,你们一定认真的观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仪式,在隆重的阅兵仪式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请你开动脑筋思考。
①如图示:旗手脚尖到将军脚尖6米,将军脚尖到第一排脚尖6米,后面14排都是前一排脚跟到后一排脚尖0.9米,脚长0.3米。请问,这样的一个受阅部队方阵有多长?
②在阅兵过程中,踢正步用过天安门城楼检阅区的那刻是最神圣、震撼的,特别强调分秒不误(时间误差不允许超过0.3秒),毫厘不差(距离误差不超过0.02米)、作为指挥官计算如图方阵经过检阅区的时长是多少秒,还需要知道哪些数据?
26.(本题6分)统计与分析。
(1)把统计表填完整,把统计图画完整。
(2)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画“√”。
女生根据身高排成一行,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数,小丽排在第10个,她的身高是多少?
不到1.5米□ 不低于1.6米□ 大约1.5米□
(3)小芳说:“我猜这个班最矮的一定是女生,因为个子矮的女生多。”你认为她的说法对吗?写出你的理由。
停靠站
起点站
中间第1站
中间第2站
中间第3站
中间第4站
终点站
上下车人数
﹢28
﹣5
﹢3
﹣6
﹢1
﹣7
0
﹣9
﹢1
﹣6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净含量为(400±6)毫升表示的含义是:果汁的含量最低是400-6=394(毫升),果汁的含量最多是:400+6=406毫升,据此即可逐项分。
【详解】A.两瓶果汁的净含量在394毫升~406毫升之间,不一定都是400毫升,原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两瓶果汁的净含量可能都是400毫升,原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406-394=12(毫升)
两瓶果汁的净含量最多相差12毫升,原题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当两瓶果汁的净含量相同时,则最少相差0毫升,原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张阿姨去超市买了两瓶同样的果汁,净含量为(400±6)毫升。下面对两瓶果汁的说法正确的是净含量最多相差12毫升。
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应熟练掌握它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2.B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特征可知,把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一条边,平行四边形的高小于长方形的另一条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长方形的面积要大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找出比这个面积大的那个选项即可。
【详解】8×5=40(平方厘米)
A.长方形的面积应比40平方厘米大,不符合题意;
B.48平方厘米大于40平方厘米,则长方形的面积可能是48平方厘米;
C.36平方厘米比40平方厘米小,不符合题意;
D.28平方厘米比40平方厘米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A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3.4=3.40=3.400>3.04,3.04与其它数不相等。
在3.04、3.4、3.40、3.400中,与其它数不相等的数是3.04。
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C
【分析】根据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从最低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时,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据此解答。
【详解】被减数是4.356,减数是一位小数,差是三位小数。
例如:4.356-4.3=0.056;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减法这一知识点的掌握,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5.C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把2.6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把2.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是26.3;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把2.63的小数点先向左移1位,再向右移2位,结果是26.3,26.3与2.63相比,结果与原数相比扩大了10倍。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6.A
【详解】根据题意得出此统计表需要表示出,性别、人数与年级,所以制表时需要考虑性别、人数与年级,而此表重点反映的人数。所以①②项设计比较合理。
故答案为:A
7.B
【分析】每天卖出的千克数乘卖出的天数,就是这些天卖出的千克数,用原有的千克数减去卖出的千克数就是剩下的千克数,据此即可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剩下的千克数;再把每个字母所表示的数代入此式即可求出还剩下的实际千克数。
【详解】水果店有苹果a千克,每天卖出b千克,5天后还剩下:(a-5b)千克;
故答案为:B
此题是使学生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8.C
【分析】每个人都要和另外的3个人通一次话,4个人共通话4×3=12(次),由于每两人通话,应算作一次,应去掉重复计算的情况,所以再除以2;但是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贺卡,每个人都要得到另外的3个人的3张,由于每两人要互寄,一共要寄4个3张,据此解答。
【详解】(4-1)×4÷2
=3×4÷2
=6(次)
(4-1)×4
=3×4
=12(张)
一共通6次电话;共需12张贺卡。
故答案为:C
本题是典型的握手问题,如果人数比较少,可以用枚举法解答;如果人数比较多,可以用公式:n(n-1)÷2解答。注意区别:这两题中“每两人通话一次”和“每两人要互寄一张贺卡”的不同。
9. 2a+4 28
【分析】由题意得出等量关系式:红花数量=黄花的数量×2+4,即2a+4;再用红花朵数加上黄花朵数即可求出两种花一共有多少朵。
【详解】a×2+4=(2a+4)朵
当a=8时
2a+4+a
=2×8+4+8
=20+8
=28
红花有(2a+4)朵;当a=8时,两种花一共有28朵。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式,再代数解答。
10. 3 5
【分析】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3种颜色的球,也就是有3种可能结果。任意摸出2个球,利用枚举法,不重不漏地列举出所有的情况即可。
【详解】从中任意拿出1个会有3种结果:红、黄、绿。
任意拿出2个会有5种结果:2黄、2绿、1红1黄、1红1绿、1黄1绿。
此题主要使用了枚举法,要熟练掌握。
11. 30 3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将4.6吨化为4600千克,每150千克装一筐,最多能装满多少筐,则用4600÷150即可求出装的筐数,小数部分不能装满一筐,所以结果用去尾法取整数;求要运4.6吨苹果需要一辆载重量1.8吨的拖拉机运几次,就是求4.6里面有几个1.8,用除法计算;算出的结果,如果不是整数,考虑到实际情况,要用进一法。
【详解】4.6吨=4600千克
4600÷150≈30(筐)
4.6÷1.8≈3(次)
如果每150千克装一筐,最多能装满30筐;如果用一辆载重量1.8吨的拖拉机来运,至少运3次才能运完。
对于这类题目,可以先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进一法或去尾法。
12. 5.6 0.9
【分析】用6.5-3.7得出一半油的重量,再乘2即是一瓶油的重量,再用6.5减去油的重量就是瓶子的重量。
【详解】(6.5-3.7)×2
=2.8×2
=5.6(千克)
6.5-5.6=0.9(千克)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13. 5.2 9.46
【详解】4.78﹣4.26=0.52
0.52×10=5.2
4.26+5.2=9.46
答: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9.46。
14. 0.01 48 0.480
【分析】小数的计数单位看小数部分的最低位,最低位是什么数位它的计数单位就是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根据小数的性质改写即可。
【详解】0.48的计数单位是0.01,它有48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把它改写成用千分之一作单位的小数是0.480。
本题考查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及小数的性质。
15. 10 3.8
【分析】从图中可知,剪拼成的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原来的高,据此解答。
【详解】6+4=10(厘米)
三角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3.8厘米。
本题考查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掌握图形转换和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6. 7 7000000
【分析】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上进率。
【详解】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因为700÷100=7,700×10000=7000000
所以700公顷=7平方千米=7000000平方米。
17. ﹢5、3、1.2 ﹣9、﹣3.6
【分析】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比0大的是正数,正数的数字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比0小的是负数,负数的数字前面的“﹣”不能省略。
【详解】在﹣9、﹢5、3、0、1.2、﹣3.6中,正数有﹢5、3、1.2,负数有﹣9、﹣3.6。
本题考查正负数的认识,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8.3.6;8.7;1.66;0.42
0.55;0.94;1;0.12
【解析】略
19.1.856;6.2;62.94
【分析】(1)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即可;
(2)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再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最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再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最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详解】6.4×0.29=1.856 34.72÷5.6=6.2 53.5÷0.85≈62.94
20.10;5;4.2
0.25;190;2.8
【分析】用13.02先加上6.98,再减去3.46与6.54的和,进行简算;
逆用乘法分配律,用2.5乘1.2与0.8的和,进行简算;
先算乘法0.45乘5,再算减法;
先计算括号里的乘法0.5乘1.5再算与7.25的和,最后再除以32;
先后计算除法、乘法,得到1.9乘101,把1.9改成1.9乘1,再逆用乘法分配律,用1.9乘101与1的差,进行简算;
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加法,最后算乘法,据此解答。
【详解】13.02-3.46+6.98-6.54
=13.02+6.98-(3.46+6.54)
=20-10
=10
1.2×2.5+2.5×0.8
=2.5×(1.2+0.8)
=2.5×2
=5
6.45-0.45×5
=6.45-2.25
=4.2
(7.25+0.5×1.5)÷32
=(7.25+0.75)÷32
=8÷32
=0.25
6.46÷3.4×101-1.9
=1.9×101-1.9×1
=1.9×(101-1)
=1.9×100
=190
[0.5+(2-0.75)]×1.6
=[0.5+1.25]×1.6
=1.75×1.6
=2.8
21.(1)(2)见详解
【分析】(1)根据计算面积的公式(3+5)×h÷2,观察算式,是利用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把3看作梯形的上底,5看作梯形的下底,所以在图形中,补充画一个上底为3厘米,下底为5厘米的梯形即可,并涂上阴影。
(2)计算面积(3+5)×h÷2=4h,要画一个面积与它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分别利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画一个底为4厘米,高为h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和画一个底为8厘米,高为h厘米的三角形即可满足题意。
【详解】(1)如图:
(2)(3+5)×h÷2
=8×h÷2
=4h(平方厘米)
4h÷h=4(厘米)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为4厘米;
4h×2÷h=8(厘米)
所以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厘米。
如图:
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画出指定面积的图形。
22.(1)上车1人;下车6人
(2)中间第3站
(3)中间第4站
【分析】(1)根据题意,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
(2)表格中的0表示没有上车的人数;
(3)负数表示下车人数,比较负数大小,越小表示下车的人数越多。
【详解】(1)中间第2站中的﹢1表示上车1人,﹣6表示下车6人;
答:中间第2站,上车1人,下车6人。
(2)第3站中的0表示没人上车;
答:中间第3站没有人上车。
(3)﹣9<﹣7<﹣6<﹣5,第4站下车人数最多。
答:中间第4站下车人数最多。
本题考查正负数的实际应用,关键明确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
23.262.5千米
【详解】(112.5+112.5)÷(1+12-10)=75(千米/时)
75×(10-8)+112.5=262.5(千米)
答:距离是262.5千米。
24.甲4.2元;乙0.6元
【分析】根据丙应该拿出4.8元钱,可知8个面包的总价为4.8×3=14.4(元),因此每个面包的价钱为14.4÷8=1.8(元)。再求甲付5个面包的价钱为(1.8×5)元,再减去每个人应付的4.8元,就可求得丙应该给甲的钱,丙给甲后剩余的钱数就是丙应该给乙的钱数。
【详解】4.8×3÷8×5-4.8
=14.4÷8×5-4.8
=1.8×5-4.8
=9-4.8
=4.2(元)
4.8-4.2=0.6(元)
答:丙应该给甲4.2元,给乙0.6元。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四则复合应用题,求出一个面包的钱数是解题的关键。
25.①27.9米
②队伍行进的速度
【分析】①根据题意,先计算从第一排士兵到第14排士兵的长度,利用植树问题公式: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14排士兵有间隔数为:14-1=13(个),所以间隔长:13×0.9=11.7(米),脚长共:0.3×14=4.2(米),所以队伍总长度:6×2+11.7+4.2=27.9(米);
②根据行程问题公式可知,要想计算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长,需要知道队伍行进的速度。
【详解】①(14-1)×0.9+0.3×14+6×2
=11.7+4.2+12
=27.9(米)
答:这样的一个受阅部队方阵有27.9米。
②要求方阵经过检阅区的时长,还需要知道队伍行进的速度。
本题主要考查植树问题,关键根据图示计算队伍的长度。
26.(1)见详解;
(2)
(3)见详解
【分析】(1)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信息即可补全统计表和统计图,求五年级(1)班的男生人数,就把白色条形的人数相加,求女生人数就把图中深色条形的数量相加;求全班的人数就是男女生人数相加。
(2)全班女生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数,小丽排在第10个,在1.50~159米之间有10人,她的身高大约在这个范围,根据选项即可解答。
(3)最矮的是1.40~149米,这个范围既有男生也有女生,所以这个班最矮的不一定是女生。
【详解】(1)1.40~149米的总人数:8+3=11(人)
1.50~159米的总人数:10+22=22(人)
1.60~169米的总人数:3+6=9(人)
女生总人数:8+10+3=21(人)
男生总人数:3+12+6=21(人)
全班总人数:21+21=42(人)
补全统计表和统计图如下:
(2)女生根据身高排成一行,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数,小丽排在第10个,她的身高是1.50~159米之间;所以
(3)答:我认为她的说法不对,因为这个范围既有男生也有女生,所以全班最矮的不一定是女生。
本题主要考查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关键是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完成题目。
期末模拟测试卷(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测试卷(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模拟测试(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测试(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模拟测试(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测试(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