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等五校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1—15课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将姓名、学校、考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时,选择题要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要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上。
第I卷 选择题 (共90分)
一、选择题(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下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位于长江下游的是( )
①仰韶文化 ②红山文化 ③河姆渡文化 ④良渚文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2.周人以九百亩为一“井”,平均分为九块,每块一百亩,中间一块为公田,周边八块为私田;私田由个人耕种,每家一块,收获归己,中间的公田由八家人共同耕种,收获归公。关于这一时期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被称作均田制B.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C.始于商鞅变法D.直接导致了西周灭亡
3.“周王给予地方诸侯的恩惠和优待明显高于在中央朝廷服务的王室官员,除了一些关系到王室利益的诸侯继位等事务外,没有证据显示中央朝廷曾试图干预地方封国的内部事务”。材料表明西周( )
A.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B.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C.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
4.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中央集权加强B.周王室衰微C.社会和平稳定D.儒学居主导地位
5.商鞅变法规定:“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这表明商鞅实行( )
A.什伍连坐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D.推行县制
6.有人把先秦诸子的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中央集权的法制派”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一股正气,平治天下。这些思想分别对应的是哪家学派( )
A.儒、法、道、墨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7.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现出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
A.使人民脱离了各诸侯国的统治B.奠定了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生产生活有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8.有学者指出:“是故秦者,古今之界也。自秦以前,朝野上下所行者,皆三代之制也;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非三代之制也。”该学者意在说明秦朝( )
A.割裂了政治制度发展B.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C.政治制度具有开创性D.治国理念为后世所认同
9.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废除分封制,创立郡县制。郡县两级的长官分别由中央任免,他们直接对中央政权负责。县自秦以后一直作为基本的行政区划,历代没有什么变化。秦朝这些举措( )
A.为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确立奠定基础B.在世界地理行政史上有划时代意义
C.郡县二级的地方管理机制得以固化D.官僚政治已经完全取代了贵族政治
10.汉文帝下诏允许农民开荒耕种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文、景二帝还鼓励富人高价购买农民的粮食,增加农民的收入,将田租税率由汉初十五税一降到三十税一,还免除田税长达12年。在文景时期,连坐、肉刑基本废除了。据此可知,文、景二帝( )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实现了国家的强盛D.彻底摒弃秦朝的制度
11.汉武帝即位后,一方面通过亲自过问政务,以切断九卿及以下官吏与丞相的联系;另一方面以贤良文学上书言事,并在现任官吏中选拔出一批人作为自己的侍从和助手。这些做法( )
A.巩固了国家统一局面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D.完善了官员选拔制度
12.如图漫画反映了汉代一位皇帝的治国措施,他是( )
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元帝
13.秦汉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北方经济总体上仍强于南方;但北重南轻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变。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南北政权对峙与竞争B.丝绸之路的开辟
C.南方丰富的人力资源D.江南经济的开发
14.图中的A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A.秦朝B.西汉C.唐朝D.元朝
15.史学界认为:古代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西汉时期能够论证该观点的是
A.前期无为而治,体现了道家的调剂作用
B.中期国弱变有为,体现法家的支持作用
C.中期加强中央集权,体现儒家文饰作用
D.后期重农抑商,体现了法家的支持作用
16.《后汉书》记载,东汉王朝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28-75年)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诸位儒生讨论儒家经典内容,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一做法
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发展B.体现了他对太学教育的不满
C.带动了汉代民间的向学风气D.把儒家思想确立为统治思想
17.淝水之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争,也是决定南北割据局面的关键战争。这场战争( )
A.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B.维持了南北对峙格局
C.结束了国家分裂的局面D.少数民族取得了胜利
18.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在这个一体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用武力带来新鲜的血液,而汉族以其传统文化及政治制度和农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国家整合功能。这主要说明( )
A.隋唐盛世局面与民族交融紧密相关B.民族交融是国家重归统一重要原因
C.尚武精神自此融人了中华民族血脉D.少数民族文化推动中原文化的创新
19.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
20.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百姓)非国家所有。”由此可知唐太宗( )
A.虚怀纳谏,建章立制B.戒奢从简,减轻赋税
C.知人善任,成就称霸伟业D.以农为本,重视发展生产
21.中国古代科技一度走在世界前列,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优秀的科技发明成果。下列科技成果中,属于隋唐时期的是( )
①贾思勰著述《齐民要术》 ②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③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 ④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2.自大运河修通之后,扬州作为运河、长江码头,在军事地理与区位特征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隋代设置的以扬州为中心的江都郡辖境包括长江南北的两片土地,将长江天险包容在同一政区之内。江都郡的设置( )
A.受行省制度的影响B.意在防范分裂割据
C.遵循山川形便原则D.利于市镇经济兴起
23.如表为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规定。它反映了这三个时期( )
A.细化考察标准,凸显以德为先B.选拔官员唯德取人,任人唯贤
C.儒家伦理观始终居于支配地位D.重视官员道德品行,知刑懂法
24.下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赋税制度的变化,图中方框①②③内应填写的分别是( )
A.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B.均田制、租调制、两税法
C.两税法、租庸调制、租调制D.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25.鉴于对九品中正制下州县中正官在举荐人才时“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皇上)之威福,夺天朝(朝廷)之权势”的不满,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由此可见,隋朝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完善监察制度B.选拔忠实奴才C.加强中央集权D.维系贵族特权
26.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 )
A.分散知州的权力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
C.超越知州的权力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
27.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 )
A.科举制的完善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C.察举制的发展D.八股取士制度形成
28.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下列史实与其对应正确的是
A.农业革命——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信息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商业革命——严格执行坊市制度D.能源革命——普遍使用煤做燃料
29.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B.减轻了人民负担
C.造成财政状况日益恶化D.实现了富国强兵
30.宋以前,社会救助以乡村地区的赈灾救荒为重点。宋代,政府下令设置广惠仓,用以救助“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并逐渐形成了城市化官方救助体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自然灾害严重B.城市经济繁荣
C.边疆战事频繁D.儒家思想复兴
31.据史籍记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该史料描绘的官制属于
A.辽B.西夏C.金D.元
32.我国西汉初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
33.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年来,中国与亚非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推动明朝政治革新进程D.扩大海外贸易的规模
34.康熙时期设置巡台御史制度,都察院每年派遣满、汉御史各一人前往台湾,监督地方官员的政务执行情况,兼管文化教育。清政府此举意在( )
A.强化皇权提升决策能力B.维护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
C.促进台湾社会协调发展D.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35.如表涉及军机处的一些现象。表中变化( )
A.说明大臣专权现象严重B.反映了军机处的性质发生变化
C.显示出军机处规模扩大D.表明军机处的保密原则被破坏
36.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中商人开始以“正人君子”的形象粉墨登场。同时,文学作品中也不注重内容的高雅与和文章的文采,而是充满了对世俗人情的玩味、对荣华富贵的渴羡、对公案灵怪的兴趣等。这反映出当时( )
A.理学世俗化的新途径B.传统伦理观念根深蒂固
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37.下列有关戚继光抗倭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戚继光为扫清倭寇作出重大贡献
B.戚继光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C.其斗争使明朝从此免除外来威胁
D.其斗争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8.下列重大举措,反映了清朝( )
A.封建经济繁荣B.实行闭关锁国C.内忧外患严重D.加强边疆管辖
39.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下列史料记载的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太祖登正阳门,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②“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佐也。”
③“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④“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A.④②③①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②④③①
40.明清存在大量关于雇佣劳动者因不满压低工资而展开的罢工活动。《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中就记载∶雍正十二年,长洲、元和两县被解雇的丝织业工匠开展罢工斗争,要求增加工资。这种现象体现了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状况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劳资斗争危及社会稳定
41.他的书被誉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在他看来,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及国家的责任是保障天下百姓各得其利,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公。据此可知,他是
A.朱熹B.王守仁C.李贽D.黄宗羲
42.雍正时期,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材料反映出雍正时期
A.大力提倡民间开矿B.废除盐铁官营政策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资本主义方式发展
43.元代在部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从明代开始,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已经出现。到了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大规模实行的“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改土归流”实行的主要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南地区
44.任何思想的发展都有其脉络可循,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也决非无本之木……虽然在许多观点上黄宗羲对传统儒家的思想作了许多批判,但从根本上来说他的思想还是发轫于儒家这个根基的。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条件下的再活跃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简单再现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45.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指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据此归纳康熙帝不修长城的理由,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与蒙古关系密切,足以防备朔方来犯B.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C.长城失去原有的防御功能D.修德安民是守国之本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0分)
二、材料分析题(1小题,共10分)
46.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2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宰相制度的特点。(2分)
(3)概括材料三反映出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3分)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BBC 6-10 DDCAB 11-15 CCDBA 16-20 ABBDD
21-25 BBAAC 26-30 AABAB 31-35 AAABD 36-40 CCDBA
41-45 DCBAB
二.非选择题
46.
(1)制度:分封制。(1分)
中央:三公九卿制 (1分) 地方:郡县制。(1分)
(2)制度: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1分)
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
(3)变化: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的比重不断上升。(1分)
原因:科举制确立并发展。(1分)
积极影响:扩大统治基础,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形成社会重学风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的原则(答任意两点得2分)
①
嫡长子继承制、何尊、共和行政
②
中朝、盐铁官营、董仲舒
③
三家分晋、圆形方孔钱、李悝变法
④
曲辕犁、“天可汗”、《职贡题》
时期
概况
西周
以“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与“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
秦朝
秦律中规定了考课原则——“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
唐朝
唐玄宗时制定的监察法规——《六察法》,六察中的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
清初
“奏折直达皇帝,臣僚不得与闻”成为成例
乾隆时
和珅“在军机时,虑人举发,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
嘉庆时
闲杂人等“借回事画稿为名”聚集军机处周围,虽经整肃好转,但是不久“折稿未达于宫廷,新闻早传于街市”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62年
清朝设立伊犁将军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沈阳市五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docx、沈阳市五校联考高一历史科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历史试题docx、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