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海陆的变迁(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05254/0-17031218182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海陆的变迁(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05254/0-1703121818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海陆的变迁(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05254/0-17031218182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白居易的《杂曲歌辞·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完成下面小题。
1.“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说明( )
A.海陆变迁的原因是海水侵蚀B.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始终不变
C.海洋和陆地是相互变化的D.海洋和陆地的面积一直相等
2.与“东海变桑田”成因一致的是( )
A.红海面积不断增大B.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
C.荷兰沿海地区填海造陆D.尼罗河冲积平原面积增加
【答案】1.C 2.D
【解析】1.“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指的是沧海桑田的变化,说明海洋和陆地永远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排除ABD,选择C。
2.结合材料可知“东海变桑田”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而形成冲积平原;由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红海面积在不断增大,A错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在不断升高,B错误;荷兰为著名的“低地国”,通过人为填海造陆增加国土面积,C错误。尼罗河冲积平原面积增加,与题干一致,本题选择D。
【点睛】世界上海陆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是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等
据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发生6.6级地震;2023年5月2日23时27分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两次地震,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地震都是因为板块张裂B.两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C.两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两地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附近
4.实际生活中,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做法最合理的是( )
A.跳楼B.躲在窗下
C.应迅速乘坐电梯离开D.要护住头部、躲至墙角处
【答案】3.D 4.D
【解析】3.读图可知,两次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的交界地带,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较活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正确避震方法是保护好头部,就近躲在墙角处,D正确;跳楼、多在窗下、乘电梯下楼,都很危险,容易造成伤害,ABC错误。故选D。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 )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B.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D.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6.图中甲大洲西岸凹入部分与丙大洲东岸凸出部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说法( )
A.大陆漂移假说B.各大洲动物进化的相似性
C.全球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D.甲大洲西岸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答案】5.B 6.A
【解析】5.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可知,甲为非洲,丙为南美洲,两大洲之间的乙为大西洋,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结合所学知识,南美洲东岸凸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遥相对应,说明两个大陆本来应该连接在一起,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受此启发,提出了大陆的漂移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七大洲指地球陆地分成的七大陆地部分,即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以及南极洲。大陆漂移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
7.根据大陆漂移说,陆地、海洋的变化过程是( )
acbB.abcC.cbaD.Cab
【答案】D
【详解】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因此陆地、海洋的变化过程是cab,故选D。
8.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很久很久以前,台湾岛和大陆是相连的。其原因是( )
A.火山爆发和海啸 B.地壳变动和海陆升降
C.登山运动员携带的物品和人们的填海造陆D.气候变化和冰川消融
【答案】B
【详解】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很久以前是海洋,由于地壳的运动,演变为现在的高山;很久很久以前,台湾岛和大陆是相连的,由于海平面的升降,形成海洋。故选:B。
9.下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③大西洋两岸都分布有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④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详解】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大陆以前在可以生长大量植被的低纬度地区,经过漂移来到现在的地方;①正确;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说明人类活动造成了海陆的变迁;②错误;大西洋两岸都分布有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与古老地层的相似性说明了整体的大陆后来分离,③④正确;故选D。
二、解答题
10.读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六大板块分别是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红海在不断 (扩张、缩小),原因是板块 (挤压、张裂)
(3)地中海在不断 。(扩张、缩小),原因是板块 (挤压、张裂)。
【答案】(1) 亚欧 非洲 印度洋 太平洋 美洲 南极洲
(2) 扩张 张裂
(3) 缩小 挤压
【分析】本大题以六大板块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六大板块的位置、名称、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的影响、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A板块是包括亚洲和欧洲大部分的亚欧板块;B板块是包括非洲绝大部分在内的非洲板块,C板块是包括印度洋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在内的印度洋板块;D板块是几乎全部为海洋的太平洋板块,E板块是包括南、北美洲绝大部分在内的美洲板块;F是南极洲板块。
(2)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由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正在发展张裂,所以红海的面积将逐渐扩张,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3)由图可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正在发生碰撞挤压,使得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11.结合图中的甲、乙两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甲图中A处有最雄伟山脉 山脉,此地地震频发,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B地 海域,面积正在不断 (扩大/缩小)
(2)乙图反映的是板块的 运动,与甲图中A、B两处中 处相符合。
(3)结合甲图分析,日本地震频发,原因是该国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图中C地地震很少发生,原因是 。
【答案】(1) 喜马拉雅 地中海—喜马拉雅 红海 扩大
(2) 挤压 A
(3) 太平洋 亚欧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板块局部分布图、板块运动示意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世界著名的山脉、世界的火山地震带、板块的运动、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根据海陆轮廓和相对位置判断,A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B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正在不断扩张,预计几千万年后成为新的大洋。
(2)观察乙图板块运动方向可知,呈碰撞挤压运动,和甲图中A处板块运动方向相同;
(3)甲图中,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C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因此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地震。
提升综合练
一、选择题
我国在中印边境线的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区海拔4088米的悬崖上修建了拉则拉哨所,该哨所被称为“悬崖哨所”。下图为板块示意图和拉则啦哨所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拉则拉哨所所处山脉仍在持续升高,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2.拉则拉哨所最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B.台风C.海啸D.洪涝
3.拉则拉哨所官兵在边境巡查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①暴雨②严寒③缺氧④浓雾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二、解答题
4.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对于“万山之宗、大地之母”的身高重新定义,图示意全球六大板块,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板块的名称是 板块,B板块的名称是 板块。
(2)英国与日本相比,地震比较频发的国家是 ,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 。
我国2020年喜马拉雅山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测量出珠峰又“长高”了。
(3)请从下面的备选答案中,选择相关内容的数码填入答题卡图中,完成珠峰又“长高”因果关系知识结构图。
备选答案:①亚欧板块②非洲板块③碰撞挤压
④珠穆朗玛峰“长高”⑤相向运动⑥多火山、地震
a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该地当月降水量为,据表中材料推断,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等温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四地属于低温中心的是,图中等温线特征的推断有误的是,全球最宜居城市主要位于,图中世界年平均气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