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汉代的《氾胜之书》记载:“芸苔(萝卜)定霜乃收,不足霜即涩”,说的是打了霜的萝卜要甜一些,农谚亦有“霜打蔬菜分外甜的说法,“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之后天气渐冷、初霜出现,农作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蔬菜在“霜降”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
    B. “霜降“后蔬菜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
    C. 蔬菜在“霜降“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会减弱
    D. 萝卜食用部位储存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叶肉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详解】A、蔬菜在“霜降”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
    B、“霜降“降温,蔬菜细胞内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细胞代谢减弱,B正确;
    C、在“霜降“后,温度降低,会抑制呼吸酶和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所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会减弱,C正确;
    D、萝卜食用部位储存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D正确。
    故选A。
    2. V-PPase和H+-ATPase是两种具有质子泵(如图)功能的酶,对果实酸度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叶面喷施钙肥后荔枝果肉有机酸并未转运进入液泡,而是主要积累于液泡外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并负反馈调节果肉细胞的呼吸作用,使细胞在成熟期减少对糖分的消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V-PPase和H+-ATPase酶仅具有催化作用
    B. H+从细胞质转移到液泡内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 叶面喷施钙肥会提高两种跨膜运输酶活性
    D. 有机酸向液泡运输加强可以缓解果肉细胞对糖分的消耗
    【答案】B
    【解析】
    【分析】物质运输方式:
    (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
    (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
    【详解】A、由题图可知,质子泵可以转运H+,既有运输功能也有催化作用,A错误;
    B、H+从细胞质转移到液泡内的运输方式消耗了ATP,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
    C、叶面喷施钙肥后,荔枝果肉有机酸(H+)并未转运进入液泡,推测叶面喷施钙肥会抑制两种酶活性,C错误;
    D、由题干可知,有机酸积累于液泡外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可负反馈调节果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胞对糖分的呼吸消耗,D错误。
    故选B。
    3.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酶 Q、酶Q的底物、适宜浓度的 KCl及调节 pH的物质,对该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表(各组均加入等量且适量的酶Q的底物和酶 Q)。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KCl可能会使酶 Q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 若只考虑①②⑤组,则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C. 温度 70℃、pH为9时,该酶的活性不一定最高
    D. 通过该实验不能说明该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底物彻底完全水解所用的时间越短,酶的活性越高。据表格分析,组别②的酶活性相对较高。但由于题表各组的pH和温度梯度较大不能确定此条件下酶O的活性是否最高。
    【详解】A、②③组除KCl的添加与否外,其余条件均相同且在不添加KCl时,底物不能被水解,故推测KCl能激活无活性的酶Q,该过程中酶Q的空间结构可能改变,A正确;
    B、若仅考虑此三组,则实验的自变量为pH和温度,B错误;
    C、在题表条件下②组(温度为70°C、pH为9)中底物完全水解所用的时间最短,但由于题表各组的pH和温度梯度较大不能确定此条件下酶Q的活性是否最高,C正确;
    D、该实验缺少单独使用无机催化剂的组别,探究酶的高效性时,需要与无机催化剂进行比较,因此不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D正确。
    故选B。
    4. 鹅掌柴是我国多地重要的园林绿化材料,其移栽成活的关键是生根状况。某研究者利用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插条,进行了扦插生根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应用相应溶液处理插条基部
    B. 插条生根状况最佳的处理组合是2,4-D浓度1∶1000、处理时间4h
    C. 实验之前,需要提前设计预实验进行摸索以便设计出更合理的浓度梯度
    D. 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营养物质,但与肥料混合施用作用效果更好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为2,4-D对鹅掌柴插条生根影响,实验自变量是2,4-D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生根百分率和根长。
    【详解】A、插条的基部生根,因此实验中应用相应溶液处理插条基部,A正确;
    B、根据图示,当浓度为1∶1000、处理时间4h时,生根百分率和根长都最大,因此插条生根状况最佳的处理组合是2,4-D浓度1∶1000、处理时间4h,B正确;
    C、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因此需要提前设计预实验进行摸索以便设计出更合理的浓度梯度,C正确;
    D、由该实验不能得出2,4-D与肥料混合施用作用效果更好,D错误。
    故选D。
    5. 淹水胁迫对丝瓜幼苗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某小组对不同水淹条件下丝瓜幼苗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其结果如图所示(根淹是指仅根部水淹,半淹是指一半幼苗水淹),其中 MDH 表示苹果酸脱氢酶(参与有氧呼吸),LDH 表示乳酸脱氢酶(参与无氧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的淹水程度为自变量,对照组应不提供任何水分
    B. 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及淹水程度的加深,两种酶的活性都升高
    C. 解除胁迫7天后,T2组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
    D. 淹水处理21 天时三组丝瓜幼苗根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会产生 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根细胞无叶绿体。实验的自变量是淹水程度,因变量是丝瓜幼苗呼吸相关酶的活性。
    【详解】A、分析题干及题图信息可知,本实验的淹水程度为自变量对照组应给以常规(正常)的水分,并不是不提供任何水分,A错误;
    B、根据图示信息,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MDH活性下降同时LDH活性先升高后下降,B错误;
    C、与第21天相比,解除胁迫7天后T2组LDH活性明显升高,但MDH活性明显降低,说明此时T2组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C正确;
    D、根细胞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6. 一般来说,雌雄异株植物自然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但环境因子会使性别比例偏离。斑子麻黄是耐贫瘠、干旱、寒冷的雌雄异株植物。下图为某山坡不同区域(S1、S2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S3、S4)斑子麻黄种群调查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调查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不需要随机取样
    B. S2样地斑子麻黄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 营养不良环境下幼龄雄株比雌株生命力更强
    D. 海拔越高则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越明显
    【答案】C
    【解析】
    【分析】1、S2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S3、S4,与S1、S2样地中的种群相比,S3、S4样地中幼年个体的比例却较高,老年个体比例相对较低,说明营养不良环境下幼龄雄株比雌株生命力更强。
    【详解】A、调查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需要随机取样,A错误;
    B、S2样地斑子麻黄种群中老年个体多,幼年个体少,故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错误;
    C、由题干信息知,S1、S2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S3、S4,与S1、S2样地中的种群相比,S3、S4样地中个体较高,同时据柱形图可知,营养不良环境下幼龄雄株比雌株生命力更强,C正确;
    D、图中数据无法说明海拔越高则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越明显,D错误。
    故选C。
    7. 如图表示一个正在分裂的基因型为AAXBY的动物细胞,图示为染色体(用数字表示)及所带部分基因(用字母表示)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该细胞产生了一个AXBY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的精细胞为AXBY、A、a
    B. 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2号和4号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C. 该细胞仅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不能出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
    D. 若该细胞正常分裂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图中细胞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若该图表示基因型AAXBY的精原细胞,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已知产生了一个AXBY的精细胞,则同时产生的精细胞可能为AXBY、A、a,也可能为aXBY、A、A,A错误;
    B、同源染色体没有联会,所以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2号和4号为同源染色体即一对性染色体,B正确;
    C、由于图中为基因型为AAXBY的动物细胞,该细胞仅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不能出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有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
    D、若该细胞正常分裂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完成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致,也与图中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D正确。
    故选A。
    8. CD20抗原是一种 B细胞分化抗原,可位于前B细胞和成熟B细胞上。CD20抗原基因在95%以上的B细胞性淋巴瘤中表达,而在造血干细胞、浆细胞和其他正常组织细胞中不表达。利妥昔单抗是针对CD20抗原的一种单克隆抗体,其与肿瘤细胞上的 CD20 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分析以上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 B细胞和成熟 B细胞都是在免疫器官骨髓中生成的
    B. 利妥昔单抗为肿瘤细胞提供了诱导细胞凋亡的信息
    C. 利妥昔单抗只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发挥作用
    D. 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B细胞的过程中,CD2O抗原基因进行表达
    【答案】C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特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详解】A、B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而且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迁移到胸腺中成熟,A正确;
    B、利妥昔单抗属于人工合成的免疫活性物质,是一种信息分子,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B正确;
    C、前B细胞和成熟B细胞以及B细胞性淋巴瘤细胞都具有CD20抗原,利妥昔单抗对它们均起作用,C错误;
    D、造血干细胞中CD20抗原基因不表达,成熟B细胞上具有CD20抗原,故基因表达过程可发生在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B细胞的过程中,D正确;
    故选C。
    9. 为分离和纯化大豆根瘤菌,研究者取大豆的根瘤,然后用自来水冲洗根瘤至其上无泥土,再进行操作X后,切开根瘤,并将切面贴于 YEM培养基上,划线,倒置于28C培养箱中培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大豆根瘤菌和大豆的代谢类型相同
    B. 理论上,YEM培养基中可以不含氮源
    C. YEM 培养基配制完成后,也需要进行操作X
    D. 待平板出现菌落后,选取目的菌落再次划线纯化计数镜检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离纯化微生物,可以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是平板划线法不可以计数;根瘤菌是固氮菌,所以理论上可以不加氮源。
    【详解】A、大豆根瘤菌能固氮,但它是异养微生物,靠大豆提供有机养料如糖类,代谢类型为异养型,大豆是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A错误;
    B、根瘤菌可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氮源,所以YEM培养基中理论上可以不含氮源,B正确;
    C、根瘤需要消毒,所以操作X是消毒,而培养基配置完成后需要灭菌,C错误;
    D、平板划线法不可以计数,D错误。
    故选B。
    10. RNA编辑是一种对转录得到的初级mRNA进行修改的表达调控机制。下图为哺乳动物载脂蛋白B的mRNA在成熟前进行的编辑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肝细胞和小肠细胞中载脂蛋白B基因序列不完全一致
    B. 肝细胞和小肠细胞中的载脂蛋白B的结构相同
    C. 上述RNA编辑的过程中最可能发生了单个碱基的增添或缺失
    D. RNA编辑可能参与了细胞分化的调控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
    【详解】A、由于肝细胞和小肠细胞都是有丝分裂产生、经分化后而来,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因此两者中载脂蛋白B基因序列完全一致,A错误;
    B、肝细胞和小肠细胞中的载脂蛋白B的mRNA不同,因此翻译出的蛋白质结构不同,B错误;
    C、上述RNA编辑的过程中最可能发生了单个碱基的替换,出现新的终止密码子,导致mRNA变短,C错误;
    D、RNA编辑使得同一种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不同,使得不同的细胞出现差异,因此可能参与了细胞分化的调控,D正确。
    故选D。
    11. 某种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vy和a的控制,Avy为显性基因,表现为黄色体毛,a为隐性基因,表现为黑色体毛。将纯种黄色小鼠与黑色小鼠杂交,F1却表现出不同的毛色(黄色和黑色之间的过渡类型)。这是由Avy基因前端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发生甲基化所导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1的表型说明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B. 甲基化导致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引发Ay基因突变
    C. F1表型发生的变化不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D. Avy基因前端的碱基甲基化后,促进了Avy基因表达
    【答案】A
    【解析】
    【分析】甲基化,是指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将甲基催化转移到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可形成各种甲基化合物,或是对某些蛋白质或核酸等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甲基化产物。
    【详解】A、将纯种黄色小鼠(AvyAvy)与黑色小鼠(aa)杂交,F1却表现出不同的毛色,说明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A正确;
    B、甲基化并未改变碱基序列,基因也未突变,甲基化只是影响基因的转录(表达),B错误;
    C、F1表型发生的变化是由甲基化引起,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错误;
    D、Avy基因前端的碱基甲基化后,抑制了Avy基因表达,D错误。
    故选A。
    12. 美国沙漠峡谷中水资源十分匮乏,但是在沙漠的一些各自孤立的水体中,进化出了一些奇怪的小鱼——斑鳉。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都能适应各自所在水体的环境,形成了对高温和缺氧耐受上存在较大差异的亚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沙漠的不同水体在温度和含氧量上存在差异
    B. 不同水体会阻碍斑鳉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C. 不同水体的斑鳉中抗高温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同
    D. 所在水体的不同导致斑鳉基因突变朝不同方向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题中显示,沙漠的一些各自孤立的水体中,进化出了一些奇怪的小鱼——斑鳉。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都能适应各自所在水体的环境,形成了对高温和缺氧耐受上存在较大差异的亚种,据此可推测沙漠的不同水体在温度和含氧量上存在差异,A正确;
    B、由于沙漠中的一些水体是各自孤立的,因而阻碍了斑鳉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正确;
    C、不同水体的斑鳉在高温和缺氧耐受上存在较大差异,属于不同的亚种,进而可推测这些不同的斑鳉抗高温基因的基因频率存在差异,C正确;
    D、所在水体的不同温度和缺氧条件对斑鳉基因产生的不同突变类型进行了定向选择,进而形成了不同的亚种,即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不是水体不同环境诱导的结果,而是不同的环境对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13. 阿托品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物。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放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缩减弱甚至不能收缩;再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能水解乙酰胆碱)。据此判断,阿托品抑制突触处的兴奋传递的机制可能是( )
    A. 破坏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
    B. 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C. 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
    D. 阻断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
    【答案】C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电信号会转化为化学信号,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传递信息,由题意可知,阿托品会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放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缩减弱甚至不能收缩,说明阿托品阻止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抑制乙酰胆碱的水解后,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说明阿托品没有破坏突触的结构,也没有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或阻断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可能是因为阿托品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和受体结合,进而影响了突触处的兴奋的传递。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验与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都遵循了假说—演绎法
    C.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模型建构方法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和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采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详解】A、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验(3H标记的亮氨酸)与证明DNA半保留复制(15N)的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15N没有放射性,A错误;
    B、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都遵循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
    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构建了物理模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研究构建了数学模型,C正确;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统计方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采用了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正确。
    故选A。
    15. 甜槠林是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代表性植被,研究者通过相关实验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郁闭甜槠林(受人为影响较小)与干扰甜槠林(适度择伐乔木)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优势度进行比较,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注:群落内物种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优势种的地位越突出,群落优势度越大。
    A. 调查物种丰富度时,样方面积以达到物种数基本稳定的最小面积为宜
    B. 干扰林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群落优势度降低,主要原因是阴生植物入侵
    C. 封育保护后干扰林发生次生演替,物种多样性减少,群落优势度增大
    D. 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是生态系统适应外界干扰的一种对策
    【答案】B
    【解析】
    【分析】丰富度指的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调查物种丰富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朝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详解】A、调查物种丰富度时,在一定范围内,物种数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大而增大,选择合适的样方面积以达到物种数基本稳定的最小面积为宜,A正确;
    B、由于阳生植物入侵,灌木层和草本层在竞争阳光过程中不占优势,从而导致干扰林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群落优势度降低,B错误;
    C、由表格数据可知,郁闭林的物种多样性较低,但是群落优势度较大,干扰林的物种多样性较高,但是群落优势度较小,封育保护后干扰林向郁闭林的方向发生次生演替,物种多样性减少,群落优势度增大,C正确;
    D、演替过一般朝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群落结构更加复杂的方向进行,这样可以提高群落的稳定性,有利于生态系统适应外界干扰,D正确。
    故选B。
    16. 肺癌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抗CTLA-4免疫疗法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已开启肺癌治疗新时代。CTLA-4是一种位于细胞毒性T细胞上的跨膜蛋白,能防止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属于免疫检测点之一,研究发现,通过阻断CTLA-4的信号通路,能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力。图中的APC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CTLA-4 抗体可以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力
    B. 细胞毒性T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既可参与细胞免疫也可参与体液免疫
    C. 肿瘤细胞通常会增强CTLA-4基因的表达,从而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D. APC 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等,其细胞膜上的 B7 可特异性与CD28 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②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而后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③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④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⑤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细胞免疫过程: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CTLA-4抗体与T细胞表面的CTLA-4特异性结合,阻断了CTLA-4的信号通路,能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力,A正确;
    B、细胞毒性T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错误;
    C、肿瘤细胞为了逃过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通常会增强CTLA-4基因的表达,激活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从而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C正确;
    D、APC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以及B细胞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其细胞膜上的B7可特异性与CD28结合,D正确;
    故选B
    17. 乙肝病毒表面主蛋白是由H基因控制合成。下图是将H基因导入某酵母菌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5'A和3'TT分别是该酵母菌中某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此启动子还能使外源基因在酵母菌中高效表达,3'A是该基因下游的序列。科学家将改造过的P质粒与H基因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再在重组质粒特定部位酶切,形成的重组DNA片段可以整合到酵母菌染色体上,最终实现H基因的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构建重组质粒时,可在H基因两侧分别接上SnaBI和AvrⅡ的酶切位点
    B. 步骤1中,将重组质粒先导入大肠杆菌目的是复制出大量重组质粒
    C. 步骤3中,用BglⅡ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可以获得图示的重组DNA片段
    D. 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可以筛选出含有H基因的酵母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A、为实现H基因和P质粒重组,只能用限制酶SnaBI和AvrⅡ切割质粒,并在H基因两侧的接上相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这样设计的优点是确保定向连接(避免质粒和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及自连),A正确;
    B、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其目的是为了让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里扩增,获取大量重组质粒,B正确;
    C、步骤3中,重组DNA片段首尾分别是5'和3',用BglⅡ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可以获得图示的重组DNA片段,C正确;
    D、重组DNA片段含卡那霉素基因,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可以筛选出含有H基因的酵母菌,D错误。
    故选D。
    18.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将外植体包埋在人工种皮中,就形成了人工种子
    B. 肝细胞培养过程中向培养液中通入 5%的CO2刺激细胞呼吸
    C.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利用植物的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抗毒苗
    D. 生产生长激素使用乳腺或膀胱生物反应器时,对动物的年龄、性别选择一般有差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1、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地实现大量繁殖:①作物脱毒:利用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②人工种子: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包上人工种皮制成;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
    (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
    2、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A、人工种子中包埋的是顶芽、腋芽、不定芽或胚状体,而不是外植体,A错误;
    B、肝细胞在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箱的气体环境是95%空气和5%的CO2,其中的CO2是用来维持培养液的pH,B错误;
    C、植物的茎尖含有的病毒量很少或不含有病毒,因此可以用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而不是抗毒苗,C错误;
    D、生产生长激素使用乳腺反应器时,一般选用雌性动物,使用膀胱反应器时,一般不考虑动物的性别。乳腺反应器在乳腺发育成熟才能分泌生长激素,而膀胱生物反应器则不受年龄限制,但是会受年龄的限制,选择一个新陈代谢比较好的年龄,D正确。
    故选D。
    19. 人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即“苦味胜过甜味”。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舌面和上颚表皮上的味蕾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产生甜味和苦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浅色TRC感应苦味分子;深色TRC感应甜味分子;代表增强,代表减弱
    A. ①为传入神经元,其胞体位于脊髓中
    B. “苦味胜过甜味”是由于在大脑皮层中,苦味信号得到强化,甜味信号被减弱
    C. “苦味胜过甜味”属于负反馈调节
    D. 苦味分子与TRC结合后,在②处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信号转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见图)。简单地说,反射过程是如下进行的: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详解】A、①为传入神经元,其胞体位于脊髓外,A错误;
    B、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可以产生感觉,由于在大脑皮层中,苦味信号得到强化,甜味信号被减弱,因此“苦味胜过甜味”,B正确;
    C、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从图中可知,会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C错误;
    D、苦味分子与TRC结合后,使感受器兴奋,产生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在②处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变,D错误。
    故选B。
    20. 图1为两个家族关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A、a 基因控制)是某单基因突变引起 的遗传病,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图2为图1中部分成员关于甲病基因DNA 经限制酶 切割并电泳后的条带情况;乙病(由B、b 基因控制)致病基因不在X、Y 同源区段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判断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关键证据是确定 I-4 含有的相关基因
    B. Ⅱ-3的基因型有2种可能,其杂合的概率为2/3
    C. Ⅱ-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2/303
    D. 若Ⅲ-1是个男孩,其患甲病的概率是1/3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分析甲病:Ⅰ-3和Ⅰ-4(I-1和I-2)正常,儿子Ⅱ-4(II-2)患病,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再结合电泳条带分析可知,Ⅰ-3和Ⅰ-4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分析乙病,I-3和I-4患病,有正常的女儿II-3,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A、分析甲病:Ⅰ-3和Ⅰ-4(I-1和I-2)正常,儿子Ⅱ-4(II-2)患病,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若要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关键证据是确定 I—4 含有的相关基因(若Ⅰ-4携带致病基因,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则否定了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分析甲病:Ⅰ-3和Ⅰ-4(I-1和I-2)正常,儿子Ⅱ-4(II-2)患病,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再结合电泳条带分析可知,Ⅰ-3和Ⅰ-4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乙病,I-3和I-4患病,有正常的女儿II-3,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推知I-3和I-4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故Ⅱ-3的基因型有2种可能:1AAbb、2Aabb,其杂合的概率为2/3,B正确;
    C、结合B选项的分析,I-1的基因型为Aabb,I-2的基因型为Aabb,故Ⅱ-1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由于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aa=1/10000,则a的基因频率=1/100,A=99/100,人群中Aa=2×1/100×99/100,AA=99/100×99/100,Aa:AA=2:99,则Aa在正常人群中的比例为2/101,只考虑甲病(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1/3AA、2/3Aa)与一个正常男性(2/101Aa)结婚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2/3×2/101×1/4=1/303,C错误;
    D、只考虑甲病的话,II-2的基因型为aa,II-3的基因型为1/3AA、2/3Aa,若Ⅲ-1是个男孩,其患甲病的概率是2/3×1/2=1/3,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五小题,共60分)
    21. 研究人员对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种生境内的物种数、鸟类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鸟类多样性最低的生境是_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原因可能 是_____________。
    (2)①在互花米草生境中有如图1所示的食物关系, 图中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有_______种,泥螺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斑嘴鸭摄食泥螺和克氏鳌虾的比例为3∶1,则斑嘴鸭每增加10kJ的生物量, 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通过食物网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______ (填“=”“>”或“<”)1000kJ的生物量。
    (3)通过实施一系列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许多珍稀鸟类如黑脸琵鹭、东方白鹳等的种群数量逐年增长,伴随着野生麋鹿种群的增长,放养区的优势植物由芦苇、香蒲等转变为狼尾草、白茅,该地区的群落发生了________演替,而野生麋鹿对互花米草的踩踏和啃食,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在湿地上的生长,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与保护区内的半散养相比,野生麋鹿出生率较低,但从2003 年起该保护区进行了有计划的麋鹿野生放归,探究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为探究不同盐度对芦苇和互花米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研究者设了3个盐度梯度:淡水(0)、 中盐度(15%)和高盐度(30%)。实验结果如图2,分析图示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鱼塘 ②. 植被单一,且人类干扰程度比较大
    (2) ①. 4 ②. 分解者和消费者 ③. <
    (3) ①. 次生 ②. 间接 ③. 放归会增加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对麋鹿野生种群发展有利
    (4)高盐度能抑制芦苇和互花米草的生长,但互花米草对盐分胁迫有着更强的耐受能力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在生物学分类上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
    2、表格分析:物种数最多的是阔叶林,鸟类的多样性相对值(鸟类的物种种类数)最大的是阔叶林,均匀度(各种鸟类的整体分配状况)最大的是荒地。
    【小问1详解】
    由表格数据可知,鱼塘鸟类多样性相对最低(2.679),可能是由于植被单一,且人类干扰程度比较大造成的。
    【小问2详解】
    ①在互花米草生境中有如图1所示的食物关系,包含生产者(互花米草、盐蒿、微体藻类)、消费者(克氏鳌虾、班嘴鸭、泥螺)、分解者(泥螺、克氏鳌虾)三种生物成分和有机腐殖质非生物成分,因此一共有4种;泥螺捕食盐蒿、互花米草,为消费者,泥螺以有机腐殖质为食,为分解者。
    ②斑嘴鸭增加10kJ生物量,传递效率为10%,摄取泥螺和克氏螯虾比例为3:1,则需要摄取生物量泥螺=10×3/4÷10%=75kJ、生物量克氏螯虾=10×1/4÷10%=25kJ,75kJ生物量泥螺和25kJ生物量克氏螯虾需要消耗生产者=75÷10%+25÷10%=1000kJ生物量。但由于泥螺和克氏原鳌虾还可从有机腐殖质中获取能量,因此需要消耗生产者的量小于1000kJ。
    【小问3详解】
    该地区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在湿地上的生长,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的价值,所以是间接价值;野生放归会增加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对麋鹿野生种群发展有利,因此从2003年起该保护区进行了有计划的麋鹿野生放归。
    【小问4详解】
    与盐度为0相比,30%下互花米草和芦苇株高和地上生物量下降,说明高盐度能抑制芦苇和互花米草的生长,但互花米草的下降幅度更小,说明互花米草对盐分胁迫有着更强的耐受能力。
    22. 金银花不仅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提高金银花产量,某实 验小组对3个品种的金银花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其叶肉细 胞中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光系统I(P680)和光系统Ⅱ(P700)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时间19时红花金银花叶肉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有 _____三个品种金银花在12时左右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为缓解"光合午休”现象,宜采取的措施是 _____
    (2)P680和 P700 镶嵌在叶绿体的_____上,其上的色素可利用95%乙醇提取、用_____ 法分离。若研磨时未加碳酸钙,则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变化是_____
    (3)叶肉细胞内将三碳糖转化为淀粉的过程发生在图2的 _____ 侧。
    (4)研究表明:金银花“光合午休”现象还与叶片中的D1 蛋白含量密切相关(D1 蛋白是调节光系统Ⅱ 活性的关键蛋白质)。强光照会导致D1 蛋白含量下降,而水杨酸(SA) 能减小D1 蛋白含量下降的幅度。下面是某同学以红花金银花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此结论的思路,请将该方案进行完善。
    ①将生长状况一致的红花金银花均分成3组,编号A 、B 、C;
    ②分别在强光照、 _____三种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_____的含量,并比较得出结论。
    ④预期结果:三组D1 蛋白的含量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用各组编号表示)。
    【答案】(1) ①. 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粒)、线粒体 ②. 适当遮阴或适当降温
    (2) ①. 类囊体膜 ②. 纸层析 ③. 距离点样处最近的两条色素带变浅变窄或缺失(或“叶绿素a和叶绿素b缺失或减少”)
    (3)A (4) ①. 强光+水杨酸 适宜光照(若互换位置④调整B>C> A) ②. D1 蛋白 ③. C >B>A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
    2、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二氧化碳被五碳化合物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小问1详解】
    图1所示时间19时内红花金银花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说明此时叶肉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光合午休产生的原因是光照太强导致温度过高使得气孔关闭所致,所以可以通过适当遮阴或适当降温的方法缓解“光合午休”现象。
    【小问2详解】
    P680和P700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体,进行光反应,则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其上的色素可利用95%乙醇提取。由于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所以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若研磨时未加碳酸钙(保护叶绿素),则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变化是距离点样处最近的两条色素带变浅变窄或缺失(或“叶绿素a和叶绿素b缺失或减少”)。
    【小问3详解】
    光反应的产物ATP和NADPH可用于暗反应,结合图2,ATP和NADPH在A侧,故叶肉细胞内将三碳糖转化为淀粉的过程(暗反应)发生在图2的A侧(叶绿体基质中)。
    【小问4详解】
    探究金银花“光合午休”现象与叶片中的D1蛋白含量密切相关,在步骤②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在强光照、强光照加水杨酸处理、适宜光照三种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D1蛋白的含量,并比较得出结论。故:②步骤为分别在强光照、强光照加水杨酸处理、适宜光照三种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④预期结果:由于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而水杨酸(SA)能减小D1蛋白含量下降的幅度,所以三组D1蛋白的含量从大到小依次是C >B>A(若②步骤互换位置则调整B>C> A)。
    23.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抗体, 其中SSB抗体特异性最强。科研人员为生产SSB抗体的检测试剂,利用基因工程获得重组SSB蛋白,流程如下,请回答:
    (1)利用RNA 通过①过程获得cDNA 需要________酶,从而获得 SSB基因,SSB基因通过PCR扩增,其延伸阶段需要___________酶的参与,而且在缓冲液中添加_______________以便激活该酶的活性。 目的基因片段扩增n代,共需要________个引物。
    (2)PCR循环之前,常要进行次预变性,预变性的目的是增加_________________的概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____________(填“必须”或“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3)为与PET41a质粒连接,获得的目的基因A 两端要含有________(写出限制酶名称)酶切位点。DNA 连接酶催化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片段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为了提高获得重组DNA的效率,除了考虑适宜的外界条件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4)获得含 SSB基因的重组质粒后,进行如下实验切割原质粒和重组质粒,获得片段大小见表格(1kb=1000碱基对),分析数据,计算可得SSB基因的长度为________。与人基因组文库中的SSB基因相比,通过①过程获得的SSB基因结构特点________(填“有”或“无”)启动子、终止子和内含子等非编码序列。
    (5)②过程目的是将重组质粒转入到用____处理过的大肠杆菌内,并接种于添加______的培养基上,收集菌落进行鉴定,将阳性菌落进一步纯化后再将菌体________处理,筛选得到重组SSB蛋白。
    【答案】(1) ①. 逆转录 ②. 耐高温的DNA聚合(Taq DNA聚合) ③. Mg2+ ④. 2n+1-2
    (2) ①. 模板DNA彻底变性 ②. 不必
    (3) ①. BamHI和XhI ②. 磷酸二酯键 ③. 目的基因的浓度,质粒的浓度,DNA连接酶的浓度,质粒的纯度,DNA连接酶的活性,粘性末端的种类和长短等等
    (4) ①. 3Kb ②. 无
    (5) ①. Ca2+(氯化钙) ②. 卡那霉素 ③. 破碎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和PCR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小问1详解】
    利用RNA通过①逆转录过程获得cDNA,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PCR技术中延伸阶段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Taq DNA聚合酶参与,缓冲液中需要加入Mg2+激活聚合酶的活性;如果扩增n代,共形成2n个DNA分子,有2n+1条单链,只有开始的两条母链不需要引物,其他的都需要引物,所以共需要2n+1-2个引物。
    【小问2详解】
    在循环之前,常要进行一次预变性,其目的是以便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PCR扩增目的基因需要知道一段DNA序列以便于设计引物,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质粒中存在限制酶 EcRⅠ、BamHⅠ和 XhⅠ识别序列,因为目的基因中存在限制酶 EcRⅠ识别序列,因此不能用限制酶 EcRⅠ切割,因此质粒只能用 BamHⅠ和 XhⅠ切割,因此为与 pET41a 质粒连接,获得的目的基因 A 两端要含有 BamHⅠ和 XhⅠ酶切位点。DNA 连接酶将 DNA 片段进行连接,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小问4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原质粒长 8.1kb,两种限制酶切割后得到的片段为 2.7kb、5.4kb,重组质粒长=3.4kb+5.0kb=8.4kb,结合质粒上的限制酶切割位点分析可得目的基因的长度=8.4kb-5.4kb=3kb。真核生物基因组在转录为 RNA 的时候,内含子转录的 RNA 部分会被加工处理掉,而非编码区的序列没有转录,所以就剩下外显子转录来的 RNA,也就是成熟 RNA,而 cDNA 是由 RNA 逆转录来的,也就是相当于没有启动子、终止子和内含子等非编码序列。
    【小问5详解】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大肠杆菌属于微生物,需要用 Ca2+处理;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 BamHⅠ和 XhⅠ切割质粒,已破坏氯霉素抗性基因,因此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只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可以将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接种于添加的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收集菌落进行鉴定。破碎处理可以得到细胞内的蛋白质。
    24. 已知某一年生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该植物的宽叶与窄叶、紫花与白花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 染色体上。某地种有一批宽叶紫花雄株与窄叶紫花雌株,以之作为亲本随机传粉,得到F1表型及数量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植物进行杂交,需进行人工授粉,具体操作是 _____。
    (2)花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白花的遗传方式是 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3)亲本雌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 _____
    (4)若取F1中的宽叶紫花植株随机传粉,F2中显性纯合子雌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
    (5)现有一株缺失一条3号染色体的窄叶雄株(记为M),欲以M及纯合宽叶品系为实验材料,通过杂交实验鉴定A/a 基因是否位于3号染色体上,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说明:该植物一年只能杂交一代,缺失两条3号染色体的个体死亡,其余个体生殖力和存活率相同)
    ①实验思路:
    第一步:选择M 与纯合宽叶雌株进行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得F2。
    第二步:观察记录子代的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I: 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_____ ,则 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Ⅱ: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_____ , 则A/a 基因不位于3号染色体上。
    【答案】(1)在母本开花前(雌蕊成熟前)先套袋,授以父本花粉后继续套袋
    (2) 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 亲本均为紫花,子代出现白花,且白花均为雄性
    (3)aXB: aXb = 2:1
    (4)5/48 (5) ①. 宽叶:窄叶=4:1 ②. 宽叶:窄叶=3:1
    【解析】
    【分析】题表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已知宽叶与窄叶、紫花与白花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宽叶紫花雄株与窄叶紫花雌株做亲本进行杂交。叶的宽度性状:由表格信息知,子代中宽叶∶窄叶在雌雄中均为3∶1,则推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宽叶为显性性状。再结合两亲本表型,因而推测出亲本雄株中AA∶Aa=1∶1,雌株基因型为aa;花色性状:亲本均为紫花,子代出现白花,且白花均为雄性,因而推知白花为隐性性状,且B、b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亲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XBX —,亲本紫花雄株的基因型为XBY。又子代雄性中紫花:白花=2:1,则推知亲本紫花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1:2。综上分析,宽叶紫花雄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XBY:1AaXBY,窄叶紫花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XBXB:2aaXBXb。
    【小问1详解】
    若该植物进行杂交,则要避免同种花粉干扰,要在母本开花前(雌蕊成熟前)先套袋,待雌蕊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后无法马上完成受精,所以仍要套袋阻止其它花粉的干扰。
    【小问2详解】
    花色这对相对性状中,亲本均为紫花,子代出现白花,且白花均为雄性,因而白花为隐性性状,且B、b位于X染色体上,因而白花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小问3详解】
    叶的宽度性状:由表格信息知,子代中宽叶∶窄叶在雌雄中均为3∶1,则推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宽叶为显性性状。再结合两亲本表型,因而推测出亲本雄株中AA∶Aa=1∶1,雌株基因型为aa;花色性状:亲本均为紫花,子代出现白花,且白花均为雄性,因而推知白花为隐性性状,且B、b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亲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XBX_,亲本紫花雄株的基因型为XBY。又子代雄性中紫花:白花=2:1,则推知亲本紫花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1:2。综上分析,宽叶紫花雄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XBY:1AaXBY,窄叶紫花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XBXB:2aaXBXb。aaXBXB基因型个体在雌性个体中占1/3,产生1/3aXB的配子;aaXBXb在雌性个体中占2/3,产生1/3aXB、1/3aXb的配子,因此亲本雌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XB: aXb = 2:1。
    【小问4详解】
    由(3)知,亲本宽叶紫花雄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XBY:1AaXBY,窄叶紫花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XBXB:2aaXBXb,则F1中的宽叶紫花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XB∶AaXBXb =2∶1,宽叶紫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XB∶aXB∶AXb∶aXb=(2/3×1/2+1/3×1/4)∶(2/3×1/2+1/3×1/4):(1/3×1/4):(1/3×1/4)=10∶10∶2∶2,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XB∶aXB∶AY∶aY=1∶1∶1∶1。F2中显性纯合子雌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则其比例为:10/24×1/4=5/48。
    【小问5详解】
    窄叶雄株M缺失一条3号染色体,若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基因型可表示为:a0(0表示无该染色体),则其与纯合宽叶(AA)植株杂交得F1基因型及比例为:1A0:1Aa。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2A:1a:10,F1随机传粉得F2,则F2基因型及比例为4AA:4Aa:4A0:2a0:aa:00。又缺失两条3号染色体的个体死亡,所以F2的表型及比例是宽叶:窄叶=12:3=4:1;若A/a基因不位于3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则其与纯合宽叶(AA)植株杂交所得F1基因型是Aa,F1随机传粉得F2基因型及比例为:1AA:2Aa:1aa,所以F2的表型及比例是宽叶:窄叶=3:1。
    25.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下降、语言障碍等。其病理特征表现之一是神经元之间存在β淀粉样蛋白斑块。淀粉样蛋白聚积后对神经元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出现组织坏死,神经元减少等情况。最新研究发现一定频率的光刺激能减少小鼠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数量,改善小鼠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β淀粉样蛋白是由相关前体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经__________等(细胞器)加工运输后分泌至组织间,并经水解酶作用转化为多肽聚积。部分AD患者不能说出完整句子可初步判断大脑皮层__________区受损,患者大脑皮层弥漫性萎缩,神经元大量减少将直接引起下列哪几项__________
    A.基本排尿反射丧失 B.痛觉减弱 C.心率减缓 D.肢体僵硬
    (2)某研究团队为探究光刺激频率对AD小鼠大脑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数量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a.实验动物分组:将生理状况相同的__________小鼠随机均分为光刺激组(PS组)和__________组(NS组)。相同数量的野生型小鼠作为__________组。
    b.实验动物处理:PS组小鼠每日接受40Hz(频率)强度为300勒克斯(光强)LED闪烁光刺激,持续四周。NS组和野生型小鼠的处理为__________,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c.小鼠大脑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数量测定:4周光刺激后,随机从各组中选取5只小鼠,麻醉后断头取脑,将海马组织分离,提取__________,检测β淀粉样蛋白含量。
    d.实验结果及结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光刺激能逆转AD小鼠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减轻对实验动物神经的毒性作用,请用柱形图表示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提示:正常小鼠海马组织中也能表达少量β淀粉样蛋白)。
    (3)神经末梢内部有许多__________,其内含有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递质通过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扩散到突触后膜处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后膜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已知脑内乙酰胆碱含量与记忆密切相关,老年痴呆病人脑内乙酰胆碱量减少,某团队研发了某种改善老年痴呆症状药物,你觉得可能的药物机理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内质网、高尔基体 ②. 布罗卡/S区 ③. BD
    (2) ①. AD ②. 未刺激 ③. 对照 ④. 不接受额外光刺激/自然光照 ⑤. 海马组织总蛋白/组织液 ⑥.
    (3) ①. 突触小泡 ②. 胞吐 ③. 促进乙酰胆碱合成/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强乙酰胆碱受体敏感性
    【解析】
    【分析】1人脑言语区包括W区为书写性语言中枢;V区为视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思想。
    【小问1详解】
    分泌蛋白β淀粉样蛋白由相关前体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运输后分泌至组织间,并经水解酶作用转化为多肽聚积。
    部分AD患者不能说出完整句子可初步判断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大脑皮层弥漫性萎缩,神经元大量减少将直接引起痛觉减弱和肢体僵硬,这大脑皮层直接相关,BC正确,AD错误,故选BC。
    【小问2详解】
    探究光刺激频率对AD小鼠大脑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数量影响
    实验动物分组:将生理状况相同AD小鼠随机均分为光刺激组(PS组)和未刺激组(NS组)。相同数量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
    实验动物处理:PS组小鼠每日接受40Hz(频率)强度为300勒克斯(光强)LED闪烁光刺激,持续四周。NS组和野生型小鼠的处理为不接受额外光刺激/自然光照,检测β淀粉样蛋白含量。
    实验结果及结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光刺激能逆转AD小鼠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减轻对实验动物神经的毒性作用,正常小鼠海马组织中也能表达少量β淀粉样蛋白
    故图示为
    【小问3详解】
    神经末梢内部有许多突触小泡,其内含有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扩散到突触后膜处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后膜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组别
    pH
    KCl
    温度(℃)
    底物完全水解所用的时间(h)

    9
    适量添加
    90
    5

    9
    适量添加
    70
    2

    9
    不添加
    70
    底物不会被水解

    7
    适量添加
    70
    4

    5
    适量添加
    40
    6
    层次
    郁闭林
    干扰林
    物种多样性指数
    群落优势度
    物种多样性指数
    群落优势度
    乔木层
    11.4450
    0.0733
    14.7091
    0.0614
    灌木层
    4.0041
    0.2651
    12.0776
    0.0860
    草本层
    1.6629
    0.2944
    5.4274
    0.1039
    藤本植物
    5.5540
    0.1424
    8.9745
    0.0718
    阔叶林
    狼尾草
    荒地
    白茅
    农田
    鱼塘
    互花米草
    物种数
    108
    76
    79
    75
    82
    53
    51
    多样性(相对值)
    3.488
    3.185
    3.293
    3.184
    3.030
    2.679
    2.857
    均匀度(相对值)
    0.745
    0.736
    0.754
    0.738
    0.688
    0.675
    0.727
    限制酶
    EcRI
    BanHI 和 XhI
    原质粒
    8.1kb
    2.7kb、5.4kb
    重组质粒
    3.4kb、5.0kb
    未做该处理
    宽叶紫花
    宽叶白花
    窄叶紫花
    窄叶白花
    雌性
    182
    0
    60
    0
    雄性
    122
    59
    43
    21
    相关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模拟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模拟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4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4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4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4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