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云南省石林县板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语文卷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云南省石林县板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语文卷及答案01
    云南省石林县板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语文卷及答案02
    云南省石林县板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语文卷及答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云南省石林县板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语文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石林县板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考语文卷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6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4题。
    【概况】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又名昆明湖,古称滇南泽。(A)面积大约340平方千米左右,有“五百里滇池”之称。
    【文化】浩瀚的滇池不仅承载(zài)着厚重的历史,也______着灿烂的文化。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挥毫写下180字长联成为旷世绝作,上联展示滇池旖旎风光,像一幅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下联论史感怀,勾勒云南历史烟云,如一篇叙事史诗,让人______。(B)全联自然美景与历史沧桑交汇,意境高远,令人击节叫绝,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风景】滇池畔,暖阳初升,红霞浸(qīn)染东方,照于静谧的湖面,伴着薄薄的晨雾,揭开滇池神秘的面纱——这高原蓝天下的漫漫碧水,倒映着如此洁净的蓝天白云,更显得波澜壮阔与浩浩汤汤。那绵延不绝、高耸入云的西山,层峦(luán)叠翠,虚实______,是她浑然天成的梳妆台。上下翻飞的海鸥,宛如她发髻上珠光闪闪、随风晃动的坠饰。
    放眼南望,水汽氤氲,远处的群山若有若无,仿佛漂浮在东海之上的座座仙山一样亦真亦幻。近处,巍峨的西山,遮挡了西斜的金乌,在山体倒影的边缘,一蓝一乌的湖水形成一道鲜明的分界线,看不到一丝暇疵,宛如楚汉鸿沟不可逾越,令人慨叹沧海桑田。
    在古滇码头,沐浴细雨,身披薄雾,荡舟湖上,船在水上,人在船上,水在心上。远处,湖面上薄雾缭绕,仿佛轻纱一般轻轻流过;近处,船头犁开清澈的湖水,船尾水声潺潺,卷起“千堆雪”。
    我们以文人的身份、从文学的角度,亲近滇池,(C)细品自然之大美,注视岁月的搏动,感悟滇池的心语,我们与古人____________的同时,也许还会生出更多的不羁和放纵。徜徉(cháng yáng)古滇名城,漫步“七彩云南”,从古滇湿地公园到南滇池东大河湿地,从观音山到草海大坝,从盘龙江入湖口到捞鱼河湿地……(D)细数我们滇池环湖游走、小憩驻足,每每都会为细雨中的点滴精彩、阳光下的细节所感动。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承载(zài)B.浸(qīn)染C.层峦(luán)叠翠D.徜徉(cháng yáng)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浩瀚B.浑然天成C.暇疵D.缭绕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蕴含 望洋兴叹 交融 感同身受B.蕴藏 望洋兴叹 交织 身临其境
    C.蕴含 慨然兴叹 交织 身临其境D.蕴藏 慨然兴叹 交融 感同身受
    4.文中划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积大约340平方千米左右,有“五百里滇池”之称。
    B.全联自然美景与历史沧桑交汇,意境高远,令人击节叫绝,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C.细品自然之大美,注视岁月的搏动,感悟滇池的心语。
    D.细数我们滇池环湖游走、小憩驻足,每每都会为细雨中的点滴精彩、阳光下的细节所感动。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处于起步阶段的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呢?
    ②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快走,可以慢跑,可以走跑结合,亦可以随时停下来休息。
    ③专家建议,运动可以从跑步开始,经济实惠又简单易行。
    ④说起运动方式的选择,那也是有学问的。
    ⑤有些人用力过猛,剧烈运动后腰酸腿疼,就偃旗息鼓了。
    ⑥有些人花大把钱买运动装备,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
    A.①③④⑤⑥② B.①④②⑥⑤③
    C.④①⑤⑥③② D.④⑥⑤①③②
    6、名篇名句默写。((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小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 。”
    (6)《岳阳楼记》中传诵千古,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名句是: , 。
    二、综合性学习(7~12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近期,昆明市盘龙呈现出一派春日的生态美景,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彩画卷,令人陶醉,吸引了大批游客。人民网、新华网相继报道,同时还登上了“人民网·云南频道”首页焦点图。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昆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材料二】
    蓝花楹是管状花目、紫葳科落叶乔木,原产南美洲巴西,树高可达15米,花冠筒细长、下部微弯、上部膨大,花冠裂片呈圆形。1984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阿尔及利亚将蓝花楹引入昆明,如今蓝花楹已经陪伴了昆明人39个年头,在昆明、云南乃至全国各地盛开。蓝花楹主要被用作观花树种,可以用于制造家具和纸张。
    【材料三】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花草树木皆苏醒,蓝花楹竞相开放,紫色的花海如云似霞般炫目。坐船游览盘龙江,能看到两岸如烟如雾的紫色花海花枝随风而动,仿佛在向你招手。低头看水,树影阑珊,水中还有鱼儿游动,偶有几只水鸟飞过,展开雪白翅膀。运气好的话,你还能看到它们捕捉水中泥鳅、小鱼的面。
    7.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中图表的主要信息。(2分)

    8.学校举行“蓝花楹文化节”主题学习活动,请结合材料,从学习的角度,为文化节设计两个学习活动项目,并在括号内注明所涉及的学科。(2分)
    学习活动项目一: (涉及学科:)
    学习活动项目二: (涉及学科:)
    (二)名著阅读(4分)
    阅读《艾青诗选》节选片断,回答问题:
    (甲)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乙)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9、(乙)段中的“我”是指代什么?(2分)

    10、这两首诗分别作于1937年和1942年,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诗人歌咏了什么精神?(2分)

    (三)临写与鉴赏(4分)
    1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书将它们写在“田”字格里。(2分)
    12、书法小组书写了“父爱如山”四幅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三、阅读(13~26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3-14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诃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14.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0分)
    【甲】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①予以罪废①,无所归。一日过郡学②,东顾草树郁然,崇卓③广水,不类乎城中。并④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⑤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琦⑥,号“沧浪”焉。
    ②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⑦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⑧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乌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节选自苏舜钦《沧浪亭记》)
    【注释】①废:被贬为庶人。②郡学:苏州府学宫,沧浪亭就在其东面。③崇阜:高山。④并(bàng):同“傍”。⑤杠:独木桥。⑥北琦:北边曲岸上。⑦幅巾: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⑧觞:饮酒。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雾凇沆砀 ②焉得更有此人
    ③客此 ④不类乎城中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17、“傍舟独行”是古人常有的浪漫,如【甲】文“① ”写作者独行看雪,【乙】文“② ”写作者乘船忘归,都是文人表达内心的独有方式。(2分)
    18、请结合以下材料谈谈【甲】【乙】两文中的“亭”分别有何作用?(2分)
    “亭”:“亭,民之所安定也。” (《说文解字》)
    早期的亭修建在高处,是登高御敌的一种军事设施。
    “亭者,停也,所停集也。” (《释名》)
    亭在秦汉以后,最广泛的作用已成为送别亲友、践行离别的礼仪场所。
    隋唐时期,亭随因林的兴盛而盛行,亭成为文人骚客抒情、寄情的主要载体。
    “亭”逐渐发展为文学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文人墨客于广袤天地一亭中或低吟赋诗文、遣怀写人生,或长亭、短亭表离愁别绪,或独立亭中远离世俗羁绊、获得超脱世俗的情绪……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8分)
    定准“我”的坐标
    ①这几年,“人设”一词在网络上广为流行,而“人设崩塌”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所谓“人设”,简单说就是正面积极的形象设定,出现“人设崩塌”的现象,说到底是因为当事者的“人设”与其真实形象有出入。
    ②这启示我们,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精准定位至关重要。要知晓在什么场合处什么位置,以什么身份担什么职责,定准“我”的坐标,这样说话才不会出格,办事才不会出界,做人才不会出位。
    ③定准“我”的坐标,首先要弄清楚“我是谁”。很多人可能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其实并非如此。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动、事物的变化,都可能对自我认知产生影响,甚至会让自己在某件事上或者某个阶段中迷失自我。比如,有的人常常在别人的吹捧中飘飘然,抑或在相互攀比中昏昏然,甚至在误入歧途时还悠悠然。正如古希腊哲学家特莱斯所说:“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有些人之所以走不出自我,就在于忘记了“只缘身在此山中”,沉浸在自己臆想的角色中不能自拔。多反省,多跳到自己的“局外”,拉开与自己的距离,才能保持清醒,把自己看得通透。
    ④人贵有自知之明。认清自己只是第一步,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样很关键。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就容易心态失衡、情绪失控、行为失范,产生“生不逢时、遇人不淑”的悲观想法,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人生喟叹,做出不符身份、不合常理的错位举动。
    ⑤摆正“我”的位置,不仅要弄清“我是谁”,还要明白“我在哪”。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扮演着多重角色,“我”的位置也不是静态的、固化的、不变的。一个人可以是“矮子里的将军”,也可能是“巨人国里的侏儒”。参照系不同,坐标点就会发生变化。有时需要上下比对、左右比较、前后比照,才能把“我”的坐标定准。
    ⑥定位决定站位,格局决定结局。恩格斯说:“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做得还不错。”在恩格斯心中,“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他在物质、精神、学术等多个方面,给予马克思巨大的支持。虽然他甘当“第二小提琴手”,可谁也不能看轻或否认他的思想贡献和历史地位。完成《资本论》第一卷后,马克思在通信中表达了对恩格斯的感谢:“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
    ⑦从成长进步的角度讲,定准“我”的坐标,贵在知道自己的长处,承认自己的短处,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倘若德薄而位尊,识浅而谋大,力小而任重,有时不但不能成事,还会惹出祸事。
    ⑧定位是门学问,关乎方向的选择,关系人生的抉择。常想想“我是谁”,多看看“我在哪”,定准“我”的坐标,找准平衡点,把握分寸感,人生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9.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


    20.文章第⑥段引用恩格斯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

    21.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定准“我”的坐标》这篇文章对你的启发。(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10分)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无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要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断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巾,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荐很低,麦穗给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
    ⑥“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而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妈奶的话去。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术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全被割完。
    ⑪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物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开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
    ⑫当现代机城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22. 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2分)

    2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3分)

    24.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3分)

    25.选文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
    26、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 点燃了我〉
    题目二:《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要求:
    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D
    6、(1)直挂云帆济沧海。(2)蜡炬成灰泪始干 (3)到乡翻似烂柯人(4)露从今夜白 (5)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6)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7.自2010年至2020年间,昆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呈不断增长趋势。
    8.手绘蓝花楹 美术 吟诵蓝花楹 语文
    9、太阳
    10、歌咏了中华民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11、略
    12、D
    13.C
    14.示例: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良好祝愿,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15、①白气弥漫的样子。②还。③客居。④像。
    16、①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②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
    17、 独往湖心亭看雪 洒然忘其归
    18、甲文中的“亭”是作者得以抒发远离世俗羁绊、获得超脱世俗的情绪的所在。乙文中的“沧浪亭”是作者性情爱好与审美情趣,品格的高低的表现。表现了作者不与众人同流合污,心有所得,不忘自己的本质,超凡脱俗的感情。
    译文:【乙】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
    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乐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19.(1)定准“我”的坐标 (2)认清自己 (3)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就容易心态失衡、情绪失控、行为失范
    20.引用恩格斯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定位决定站位,格局决定结局”的观点,使论证充分有力。
    21.示例:上初中后,我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于是每天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写着自己的小说,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毫不上心,以至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认识到以前我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2、麦客夫妻勤劳朴实、踏实肯干、配合默契、任劳任怨、自食其力、努力奋斗
    23、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句中将刺眼的阳光比喻成扎人的麦芒,又写田野里不见一丝风,写出了酷热难耐的夏季天气,更表现了麦客夫妻的割麦的艰苦,同时也表现了麦客们的吃苦耐劳以及勤劳朴实。
    24、“女人”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表现了庄稼人最淳朴的感情,就是希望通过踏踏实实的劳动获得粮食,养活一家老小;“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表现了女人对能种大片麦田的土地的赞扬。
    25、(1)插叙,补充交代了麦客夫妻来自深山的情况,解释了他们外出当麦客的原因。(2)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麦客夫妻对奶奶家土地丰收的夸赞,引出下文麦客夫妻继续割麦子的场景,推动了情节发展,呼应了开头。
    相关试卷

    云南省石林县板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测试语文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石林县板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测试语文卷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石林县板桥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语文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石林县板桥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语文卷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石林县石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石林县石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卷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