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展开1.(2分)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取适量液体
B.取液体时挤入空气
C.两人合作滴加液体
D.手按短柄加热液体
2.(2分)观察蜗牛结构时,为更好地观察它,需要借助的仪器或工具是( )
A.B.
C.D.
3.(2分)2021年2月10口,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科学家曾在火星上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进行运动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水
4.(2分)如下表是小明同学对几种动物进行的分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体内有无脊椎骨B.水生还是陆生
C.体温是否恒定D.是否会飞
5.(2分)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6.(2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0.3米3=0.3×106=3.0×105毫升
B.15厘米=15厘米÷100=0.15米
C.2.5升=2.5升×1000毫升=2500毫升
D.1.6千米=1.6×1000米=1600米
7.(2分)小俞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可能是蜡块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 )
A.猜想和设计实验B.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
C.猜想和反思评价D.猜想和进行实验
8.(2分)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表中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A.AB.BC.CD.D
9.(2分)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如图所示的显微镜,在原反光镜的位置换装上照明灯( )
A.取镜B.安放C.对光D.制片
10.(2分)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细胞分裂过程B.b是细胞分化过程
C.甲属于器官D.乙属于系统
11.(2分)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温度,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6℃,用酒精消毒后再依次直接去测乙和丙的体温,丙的体温为38.4℃,那么用此方法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分别为( )
A.37℃,38.4℃B.37℃,37.6℃
C.37.6℃,38.4℃D.37.6℃,37.6℃
12.(2分)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阻止PI的进入
B.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C.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内的物质不同
13.(2分)如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14.(2分)量筒里有一定量的水,仰视读数为50毫升,倒出一部分后,则倒出的体积( )
A.大于7毫升B.小于7毫升
C.等于7毫升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
15.(2分)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表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下列叙述中( )
A.动物P可能是鲫鱼,动物R可能是青蛙
B.动物P与Q的亲缘关系比P与R的近
C.动物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D.动物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6.(3分)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1)今天的气温是19 。
(2)一个拳头的宽度约为1 。
(3)一个空教室的体积约为2×105 。
17.(2分)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用7个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2)下列植物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茎和叶,用孢子繁殖的是 。
A.睡莲
B.海带
C.胎生狗脊
D.葫芦群
18.(3分)下列仪器中,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用来添加少量粉末状固体的是 ,能用来加热但不能直接加热的容器是 。(填序号)
①烧杯
②胶头滴管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玻璃棒
⑥药匙
19.(3分)如图是小聪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金属片的长度为 厘米。小明又用该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是3.52厘米、3.53厘米、3.03厘米、3.53厘米,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厘米。
20.(9分)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再创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请完成下列有关超级杂交水稻的相关问题:
(1)图中表示超级杂交水稻细胞的是图 。
(2)超级杂交水稻的种子长成植株的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 ,体积 。细胞数目和体积的变化是细胞 和 的结果。
(3)超级杂交水稻穗大粒多,这是由 (填序号)中的物质决定的。
(4)超级杂交水稻根部细胞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根部细胞中不含 (填细胞结构名称),这是生物的结构和环境相适应的表现。
(5)在细胞质中还能观察到的结构有[ ] ,其中的液体中溶解着无机盐等多种物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6小题,15空,每空2分,共30分)
21.(4分)如图是小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1)实验操作过程,①~④的正确排序为 。
(2)步骤③中染色用的液体是 。
22.(2分)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
23.(12分)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①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5种霉菌,接种于5组等量的甘蔗汁中。②将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甘蔗汁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
【实验步骤】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甘蔗汁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确定为中毒组。
【实验数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进行实验,目的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
【知识拓展】
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高温下不易分解。联系实际 。
A.“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
B.不食用发每变质的面包
C.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
24.(4分)每年三月在杭州钱塘江边的最美跑道上都会举行马拉松赛跑。一项关于马拉松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在比赛后,运动员的肠道中Veillnella细菌(以下简称V菌),说明运动能影响肠道中的V菌数量。那么V菌是否也会影响运动能力?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
实验2:在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 ,重现了实验1的结果。
这就表明,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2的横线处应填 。
(3)若要进一步说明长期运动对肠道中V菌数量的影响,则长期运动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应 久坐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6分)自然界中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动物通过各种行为可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有利于其生存和繁衍。某研究小组通过模拟捕食者对非洲蟾蜍的攻击行为(如图),以模拟捕食者从不同方向对其进行攻击,观察并记录采取不同躲避方式的蟾蜍的只数
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X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2)本次探究使用了10只蟾蜍而不是1只,是为了 。
(3)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26.(3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Ⅴ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Ⅴ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更准确,你将选择方法 (选填“甲”或“乙”)
(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27题-32题每空1分,33题2分,共20分)
27.(3分)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做成摆(如图),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小铁块的质量有关,得出如表的实验数据:
(1)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比较短,难以测准,为了减小误差 。
(2)在第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细绳长度”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 的关系。
(3)通过比较第1、2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8.(2分)材料一: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这就是细胞学说。20年后,另一位德国科学家魏尔啸一步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1)“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说明细胞是 产生的。
(2)从科学家施莱登希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我们可以看到 。
A.通过获取大量的事实和证据,仍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B.前人的经验没有可取之处,只能成为自己研究的障碍
C.一种学说的创立,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可能是几个人或是几代人的共同智慧的结晶
29.(2分)下面三种动物:蟑螂、蚜虫、螳螂都属于昆虫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归纳出昆虫的一般特征:
(1) 。
(2) 。
30.(2分)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它的生殖特点是 ,由于人类大规模侵占大熊猫的生存空间,且大熊猫繁殖率低等原因,大熊猫一度濒临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31.(4分)请你跟着小科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步骤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甲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步骤1对光完成的标志是 。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植物临时装片时,步骤4移动装片,应向 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要求。
(3)经过操作5后,若发现视野不够清晰,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转动物镜转换器
C.移动显微镜至有光的窗边
D.调节粗准焦螺旋
(4)若在观察过程中看到视野如图乙所示,是哪个操作不当引起的 。
32.(4分)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
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升高,管内水柱高度将 。
(2)伽利略温度计的刻度值是 。
A.上大下小
B.上小下大
C.A、B都有可能
(3)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是利用气体的 性质工作的。
(4)要提高“伽利略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 。(写出一点即可)
33.(2分)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请简要叙述你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
1.(2分)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取适量液体
B.取液体时挤入空气
C.两人合作滴加液体
D.手按短柄加热液体
【答案】A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根。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时先挤压胶头,再伸入溶液中吸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入试剂时,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两人合作滴加液体容易使胶头滴管接触容器壁。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2.(2分)观察蜗牛结构时,为更好地观察它,需要借助的仪器或工具是( )
A.B.
C.D.
【答案】C
【分析】1、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2、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大。所以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在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可见显微镜和放大镜都属于观察器具。
【解答】解:A、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B、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不能用此观察蜗牛。
C、蜗牛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
D、天文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光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
故选:C。
3.(2分)2021年2月10口,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科学家曾在火星上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进行运动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水
【答案】D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会动并不是所有生物都有的。
【解答】解: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水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科学家曾在火星上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
故选:D。
4.(2分)如下表是小明同学对几种动物进行的分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体内有无脊椎骨B.水生还是陆生
C.体温是否恒定D.是否会飞
【答案】A
【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解答】解: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蚯蚓、蜗牛的身体中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燕子、野兔,属于脊椎动物。
故选:A。
5.(2分)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B
【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解答】解:A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选项A不正确。
C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所以选项C不正确。
D中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所以选项D不正确。
所以选项A、C、D的做法都不正确。
故选:B。
6.(2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0.3米3=0.3×106=3.0×105毫升
B.15厘米=15厘米÷100=0.15米
C.2.5升=2.5升×1000毫升=2500毫升
D.1.6千米=1.6×1000米=1600米
【答案】D
【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
【解答】解:A、换算过程缺少单位;
B、换算过程错误,故B不正确;
C、换算过程错误,故C不正确;
D、进率及过程正确。
故选:D。
7.(2分)小俞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可能是蜡块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 )
A.猜想和设计实验B.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
C.猜想和反思评价D.猜想和进行实验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解:小俞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么。”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漂浮着就是蜡块。
故选:A。
8.(2分)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表中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分析】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属于3,3属于2,2属于1.或者1到4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包含(从属)关系。据此答题。
【解答】解:A、1脊椎动物包含2两栖类动物、4爬行动物、3哺乳动物,不属于从属关系。
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4细胞→6组织→2器官→1植物体。B符合题意。
C、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2门、目、2科、属。从属关系反了。
D、1无脊椎动物包含8节肢动物,3昆虫好④蜘蛛是并列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分)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完善操作更便捷。如图所示的显微镜,在原反光镜的位置换装上照明灯( )
A.取镜B.安放C.对光D.制片
【答案】C
【分析】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使用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观察。
【解答】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调焦。
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便于以后观察画图,看到明亮视野。
综上所述,如图,这样方便观察者完成对光。
故选:C。
10.(2分)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细胞分裂过程B.b是细胞分化过程
C.甲属于器官D.乙属于系统
【答案】D
【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由图可知:a是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甲是器官,乙是人体。
【解答】解:A、a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A正确;
B、b是指细胞分化,B正确;
C、甲是胃,C正确;
D、乙是一个完整的人体。
故选:D。
11.(2分)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温度,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6℃,用酒精消毒后再依次直接去测乙和丙的体温,丙的体温为38.4℃,那么用此方法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分别为( )
A.37℃,38.4℃B.37℃,37.6℃
C.37.6℃,38.4℃D.37.6℃,37.6℃
【答案】C
【分析】由于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缩口的特殊构造,体温计在离开人体后,液柱不自动下降,因而体温计使用前必须用力甩,而使用时示数只升不降。
【解答】解:由于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缩口的特殊构造,体温计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先测得甲的体温为37.6℃,乙的体温正常,比体温计的示数低。测量丙的体温,比原来示数37.6℃高,示数为38.5℃。
故选:C。
12.(2分)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阻止PI的进入
B.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C.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内的物质不同
【答案】A
【分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PI无法通过活细胞膜,活细胞核不被染色,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PI可以通过活细胞膜,细胞核被染色,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解答】解: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活细胞则不着色,也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PI,则细胞核会着色,综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
故选:A。
13.(2分)如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知识,思考答题。
【解答】解: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把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是种子,其种子无果皮包被着,不能形成果实。
故选:B。
14.(2分)量筒里有一定量的水,仰视读数为50毫升,倒出一部分后,则倒出的体积( )
A.大于7毫升B.小于7毫升
C.等于7毫升D.上述三种可能都有
【答案】A
【分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
【解答】解: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看到的读数偏小,看到的读数偏大,
故选:A。
15.(2分)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表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下列叙述中( )
A.动物P可能是鲫鱼,动物R可能是青蛙
B.动物P与Q的亲缘关系比P与R的近
C.动物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D.动物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答案】B
【分析】(1)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构成动物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解答】解:A、P是水生无脊椎动物,R是皮肤裸露的有脊椎动物。A错误。
B、P是水生无脊椎动物,R是皮肤裸露的有脊椎动物,B正确。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B、构成动物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6.(3分)在下列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1)今天的气温是19 ℃ 。
(2)一个拳头的宽度约为1 dm 。
(3)一个空教室的体积约为2×105 dm3 。
【答案】℃;dm;dm3。
【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1)今天的气温是19℃。
(2)一个拳头的宽度约为1dm。
(3)一个空教室的体积约为200m3=7×105dm3;
故答案为:℃;dm8。
17.(2分)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用7个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种 。
(2)下列植物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茎和叶,用孢子繁殖的是 D 。
A.睡莲
B.海带
C.胎生狗脊
D.葫芦群
【答案】(1)种
(2)D
【分析】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等级越低,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
【解答】解:(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2)A、睡莲有根茎叶、用种子繁殖后代。
B、海带没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后代。
C、胎生狗脊是蕨类植物、无种子,不符合题意。
D、葫芦藓是苔藓植物、有茎叶、用孢子繁殖后代。
故选:D。
故答案为:(1)种
(2)D
18.(3分)下列仪器中,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② ,用来添加少量粉末状固体的是 ⑥ ,能用来加热但不能直接加热的容器是 ① 。(填序号)
①烧杯
②胶头滴管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玻璃棒
⑥药匙
【答案】②;⑥;①。
【分析】根据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用来添加少量粉末状固体的是药匙。
故答案为:②;⑥;①。
19.(3分)如图是小聪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1mm ,金属片的长度为 2.70 厘米。小明又用该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是3.52厘米、3.53厘米、3.03厘米、3.53厘米,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3.53 厘米。
【答案】1mm;2.70;3.53。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一定,测量结果可能估读值不同,但准确值是相同的,如果准确值与大部分不同,则此测量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求其它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
【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7cm=1mm;金属片左侧与5.00cm刻度线对齐,所以金属片的长度为L=6.70cm﹣5.00cm=2.70cm;
(2)比较四次测量的数据4.52cm、3.53cm、3.53cm,其它数值的准确值都是5.5cm,应该舍去;
物体的长度为L=≈3.53cm。
故答案为:1mm;2.70。
20.(9分)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再创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请完成下列有关超级杂交水稻的相关问题:
(1)图中表示超级杂交水稻细胞的是图 乙 。
(2)超级杂交水稻的种子长成植株的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 增多 ,体积 增大 。细胞数目和体积的变化是细胞 分裂 和 生长 的结果。
(3)超级杂交水稻穗大粒多,这是由 ① (填序号)中的物质决定的。
(4)超级杂交水稻根部细胞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根部细胞中不含 叶绿体 (填细胞结构名称),这是生物的结构和环境相适应的表现。
(5)在细胞质中还能观察到的结构有[ ④ ] 液泡 ,其中的液体中溶解着无机盐等多种物质。
【答案】(1)乙。
(2)增多;增大;分裂;生长。
(3)①。
(4)叶绿体。
(5)④液泡。
【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核、②细胞质、③细胞膜、④液泡、⑤叶绿体。
【解答】解:(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液泡和叶绿体、叶绿体和液泡。因此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超级杂交水稻穗大粒多。
(4)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超级杂交水稻根部细胞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这是生物的结构和环境相适应的表现。
(5)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在细胞质中还能观察到的结构有④液泡。
故答案为:
(1)乙。
(2)增多;增大;生长。
(3)①。
(4)叶绿体。
(5)④液泡。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6小题,15空,每空2分,共30分)
21.(4分)如图是小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1)实验操作过程,①~④的正确排序为 ④①②③ 。
(2)步骤③中染色用的液体是 碘液 。
【答案】(1)④①②③;
(2)碘液
【分析】图甲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①展、②盖、③染和吸、④滴。
【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故①~④的正确排序为:④①②③。
(2)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步骤③中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
故答案为:(1)④①②③;
(2)碘液。
22.(2分)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30℃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定义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点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而题文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5℃,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5℃,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温度计悬挂在教室显示温度是32℃,距离5℃有27个小格,求出27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5℃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教室的实际温度。
【解答】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2℃时,教室的实际温度。
故答案为:30℃。
23.(12分)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①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5种霉菌,接种于5组等量的甘蔗汁中。②将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甘蔗汁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
【实验步骤】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甘蔗汁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确定为中毒组。
【实验数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进行实验,目的是 作对照 。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节菱孢霉菌 。
【知识拓展】
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蔗被该霉菌污染后,产生了一种毒素(3﹣硝基丙酸)。高温下不易分解。联系实际 B 。
A.“红心”甘蔗榨汁后饮用
B.不食用发每变质的面包
C.被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加热后食用。
【答案】(1)作对照
(2)节菱孢霉菌;B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解答】解:(1)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作对照。
(2)根据“毒性试验结果统计表”与人中毒症状对比,小鼠中毒组数最多。甘蔗被节菱孢霉菌污染后。该毒素与黄曲霉系一样。因此食品被节菱孢霉菌污染后,因此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面包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作对照
(2)节菱孢霉菌;B
24.(4分)每年三月在杭州钱塘江边的最美跑道上都会举行马拉松赛跑。一项关于马拉松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在比赛后,运动员的肠道中Veillnella细菌(以下简称V菌),说明运动能影响肠道中的V菌数量。那么V菌是否也会影响运动能力?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
实验2:在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 ,重现了实验1的结果。
这就表明,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可得出的结论是 V菌能提升小鼠的运动能力 。
(2)实验2的横线处应填 丙酸盐 。
(3)若要进一步说明长期运动对肠道中V菌数量的影响,则长期运动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应 大于 久坐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V菌能提升小鼠的运动能力;
(2)丙酸盐;
(3)大于。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2)通过实验2可以说明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所以根据对照实验要求。
(3)运动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所以若要进一步说明长期运动对肠道中V菌数量的影响。
故答案为:(1)V菌能提升小鼠的运动能力;
(2)丙酸盐;
(3)大于。
25.(6分)自然界中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动物通过各种行为可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有利于其生存和繁衍。某研究小组通过模拟捕食者对非洲蟾蜍的攻击行为(如图),以模拟捕食者从不同方向对其进行攻击,观察并记录采取不同躲避方式的蟾蜍的只数
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X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2 。
(2)本次探究使用了10只蟾蜍而不是1只,是为了 避免偶然性 。
(3)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不同方向攻击蟾蜍 。
【答案】(1)2;(2)避免偶然性;(3)不同方向攻击蟾蜍。
【分析】(1)对照样本总数分析解答。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实验中样本采用10只蟾蜍,所以表中X处的内容是10﹣1﹣7=8。
(2)实验中不能用1只蟾蜍,所用蟾蜍的数量要多。如果采集的蟾蜍生病或受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偶然性,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蟾蜍。
(3)据图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方向攻击蟾蜍。
故答案为:(1)2;(2)避免偶然性。
26.(3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Ⅴ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Ⅴ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更准确,你将选择方法 乙 (选填“甲”或“乙”)
(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20cm3 。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BC 。
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答案】(1)乙;(2)20cm3;(3)ABC。
【分析】(1)根据两种方法求体积的过程中的误差选择;
(2)利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
【解答】解:(1)甲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测量较准确;
(2)由图知,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mL,所以石块的体积为45mL﹣20mL=25mL=25cm3;
(2)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
故选:ABC。
故答案为:(1)乙;(2)20cm3;(3)ABC。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27题-32题每空1分,33题2分,共20分)
27.(3分)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做成摆(如图),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小铁块的质量有关,得出如表的实验数据:
(1)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比较短,难以测准,为了减小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2)在第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细绳长度”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 细绳长度 的关系。
(3)通过比较第1、2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铁块质量一定时,细绳越长,摆的周期越长 。
【答案】(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细绳长度;(3)铁块质量一定时,细绳越长,摆的周期越长。
【分析】(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方法之一;
(2)在第1、2次实验中,铁块质量是控制量,细绳长度是变量;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3)第1、2次实验的两组数据中,铁块质量是控制量,细绳长度是变量,实验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可据此得出实验结论。
【解答】解:(1)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比较短,难以测准;
(2)在第1、2次实验中,细绳长度不同,这是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
(3)第5、2次实验的两组数据中,细绳越长。
故答案为:(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细绳长度,细绳越长。
28.(2分)材料一: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这就是细胞学说。20年后,另一位德国科学家魏尔啸一步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1)“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说明细胞是 细胞分裂 产生的。
(2)从科学家施莱登希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我们可以看到 C 。
A.通过获取大量的事实和证据,仍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B.前人的经验没有可取之处,只能成为自己研究的障碍
C.一种学说的创立,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可能是几个人或是几代人的共同智慧的结晶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一种学说的创立,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可能是几个人或是几代人的共同智慧的结晶。
【解答】解(1)再后来德国科学家魏尔啸,进一步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是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2)从科学家施莱登希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学说的创立,可能是几个人或是几代人的共同智慧的结晶。
故答案为:(1)细胞分裂;
(2)C。
29.(2分)下面三种动物:蟑螂、蚜虫、螳螂都属于昆虫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归纳出昆虫的一般特征:
(1)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
(2) 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 。
【答案】(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
【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
【解答】解:(1)(2)蟑螂、蚜虫,由它们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归纳出昆虫的一般特征:身体分为头、胸,一般有两对翅。
故答案为: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
30.(2分)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它的生殖特点是 胎生、哺乳 ,由于人类大规模侵占大熊猫的生存空间,且大熊猫繁殖率低等原因,大熊猫一度濒临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
【答案】胎生、哺乳;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哺乳,且大熊猫繁殖率低等原因。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胎生、哺乳
31.(4分)请你跟着小科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步骤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甲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步骤1对光完成的标志是 视野中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植物临时装片时,步骤4移动装片,应向 右 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要求。
(3)经过操作5后,若发现视野不够清晰,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A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转动物镜转换器
C.移动显微镜至有光的窗边
D.调节粗准焦螺旋
(4)若在观察过程中看到视野如图乙所示,是哪个操作不当引起的 盖盖玻片 。
【答案】(1)视野中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2)右
(3)A;
(4)盖盖玻片
【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收纳。
2、甲图中显微镜的结构有A目镜、B粗准焦螺旋、C细准焦螺旋、D反光镜。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1对光、2放置玻片标本、3寻找物像、4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5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解答】解:(1)显微镜对光的目的是将反光镜反射的关线呈直线穿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光线到达目镜后形成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步骤1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视野中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2)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倒像,观察到的移动方向和实际的移动方向相反。
(3)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调节镜筒升降,因此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若发现视野不够清晰,A符合题意。
故选:A
(4)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缘,以免产生气泡、无结构、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乙视野中可能出现气泡。
故答案为:(1)视野中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2)右
(3)A;
(4)盖盖玻片。
32.(4分)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
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升高,管内水柱高度将 变小 。
(2)伽利略温度计的刻度值是 B 。
A.上大下小
B.上小下大
C.A、B都有可能
(3)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是利用气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工作的。
(4)要提高“伽利略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 玻璃管内径要细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这里的工作物质是气体,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而显示气体体积变大或变小的是液柱,因此温度升高时,液柱减小,温度降低时,液柱增大;
(2)当水柱越低时,温度越高,从上往下看,温度值由小变大;
(3)普通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而这个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4)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玻璃管越细,气体的热胀冷缩看的约越清晰,精确度越高。
【解答】解:(1)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气体受热膨胀,管中液面将向下运动;(2)由于温度升高时,所以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玻璃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3)本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4)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要求玻璃管内径要细。
故答案为:(1)变小;(2)B; (4)玻璃管内径要细。
33.(2分)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请简要叙述你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答案】见解答。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物理中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用细丝线和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就是曲线的长度。
【解答】答:(1)用一条不易拉伸的细丝线与曲线MN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即是曲线MN的长度。类别Ⅰ
类别Ⅱ
燕子、青蛙、野兔、鱼
蜜蜂、蚯蚓、蜘蛛、蜗牛
选项
1
2
3
4
A
脊椎动物
两栖类动物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B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C
种
科
纲
门
D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蜘蛛
1a身体内无脊椎骨……2
1b身体内有脊椎骨……3
2a水生……P
2b陆生……Q
3a皮肤裸露……R
3b皮肤不裸露……4
4a用鳃呼吸……S
4b用肺呼吸皮肤裸露……T
接种卷菌种类
节菱孢零菌
键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德
刺黑乌霉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
不同
—
—
捕食者来袭方向蟾蜍躲避方式
0° 方向
45° 方向
90'方向
静止不动
4
1
0
退缩
4
X
0
跳跃
2
7
10
测量值次数
铁块质量(g)
细绳长度(cm)
30个周期(s)
周期(s)
1
10
50
42.0
1.4
2
10
80
54.0
1.8
3
20
50
42.0
1.4
4
20
80
54.0
1.8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厘米)
30.2
25.0
19.8
14.6
9.4
4.2
类别Ⅰ
类别Ⅱ
燕子、青蛙、野兔、鱼
蜜蜂、蚯蚓、蜘蛛、蜗牛
选项
1
2
3
4
A
脊椎动物
两栖类动物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B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C
种
科
纲
门
D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蜘蛛
1a身体内无脊椎骨……2
1b身体内有脊椎骨……3
2a水生……P
2b陆生……Q
3a皮肤裸露……R
3b皮肤不裸露……4
4a用鳃呼吸……S
4b用肺呼吸皮肤裸露……T
接种卷菌种类
节菱孢零菌
键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德
刺黑乌霉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
不同
—
—
捕食者来袭方向蟾蜍躲避方式
0° 方向
45° 方向
90'方向
静止不动
4
1
0
退缩
4
X
0
跳跃
2
7
10
测量值次数
铁块质量(g)
细绳长度(cm)
30个周期(s)
周期(s)
1
10
50
42.0
1.4
2
10
80
54.0
1.8
3
20
50
42.0
1.4
4
20
80
54.0
1.8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厘米)
30.2
25.0
19.8
14.6
9.4
4.2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科学模拟试题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科学模拟试题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牛/千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本卷g取10N/kg,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科学应基于证据与逻辑得出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定海二中教育集团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定海二中教育集团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g=10N/kg,模型能够直观反映化学变化的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