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8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展开1.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锋
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
2.该时段内M地( )
A.晴转多云
B.风向不变
C.气压升高
D.气温升高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根据等温线分布图可知,甲图中的M附近等温线最为密集,说明此处温差变化最大,即两侧气团的冷暖性质差异最大,可以得出此处为锋。乙图代表的是9时500米高空的等温线分布状况,此处说明锋面向西北方向倾斜,那么西北侧为冷空气,东南侧则为暖空气。丙图表示的是13时近地面的等温线分布,据图可以看出,随时间推移,该天气系统向西北方向移动。综合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暖锋。故选B项。第2题,该时段内M地由该暖锋系统的锋前变为锋后,天气转晴,A项错误;气压降低,气温回升,C项错误,D项正确;北半球暖锋过境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不断变化,B项错误。故选D项。
读图,完成3~5题。
夏季某时刻500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
3.上图中的高气压中心是( )
A.甲B.乙
C.丙D.丁
4.图示时刻,江淮地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狂风暴雨B.阴雨绵绵
C.天高气爽D.烈日炎炎
5.图示时刻,华北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形成了强降水天气,其原因是( )
A.冷暖气流交汇形成的锋面雨
B.低压中心形成的气旋雨
C.地面急剧增温形成的对流雨
D.西南季风带来的地形雨
答案:3.C 4.D 5.A
解析:第3题,根据等压面的弯曲规律,气压高处,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低处,等压面向低空凸出。500hPa等压面在丙地海拔最高,则丙地气压高,为高压中心。故选C项。第4题,由于丙地为高压中心,此时江淮地区受高压脊控制,图示风力也较小,正值伏旱天气,烈日炎炎,D项正确;狂风暴雨是快型冷锋控制下的天气,A项错误;阴雨绵绵是6月的梅雨天气,受准静止锋控制,B项错误;天高气爽是秋季气候的特点,C项错误。第5题,从图中风向可以看出,华北地区及东北地区正好是冷暖两股气流交汇处,易形成锋面雨;又因为江淮地区受高压脊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时,锋面雨带正好移动到东北、华北地区,因此A项正确。
(2023·广东一模)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常出现一种地方性天气系统——“锢囚低涡”。较强的偏北风遇到秦岭阻挡分支南下,一支绕流四川盆地,一支绕流江汉平原,两支气流在贵州北部辐合而形成“锢囚低涡”,其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下图示意一次“锢囚低涡”控制下的天气形势。据此完成6~8题。
6.根据“锢囚低涡”的形成原理推测,“锢囚低涡”生成之前( )
A.四川盆地气温骤降
B.江汉平原连日伏旱
C.云贵高原频发冻雨
D.两广丘陵乌云密布
7.“锢囚低涡”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主要是因为( )
A.抬升高度较高B.中心气压较低
C.影响范围较大D.停留时间较长
8.“锢囚低涡”过境后,贵州北部( )
A.风速增大B.气温升高
C.气压升高D.温差减小
答案:6.A 7.D 8.C
解析:第6题,根据示意图可知,发生“锢囚低涡”之前,冷空气经过四川盆地,导致四川盆地气温骤降,A项正确;发生“锢囚低涡”,说明冷空气势力强,应为北半球冬半年,伏旱发生在7、8月份,B项错误;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位于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C、D两项错误。第7题,“锢囚低涡”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锋面移动速度慢,降水持续时间长,D项正确。“锢囚低涡”为两支冷气流相遇辐合而成,近地面温度并不高,气压也不低,不会导致高度抬升,A、B两项错误。结合材料可知,该天气系统为一种地方性天气系统,影响范围小,C项错误。第8题,“锢囚低涡”过境后,贵州北部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项正确,B项错误;过境时风速大,过境后风速减小,A项错误;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温差增大,D项错误。
(2023·河北高三二模)台风的左右两侧风力并不完全一样。西北太平洋台风前进方向右侧的半圆区有较大的风力,对海上船舶影响较大,称为危险半圆。下图示意某次台风移动路径。据此完成第9题。
9.造成台风危险半圆与可航半圆风力差异的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洋流性质
D.副热带高压位置
答案:D
解析:因为风的产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关,同一区域内的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所以风力也就越大,表现在气压图上就是等压线的密集程度。而台风是热带气旋,热带气旋中心气压最低,是低压中心。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决定了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D项正确。
(2023·福建龙岩5月模拟)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下图示意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据此完成10~11题。
10.温带急流出现时,易造成近地面( )
A.风力减小B.飓风增多
C.对流减弱D.暴雪频发
11.推测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弯曲发展为平直的时段为( )
A.1—2月B.5—6月
C.9—10月D.11—12月
答案:10.D 11.B
解析:第10题,据材料“巨大的地面温差”以及图中温带急流偏南、L气压中心100hPa等压面的高度特点可知,L为高空低压中心,则近地面陆地为冷高压控制,可确定此时应为冬季。结合材料中“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以及图中急流轴的流向,可确定近地面存在冷高压南部冷气流南下现象,易导致近地面暴雪频发,故D项正确。第11题,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弯曲发展为平直的时段,应当对应地面温差由大变小,温带急流轴北移的季节。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也会发生季节移动,温带急流也会随着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移动,所以温带急流轴北移的季节为太阳直射点北移季节,即北半球冬春季节转为夏季的时候,故B项正确。
12.(2023·广西南宁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冷锋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个冷锋南下时,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下图为某年5月16日8时华南地区锢囚锋示意图,锋线把图中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盛行气流Ⅰ、Ⅱ、Ⅲ。该时段前后,北部湾北岸出现连续暴雨天气。
(1)每年4—6月冷锋南下到华南沿海地区时稳定少动,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判断从海洋吹向陆地到达北部湾的气流Ⅱ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3)分析此次北部湾北岸连续暴雨的成因。
(4)从冷、暖气团的强度方面分析,说明华南锢囚锋主要在4—6月形成的原因。
答案:(1)经过南岭(两广丘陵)受地形阻挡,风速减慢。随着纬度降低,南下的冷气团逐渐升温,锋面两侧气压差减小。锋的势力减弱,该时期北上暖气流受南下冷气团阻挡,大尺度环流形势较稳定,冷锋得以维持。
(2)(较为)暖湿。理由: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挟带了较多的水汽,且经过华南热陆面加热,气流温度较高。
(3)三支气流辐合抬升形成锋面气旋,上升气流强烈。气流Ⅱ、Ⅲ性质湿润,水汽充足。锋面稳定少动,雨带停留时间长。
(4)与7—8月相比,4—6月冷锋能够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与冬季相比,此时冷空气势力较弱,滞留时间较长。4—6月(气流)偏南风较强,登陆挟带丰沛的暖湿水汽。
解析:第(1)题,冷锋稳定少动说明冷锋势力减弱。从内因看,由于纬度降低,冷气团升温变性,冷、暖气团之间大气性质差异减小。从外因看,华南地区多山地、丘陵,对冷锋起到阻挡作用。另外该时期大尺度环流形势较稳定,也有一定的影响。第(2)题,气流Ⅱ来自海洋,性质较为湿润,虽然来自较高纬度地区,但经过了此时温度已经回升的华南陆地,性质变得温暖。第(3)题,暴雨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和气流上升条件。气流Ⅱ、Ⅲ性质湿润,带来充足的水汽。三支气流辐合抬升,形成强烈的气旋。另外暴雨能够连续是因为锋面稳定少动。第(4)题,华南锢囚锋的形成一方面需要冷空气能够到达华南,又不能太强。暖气团要有一定的强度,能够维持水汽供应和与冷气团势均力敌的辐合。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5中国地理分区: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5中国地理分区,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省界,浙赣运河修通后,将会,祁连山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小老树”反映了该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1流域内部协作: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1流域内部协作,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最初人们修筑淤地坝的主要目的是,据图推测骨干坝的功能有,图中甲所示含义正确的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29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29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吸引劳动力主动回流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图示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