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5中国地理分区
展开1.①②③④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依次是( )
A.闽、蜀、琼、新
B.京、渝、蜀、滇
C.陕、湘、黔、滇
D.京、鄂、蜀、新
2.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①图融合了天安门、故宫和京剧等元素,为北京,简称京;②图有火锅、城轨,为重庆,简称渝;③图有熊猫和竹子,为四川,简称蜀;④图有孔雀舞,为云南,简称滇。B项正确。第2题,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D项正确。
(2023·广东佛山二模)江西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在浙江钱塘江上游的常山江与江西信江上游的金沙溪之间修建浙赣运河,开辟江西内河出海新通道。下图为浙赣运河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省界( )
A.两侧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大
B.基本沿着山谷分布
C.两侧的气候类型明显不同
D.基本沿着山脊分布
4.浙赣运河修通后,将会( )
A.沟通珠江和钱塘江水系
B.增加鄱阳湖的蓄水量
C.扩大宁波港的经济腹地
D.改善七一水库的水质
答案:3.D 4.C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的位置信息,可判断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图中区域空间尺度较小,气候类型没有变化;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主要受降水、地形、植被等因素影响,该区域范围较小,这些自然特征差异也较小,因此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小;图中的河流分布信息,可反映当地的地形起伏状况,河流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山谷处,河流之间可能是地势较高的山脊。从图中省界的分布看,省界并没有与河流(山谷)重合,而多分布在河流之间,故推测其沿山脊分布。第4题,由材料可知,修建浙赣运河的目的为“开辟江西内河出海新通道”,江西的物资可通过此运河,从水路运至杭州、宁波,而区际联系的加强,必然给双方的环境和经济等方面带来影响,C项正确。该运河沟通的是长江和钱塘江水系,A项错误。运河主要沿河流修建,经过了两流域之间的分水岭,运河河段的地势为中间高,两边低;而运河北部有多个船闸,表示北部常山江落差较大,常山江的河水不可能倒过来流进金沙溪,B项错误。七一水库在运河上游支流上,与运河有一定距离,运河的开通对它影响较小,D项错误。
读祁连山冰川朝向玫瑰图,完成5~6题。
5.据图分析,祁连山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太平洋、北冰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北冰洋
D.大西洋、印度洋
6.祁连山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源丰富、林地多
B.地势平坦、降水多
C.光照充足、风沙小
D.草原广布、温差大
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祁连山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南部分布少。祁连山位于内陆地区,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的影响,带来大量降水;冬季,来自北冰洋的极地东风从北冰洋带来水汽,在山地的北坡形成地形雨;祁连山与印度洋之间有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阻挡,西侧受阿尔泰山及天山的阻挡,基本上不受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影响,选A项。第6题,祁连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水源缺乏,林地少,A、B两项错误。祁连山位于内陆干旱地区,风沙天气多,C项错误。该地区温带草原广布,利于发展畜牧业,选D项。
(2023·辽宁大连二模)华先生沿高速公路从兰州向西北而行,穿过乌鞘岭后,看到公路在一马平川的大地上延伸。向南远望,披冰戴雪的高山巍然屹立;近处土地裸露,其上少有草皮覆盖,树木稀少,偶尔有几株杨树身形瘦弱扭曲,被称为“小老树”。据此完成7~8题。
7.“一马平川的大地”和“披冰戴雪的高山”最有可能是( )
A.宁夏平原 贺兰山脉
B.河西走廊 祁连山脉
C.南疆绿洲 天山山脉
D.渭河平原 秦岭
8.“小老树”反映了该地( )
A.热量不足
B.土层稀薄
C.气候干旱
D.光照不足
答案:7.B 8.C
解析:第7题,乌鞘岭以西为河西走廊,往西、南是祁连山脉。第8题,由材料“近处土地裸露,其上少有草皮覆盖,树木稀少,偶尔有几株杨树身形瘦弱扭曲,被称为‘小老树’”可知,该地气候干旱,不适宜树木生长,故树木多为“小老树”。
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开展测量工作。此次登山过程中,登山队员要越过大片的冰塔林。冰川末端由于消融而残留的塔状冰体,称为冰塔,成群出现的冰塔为冰塔林。据此完成9~10题。
9.此次测量选择在5月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风影响,该地区每年10月到次年3—4月是雨季
B.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该地区6月到9月是风季
C. 5月该地区积雪厚度最小,便于攀登
D.来自印度洋的空气和来自大西洋的气流达到动态平衡
10.冰塔林加大了登山队员攀登的难度,原因是( )
A.坡度较大,不易攀爬
B.表面有融水,易滑落
C.结构脆弱,易崩塌
D.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答案:9.D 10.C
解析:第9题,每年的10月到次年3—4月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刮大风的时间,风势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加大,所以这段时间不适合攀登。而每年的6—9月珠穆朗玛峰地区又会出现频繁的降水,也不适合攀登。5月西南季风相对较弱,正是风季和雨季交替的短暂时间,风雪较小,适合攀登。第10题,冰塔林高度大,结构不稳定,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崩塌,造成登山事故。
11.(2023·广东六校三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明代以来,珠江口两岸地区的人们因地制宜,开发了促淤造田的农业生产模式:先修筑堤坝,后种植耐盐的咸水草,经过多年淤成沙田。沙田用以种植水稻,人们加高沙田围堤并修筑水闸以便排水和灌溉,且利用洪水期的河水对沙田进行大排大灌。促淤造田使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下图为珠江口岸线历史变迁及沙田区域示意图。
(1)简述人们在珠江口以筑坝方式促淤的原因。
(2)指出珠江口洪水期的水文特征。
(3)分析利用洪水期河水大排大灌对沙田土壤的有利影响。
(4)有专家反对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淤地方式,请说明理由。
答案:(1)(必要性)人口稠密、用地需求大,筑坝促淤可增加土地;(相比填海等方式)筑坝促淤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
(可行性)珠江径流量大,河水挟带泥沙量大,泥沙来源丰富;地势低平,且位于河口附近,受海水顶托,水流速度慢,堆积作用强;堤坝进一步截留(退潮时)泥沙,加快淤积速度。
(2)洪水期河流径流量大(水位高),含盐量较低,含沙量较大。
(3)洪水期河水含盐量较低,大排大灌可以帮助沙田土壤洗盐、排盐;洪水期河水的含沙量较大,灌溉过程中淤积于沙田,增加土壤厚度,提高土壤肥力。
(4)传统淤地方式淤积速度过慢、耗时过长,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和土地开发利用需求。
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小,用地需求大,通过修筑堤坝,促淤造田使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可增加土地面积;相比较大规模的填海造陆,筑坝促淤成本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小。珠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大,河流在上游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流水侵蚀作用强,挟带的泥沙量大,泥沙来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且在出海口受到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修筑堤坝能够帮助截留(退潮时)泥沙,加快泥沙在河口处的淤积速度。第(2)题,珠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在洪水期径流量大,河口的含盐量低;洪水期水流急,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大。第(3)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洪水期时河流水量大,含盐量低,大排大灌可以帮助沙田土壤洗盐、排盐,降低土壤的盐度;洪水期水流急,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较大,在灌溉过程中,大量的泥沙淤积于沙田中,增加了土壤的厚度,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第(4)题,传统淤地方式淤积速度过慢,耗费时间长,效果不显著,而城市建设需求大,因此传统的淤地方式无法满足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土地开发利用需求。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2世界地理概况: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2世界地理概况,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区域位于,图中点线框内区域的地势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4中国地理概况: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4中国地理概况,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整体呈现变干趋势的地区为,正习高速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1流域内部协作: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1流域内部协作,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最初人们修筑淤地坝的主要目的是,据图推测骨干坝的功能有,图中甲所示含义正确的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