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环境与发展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环境与发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第 1~2 题。
1
.该循环系统中 a、b、c、d 依次为( )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厂、创意产业
B.棉纺织厂、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厂、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厂、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2
.关于该生态工业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
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废弃物都能循环再利用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四类问题。读下表,完成第 3~5 题。
问
甲
乙
丙
丁
题
广
东
四
川
新
疆
山
西
+
+
+
+
+
++ ++++
++
+
+++
++ ++++
+++++++
+
注:“+”表示程度,越多表示问题越突出。
3
.甲和丙代表的问题分别是( )
①
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
B.③④ C.②③
.乙在广东不严重的原因有( )
A.①②
D.①④
4
①
森林覆盖率高ꢀ②地形ꢀ③降水充沛ꢀ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为治理丁,广东采取的措施是( )
D.③④
5
A.改进种植制度
C.退耕还牧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2
019 中国森林旅游节于 2019 年 10 月 18 日至 20 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此次旅游节,把长江经济
带的 11 个省级行政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集中展示,让公众对长江沿线的自然风景资源、生态建设
和森林旅游发展情况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唤起人们对长江大保护的关注。结合下图,完成第 6~7
题。
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6
.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 )
A.长江发达的内河航运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7
.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 )
①
水土流失ꢀ②洪涝灾害ꢀ③凌汛ꢀ④水污染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结合
下图,完成第 8~9 题。
8
.为维护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利益,国家将其他地区的税收补贴过来,这主要体现了不同
地区之间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9
.全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B.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C.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D.政治英明是先决条件
《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优化开发区域。据此完成
第 10~11 题。
0.目前,环渤海地区在经济持续发展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1
A.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C.矿产资源贫乏
B.水资源短缺
D.酸雨问题突出
1
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化开发的重要途径,其原因主要是珠江
三角洲的
( )
A.基础设施不完善
B.海外华侨投资变少
C.科技水平低
D.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连接我国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
江三角洲城市群三大城市群。据此完成第 12~13 题。
1
2.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长江航运中心ꢀ②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③传统工业基地ꢀ④省级行政中心,科技实力较强
( )
①
A.②③
C.①④
B.②④
D.①③
1
3.长江经济带建设后,能够( )
①
④
显著提高上、中游人口素质ꢀ②促进长江沿线文化、技术交流ꢀ③有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促进长江沿线资源优化配置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三沙市是中国纬度最低的地级市,主要管辖西沙、中沙、南沙三个群岛中的 200 多个岛礁和沙滩以
及 200 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读图,完成第 14~15 题。
1
4.海南省三沙市最主要的职能是( )
A.海洋开发利用
C.海洋防灾减灾
B.海洋环境保护
D.维护海洋权益
1
5.为促进海岛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不作为常住户口居住地的岛屿、岩礁和低潮高地等)的开
发,首先要完善的设施有( )
交通运输ꢀ②能源供应设施ꢀ③淡水供应设施ꢀ④机场建设
①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
6.(13 分)(2020 江苏六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7 年 11 月 24 日,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扎尕那村地处甘肃和四川的交界处,位于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类型的过渡
地带。汉地农耕文化与藏传游牧文化在此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化。
材料二ꢀ下图为扎尕那村位置示意图。
(1)简述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主要原因。(3 分)
(2)该农林牧复合系统的生态价值主要有哪些?(4 分)
(3)促进该农林牧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有哪些?(6 分)
1
7.(1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
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 分)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8 分)
1
8.(18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原经济区是以郑州大都市区为核心、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及周边地区
的经济区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地理位置重要、交
通发达、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下图为中原经
济区规划布局图。
材料二ꢀ继我国四大主要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广东、天津、福建成立以来,2016 年 8 月 31
日,国家决定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按区域布局划分为三个片区:洛阳片区、郑州片区、开
封片区。
(1)分析郑州片区的发展优势。(10 分)
(2)简要说明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4 分)
(3)简述促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途径。(4 分)
1
9.(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南海作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幅员辽阔,拥有三百
多万平方千米的浩瀚海域,在浩瀚的南海上,散布着大小 200 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与
南海诸岛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12 年,我国为便于对南海诸岛进行
有效的行政管理,设立了三沙市。
(1)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简要分析其原因。(3 分)
(2)试分析南海诸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哪些优势条件。(3 分)
(3)三沙市海域广阔,但陆地面积小,该市以永兴岛为“试验田”填海造陆。你是否支持?请说明理由。(4
分)
第十二章 环境与发展
1
~2.1.D 2.C 第 1 题,图中示意了投入和产出的联系,d 的产品是服装,故 d 应为服装生
产,其上游是服装设计环节,应为创意产业,故 c 为创意产业;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环节实
现再利用,a 为污水处理厂;b 的产品为棉布,故 b 应为棉纺织厂。第 2 题,该工业园生产过
程中部分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属于循环经济,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3
~5.3.B 4.B 5.B 第 3 题,甲代表的问题在山西最严重,山西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地区,
判断为水土流失;丙代表的问题在新疆最严重,四川和山西较弱,判断为土地荒漠化。故
选 B。第 4 题,乙代表的问题在山西和新疆较严重,判断为寒潮,广东由于纬度低,距寒潮
源地远,同时北部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受寒潮影响小。故选 B。第 5 题,丁代表的问题是
酸雨,治理方法主要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所以广东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 正确;改
进种植制度、退耕还牧对减少酸性气体作用不大;广东冬季气温较高,不需供暖,A、C、
D 错误。故选 B。
6
~7.6.A 7.C 第 6 题,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其方便的交通。长江干、支流
通航里程达 7 万千米,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被称为“黄金水道”。故选 A。第 7 题,长江
上、中、下游各河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主要是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污染等。凌
汛出现在有结冰期的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故选 C。
8
~9.8.A 9.C 第 8 题,据“为维护……利益”分析可知,国家将其他地区的税收补贴限制
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第 9 题,分析材料信息可
知,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
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这体现了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
续发展的目的。
1
0~11.10.B 11.D 第 10 题,环渤海地区水资源不足是制约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主要
因素。第 11 题,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导向型工
业、原料导向型工业开始向我国内地劳动力、原料、能源丰富且低廉的地区转移。
1
2~13.12.B 13.D 第 12 题,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个中心城市是武汉、长沙、南昌,它
们都是省级行政中心,人才优势明显,科技实力较强,④正确;只有武汉是长江航运中心和
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基地,①③错误;三个城市都有高铁经过,是所在区域的区域性综
合交通枢纽,②正确。故选 B。第 13 题,长江经济带的建成能促进长江沿线文化、技术
交流,有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促进沿线资源优化配置,②③④正确;提高人口素质需要
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①错误。故选 D。
1
4~15.14.D 15.B 第 14 题,海南省三沙市的主要职能是对南海进行行政管理,维护海
洋权益。第 15 题,为促进海岛的开发,首先要完善的设施主要有:交通运输,便于物资的运
输,①正确;能源供应设施,②正确;淡水供应设施,岛屿面积小,淡水不足,③正确。很多岛
屿面积太小,不适合建设机场,④错误。故选 B。
1
6.解析:第(1)题,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
主要原因是其垂直地带性显著,有多种农业文化交融,地理位置偏远,区域经济落后,开发
程度低,受外界干扰小。第(2)题,结合森林的生态功能分析,该农林牧复合系统的生态价
值主要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第(3)题,促
进该农林牧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
良品种,提高单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合理发展观光农业;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答案:(1)垂直地带性显著;多种农业文化交融;开发程度低,受外界干扰小。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培育良种,提高单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发展观光农业;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
1
7.解析:第(1)题,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一方面是排入的农田退水污染,化肥、农药的
使用使湖水污染加重,同时当地工业和城乡废水也排入该湖;另一方面是湖泊本身的自净
能力差,由于其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
造成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日趋严重。第(2)题,治理乌梁素海的污染要从“减排、清
污、执法、增意识”等方面来回答。“减排”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一是减少化肥、农药
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发展绿色农业;二是严格控制入湖废水量。“清污”就是要及时清
淤,采取生物措施净化。“执法”就是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大违法排
污处罚力度。“增意识”就是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答案:(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
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
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日趋严重。
(2)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
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
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任答 4 点即可)
1
8.解析:第(1)题,分析郑州片区的发展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地处中原,地理位置
优越;为河南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等级高,辐射带动作用强;交通便利,处于京广铁路与陇
海铁路交会处;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农业基础好,是全国重要的优质
农产品生产基地;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低廉。第(2)题,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对区域
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从增强对外开放的高度与深度、促进经济及相关改革发展、降低交
易成本等方面分析。第(3)题,促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途径可以从提高市
场开放程度,加强国际合作,利用航空港优势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国家货物集散地,以及
与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合作机制等方面思考作答。
答案:(1)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郑州为河南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等级较高,辐射带动作
用强;处于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交会处,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信息网络发达,经济基础
好,商业发达;国家政策支持;地形地势多样,气候得天独厚,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
基地;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低廉,利于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建厂,进而增强郑州片
区的活力。(任答 5 点即可)
(2)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提高河南对外开放的高度和深度;推进河南的经
济和金融改革发展;降低产品交易成本。
(3)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农产品在出口方面
的优势;利用郑州航空港优势,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际货物集散地,发展转口贸易;
与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积极的合作机制,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
9.解析:第(1)题,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的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
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说明。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支
持、不支持均可。选择支持,主要说明填海造陆的优势和意义;选择不支持,主要说明填
海造陆的劣势和负面影响。
答案:(1)南海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地理位置重要;我国经济发展需
要通过南海进口大量原料;南海是我国出口产品的重要通道。
(2)海岛可以利用廉价的航运,交通便利;南海诸岛及其专属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渔业
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3)支持。近岸水域较浅,工程量相对较小;填海造陆可以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
用地,缓解三沙市用地紧张局面;为我国南海资源的开发提供条件。
(或不支持。填海造陆所需费用巨大;岛上淡水资源匮乏;废弃物排放增多,会加剧近
岸海洋污染;导致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改变原始岸滩地貌,加剧海洋
环境破坏程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资源安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要使海水蔬菜更为受宠,最应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中国地理分区,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中国地理概况,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