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世界地理概况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世界地理概况,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 亿吨的尘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香蕉生产对热量和水分要求高。香蕉是菲律宾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中国是仅次于日本的菲律宾香
蕉出口第二大市场,近年来菲律宾香蕉出口中国遭到重创。读菲律宾图,完成第 1~2 题。
1
.菲律宾香蕉出口日本比出口中国多,主要原因是( )
A.日本香蕉生产量小
B.菲律宾到日本运费低
C.中国香蕉市场小
D.菲律宾到中国交通不便
2
.菲律宾香蕉约一半产自南部的棉兰老岛。与棉兰老岛相比,菲律宾北部香蕉产量较少的主要原因
有( )
①
热量不足ꢀ②降雨不稳定ꢀ③多台风ꢀ④地形条件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 河北衡水高三临考模拟)科隆群岛是距离南美大陆约 1 000 千米的太平洋中的火山岛群,由于独
特的气候和地貌,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地球生物进化的活化石”。当地旅游业发达,但厄瓜多尔官
方一直控制着游客的数量,令游客感到奇怪的是这里很少看到热带雨林,却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原和灌
木。下图示意厄瓜多尔及科隆群岛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第 3~4 题。
3
.厄瓜多尔官方控制岛上游客数量的原因是( )
A.缓解岛陆间的交通压力
B.岛上基础设施不完善
C.延长游客旅行停留时间
D.保护岛上的生态环境
4
.科隆群岛地处赤道却少有热带雨林分布,原因主要是( )
A.火山喷发烧毁
C.游客肆意破坏
B.寒流降温减湿
D.旅游建设毁坏
(2020 江苏南京、盐城二模)海漂植物是通过海水漂流进行传播的植物。椰树广泛分布于热带滨海地
区,是海漂植物的典型代表。椰树是海南省的省树,但并非海南岛的“土著”,其种子最初是借助海水运
动从其他国家“偷渡”而来的。读海南岛椰树分布图和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第 5~6 题。
5
.海南椰树种子最初的来源可能是( )
A.受我国东部沿海大陆沿岸流的影响,来自福建
B.受东南季风和日本暖流的影响,来自日本
C.受西南季风和南海环流的影响,来自东南亚
D.受东北信风和北赤道暖流的影响,来自澳大利亚
6
.甲地沿岸的植物种子,有可能漂流至哪里登陆生根发芽?
A.a、b B.c、d C.a、b、c D.b、c、d
.(2020 广东广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020 年 2 月,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起了漫天黄沙,大量的沙尘飘过大西
( )
7
2
洋,抵达美洲(如下图所示)。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洲等地输送约 1.8 亿吨的尘土。
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这种沙尘天气正在不断加强,给地球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
(1)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分析洋面气温的变化过程。
(2)分析沙尘在大西洋沉降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3)说明沙尘在亚马孙平原沉降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
(4)依据沙尘向大西洋、亚马孙平原的输送过程,推测其对全球气温的影响。
课时规范练 44 世界地理概况
1
~2.1.A 2.B 第 1 题,香蕉属于热带水果,主要产于热带,日本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季风
气候,没有热带气候,香蕉生产量小,而我国有部分热带地区,香蕉生产量较日本大,A 对。
菲律宾距离日本比距离中国远,运输费用高,B 错。中国人口众多,香蕉市场广大,C 错。
菲律宾到中国与日本的主要运输方式均为海运,D 错。故选 A。第 2 题,菲律宾位于低纬
度地区,热量充足,①错。南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降雨季节变化大,影响香蕉生产,②对。北部地区多台风,而南部地区纬度更低,地转偏向
力小,台风很难形成,③对。从地形来看,南部与北部差别不大,④错。故选 B。
3
~4.3.D 4.B 第 3 题,读图可知,科隆群岛面积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弱,岛上游客数
量过多对岛上的生态环境影响大,因此为了保护岛上的生态环境,官方控制岛上游客数
量,D 对。缓解岛陆间的交通压力、岛上基础设施不完善、延长游客旅行停留时间不是
控制岛上游客数量的主要原因,A、B、C 错。故选 D。第 4 题,由于秘鲁寒流势力非常
强大,可以直达赤道,使位于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热带雨林分布稀
少,B 对。火山喷发烧毁、游客肆意破坏、旅游建设毁坏都不是该地热带雨林分布稀少
的主要原因,A、C、D 错。故选 B。
5
~6.5.C 6.A 第 5 题,由材料“椰树广泛分布于热带滨海地区”可知,海南椰树种子不可
能来自福建和日本,福建位于亚热带,日本位于亚热带和温带,A、B 错。可能受西南季风
和南海环流的影响,来自东南亚,C 正确。东北信风和北赤道暖流位于北半球,不可能将
南半球澳大利亚的椰树种子带到海南,D 错。第 6 题,从图中看,甲地位于印度半岛,夏季
受西南季风和夏季洋流的影响,种子可能漂流到 b 地登陆生根发芽;冬季受东北季风和冬
季洋流的影响,种子可能漂流到 a 地登陆生根发芽。A 正确。
7
.解析:第(1)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沙尘一方面通过反
射、散射削弱太阳辐射;另一方面作为凝结核,促进洋面蒸发的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削弱
太阳辐射,使海洋表面气温降低。第(2)题,沙尘中富含营养物质,沉降到大西洋以后可以
促进藻类的生长,藻类的增加促进了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热带
雨林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土壤贫瘠,沙尘中富含营养物质,沙尘沉降增加了
土壤肥力,从而促进了热带雨林生长,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第(4)题,结合以上几个小题
的分析和所学知识,沙尘一方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一方面促进了海洋藻类和热
带雨林生长,减少大气中 CO2 含量,从而抑制了全球变暖。
答案:(1)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反射、散射太阳辐射,减少大气获得的热量,降低了气
温;沙尘作为凝结核,促进洋面蒸发的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继续降低气温。
(2)沙尘作为营养物质,促进海洋藻类的旺盛生长;藻类的增加促进鱼虾等海洋生物
的旺盛生长。
(3)热带雨林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土壤贫瘠,沙尘沉降,增加了土壤肥力,
促进雨林生长,维持了动植物生态平衡。
(4)沙尘削弱太阳辐射;促进海洋藻类和雨林的生长,减少 CO2 含量;抑制全球变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中国地理概况,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地理特训练习含答案——世界地理,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52讲 世界地理概况,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