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北师大版采松果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采松果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合作探究激活思维,实践应用 体验乐趣,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采松果》一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另一部分是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这两部分内容呈现在同一情境图——“采松果”中,引发学生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能利用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结合动手操作,积极主动地探究,通过经验类推、假设、“摆一摆、算一算”等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
学生分析: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在学生已有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对数位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体验知识形成与获得的过程。在算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口算、摆小棒或是拨计数器,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出示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图片)大森林里住着松鼠妈妈和它可爱的松鼠宝宝。小松鼠一天一天地长大了,妈妈要带它去采松果,我们也去看看,好吗?
2、揭示课题:采松果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松鼠一家采松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激活思维
1、提出问题
猜一猜
你们想猜一猜它们各采了多少个松果吗?松鼠妈妈采的①比20多一些,比30少一些,②在24和26的中间。
①小松鼠采的可比妈妈少的多②在5的前面。谁知道小松鼠采了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活动巩固旧知,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想一想
师:谁能根据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的松果提数学问题呢?
2、探索算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一共采了多
少个松果?谁会列出算式?
讨论:25+4表示什么?25+4是等于29吗?你是怎么算的?
汇报讨论结果(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学着汇报者的方法算一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解决数学问题,并在自主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流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体验与人交流的愉悦。)
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
生4:我也是口算出来的。看着25然后把4直接加到个位的5上,就是29 了。
生5:我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竖式)
生6:我是口算出来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
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
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
(设计意图:突出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相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体验乐趣
1、尝试解答
师:现在你会计算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吗?
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几个松果?
怎样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把你的计算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设计意图: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不是靠说教能获得的,必须渗透在每节课每个活动中,让学生体悟怎样合作,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
25-4=21(个)
小结:我们和松鼠一家一起去采松果,还学会了用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等方法计算像这样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补充课题: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大家学得很快,松鼠妈妈可要考一考大家了,有信心吗?
2、练习
师:如果答对一题,松鼠妈妈就从29个松果里送给你们一个。”
32+5= 66-3= 83+6=
67-2= 4+65= 48-3=
松鼠妈妈:“看来这些题目,难不倒大家,6题全都答对了。你们猜一猜,
我们现在还剩几个松果?”
小松鼠对松鼠妈妈说:“天色不早了,妈妈,我们回家了。”
松鼠妈妈笑着说:“孩子,妈妈还要去办一些事,你敢自己回家吗?”小松鼠说:“我敢,我敢。”
“孩子,记住朝得数是36的路走回去。”
小松鼠走了一会儿就迷路了,同学们你们来帮帮小松鼠吧。
师:同学们帮小松鼠的到家,松鼠妈妈真是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以“松鼠妈妈出考题”、“帮小松鼠找回家的路”这两个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数学课堂上。)
四、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口算),教学中注重体现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过程。培养学生在探究、尝试、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方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采松果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合作探究激活思维,实践应用 体验乐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五 加与减(二)采松果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五 加与减(二)采松果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采松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