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备课课件ppt
展开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重点)2.领会诗歌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声情并茂地诵读古诗,进而熟悉唱古诗的形式。(重点)3.学会用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品读古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难点)4.试辑录一本专题诗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素养)
诗歌是四大文学创作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之一,是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劳动,由劳动者集体口头创作,并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后来才具有独立形式。我国古代称入乐的为歌,不入乐的为诗,现在所说的诗歌主要指诗。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选择一两首你喜爱的诗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活动。1.选定诗歌后,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可以配上你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也可以自编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诵。
活动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2.一名同学朗诵时,其他同学可以担任评委,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判,选出优胜者。3.小组内评选出的优胜者,可以推举为代表,到班里参加评比。班里的评比可以邀请老师担任评委,选出优胜者并予以奖励。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开展唱古诗或吟诵古诗活动。
探究示例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轼评价唐代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仅是与绘画,诗歌与很多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只要用心体会,便会发现,许多诗歌都可以借助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某一首古诗的内容。
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
1.艺术形式可以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比如,可以将柳宗元的《江雪》画成一幅画或写成书法作品;可以为李清照的《渔家傲》谱曲,并根据音乐和词的意境编一段舞蹈;可以把《木兰诗》改编成一个剧本,摄制成短片或制作电脑动画;等等。2.小组分工合作准备或排演,在班里集中展示。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谈本组的创作思路,以及对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效果的认识。
木兰娘:木兰,你叹什么气呀?木 兰:娘,没什么。只是昨晚见到军中的文告,可汗在 大规模地征兵,文告上有爹爹的名字。可爹爹身 体不好,弟弟也还小,该怎么办呢?木兰娘:是呀!木 兰:我看只有我女扮男装替爹爹出征了。(坚定地) 嗯,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买匹马,准备各种 要用的东西。木兰娘:(爱怜地看着懂事的女儿)唉! 幕落
从小学到现在,大家已经读过、背过不少古诗了。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专题,把记忆中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如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离情别绪等。将相关古诗辑录起来,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
2.注释评点。分工合作,给每首古诗作注释,并撰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3.编辑成集。为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版式、插图、封面;还可以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 简单记录这本诗集的编辑过程。4.交流分享。编好之后,小组之间互相传阅、评价,共享“编书”的快乐。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夜风雨大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下面是一组有关“古诗中的植物”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请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全唐诗》出现频率前五位植物统计(单位:首)
《全宋词》出现频率前五位植物统计(单位:首)
数据来源:《草木缘情》,商务印书馆,2016年。
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_________________。唐诗中出现了近四百种植物,几乎触及了唐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在众多的植物中,__________,3463首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离情”。到了宋代词人笔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___________。这和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荷桃吉祥,松竹高洁,历代的文人们总是对_________的植物兴味盎然,他们不吝笔墨地对其进行品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
(2)如果要紧跟上面语段补写出下面四个句子,其合理的顺序是什么?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出正确的序号。(4分)①当你神游“故人庄”“浣花溪”时,你就会感受到植物与文学 那份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②也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③植物的名称内涵与寓意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④文人们的精雕细琢或妙手偶得,又让庭院气息和原野芬芳充盈 其间。正确序号:
(3)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分别为它们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4分)①《竹里馆》中的“竹”②《饮酒》(其五)中的“菊”③《蒹葭》中的“蒹葭”示例一 《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 《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________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________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只填序号)(2分)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④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评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诗苑漫步,目标导航,研讨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游记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游记备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游览北海公园》,学写游记,写游记,交代游踪,叙描美景,抒写感受,优秀示例,瓦间那片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读后感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读后感备课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写读后感,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的方法,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克服常犯的毛病,写作实践,优秀示例,名师总评,亮点批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