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实外西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
1. 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
A. 研制攻克 SARS 病毒的药物
B. 纳米碳管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C. 怎样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D. 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迹
2. 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是
A. 元素周期律B. 火的发现和利用
C.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D.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3.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首次采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下列有关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难溶于水B. 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C. 能在氧气中燃烧D. 标准状况下,沸点为-252.77°C
4. 下列说法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属于化学变化是
A. 钢铁易生锈,植物的光合作用
B. 酒精易挥发,火药爆炸
C. 食盐易溶于水,粮食酿酒
D. 橘子能榨成橘子汁,鲜奶变成酸奶
5. Vc 泡腾片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 C 片状物品,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传染 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假设B. 交流评价C. 设计实验D. 作出结论
6. 下列关于实验的“先”和“后”,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滴管插入到试剂瓶中,后挤去胶帽中的空气
B.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直接把药品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C. 排水法集满人体呼出气体时,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后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D.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药品集中加热
7.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B.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CO2、NO2等
8. 取140mL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铁架台(带铁圈)⑦石棉网⑧胶头滴管⑨量筒
A. ①③④⑦⑨B. ②④⑥⑦⑧⑨
C. ①③④⑦⑧⑨D. ④⑤⑥⑦⑧⑨
9.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五氧化二磷
B. 二氧化碳 纯净的空气
C. 铁水 冰水混合物
D. 稀有气体 清澈的河水
10.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长颈漏斗中倒入过氧化氢溶液 ③收集气体 ④向容器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④②③D. ④①②③
11. 某同学欲用调至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12.5g食盐,称量时她把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5克以下用游码),这时她实际称得药品质量是( )
A. 12.5gB. 12gC. 7.5gD. 11.5g
12. 小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初次读数时俯视读数,读数为,加入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读数为,则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
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
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观念: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具有助燃性
B. 科学思维: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则物理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C. 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 科学态度与责任: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醋的酿造都包含有物质的缓慢氧化
②多种物质参加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③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燃烧匙中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④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的氧气仍然是混合物
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剩余固体最多有 3 种
A. 2 个B. 3 个C. 4 个D. 5 个
15. 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检验装置气密性,其原理是构成封闭体系,改变体系内压强,然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下列装置中不能检查气密性的是
A. B. C. D.
16.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 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17. 小马同学将一定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至时间内,氯酸钾的质量在减少
B. 在至时间内,二氧化锰的质量增加
C. 时,试管中有4种固体物质
D. 曲线c代表加热过程中生成氧气质量的变化
18. 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的差别,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将呼出气体吹入食品保鲜袋内(袋内含少量空气),采集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2中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曲线X
B.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C. 200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23.34%
D. 图2中Y体积分数在60s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19.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和基本反应类型。
(1)铁在氧气中点燃: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2)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______;
(3)汞在空气中加热:______;
(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20. 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氧气属于______变化。
(2)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______(填“高”或“低”)。
(3)步骤②剩余液体为______(填“有色”或“无色”)。
(4)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6)根据下表数据判断: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T在______℃范围内,可以将下表中液态空气内的氮气分离出来。
21. 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唐代化学家马和最先发现氧气,他认为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阳气比阴气多得多。则氧气属于马和认为的______(填“阳气”或“阴气”)。
(2)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人在长跑时急促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
B. 氧气具有可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D.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3)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①-④中生成氧气的是______。
①食物腐败 ②煤炭燃烧 ③植物光合作用 ④人的呼吸
(4)将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如图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里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并且A中燃烧比B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是______、______。
22. 五种不同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反应能一步生成),其中A在一定条件下为淡蓝色液体。
(1)黑色固体B是______。(填符号)
(2)淡黄色固体与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该实验中水的作用:______。
(3)液体生成A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中黑色固体B的作用是______。
23.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小明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向长颈漏斗中添加药品的名称是______,与B装置做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3)小华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所需药品是______;棉花团的作用______;去掉棉花团,还可以选择氯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4)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取了少量液体放入试管内然后又放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若双氧水未变质则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24.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设计。
(1)第一小组先仿照课本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①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的______。
②红磷燃烧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会回流进入集气瓶,水位大约上升到刻度______处。
③请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第二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小小的改进并取得成功,装置如图2所示:
①其中放大镜的作用是______。
②请指出该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
(3)第三小组利用图3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也取得成功。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连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①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若白磷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
③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
b、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______mL时停止往下流。
【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反思与交流】
(4)以上三个小组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不同,但原理相同。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而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密闭容器内的压强______,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部分水回流到密闭容器内。因此,实验时红磷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
A. 研制攻克 SARS 病毒的药物
B. 纳米碳管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C. 怎样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D. 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迹
【答案】D
【解析】
A.研制攻克SARS病毒的药物,属于物质的合成、制备,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B.纳米碳管具有那些性质和用途,属于材料问题,是化学研究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C.怎样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是利用化学方法消除污染,涉及物质的转化,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D.研究人造卫星的运行轨迹,属于力学问题,是物理研究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选D。
2. 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是
A. 元素周期律B. 火发现和利用
C.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D.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答案】C
【解析】
A.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不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故选项错误;
B.火的发现和利用,只是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的基础,故选项错误;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故选项正确;
D.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不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的基础,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首次采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下列有关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难溶于水B. 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C. 能在氧气中燃烧D. 标准状况下,沸点为-252.77°C
【答案】C
【解析】
A.难溶于水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以体现,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以体现,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能在氧气中燃烧该性质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沸点为-252.77°C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以体现,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4. 下列说法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钢铁易生锈,植物的光合作用
B. 酒精易挥发,火药爆炸
C. 食盐易溶于水,粮食酿酒
D. 橘子能榨成橘子汁,鲜奶变成酸奶
【答案】A
【解析】
A.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钢铁易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葡萄糖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火药爆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食盐溶于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盐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粮食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橘子榨成橘子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橘子能榨成橘子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鲜奶变成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Vc 泡腾片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 C 的片状物品,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传染 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假设B. 交流评价C. 设计实验D. 作出结论
【答案】C
【解析】
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C。
6. 下列关于实验的“先”和“后”,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滴管插入到试剂瓶中,后挤去胶帽中的空气
B.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直接把药品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C. 排水法集满人体呼出气体时,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后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D.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药品集中加热
【答案】D
【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排气,再伸入液体中,否则会导致滴管内空气被挤入瓶内液体中,可能造成药品变质,故A说法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不能直接把药品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各放大小相等的白纸;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为防止腐蚀托盘,应把药品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中称量,故B说法错误;
C.排水法集满人体呼出气体时,将集气瓶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后取出,正放在桌面上,防止气体逸出,空气进入,故C说法错误;
D.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药品集中加热,以免试管受热不均炸裂,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7.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B.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CO2、NO2等
【答案】B
【解析】
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A说法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B说法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NO2等,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8. 取140mL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铁架台(带铁圈)⑦石棉网⑧胶头滴管⑨量筒
A. ①③④⑦⑨B. ②④⑥⑦⑧⑨
C. ①③④⑦⑧⑨D. ④⑤⑥⑦⑧⑨
【答案】B
【解析】
量取140mL液体,需要用到量筒、胶头滴管,加热140mL液体时,需要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故选②④⑥⑦⑧⑨,故选B。
9.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五氧化二磷
B. 二氧化碳 纯净的空气
C. 铁水 冰水混合物
D. 稀有气体 清澈的河水
【答案】B
【解析】
A.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属于混合物,五氧化二磷只由五氧化二磷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只由二氧化碳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纯净的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铁水是液态铁,只由铁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冰水混合物由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由氦气、氖气、氩气等组成,属于混合物,清澈的河水由水和多种可溶性杂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长颈漏斗中倒入过氧化氢溶液 ③收集气体 ④向容器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④②③D. 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实验一般步骤为: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向容器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②向长颈漏斗中倒入双氧水;③收集气体;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掌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
11. 某同学欲用调至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12.5g食盐,称量时她把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5克以下用游码),这时她实际称得药品质量是( )
A. 12.5gB. 12gC. 7.5gD. 11.5g
【答案】C
【解析】
【分析】天平称量左物右码。
A.用调至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12.5g食盐,称量时她把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5克以下用游码),则游码为2.5g,砝码是10g,设药品质量为x,
x+2.5g=10g
x=7.5g
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A解析得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A解析得C正确,符合题意;
D.由A解析得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注意题目中是5克以下用游码。
12. 小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初次读数时俯视读数,读数为,加入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读数为,则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
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看到的读数偏大,量取到的实际液体体积偏小,读数为13mL ,其实小于13mL,假定实际是12mL ;加入部分液体后视线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 ,其实大于19mL,假定实际是20mL ;所以实际加入量筒内液体体积:20mL-12mL=8mL,大于读数差值19mL-13mL=6mL。
故选:B。
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观念: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具有助燃性
B. 科学思维: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则物理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C 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 科学态度与责任: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
【答案】B
【解析】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符合题意;
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颜色、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在受热后会由固态先变为液态,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因此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中,约1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分,碳化最严重,说明外焰温度最高,不符合题意;
D.酒精具有可燃性,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醋的酿造都包含有物质的缓慢氧化
②多种物质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③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燃烧匙中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④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的氧气仍然是混合物
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剩余固体最多有 3 种
A. 2 个B. 3 个C. 4 个D. 5 个
【答案】B
【解析】
①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醋的酿造都是物质和氧气缓慢氧化的过程,属于缓慢氧化,①正确;
②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多种物质参加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②不正确;
③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利用燃烧匙中红磷消耗瓶内的氧气,当氧气消耗尽,红磷再多也不会继续反应,水面也不会继续上升,③不正确;
④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的氧气中会混有稀有气体,因此仍然是混合物,④正确;
⑤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当高锰酸钾部分反应时,试管中剩余固体是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时,剩余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当高锰酸钾还未反应时,剩余固体是高锰酸钾,故试管中剩余固体最多有 3 种,⑤正确。
故正确的有3个。
故选B。
15. 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检验装置气密性,其原理是构成封闭体系,改变体系内压强,然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下列装置中不能检查气密性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检验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构成封闭体系,改变体系内压强,装置A导管未封口,没有构成封闭体系,不能检查气密性;
B.选项中装置构成封闭体系,推动针筒,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稳定液柱,即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能检查气密性;
C.选项中装置构成封闭体系,紧握试管,导管口冒出气泡,放开试管,水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液柱,即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能检查气密性;
D.选项中装置构成封闭体系,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液,页面稳定不下降,即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能检查气密性;
故选:A。
16.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 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实验的理解。
A.子火焰中的白烟仍然是石蜡蒸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故B不符合题意;
C.导管过长会使石蜡蒸气冷凝,影响实验结果,故C符合题意;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然是石蜡蒸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结合蜡烛燃烧进行分析。
17. 小马同学将一定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至时间内,氯酸钾的质量在减少
B. 在至时间内,二氧化锰的质量增加
C. 时,试管中有4种固体物质
D. 曲线c代表加热过程中生成氧气质量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A.高锰酸钾比氯酸钾更容易反应,故在 t1 至 t2 时间内,高锰酸钾的质量在减少,氯酸钾从t2开始反应,故A错误;
B.综上分析,b表示高锰酸钾分解,a表示氯酸钾分解,到t4时,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则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再增加,在 t3 至 t4 时间内,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t3 时,试管中有锰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氯酸钾4种固体物质,故C正确;
D.氧气从t1时就开始生成了,曲线c代表加热过程中生成氯化钾质量的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8. 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的差别,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将呼出气体吹入食品保鲜袋内(袋内含少量空气),采集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2中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曲线X
B.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C. 200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23.34%
D. 图2中Y体积分数在60s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
【答案】C
【解析】
【分析】按图1所示进行实验,将呼出气体吹入食品保鲜袋内(袋内含少量空气),采集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的体积分数,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得到图2,由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和水蒸气增多,氧气减少,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Z,表示水蒸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Y,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X。
A.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氧气体积分数减小,因此图2中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曲线X,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变大,即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故B不符合题意;
C.200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1-17.17%-3.67%-2.50%=76.68%,故C符合题意;
D.Y的体积分数在60s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19.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和基本反应类型。
(1)铁在氧气中点燃: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2)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______;
(3)汞在空气中加热:______;
(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答案】(1) ①. Fe+O2Fe3O4 ②. 化合反应
(2)C+O2CO2
(3)Hg+O2HgO
(4) ①. KMnO4K2MnO4+MnO2+O2 ②. 分解反应
【解析】
【小问1】
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2】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CO2。
【小问3】
汞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g+O2HgO。
【小问4】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三种,属于分解反应。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的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20. 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氧气属于______变化。
(2)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______(填“高”或“低”)。
(3)步骤②剩余液体为______(填“有色”或“无色”)。
(4)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6)根据下表数据判断: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T在______℃范围内,可以将下表中液态空气内的氮气分离出来。
【答案】(1)物理 (2)低
(3)有色 (4)混合物
(5)化学性质不活泼(或化学性质稳定)
(6)-196~-183
【解析】
【小问1】
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小问2】
从步骤②可知,液氮首先气化,所以可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故填:低。
小问3】
步骤②剩余液体为液氧,液氧是淡蓝色的,故填:有色。
【小问4】
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含有液氧、液态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小问5】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故填:化学性质不活泼(或化学性质稳定)。
【小问6】
工业上制取氧气,将温度控制在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之间,将沸点较低的液态氮先蒸发出来,剩下的就是沸点较高的液态氧,故填:-196~-183。
21. 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唐代化学家马和最先发现氧气,他认为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阳气比阴气多得多。则氧气属于马和认为的______(填“阳气”或“阴气”)。
(2)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人在长跑时急促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
B. 氧气具有可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D.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3)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①-④中生成氧气的是______。
①食物腐败 ②煤炭燃烧 ③植物光合作用 ④人的呼吸
(4)将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如图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里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并且A中燃烧比B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是______、______。
【答案】(1)阴气 (2)BD
(3)③ (4) ①. 助燃性(合理即可) ②. 密度比空气大(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
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21%,根据阳气比阴气多得多,可知氧气是阴气;
【小问2】
A.呼吸属于缓慢氧化,说法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法错误;
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空气中燃烧不如氧气中燃烧剧烈,说法正确;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说法错误。
故选:BD;
【小问3】
①食物腐败是食物与氧气反应,不符合题意;
②煤炭燃烧是煤炭与氧气反应,不符合题意;
③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符合题意;
④人的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③;
【小问4】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A、B瓶中,木条均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且A中燃烧比B中更旺,可知B中氧气比A中氧气扩散更快,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2. 五种不同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反应能一步生成),其中A在一定条件下为淡蓝色液体。
(1)黑色固体B是______。(填符号)
(2)淡黄色固体与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该实验中水的作用:______。
(3)液体生成A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中黑色固体B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1)MnO2
(2) ①. S+O2SO2 ②. 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 ①. H2O2H2O+O2 ②. 催化作用
【解析】
【分析】A在一定条件下为淡蓝色液体,氧气的液体为淡蓝色,故A为氧气,能与氧气反应的淡黄色固体为硫,液体在黑色固体B的作用下能生成氧气,故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黑色固体B为二氧化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小问1】
由分析可知,黑色固体B是二氧化锰,其化学符号为MnO2。
【小问2】
由分析可知,淡黄色固体和A的反应为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S+O2SO2,产生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故该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3】
由分析可知,液体生成A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作用为催化作用,能够加快反应速率。
【点睛】本题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根据题干及框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推出题中涉及的物质,再代入验证,若符合要求,则进行分析解答。
23.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小明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向长颈漏斗中添加药品的名称是______,与B装置做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3)小华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所需的药品是______;棉花团的作用______;去掉棉花团,还可以选择氯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4)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取了少量液体放入试管内然后又放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若双氧水未变质则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答案】(1) ①. 酒精灯 ②. 锥形瓶
(2) ①. 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 ②. 控制反应速率
(3) ①. 高锰酸钾##KMnO4 ②.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③.
(4)有大量气泡冒出
【解析】
【小问1】
由图可知:a是酒精灯,b为锥形瓶;
【小问2】
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溶液,所以长颈漏斗添加药品的名称是:过氧化氢溶液;
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与b装置做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小问3】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所以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4】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取了少量液体放入试管内然后又放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若双氧水未变质则观察到的现象: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24.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设计。
(1)第一小组先仿照课本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①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的______。
②红磷燃烧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会回流进入集气瓶,水位大约上升到刻度______处。
③请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第二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小小的改进并取得成功,装置如图2所示:
①其中放大镜的作用是______。
②请指出该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
(3)第三小组利用图3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也取得成功。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连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①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若白磷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
③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
b、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______mL时停止往下流。
【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反思与交流】
(4)以上三个小组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不同,但原理相同。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而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密闭容器内的压强______,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部分水回流到密闭容器内。因此,实验时红磷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
【答案】(1) ①. 白烟
②. 1 ③.
(2) ①. 点燃红磷
②. 装置密封,五氧化二磷不会散逸到空气中污染环境等
(3) ①. 不支持 ②. 偏小 ③. 先变大,后变小 ④. 4##1.7 ⑤. 五分之一
(4) ①. 减小 ②. 不能
【解析】
【小问1】
①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烟,故填,白烟;
②红磷燃烧停止,冷却到室温后,装置内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会回流进入集气瓶,消耗氧气体积约占集气瓶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水位大约上升到刻度1处,故填:1;
③红磷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
【小问2】
①放大镜聚光作用能够升高温度,点燃红磷,故填:点燃红磷;
②该装置再密闭容器中进行,不会有污染物逸出,也不会因为伸入燃烧匙过慢导致误差,故填:装置密封,五氧化二磷不会散逸到空气中污染环境等;
【小问3】
现象分析:①白磷熄灭,说明瓶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白磷量不足会导致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完全消耗,进入锥形瓶的液体减少,导致结果偏小,故填:不支持;偏小;
②气球可以反映装置内压强变化,白磷燃烧放热会导致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会变大,消耗氧气,反应结束装置内压强要减小,气球减小,故填:先变大,后变小;
③消耗氧气的体积根据氧气体积分数的取值不同有两种计算过程;
氧气的体积分数取五分之一,消耗氧气的体积=230mL×20%=46mL,注射器中剩余水的体积=50mL-46mL=4mL;
氧气的体积分数取21%,消耗氧气的体积=230mL×21%=48.3mL,注射器中剩余水的体积=50mL-48.3mL=1.7mL;
故填:4或1.7;
得出结论: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填:五分之一;
【小问4】
化学反应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而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密闭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故填:减小;
压强减小水才能吸入装置体现消耗气体的体积,若用木炭或硫代替,会产生气体,是装置内压强几乎不减小,不能得到正确结论,故填:不能。 物质
沸点/℃
H2O
0
CO2
-56.6
N3
-196
O2
-183
物质
沸点/℃
H2O
0
CO2
-56.6
N3
-196
O2
-183
四川省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怀仁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综试题docx、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怀仁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综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七中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七中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