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作业布置】
1.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A.a B.b C.c D.d
2.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3.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 min后,荧光消失了。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ATP溶液,荧光将恢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荧光物质和ATP
B.荧光消失是由于ATP水解酶的活性降低所致
C.滴加ATP溶液,荧光恢复,说明萤火虫发出荧光需要消耗ATP
D.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
4.下图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与ATP关系的示意图,请回答:
(1)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现象,其电能是由图中的 过程释放的能量转变而来的。
(2)某人感冒发烧,其体温上升所需要的能量是由图中 过程释放出来的。
(3)用图中的数字依次表示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缩所需能量的过程: 。
(4)医药商店出售的ATP注射液可治心肌炎。若人体静脉滴注这种药物,ATP到达心肌细胞内最少要通过几层细胞膜( ) A.1层 B.2层C.3层 D.4层
(5)经测定,正常成年人静止状态下24 h将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总量仅为2-10 mml/L,为满足能量需要,生物体内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
5.答案(1)细胞呼吸 A-P~P~P 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 (2)腺苷
(3)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受体细胞仍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
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受体
6.如图为不同因素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A―→B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坐标(0~100%),A―→C代表温度坐标(0~70 ℃),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各线段含义提示:例如EH线段表示温度为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
A.GH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DE范围内
B.FI线段可用来体现胃蛋白酶的作用特点
C.据图可说明影响某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酶的数量和底物浓度
D.GH、GI线段所代表的某酶酶促反应速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二、ATP——细胞的能量“通货”
1.名称:三磷酸腺苷
2.结构式:A—P~P~P
其中 A:腺苷(腺嘌呤 + 核糖)、
T:三个、
P:磷酸基团、
—:普通化学键、
~ :高能磷酸键(连接磷酸基团与磷酸基团的化学键)
特点:易断裂和再生成,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kJ/ml,
∴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
归纳:
①ATP中含有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1个腺苷;
(1分子ATP中含有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3分子磷酸基)
②组成元素:C、H、O、N、P
⑤动物体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有:ATP、磷酸肌酸、(ADP)
例1:一分子ADP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团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A.1、2、2 B.1、2、1 C.2、1、2 D.2、1、1
例2:ATP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在
A.腺苷内 B.磷酸基内 C.腺苷和磷酸基连接键内 D.高能磷酸键内
3.功能:①ATP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ATP中的能量可直接转化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②AMP(一磷酸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之一
4.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ATP的水解(ATP的利用)
↓ 反应式:
能量的释放 能量来自: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动物:肌肉收缩、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ATP水解场所:生物体需能部位 合成代谢、吸收和分泌(主动运输)
及各种吸能反应
植物:细胞分裂、植物生长、吸收矿质离子
(2)ATP的合成
↓ 反应式:
能量的储存 能量来自: 动物、人、真菌、大多数细菌:化学能(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化学能(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光能(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
能量用于:合成ATP (储存于形成的高能磷酸键中)
ATP的合成场所: 绿色植物:叶绿体(类囊体膜)、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人和动物: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原核生物: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
归纳:
①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但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即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反应类型、反应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
④ ATP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来源);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只能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⑤细胞内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统一性),也反映了种类繁多的生物有着共同的起源。
⑥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溶于水。作为一种药品,ATP有提供能量和改善患者新城代谢状况的作用,常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脑溢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ATP片剂可以口服,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⑦生物体内几种能源物质:
主要能源: 糖类
储存能源:淀粉、糖原、脂肪
直接能源:ATP
根本能源:光能
说明:细胞内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都储存有大量的稳定的化学能,但是这些能量只有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细胞利用。
例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C.ATP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例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例5: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消耗ATP的是 ①H]的形成 ②C3的还原 ③肾小管重吸收Na+ ④抗体的合成与分泌 ⑤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⑥有丝分裂 ⑦主动运输
A.①②③ B.④⑤⑥C.⑤⑦D.①⑤
【二次备课】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学设计,共4页。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具,作业布置,教学后记,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