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后复习题
展开知识点一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读“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1~3题。
1.如图所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B.整体性
C.区域性D.单一性
2.松花江和珠江文特征不同,图中起关键作用的箭头是( )
A.①B.②
C.③D.④
3.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①B.②
C.③D.④
知识点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甲地理要素是( )
A.气候 B.地形C.土壤 D.水源
5.有关该区域及该区域解决甲问题合理措施的组合,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 退耕还林
B.华北地区 节约用水
C.东北地区 治沙治水
D.南方地区 退耕还湖
读图,回答第6题。
6.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导自然要素是( )
A.气候 B.大气C.水文 D.生物
[答题区]
关键能力综合练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瘠薄
2.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读“四大圈层示意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4.水循环能( )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水资源短缺不再出现
C.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
D.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5.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 )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
6.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据此回答7~8题。
7.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8.(易错题)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答题区]
9.读“乱砍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引起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大 ⑥气候恶化 ⑦水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图示表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使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只要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这说明地理要素的变化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能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学科素养升级练
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完成1~3题。
1.在水循环过程中,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 )
A.降水B.水汽输送
C.蒸发D.径流
2.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 )
A.搬运、沉积过程B.侵蚀、搬运过程
C.风化、侵蚀过程D.变质、沉积过程
3.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生产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5.该示意图体现了( )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真实情境命题——生活情境]某同学用土堆、烧杯、水、盘子和草皮设计了一个“气候、地形、生物对土壤的影响”的实验,他用等量的水以同等速度淋至土堆(如下图)。据此完成6~7题。
6.实验现象是( )
A.水流在a土堆上流动速度较慢
B.水流经b土堆多被截留、下渗
C.a盘中被冲刷下来的土壤较少
D.b盘中土堆边缘的积水量较大
7.该实验主要证明了( )
A.降水对地形的影响B.植被对土壤的影响
C.地形对降水的影响D.生物对气候的影响
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8~9题。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
A.物质循环关系B.能量流动关系
C.生态金字塔关系D.食物链关系
9.“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反映的主要物质循环是( )
A.大气环流B.水循环
C.生物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
净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如图是某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与气温关系统计曲线。据此完成10~11题。
10.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量会受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养分等因素的影响,这反映出自然环境具有( )
A.整体性B.差异性
C.可塑性D.临界性
11.气温25℃以上,该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量不再随气温升高而增加,其主要制约因素最有可能是( )
A.光照B.水分
C.热量D.CO2
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当地人称之为石厝(如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2.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泥石流B.防大风
C.防沙尘暴D.防地震
[答题区]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重要来源。辽河三角洲是植被类型保存完好、面积较大的芦苇沼泽湿地。
(1)分析图示芦苇分布区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
(2)过去每年春节前后,当地会在收割后的苇塘里放火“炼塘”,以提高来年芦苇的产量。分析这种做法对湿地、地下水、动物及土壤所造成的影响。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黄沙掩盖下的丝绸之路。
材料二 我们将地图上的古城和古遗址连接起来,就可以显示出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大致走向和地理位置。事实是令人震惊的:丝绸之路南道及其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而现代公路干线及其连接的绿洲城镇,几乎全部远离古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古今道路竟然相距平均100多千米之遥。这一事实,清晰地显示了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沙漠与绿洲的进退局势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变迁。
(1)指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2)简述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3.答案:1.B 2.B 3.D
解析:第1题,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体现了气候、土壤、植被、水文、地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2题,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的不同,表现在其汛期长短不同、流量大小不同、有无结冰期等很多方面,而这些都由气候决定,即箭头②。第3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主要是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大,冲刷地表形成的,主要跟河流有关,应为箭头④。
4~5.答案:4.D 5.B
解析:第4题,降水量属于气候中的要素,排除A;用水量对地形、土壤影响小,不能和其他因素形成对应,B、C错,根据图中各要素对甲的影响可知,甲应该为水源。第5题,在解决水源短缺的问题时,要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具体分析,华北地区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工业、农业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同时春旱较为严重,故为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用水。
6.答案:D
解析:由于植被遭到砍伐而导致植被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水旱灾害增加;沙尘暴盛行,气候恶化;植被遭到破坏,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灭绝。这些结果都是破坏森林引起的。
关键能力综合练
1~2.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化、风蚀作用强烈,植被稀疏,土壤贫瘠,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第2题,挖掘“发菜”“甘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而不是差异性,排除②。
3~4.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甲形成降水,是大气圈;图中径流由丙流向丁,说明丁为水圈,丙为岩石圈;乙吸收丙、丁圈层的水,说明乙为生物圈。第4题,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资源的动态平衡,但不能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A错;使水资源得以更新,不能使水资源短缺不再出现,B错;使地球表面趋于平坦,C错;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对。
5~6.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题干中“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第6题,大面积砍伐森林不仅会导致空气中CO2浓度增加,也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物种会因森林的减少而灭绝,排除②。
7~8.答案:7.B 8.C
解析:第7题,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距离南美大陆较远,形成一个近似于封闭的生态环境,因而生物多具有独特性。第8题,科隆群岛受秘鲁寒流影响,虽位于赤道附近,但气候凉爽干燥,草木茂盛,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均可生存,C对。地处赤道附近,加之周围海洋调节,气温日较差小,A错。企鹅和鬣蜥把科隆群岛当作家园,不属于迁徙动物,B错;群岛最高峰海拔为1689m,气候的垂直差异较显著,但“耐寒”的企鹅并不生存在高海拔地区,D错。
9.答案:(1)图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②⑧⑥③①⑦④⑨⑤)
(2)整体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
(3)热带雨林
解析:滥伐森林造成许多环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生态失调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要抓住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一主线。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
学科素养升级练
1~3.答案:1.C 2.B 3.B
解析: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①圈层是水圈,②圈层是大气圈,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水圈中的水体进入大气圈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蒸发。第2题,由图分析可知,④圈层是岩石圈,岩石圈的矿物质通过流水侵蚀、搬运作用进入河流或其他水域;矿物质进入水圈首先经过岩石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无关;风化、侵蚀的产物需经过搬运才能进入水圈;变质作用与岩石圈中的矿物质进入水圈无关。第3题,地球四大圈层中,岩石圈分布于最底部,大气圈分布于最上层,水圈分布于两者之间,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四大圈层相互渗透;③圈层是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4~5.答案:4.B 5.A
解析:第4题,土壤湿度增大,土壤的比热容增大,则气温的变幅就会减小;土壤湿度增大,地面蒸发的水量会增多,则空气湿度会增大。由以上分析可知,①表示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②表示气温变幅减小。③的上一环节表示的是蒸腾作用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时,区域的降水会增加,因此③表示降水增多。B项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土壤湿度的变化可以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A项正确。
6~7.答案:6.B 7.B
解析:第6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由图可知,a土堆上无草皮覆盖,b土堆上有草皮覆盖,实验现象是水流在a土堆上流动速度较快,A项错误;水流经b土堆多被截留、下渗,B项正确;a盘中被冲刷下来的土壤较多,C项错误;b盘中土堆边缘的积水量较小,D项错误。第7题,该实验主要证明了植被对土壤的影响,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故选B项。
8~9.答案:8.A 9.B
解析:第8题,诗句反映的是植物(花)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回到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体现了物质循环关系。第9题,诗句反映了河水东流入海,再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回到陆地上的水循环过程。
10~11.答案:10.A 11.B
解析:第10题,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量会受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养分等因素的影响,说明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等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11题,从图中信息看,气温在25℃以上时,植物的呼吸作用量明显增大,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却增长缓慢,是由于气温越高,土壤蒸发越强,土壤水分呈现不足,植物吸收水分少而影响光合作用量的增长。故其主要制约因素最有可能是水分。
12.答案:B
解析:由材料“风沙满地跑”可知,该海岛多大风,“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可以有效抵御大风天气。
13.答案:(1)处于河流下游,地下水位较高;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处沿海,湿地水位降低时,易引发海水入侵。
(2)对湿地: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
对地下水:地表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
对动物:失去栖息地,动物种类减少。
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肥力降低。
解析:第(1)题,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区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首先从该处的地理位置分析,临海,容易引发海水入侵;其次从该处的气候类型分析,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引发盐类物质向土壤表层集聚;最后从河流位置去分析,处于河流下游,泥沙淤积,地下水位较高,引发盐类物质在地表集聚。第(2)题,放火“炼塘”,使地表温度升高,增加蒸发量,可能导致湿地面积减小,地下水量减小;降低植被覆盖率,使部分动物失去栖息地;秸秆无法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肥力降低。
14.答案:(1)变化特点:绿洲面积缩小;现代绿洲远离古城遗址,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
原因:冰川面积缩小,冰川融水量减少;人口增加,人类活动规模加大,导致水资源数量不断减少。
(2)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内流河湖,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土壤贫瘠;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盆地地形。
解析:第(1)题,据图和材料可知,绿洲面积变小;现代绿洲距离古城遗址较远,距离昆仑山的山前地带更近。成因:由于气候的变化,冰川面积缩小,冰川融水量减少;人口数量增加,人类生产活动规模加大,用水量增加,导致水资源数量不断减少。第(2)题,该地位于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大陆性气候;地表水资源不足,多内流河湖;沙漠广布,土壤贫瘠;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四周被山脉环绕,中间低四周高,形成盆地地形。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测试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自然带为,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巩固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