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01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02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03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共35页。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粱(láng)地 苞(bā)蕾 菜畦(qí)
    B.铁轨(guǐ) 缝(fènɡ)隙 谚(yàn)语
    C.甘蔗(zhè) 苔藓(xǎn) 玛瑙(nǎ)
    D.痱(fèi)子 蒜薹(tái) 窸窸窣(shū)窣
    2.读拼音,写词语。
    小妹妹把衣服弄破了,不敢向奶奶jià rǎng。她把右臂shōu suō着藏在背后,奶奶拉她过来,用针线在衣服的xiù tǒnɡ上绣了一朵花蕾,美丽极了!小妹妹bèng bèng tià tià又出去玩了。
    3.选字组词。
    (筒 桶) 水 竹 炮 油
    (篷 蓬) 帐 勃 莲 布
    4.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星期天,妈妈让我清理一下满满当当的抽屉。
    B.自习课上,大家都不声不响地认真写作业。
    C.我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理直气壮地向爸爸认错。
    D.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爸爸给我买的羚羊木雕,生怕它掉下来。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B.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
    C.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D.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柏油路 ( )的新雨衣 ( )的玻璃 ( )的雨声
    ( )的纸盒子 ( )的玻璃 ( )的雨点 ( )地打开
    二、积累运用
    1.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的心跳得很厉害。
    ①改比喻句:
    ②改夸张句:
    (2)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3)班主任很乐观地说:“我就不信,萌萌同学会不在乎班级的荣誉,中途放弃比赛。”(改为转述句)

    (4)下面是小明围绕《都是淘气惹的祸》为题所选择的材料,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有( )。(多选)
    A.在教室里踢足球,把窗户玻璃打碎了
    B.给金鱼喂太多的饲料,把它给撑死了
    C.看见张奶奶过马路,主动把她扶过去
    D.好奇把收音机零件拆开,却不能还原
    2.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
    (2)课文《盼》是铁凝写的。( )
    (3)“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句话表现了“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 )
    (4)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这样可以使文章的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
    (5)习作例文《小站》末尾一句“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歌颂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
    3.把下列事例按照课文中叙述的顺序重新排列。
    ( )看着雨后的景象,想象穿上雨衣的情景。
    ( )又下雨了,我终于穿上了新雨衣。
    ( )我开始盼着变天。
    ( )下雨了,我找借口穿雨衣到外面去,妈妈不允许。
    ( )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
    ( )我在晴天穿上雨衣,热得出了一身汗。
    4.按课文原文填空。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长, 长,地是一天一天地 。 ,
    , 。
    (2)《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散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 的自然现象,说明人要“ , ,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
    (3)《盼》是一篇有趣的小故事,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 的雨衣,于是“我”日夜盼望 ,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在一天
    穿上雨衣走到街上,让雨点在“我”的头顶和肩膀起劲地 。
    5.古诗文填空。
    (1)俗话说:“不热不长, 。”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 。”又说:“处暑不出头, 。”
    (3)文章之道, ,本丰则末茂。
    6.观察右边的漫画,完成练习。
    (1)请给漫画拟个题目:
    (2)请说说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用意。



    三、课内阅读。
    (一)片段阅读
    盼(节选)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选文是按“雨后美景”和“心中盼望”来写的,请用“∥”把选文分作两层。
    2.围绕“雨后美景”这个中心意思,选文主要写了( )。(多选)
    A.四周变得安静 B.凉爽的空气 C.明晃晃的马路 D.挂满雨滴的小杨树
    3.“我”心中是“盼”着下雨的,可却把“雨后美景”写得如此美丽,这样写有何用意?


    (二)片段阅读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蔓 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你到竹子林 高粱地里听声音 在叭叭的声响里 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 今天是鲜花 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 几天不见 就长满了苔藓 一片黄泥土 几天不见 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在选段的空白处填上标点。
    2.这段选文主要写了 。
    3.这些生物在夏天里成长有什么共同特点,哪一句话能说明这一特点?

    4.这段主要写了哪些生物?

    5.仿照选段的写法,写几种生物快速的生长。

    四、拓展提升
    (五)课外阅读
    秋枣儿红
    钟读花
    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思念家乡: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1.简要概括故乡的秋枣有何特点。


    2.围绕秋枣,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


    3.品味下面加点的词语,体会后写出其表达效果。
    ⑴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⑵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借写秋枣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选文中“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一句颇富哲理意味,能引发读者的思索。
    B.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笔优美,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刻画表现祖母的形象。
    C.祖母总是捧出往日晒干的一大捧枣儿给家人吃,她这样做主要是要让大家共尝甜枣、品味生活,体现了她对大家的关爱,表现她待人的深情。
    D.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点明题旨,照应上文的作用。
    (二)课外阅读
    像夏天一样成长(节选)
    在十六岁以前,我一直认为夏天是用来冲锋陷阵的。
    像夏天捕到的第一只龙虾,拥有着火红的颜色,却虚张声势地挥舞着大钳,然后被随意地扔到岸边的篓子中,却毫不在意地(持续 继续)自己的厮杀。手插着兜走过小城的每一个街道,有傲慢穿着白裙的少女经过,洁白、鹅黄、翠绿,香樟树下飘来的一抹墨绿,然后口哨一吹,便仗剑天涯。
    在十四岁的夏天,我开始学习打篮球,运球,上篮,投篮,走位……褐色的篮球在砖红色的操场上蹦蹦跳跳,扶膝(xī qī)喘气的时候仿佛听到盐粒在脸颊上滚动的声音,然后直起腰,用力地往上一投,一条美丽的弧线完美地从篮中心穿过。
    和要好的兄弟在街边吃麻辣烫吃得直吐舌头,用拳头与那圆滚滚的西瓜对抗,蛋糕奶油抹遍全身,即使暴雨也(固执 顽固)地不肯打伞……总是天真地认为自己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即使还得要乖乖上课,被迫做到品学兼优,也会撇(piē piě)撇嘴道“只是给那些可怜的大人一点安慰罢了”。
    我们不想成为大人,我们只是想长大。
    看小说看到昏天黑地,然后在化学课上理所当然地睡过去,醒来时,正见老师在做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白色、蓝色、红色,在一个狭小的试管里变换着,像一个盛大的魔法,扭过头去被光晃了眼,才发现窗边幼小的杨树已经长到三层楼高了,亭亭如盖。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使用恰当的词语和读音,用“√”标出。
    2.文中写了作者所做的哪些事?


    3.第四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所省略的内容可能是 。
    4.谈谈你对“我们不想成为大人,我们只是想长大”的理解。


    (三)课外阅读
    放学
    龙应台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l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⑾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⑿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1.放学路上,妈妈看见安安做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3分)
    爬短墙—— —— ——找木棍——
    2.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下列对其作用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记录事件的进程,推动情节发展。
    B.时间精确到分,突出孩子活动的专注投入。
    C.表现妈妈等待期间对孩子的不耐烦。
    D.是故事矛盾的焦点,引发人们对文章主旨的思考。
    3.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属于 描写,有何作用?(3分)

    4.第⑦~⑩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2分)

    5.第⑾自然段中画线句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6.知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3分)


    五、拓展提升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二)快乐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阅读第1自然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2.“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句话中的“许多”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3.结合第4自然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中的“这里”具体指什么。


    4.结合第3~4自然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明作用。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
    作用: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
    作用:
    5.阅读倒数第2自然段,具体说说本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三)快乐阅读。
    童年笨事——追屁(节选)
    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会做过一些笨事,但做笨事并不一定是笨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地错下去。
    我小时候笨事也做得不少,现在想起来还会忍不住发笑。
    五六岁的时候,我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而汽油味中,我最喜欢闻汽车排出的废气。有一次跟哥哥出去,他发现我不停地用鼻子吸气,便问:“你在做什么?”我回答:“我在追汽车放出来的气。”哥哥大笑道:“这是汽车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吗?”哥哥和我一起在马路边前俯后仰地大笑了好一阵。
    笑归笑,可我的怪嗜好依旧未变,还是爱闻汽车排出来的气。一次,一辆摩托车停在我家弄堂口。我想,如果离那排气管近一点,一定可以闻得很过瘾。当摩托车的主人准备发动时,我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摩托车的主人当然没有发现身后有个小孩在地上趴着,只见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了出去。而我呢,趴在路边几乎昏倒。
    那一瞬间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随着那机器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把我整个儿包裹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从我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钻进来,钻进我的脑子,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我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嗜好:
    窒息:
    2.作者认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我”的嗜好是 ,短文围绕“我”的嗜好写了 件事,分别是 。
    统编版六上第五单元单元检测
    【答案与解释】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粱(láng)地 苞(bā)蕾 菜畦(qí)
    B.铁轨(guǐ) 缝(fènɡ)隙 谚(yàn)语
    C.甘蔗(zhè) 苔藓(xǎn) 玛瑙(nǎ)
    D.痱(fèi)子 蒜薹(tái) 窸窸窣(shū)窣
    2.读拼音,写词语。
    小妹妹把衣服弄破了,不敢向奶奶jià rǎng。她把右臂shōu suō着藏在背后,奶奶拉她过来,用针线在衣服的xiù tǒnɡ上绣了一朵花蕾,美丽极了!小妹妹bèng bèng tià tià又出去玩了。
    3.选字组词。
    (筒 桶) 水 竹 炮 油
    (篷 蓬) 帐 勃 莲 布
    4.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星期天,妈妈让我清理一下满满当当的抽屉。
    B.自习课上,大家都不声不响地认真写作业。
    C.我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理直气壮地向爸爸认错。
    D.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爸爸给我买的羚羊木雕,生怕它掉下来。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B.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
    C.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D.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柏油路 ( )的新雨衣 ( )的玻璃 ( )的雨声
    ( )的纸盒子 ( )的玻璃 ( )的雨点 ( )地打开
    【答案】
    1.B
    2.叫嚷 收缩 袖筒 蹦蹦跳跳
    3.水桶 竹筒 炮筒 油桶 帐篷 蓬勃 莲蓬 篷布
    4.(1)C
    (2)B
    5.软绵绵 透明 明晃晃 滴滴答答
    扁扁 明晃晃 甜丝丝 理直气壮
    二、积累运用
    1.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的心跳得很厉害。
    ①改比喻句:
    ②改夸张句:
    (2)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3)班主任很乐观地说:“我就不信,萌萌同学会不在乎班级的荣誉,中途放弃比赛。”(改为转述句)

    (4)下面是小明围绕《都是淘气惹的祸》为题所选择的材料,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有( )。(多选)
    A.在教室里踢足球,把窗户玻璃打碎了
    B.给金鱼喂太多的饲料,把它给撑死了
    C.看见张奶奶过马路,主动把她扶过去
    D.好奇把收音机零件拆开,却不能还原
    2.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
    (2)课文《盼》是铁凝写的。( )
    (3)“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句话表现了“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 )
    (4)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这样可以使文章的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
    (5)习作例文《小站》末尾一句“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歌颂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
    3.把下列事例按照课文中叙述的顺序重新排列。
    ( )看着雨后的景象,想象穿上雨衣的情景。
    ( )又下雨了,我终于穿上了新雨衣。
    ( )我开始盼着变天。
    ( )下雨了,我找借口穿雨衣到外面去,妈妈不允许。
    ( )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
    ( )我在晴天穿上雨衣,热得出了一身汗。
    4.按课文原文填空。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长, 长,地是一天一天地 。 ,
    , 。
    (2)《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散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 的自然现象,说明人要“ , ,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
    (3)《盼》是一篇有趣的小故事,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 的雨衣,于是“我”日夜盼望 ,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在一天
    穿上雨衣走到街上,让雨点在“我”的头顶和肩膀起劲地 。
    5.古诗文填空。
    (1)俗话说:“不热不长, 。”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 。”又说:“处暑不出头, 。”
    (3)文章之道, ,本丰则末茂。
    6.观察右边的漫画,完成练习。
    (1)请给漫画拟个题目:
    (2)请说说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用意。



    【答案】
    1.(1)示例:①我的心里像装了一只小兔子一样,扑腾得非常厉害。
    ②我的心跳得快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了。
    (2)这里的“热天”并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长”不单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指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我们要趁年少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光阴。
    (3)班主任很乐观地说,他就不信,萌萌同学会不在乎班级的荣誉,中途放弃比赛。
    (4)ABD
    2.(1)√ (2)√ (3)√ (4)√ (5)√
    3.563412
    4.(1)稻秧 甘蔗 高起来 水长 瀑布长 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2)生长 赶时候 赶热天
    (3)淡绿色 下雨 早晨 跳跃
    5.(1)不热不大 (2)看谷秀 割谷喂老牛 (3)必先立本
    6.(1)盼
    (2)一轮企色的圆月高高地挂在夜空中,月光散满了整个村庄,一个孤独的小男孩正坐在大门的台阶上数着天上的星星,他在“盼”着爸爸妈妈的归来。
    作者的用意:关爱留守儿童。
    三、课内阅读。
    (一)片段阅读
    盼(节选)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选文是按“雨后美景”和“心中盼望”来写的,请用“∥”把选文分作两层。
    2.围绕“雨后美景”这个中心意思,选文主要写了( )。(多选)
    A.四周变得安静 B.凉爽的空气 C.明晃晃的马路 D.挂满雨滴的小杨树
    3.“我”心中是“盼”着下雨的,可却把“雨后美景”写得如此美丽,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案】
    1.“说来也怪……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打在雨衣上的事。”
    2.ABCD
    3.选文写“雨后美景”,是为了突出“我”盼望第二天能看到雨点儿淋在雨衣上出现更美的情景。
    (二)片段阅读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蔓 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你到竹子林 高粱地里听声音 在叭叭的声响里 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 今天是鲜花 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 几天不见 就长满了苔藓 一片黄泥土 几天不见 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在选段的空白处填上标点。
    2.这段选文主要写了 。
    3.这些生物在夏天里成长有什么共同特点,哪一句话能说明这一特点?

    4.这段主要写了哪些生物?

    5.仿照选段的写法,写几种生物快速的生长。

    【答案】
    1.,;、,,。,,。,,;,。
    2.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的长。
    3.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4.瓜藤、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5.仿写:一片片篱笆,几天不见,就变成了绿墙;一块块油菜地,几天不见,就开满黄花;一棵棵路边的小树,几天不见,树荫就扩大了很多。
    四、拓展提升
    (五)课外阅读
    秋枣儿红
    钟读花
    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思念家乡: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1.简要概括故乡的秋枣有何特点。


    2.围绕秋枣,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


    3.品味下面加点的词语,体会后写出其表达效果。
    ⑴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


    ⑵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借写秋枣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选文中“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一句颇富哲理意味,能引发读者的思索。
    B.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笔优美,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刻画表现祖母的形象。
    C.祖母总是捧出往日晒干的一大捧枣儿给家人吃,她这样做主要是要让大家共尝甜枣、品味生活,体现了她对大家的关爱,表现她待人的深情。
    D.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点明题旨,照应上文的作用。
    【答案】
    1.枣多,枣红,枣香。
    2.“我”淘气打枣;祖母忙碌看枣;祖母愉快送枣;祖母专注晒枣;全家人幸福吃枣。
    3.(1)“堆满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母送枣时内心的愉悦、自豪和幸福感,体现了祖母大方、质朴的品质,也从侧面写出了秋枣的丰收带给人们的喜悦心情。
    (2)“果然”一词承接上文,写后邻家的老婆婆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烘托出善良乡邻的淳朴和守信。
    4.对故乡往事的回忆和眷念;对朴素、热情的邻里之情的赞美;对大方、慈祥、勤劳、能干的祖母的赞美;对一家人围坐吃枣的浓浓亲情的怀念。
    5.B
    (二)课外阅读
    像夏天一样成长(节选)
    在十六岁以前,我一直认为夏天是用来冲锋陷阵的。
    像夏天捕到的第一只龙虾,拥有着火红的颜色,却虚张声势地挥舞着大钳,然后被随意地扔到岸边的篓子中,却毫不在意地(持续 继续)自己的厮杀。手插着兜走过小城的每一个街道,有傲慢穿着白裙的少女经过,洁白、鹅黄、翠绿,香樟树下飘来的一抹墨绿,然后口哨一吹,便仗剑天涯。
    在十四岁的夏天,我开始学习打篮球,运球,上篮,投篮,走位……褐色的篮球在砖红色的操场上蹦蹦跳跳,扶膝(xī qī)喘气的时候仿佛听到盐粒在脸颊上滚动的声音,然后直起腰,用力地往上一投,一条美丽的弧线完美地从篮中心穿过。
    和要好的兄弟在街边吃麻辣烫吃得直吐舌头,用拳头与那圆滚滚的西瓜对抗,蛋糕奶油抹遍全身,即使暴雨也(固执 顽固)地不肯打伞……总是天真地认为自己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即使还得要乖乖上课,被迫做到品学兼优,也会撇(piē piě)撇嘴道“只是给那些可怜的大人一点安慰罢了”。
    我们不想成为大人,我们只是想长大。
    看小说看到昏天黑地,然后在化学课上理所当然地睡过去,醒来时,正见老师在做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白色、蓝色、红色,在一个狭小的试管里变换着,像一个盛大的魔法,扭过头去被光晃了眼,才发现窗边幼小的杨树已经长到三层楼高了,亭亭如盖。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使用恰当的词语和读音,用“√”标出。
    2.文中写了作者所做的哪些事?


    3.第四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所省略的内容可能是 。
    4.谈谈你对“我们不想成为大人,我们只是想长大”的理解。


    【答案】
    1.继续 xī 固执 piě
    2.抓龙虾;在街上闲逛;学打篮球;吃麻辣烫;用拳头砸西瓜;蛋糕奶油涂遍全身;暴雨天不打伞;上化学课睡觉。
    3.对所举事情的省略 示例:让单薄的自行车承载三个人的重量
    4.我们想要长大,但仍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而不是像大人一样为了生活承受着压力,整天地忙碌。
    (三)课外阅读
    放学
    龙应台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l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⑾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⑿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1.放学路上,妈妈看见安安做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3分)
    爬短墙—— —— ——找木棍——
    2.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下列对其作用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记录事件的进程,推动情节发展。
    B.时间精确到分,突出孩子活动的专注投入。
    C.表现妈妈等待期间对孩子的不耐烦。
    D.是故事矛盾的焦点,引发人们对文章主旨的思考。
    3.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属于 描写,有何作用?(3分)

    4.第⑦~⑩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2分)

    5.第⑾自然段中画线句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6.知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3分)


    【答案】
    1.逗狼狗 观察蚂蚁 看松鼠
    2.C
    3.外貌描写。 为儿子的晚归埋下伏笔。(或: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作铺垫。)
    4.“修辞方法”示铡:第⑦段中“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一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孩子们对跳墙的乐此不疲,表现了“小男生”喜欢冒险的天性。
    “细节描写”示例:第⑨段中“地面上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限苍蝇拖走”一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写出了孩子们观察的细致专注,表现了他们强烈的好奇。
    5.暗示安安以往也会经常这样停在松树下看松鼠,写出妈妈了解孩子对小动物一贯的好奇心。
    6.示例一: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安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心.妈妈对安安回家晚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些都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示例二: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重趣.文章用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爬短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
    示例三:我赞同主旨是关注儿童成长.文章把安安与妈妈在放学回家所用时间产生的矛盾摆在人们面前,意在引起人们反思:不应完全用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应多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行为,精心呵护他们成长。
    五、拓展提升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答案】
    1.短小、真实、即时、方便
    2.示例:微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二)快乐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阅读第1自然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2.“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句话中的“许多”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3.结合第4自然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中的“这里”具体指什么。


    4.结合第3~4自然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明作用。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
    作用: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
    作用:
    5.阅读倒数第2自然段,具体说说本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答案】
    1.(1)“沉睡”和“苏醒”两个动词将大地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
    (2)“次第”贴切地表现了春回大地时各种花应时而开、井然有序之态,渲染了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翩然”写出燕子轻快伶俐的样子,突出春天充满生机活力的特点。
    2. 不能删去。句中的“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但不是全部都包含。若去掉“许多”,意思就变成了所有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样与事实不相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3.指物候观测的数据对农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用起来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4.(1)(说明方法:)举例子
    (作用:)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通过记录动植物的自然规律,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说明方法:)作比较
    (作用:)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突出强调了物候观测使用的“活的仪器”的特性—复杂、灵敏。
    5.由“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可知,这一自然段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目的物候学研究对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快乐阅读。
    童年笨事——追屁(节选)
    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会做过一些笨事,但做笨事并不一定是笨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地错下去。
    我小时候笨事也做得不少,现在想起来还会忍不住发笑。
    五六岁的时候,我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而汽油味中,我最喜欢闻汽车排出的废气。有一次跟哥哥出去,他发现我不停地用鼻子吸气,便问:“你在做什么?”我回答:“我在追汽车放出来的气。”哥哥大笑道:“这是汽车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吗?”哥哥和我一起在马路边前俯后仰地大笑了好一阵。
    笑归笑,可我的怪嗜好依旧未变,还是爱闻汽车排出来的气。一次,一辆摩托车停在我家弄堂口。我想,如果离那排气管近一点,一定可以闻得很过瘾。当摩托车的主人准备发动时,我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摩托车的主人当然没有发现身后有个小孩在地上趴着,只见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了出去。而我呢,趴在路边几乎昏倒。
    那一瞬间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随着那机器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把我整个儿包裹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从我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钻进来,钻进我的脑子,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我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嗜好:
    窒息:
    2.作者认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我”的嗜好是 ,短文围绕“我”的嗜好写了 件事,分别是 。
    【答案】
    1.特别爱好。 无法呼吸。
    2.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地错下去。
    3.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了出去。
    4.喜欢闻汽油的气味 2 在马路上追闻汽车放出来的气;闻摩托车尾气,被熏得呕吐
    相关试卷

    05、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这是一份05、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共21页。

    第八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这是一份第八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共25页。

    第七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这是一份第七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共29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