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时练习(含答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随堂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合计45分)
    1.[大同期末] 《史记》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材料记载的史实标志着古代中国( )
    A.世袭制的确立 B.禅让制的崩溃
    C.华夏族的形成 D.第一个王朝的建立
    2.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这首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 )
    A.奴隶制早期国家建立
    B.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C.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D.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3.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夏朝建立了军队等国家机器 B.夏朝开始出现了奴隶主阶级
    C.夏朝国王居住在宏伟的都城 D.夏朝的国王实行了残暴统治
    4.《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始于 ( )
    A.炎黄联盟的形成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春秋争霸的开始 D.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5.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列等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卿大夫②诸侯③士④周王
    A.④②①③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6.如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结局是( )
    A.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 B.部落联盟结束,夏王朝建立
    C.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D.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7. 某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了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商汤战胜夏朝的启,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C.商纣王施用炮烙等酷刑残害人民,最后被灭
    D.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8. 人们都说“故土难离”,但是商朝前期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几次迁都,直到一位商王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这位商王是( )
    A.武丁 B.汤 C.盘庚 D.纣
    9. 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族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他”是( )
    A.尧 B.舜 C.禹 D.启
    10.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11.“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实行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D.实行行省制
    12.据《左传》记载,武王灭商,分封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表明周王分封诸侯主要凭借( )
    A.功劳大小 B.血缘亲疏
    C.品德优劣 D.长幼尊卑
    13.遗址遗迹等为寻找人类生活的轨迹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下列对研究中国古代王朝的产生提供重要证据的是( )
    14.[苏州中考]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 )
    A.宗亲B.殷商贵族后代C.功臣D.周王母系亲戚
    15.《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里“天下为家”的含义是( )
    A.天下出现了许多国家 B.天下成为一家的天下
    C.天下一家和睦团结 D.天下处处可以为家
    二、判断题,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3题,合计9分)
    16.【 】(1)约公元前2070年,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改正:
    17.【 】(3)公元前841年,周幽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改正:
    18.【 】(2)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改正:
    三、简答题(共3题,合计45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材料二 禹建刑法,百姓不敢僭越。禹组军队,外夷不敢小觑。禹修城池,边防得以巩固。禹纳贤才,内政得以贤明。禹疏河道,百姓无不爱戴。禹战三苗,宇内无不拥护。
    请回答:(1)材料一中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时、何人开始的?这一朝代最后一个君主是谁?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此时已经具有国家的雏形?
    20.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国家制度的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示意图补充完整。该示意图说明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2)根据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受封对象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天子分封这些人为诸侯的目的。
    材料二:“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摘编自《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3)根据材料二,概括诸侯国对西周统治的巩固起到的积极作用。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被当代儒家视作理想王国的“上三代”,即先后建立并相互继承的夏、商、周三个王朝,他们的前身夏族、商族和周族几乎都是同时形成、并行发展的。肥沃、温和、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理想台,谁能够战胜对手与灾害,谁就可能成为“天下共主”,其实,当时的“天下”并不是很大,而作为“共主”,也就是驾驭了黄河流域的中部地区--他们心目中的“中方”。他们创造了一个足以让人民臣服的理由:受命于天,并宣称他们就是具有半神色彩的“天之子”。
    材料二 夏朝统治约有400多年,最后一位王是夏桀。桀荒淫残暴却自比太阳,而百姓指着天上的太阳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和你一起灭亡。”老百姓对夏桀的怨恨可窥一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夏、商、周三个王朝活动的地域主要在哪里?他们是怎么成为“天下共主”的?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周三代政治统治的共同特点及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商灭夏、周代商的更迭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B 5.A 6.D 7. 【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商汤战胜夏王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8.C 9.C 10.C 11.B 12.B 13.D 14.A 15.B
    二、判断题
    16.【分析】错误
    “鲧”改为“禹”
    17.【分析】错误
    “周幽王”改为“周厉王”
    18.正确
    三、简答题
    19. (1)从夏朝的第二代国王启开始。夏桀。原因: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
    (2)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等。
    20.(1)
    变化:禹传启,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从此“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对象:周王室宗亲、功臣、先代贵族的后裔。目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西周的统治;安抚前朝遗民,赢得民众支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3)将同姓贵族分封在地理位置重要的农耕文明区,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巩固了西周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抵御了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21.(1)地域:黄河流域。方式:战胜对手与灾害。
    (2)共同特点: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历史发展特点: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繁荣时期(意思相近即可)
    (3)启示:统治者一定要实行仁政,只有施行仁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得民心者得天下。

    相关试卷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达标测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一课一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课后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