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喀什地区疏勒县一中等三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现如今,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其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海洋。据此并结合图判断下面题。
1.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
A. 4.1亿平方千米B. 5.1亿平方千米
C. 6.1亿平方千米D. 7.1亿平方千米
2. 在地球仪上,陆地和海洋是用什么来进行区分的( )A. 文字B. 颜色C. 符号D. 数字
3. 地球仪的地轴是( )
A. 一直直立的B. 一直倾斜的
C. 有时倾斜,有时直立的D. 不能确定
【答案】1. B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6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地球包括陆地和海洋两部分,其中百分之七十一被海洋覆盖,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在地球仪上,海洋和陆地都是用颜色来区分的,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题详解】
地球仪上的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旋转轴,地轴与地球南北两端的交接点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地球仪的地轴一直倾斜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经过科学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上包括陆地和海洋两部分,其中71%是海洋,人们将地球按比例缩小,制作成地球仪模型。
4. 关于地球圈层描述正确的是( )
A. 莫霍界面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
B.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简单系统
C. 地壳厚薄不一,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D. 地壳和上地幔统称岩石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地球圈层结构中,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之间不连续界面,排除A;大气圈是由多种混合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低层大气包括气体、水汽和固体杂质,排除B;地球圈层结构中地壳平均厚度17km,但地壳厚薄不一,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C正确;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软流层之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排除D。故选C。
【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地壳和地幔之间的不连续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之间的不连续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岩石圈主要指的是软流层之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地球上生命出现后,物种数量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出现变化。下图为不同地质时期地球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蕨类植物形成茂密森林的时期发生在( )
A. 甲B. 乙C. 丙D. 丁
6. 丙地质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征是( )
A. 地球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B. 金属矿藏形成的重要时期
C. 裸子植物占据主导地位D. 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蕨类植物在地球地质年代中的古生代极为繁盛,其中最为繁盛的是古生代中的泥盆纪和石炭纪。中泥盆纪时,木本类型已分布很广,到石炭纪为极盛时代,形成了几乎遍布全球的高大的蕨类森林;故选B。
【6题详解】
据图可知,丙地质时期为中生代,地球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为古生代,A选项不符合题意;金属矿藏形成的重要时期为前寒武纪,为古生代,B选项错误;裸子植物在中生代占据主导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全球气候在第四纪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中生代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大陆分裂漂移,新的海洋逐渐形成,大西洋和印度洋出现了;到处都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国大陆的基本轮廓已经确立;生物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裸子植物成为最繁荣的一类;爬行动物是最繁荣的脊椎动物。
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定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温度适中且水能以液态形式存在。下图为太阳系宜居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位于太阳系宜居带内的行星有( )
①金星②火星③地球④水星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8. 行星宜居除了水和温度外,还需要的其他内在条件是( )
A. 行星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B. 行星自转方向与地球一致
C. 存在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D. 有卫星环绕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图可知,宜居带的范围主要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②火星、③地球正确,①金星、④水星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故行星宜居除了水和温度外,还需要的其他内在条件是存在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C正确;与行星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 行星自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有卫星环绕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存在的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地表温度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
昼夜温差是由白天温度的最高值和夜间温度的最低值之差决定的。在实际测量中,白天最高温常在午后的14点左右,夜间最低温常在日出前。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夜晚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图中的( )
A. ①和②B. ③和④C. ②和③D. ①和④
10. 下列选项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④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影响夜晚降温,因此不是影响夜晚温度的主要因素,ABD错误;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故影响夜晚温度的主要因素是②和③,C正确。故选C。
【10题详解】
大气白天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夜晚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阴天时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太高;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温度不会太低,所以昼夜都是阴天时温差最小,AC错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样的天气条件,海洋比陆地温度变化小,阴天且位于海洋上的地区昼夜温差最小,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多云的白天气温低,主要是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强烈反射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因此晴朗天气比阴天昼夜温差大。海洋比热比陆地小,因此陆地昼夜温差变化比海洋大。
下图中的左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右图为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纬度越高,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越大B.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越大,气温越高
C. 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D. 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呈负相关
12. 据左图推测,影响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气云量B. 大气厚度C. 通过的大气路径D. 纬度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随着纬度升高,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小,A错误;地面辐射才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和主要热源,因此气温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B错误;一般情况下,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越丰富,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多,地表植被的生长情况越好,生物量越大,故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C正确,D错误。所以选C。
【12题详解】
读左图可知,全球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只受到纬度因素的影响,其分布特点是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故D正确,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和大气云量、厚度和通过的大气路径无关,故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日照时间、地势高低、大气透明度等。纬度位置是影响太阳辐射的最基本因素,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天气状况也是影响太阳辐射的重要因素,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地势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越好,太阳辐射越强。
地层和化石就像“书页”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如果地层中含有左图中化石,说明该地层形成时期环境为( )
A. 森林B. 沙漠C. 海洋D. 草原
14. 右侧化石中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代( )
A. 古生代B. 中生代C. 新生代D. 与左图中化石同时代
15. ①地层中含有左侧生物化石,②地层中含有右侧生物化石,在未受到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两地层的位置关系是( )
A. ①在②下方 B. ②在①下方 C. 同一位置 D. 无法判断
【答案】13. C 14. B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左图表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主要兴盛于古生代早期的海洋之中,属于海生无脊椎动物,所以该地层形成时期环境为海洋,C符合题意,排除ABD。
【14题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右侧为恐龙化石,主要兴盛于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5题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地层的形成是早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①地层含有三叶虫化石,为古生代形成的地层,②地层含有恐龙化石,形成于中生代,未受到剧烈构造运动扰动的情况下中生代的②地层在古生代的①地层之上。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地层是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是一层或一组具有某种统一的特征和属性的并和上下层有着明显区别的岩层。
有人在朋友圈晒了一张飞行中的客机的抓拍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此刻,客机飞行在( )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高层大气
17. 有过乘机经历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验,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很颠簸,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空气的对流运动B. 空气的平流运动
C. 空气杂质集中D. 气温垂直变化大
【答案】16. A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天气现象(如云、雾、雨、雪等)出现在对流层中,图中白色的云层比飞机的高度更高,且飞机的起落架呈未收起状态,说明客机刚起飞不久或准备降落,因此应是在对流层中飞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飞机起飞和降落都在对流层中,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导致飞机运行颠簸,A正确;空气平流运动,飞行平稳,B错误;空气中虽有杂质,但不会引起飞行颠簸,C错误;气温的垂直变化也不会导致飞行颠簸,D错误。故选A。
【点睛】平流层是位于对流层以上,范围大概为从对流层顶部到50至55千米高度,平流层中的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增加,从而使得平流层大气上热下冷,空气的对流运动较弱,因此该层大气的运动方式以平流运动为主。飞机空中飞行主要位于对流层。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风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温度最高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9.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 16时至次日8时B. 8时至16时C. 18时至次日6时D. 6时至18时
【答案】18. D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因此,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和温度都越低,因此图中近地面的①④两点气温高于②③两点;据图中环流方向可知,陆地受热气流上升,海洋遇冷气流下降,①地气温低于④地,气温最高处为④。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结合题意可知,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即吹海风。根据分析可知,白天吹海风。根据选项可知,16时至次日8时、18时至次日6时这两个时段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不符合题意,AC错误;8时至16时,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符合题意,B正确;6时至18时有部分时间段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地球所在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可观测宇宙。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在热力环流中,同一水平面,低温高压,高温低压;不同水平面,地面气压和气温总是高于高空的气温和气压。
20. 地球所在的最低级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可观测宇宙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与月球构成地月系,则地月系是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地月系位于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银河系位于可观测宇宙,因此地月系是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中最低一级的,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BD;河外星系是指银河系之外的、与银河系同级的星系,地球位于银河系,则河外星系不是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且河外星系的级别较高,排除C。故选A。
二、综合题(共40分)
21. 下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面,其判断依据是____。
(3)科学家推断,岩浆的源地位于____(填字母)的上部。
(4)地球的岩石圈包括____的全部和____的顶部。(填文字)
【答案】(1) ①. 横 ②. 纵
(2) ①. 莫霍界 ②. 横波和纵波在此界面的传播速度加快 (3)E
(4) ①. 地壳 ②. 上地幔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为材料,涉及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等相关内容,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横波波速慢,在古登堡面(地下2900km处)突然消失,纵波波速快,在古登堡面(地下2900km处)波速突然下降,图中A波速慢,为横波,B波速快,为纵波。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传播速度,而横波和纵波在经过D界面时,波速均明显增加,且D界面距离地表较近,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D界面为莫霍界面。
【小问3详解】
图中D表示莫霍界面,E位于D界面以下,表示地幔,一般认为,岩浆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E上部。
【小问4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其范围是指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2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地址年代是____代。
(2)该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是____。
(3)该地质年代____植物代替了____植物、____动物代替了____动物。
(4)叙述新生代时期地表演化,生物演化过程?
【答案】22. 中生 23. 爬行动物
24 ①. 裸子 ②. 蕨类 ③. 爬行 ④. 海洋无脊椎
25. 新生代联合古陆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剧烈运动,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繁盛,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解析】
【分析】本题以素描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地球历史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图中有恐龙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段,也称恐龙的时代,因此图中所示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
【小问2详解】
该地质年代是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繁盛的时期。
【小问3详解】
该地质年代是中生代。植物界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该地质年代裸子植物代替了蕨类植物;动物界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中生代爬行动物繁盛,爬行动物代替了海洋无脊椎动物。
小问4详解】
新生代联合古陆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剧烈运动,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新生代被子植物高大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发展史上重大的飞跃。
23.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丙大气层的名称为____。
(2)甲、乙、丙三层大气中,随高度增加气温一直升高的是____,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降水主要发生在____,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的是____(四个空都是选填甲、乙、丙)
(3)说明图中所示的大气圈层对地球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
【答案】(1)对流层 (2) ①. 乙 ②. 乙 ③. 丙 ④. 甲
(3)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大气成分(氧气、二氧化碳等);
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和保温)为生命活动提供适宜的温度;
臭氧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大气层的存在,可以减缓天体坠落(如流星等)速度,保护地球生命免受侵袭。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丙大气层为近地面12千米以下的区域,是大气层的最下层,为对流层。
【小问2详解】
甲、乙、丙三层大气中,丙随高度增加气温一直降低,乙随高度增加气温一直升高,甲随高度增加气温先降后升再降。乙层空气上热下冷,以平流为主,利于高空飞行。丙层集中了几乎所有的水汽和杂质,是降水的主要发生地。甲层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小问3详解】
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勒县3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勒县3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合肥庐巢八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合肥庐巢八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