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池州贵池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在一个蜂巢中,大多数幼虫取食花粉和花蜜而发育成工蜂,若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则发育成蜂王。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研究发现,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直接发育成蜂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蜂王浆的作用可能是抑制Dnmt3基因的表达
B. 基因甲基化后可能会干扰RNA聚合酶的识别结合
C. DNA甲基化会改变遗传信息,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
D. 该实例说明DNA甲基化水平是发育成蜂王的关键要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这说明蜂王和工蜂的差别并不是由遗传物质不同造成的,而是由食物的差异造成的,是环境对表型的影响。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说明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与环境因素类似,也能改变蜜蜂的表型。
【详解】A、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则发育成蜂王,而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直接发育成蜂王,说明蜂王浆的作用可能是抑制Dnmt3基因的表达,A正确;
B、基因甲基化后可能会干扰RNA聚合酶的识别结合,影响转录过程,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B正确;
C、基因通过甲基化修饰影响基因表达,从而控制性状,但不会改变遗传信息,C错误;
D、幼虫DNA甲基化减少而发育成蜂王,故DNA甲基化水平是发育成蜂王的关键要素,D正确。
故选C
2. 白化病与镰状细胞贫血是两种常见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化病的发病率高于镰状细胞贫血
B. 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酶活性低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C. 图中①②过程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D. 白化病患者的细胞中有基因控制酶合成的过程,但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细胞中没有基因控制酶合成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过程①表示转录过程,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图中基因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代谢,属于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2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无法判断二者的发病率,A错误;
B、白化病的成因是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突变,B错误;
C、①为转录过程,转录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有T-A、A-U、G-C、C-G之间的配对,而②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U-A、A-U、G-C、C-G,显然这两个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不完全相同,C正确。
D、白化病患者的细胞和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细胞均有基因控制酶的合成过程,D错误。
故选C。
3. 已知一段双链DNA中,胞嘧啶所占的比例为20%,由这段DNA转录出来的mRNA中,鸟嘌呤的比例是( )
A. 10%B. 30%C. 无法确定D. 20%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详解】转录时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双链DNA分子中胞嘧啶占20%,能推出G占20%,但不能由此推出一条单链中G的比例,因而无法推知这段DNA转录出来的mRNA中鸟嘌呤的比例。
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 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 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 如果图c表示体细胞,则图c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 如果图d代表的生物由卵细胞发育而成,则该生物一定是单倍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1、染色体组的概念是:细胞内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的一组染色体;判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是几个染色体组;根据基因名称判断,同字母(不论大写和小写)表示的基因有几个,就是几个染色体组。
2、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2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则是多倍体。
【详解】A、a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4个染色体组,b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出现了3次,有3个染色体组,A错误;
B、b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出现了3次,有3个染色体组,如果b表示体细胞,则该生物可能是三倍体,也可能是单倍体,B错误;
C、c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出现了2次,有2个染色体组,如果图c代表体细胞,则该生物可能是二倍体,也可能是单倍体,C错误;
D、d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出现了1次,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由卵细胞发育而来,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D正确。
故选D。
5. 下图所示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逐步转化成结肠癌细胞的过程中有关基因的突变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肠上皮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同步加倍
B. 免疫细胞诱导的结肠癌细胞裂解死亡受凋亡基因的控制
C. 通过高倍镜观察细胞表面糖蛋白的数量可作为判断细胞癌变的依据
D. p53抑癌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就能赋予结肠癌细胞所有的特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
(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详解】A、结肠上皮细胞中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
B、免疫细胞与结肠癌细胞结合,使结肠癌细胞裂解后被清除属于细胞凋亡,受基因的控制,B正确;
C、高倍镜镜检观察不到细胞表面糖蛋白的数量,C错误;
D、由题图可知,癌变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p53抑癌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不能赋予结肠癌细胞所有的特性,D错误。
故选B。
6.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体细胞发生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
B. 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C. 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D. 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变异分为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即根据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来划分。可遗传变异主要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详解】A、体细胞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A正确;
B、引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在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
C、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D正确,
故选B。
7. 下列人类遗传病调查和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B. 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检测等
C. 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 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只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答案】D
【解析】
【分析】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详解】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A正确;
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进行产前检测等,B正确;
C、基因诊断无法判断是否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故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正确;
D、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需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D错误。
故选D。
8. 据研究,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野生型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B. 葡萄球菌的定向突变提高了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 葡萄球菌进化的实质是其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 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接触青霉素后产生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进化问题.
【详解】青霉素杀死没有抗性的个体,起了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A正确、D错误。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错误。
【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青霉素杀死没有抗性的细菌,而有抗性的细菌存活下来,这是自然选择作用。
9. 下列关于进化理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C. “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较多的物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 有性生殖的出现加速了生物进化的进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其基本观点有:(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只有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故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A错误;
B、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正确;
C、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可见“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较多的物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正确;
D、有性生殖变异性更大,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加速了生物进化的进程,D正确。
故选A。
10.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B.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C. 生物进化的方向由可遗传的变异决定
D.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A正确;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单位,B正确;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正确。
故选C。
11.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②③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B. 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正常人的体温总是接近37℃
C. ②的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它能及时将多余的酸或碱运走
D. ②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含量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是淋巴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根据内环境相关知识可以推测出图中①为淋巴液,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A错误;
B、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正常人体温总是接近37℃,该温度也是一个动态变化数值,但一般不超过1℃,B正确;
C、②血浆的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C错误;
D、②血浆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D错误。
故选B。
12. 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
A. 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
B. 胃内的胃液
C. 肺泡腔内的气体
D. 膀胱内的尿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详解】A、大脑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属于人体内环境,A正确;
BCD、胃、肺泡腔、膀胱与外界相通,胃液、肺泡腔内的气体、尿液不属于内环境,BCD错误。
故选A。
13. 下列对不同的神经或神经中枢调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节律性控制与大脑皮层有关
B. 脊神经是传出神经,支配躯干、四肢等部位的运动
C. 呼吸、心跳、胃肠蠕动、长跑等活动都不受意识支配
D. 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人会出现心跳加快、血管收缩的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
2、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A、生物的节律性控制与下丘脑有关,A错误;
B、脊神经含有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B错误;
C、长跑受意识的支配,呼吸、心跳、胃肠蠕动不完全受意识支配,C错误;
D、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人会出现心跳加快、血管收缩的现象,D正确。
14. 下图是两种突触的模式图。若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则突触后膜上Na+通道打开,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原来的-70mV变成+30mV,如图1所示;如果神经递质是甘氨酸,则突触后膜上Cl-通道打开,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原来的-70mV变成-85mV,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1中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由负变正
B. 图2中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与Cl-通道蛋白的作用相同
C. 正常生理条件下,神经递质在作用之后被降解或回收
D. 图1和图2中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
2、题图分析:由题意结合图示可知,图1中乙酰胆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图2中甘氨酸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
【详解】A、据图可知,乙酰胆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为兴奋性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兴奋,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错误;
B、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起信息传递作用,通道蛋白起物质运输作用,所以图2中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的受体与Cl-通道蛋白的作用不相同,B错误;
C、正常生理条件下,神经递质在作用之后会被相应的酶降解或被回收,避免神经递质持续作用,C正确;
D、图中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为胞吐,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D错误。
故选C。
15.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定。当绿灯亮起时,我们迈动双脚快速穿过马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过程为非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退
B. 上述过程的成功进行依赖于反射弧的完整性
C. 在建立上述反射时,绿灯属于一种条件刺激
D. 上述过程的进行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答案】A
【解析】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C、当绿灯亮起时,我们迈动双脚快速穿过马路,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可以消退,该反射中绿灯属于一种条件刺激,A错误,C正确;
B、发生发射的前提是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和足够强度的刺激,B正确;
D、上述过程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进行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
故选A。
16. 2023年10月5日,杭州亚运会女篮决赛中,在郑薇教练的指导下,中国女篮74∶72战胜日本女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我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心情激动,交感神经兴奋
B. 比赛过程中,队员通过眼、耳等感受器获得信息,经大脑皮层综合分析后直接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肌肉
C. 比赛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神经细胞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D. 队员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肌肉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液通过与NaHCO3反应使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内环境的稳态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二者又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详解】A、我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心情激动,此时交感神经兴奋,A正确;
B、比赛过程中,队员通过眼、耳等感受器获得信息,经大脑皮层综合分析后,通过脊髓的低级中枢控制相关肌肉使之做出相应的反应,B错误;
C、比赛过程中,兴奋沿完整的反射弧传导和传递,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都是单向,C正确;
D、血浆中有缓冲物质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队员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肌肉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液通过与NaHCO3反应使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根据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表达的过程,结合图一和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在卵原细胞中能进行的过程是____,能发生④⑤过程的生物是____。
(2)图一中已知过程②产生的mRNA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其模板链对应的区段中胞嘧啶占29%,则模板链中腺嘌呤所占的比例为____。
(3)图二中酶乙是____,催化的过程对应图一的____。(填序号)
(4)tRNA的反密码子可以识别mRNA上的碱基,将氨基酸转移到相应位点上。反密码子为CCA的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ACC﹣苏氨酸、CCA﹣脯氨酸、UGG﹣色氨酸、GGU﹣甘氨酸)。
(5)图二中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
【答案】17. ①. ①②③ ②. RNA病毒
18. 25% 19. ①. RNA聚合酶 ②. ②
20. 甘氨酸 21. 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或多肽链)
【解析】
【分析】分析图一:图1是中心法则,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④表示RNA复制,⑤表示逆转录。分析图二:酶丙是解旋酶,酶甲是DNA聚合酶,酶乙是RNA聚合酶,结构丁是核糖体。
【小问1详解】
卵原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能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图一中在卵原细胞中能进行的过程是①DNA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表示RNA复制,⑤表示逆转录,能发生④⑤过程的生物是RNA病毒,④⑤过程分别发生在相关RNA病毒的宿主细胞内。
【小问2详解】
图一中已知过程②产生的mRNA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可知,其模板链对应的区段中胞嘧啶与腺嘌呤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已知胞嘧啶占29%,则模板链中腺嘌呤所占的比例为54%-29%=25%。
【小问3详解】
图二所示的酶乙是RNA聚合酶,催化合成mRNA,对应图一的②转录。
【小问4详解】
密码子决定氨基酸,密码子与反密码子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反密码子为CCA的tRNA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为GGU,故为甘氨酸。
【小问5详解】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利用少量的mRNA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或多肽链)。
18. 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我国著名药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可行性治疗方案,已知野生青蒿为二倍体(2n=18),四倍体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青蒿素的含量,常采用____(答一点即可)处理二倍体青蒿从而得到四倍体青蒿,该过程主要抑制____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与二倍体青蒿相比,四倍体青蒿植株的主要优点有____。(答两点即可)四倍体青蒿与野生青蒿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原因是____。
【答案】18. ①. 低温或秋水仙素 ②. 纺锤体的形成
19. ①.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比较大,青蒿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②. 不属于 ③. 野生青蒿是二倍体,与四倍体青蒿结合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三倍体高度不育
【解析】
【分析】1、常采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两者都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复制后的染色体不能正常发生分离,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3、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例如,四倍体葡萄的果实比二倍体的大得多,四倍体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比二倍体的几乎增加了一倍。因此,人们常常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来获得多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
【小问1详解】
常采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青蒿从而得到四倍体青蒿,该过程主要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小问2详解】
与二倍体青蒿相比,四倍体青蒿植株的主要特点有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比较大,青蒿素等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青蒿不属于同一物种,野生青蒿是二倍体,与四倍体青蒿结合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三倍体高度不育,所以四倍体青蒿与野生青蒿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
19. 某地大白菜农田蜗牛危害严重,农民起初喷洒杀虫剂R控制虫害,但几年后效果不明显,于是通过放养青蛙来控制害虫,如图是几年中蜗牛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____和____。若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的形成是____的结果。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从A点到B点蜗牛发生了进化,其原因是____;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____的结果。据图判断从____点开始,农民开始放养青蛙控制害虫。
(3)蜗牛还能被一些鸟类捕食。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统计,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在这1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32%,则a的基因频率为____。由表中数据可推断,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____(填有条纹或无条纹)基因的频率将会降低。
【答案】19. ①. 用进废退 ②. 获得性遗传 ③. 自然选择
20. ①. A点到B点杀虫剂R的使用使蜗牛种群中抗药基因频率上升,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②. 协同进化 ③. C
21. ①. 47% ②. 63% ③. 有条纹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小问1详解】
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两个方面的观点。达尔文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即蜗牛抗药性变异产生于杀虫剂R使用前,自然选择形成了蜗牛抗药性。
【小问2详解】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蜗牛从A点到B点发生了进化,其原因是从A到B杀虫剂R的使用会使蜗牛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从而实现了协同进化。图中结果显示B点后抗药性的蜗牛逐渐增加,从C点开始蜗牛数量下降,说明农民开始放养青蛙控制害虫。
【小问3详解】
由题意可知,无条纹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由表格信息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是470÷1000=47%,Aa=32%,则a的基因频率为:47%+1/2×32%=63%。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有条纹的蜗牛空壳的相对数量更多,因此有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控制有条纹性状的基因A的基因频率会逐渐降低,控制无条纹性状的基因a的基因频率会逐渐上升。
20. 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中b,c代表的系统分别是____、____。该图表明,细胞必须通过____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某人长期因营养不良,会导致[ ]____中的蛋白质减少,从而使____的量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3)某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调节网络下进行。
【答案】20. ①. 消化系统 ②. 泌尿系统 ③. 内环境
21. ①. [B]血浆 ②. 组织液
22. 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分析】1、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媒介;
2、分析题图甲可知,内环境通过a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养料通过b系统进入循环系统,b是消化系统;代谢废物由c排出,c是泌尿系统。分析题图乙可知,A液是组织液,B液是血浆,C液是淋巴。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图甲中,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泌尿系统。该图表明,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小问2详解】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A组织液的液体增多,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小问3详解】
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21. 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某些调节模式,A、B表示不同区域,C、D、E代表不同的物质或结构,a代表神经纤维上的一个点。
(1)图中D代表反射弧的____结构。
A. 神经末梢B. 传入神经
C. 效应器D. 感受器
(2)a点处于静息状态时,其膜内的电位表现为____;若刺激a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____(填写“双向”或“单向”)传导。
(3)当膀胱贮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刺激膀胱壁感受器,兴奋沿盆神经传入____中的低级排尿中枢,同时上行传导至某处产生尿意,整个过程可表示为____(用箭头和图中的大写字母表示)。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如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请分析回答:
(4)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中部施加单次强刺激,兴奋经神经纤维传导到突触前膜,并导致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
(5)据图分析,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进入胞内与____共同作用,使C酶被激活,图示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_(从以下序号中选填)①谷氨酸的释放②Ca2+与N受体结合进入海马细胞③A受体的磷酸化
(6)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发生了图中的____(填序号I或II)过程。
【答案】(1)D (2) ①. 负 ②. 双向
(3) ①. 脊髓 ②. D→E→A
(4)突触小泡 (5) ①. 钙调蛋白 ②. ①③
(6)II
【解析】
【分析】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为离体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小问1详解】
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根据图中兴奋传导方向可知,兴奋从D再到E再到脊髓,因此判断D为感受器,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小问2详解】
静息时,钾离子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因此a点静息时,其膜内的电位表现为负电位。若刺激a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小问3详解】
当膀胱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入到达脊髓低级排尿中枢,同时,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即D→E→A。
【小问4详解】
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中部施加单次强刺激,兴奋经神经纤维传导到突触前膜,当轴突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同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
小问5详解】
据图分析,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进入细胞内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球形变成多边形),C酶被激活。结合题图,①谷氨酸的释放(神经递质的释放)是以胞吐形式释放的,需要消耗能量;②Ca2+与N受体结合进入海马细胞,突触后膜外的Ca2+浓度高,膜内Ca2+浓度低,并且运输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质,因此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③A受体的磷酸化过程中ATP水解,释放能量,即A受体的磷酸化过程消耗能量,故图示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的是①③。
【小问6详解】有条纹(显性)
无条纹(隐性)
合计
存活个体数
178
211
389
空壳数
352
259
611
合计
530
470
1000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
2024池州贵池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池州贵池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池州贵池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池州贵池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