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安庆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过程中相关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无丝分裂
B. 有丝分裂中期,动物细胞中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C. 有丝分裂末期,低等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中均会出现着丝粒分裂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真核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纺锤丝;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A错误;
B、有丝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中的中心粒向两极移动,同时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B错误;
C、低等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高尔基体可以合成纤维素,故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出现着丝粒分裂,无丝分裂没有该现象,D错误。
故选C。
2. 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某同学制作的装片效果非常好,他将其中的某个视野放大拍照,发给5位同学观察细胞并计数,结果如下表(单位: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临时装片时,对根尖解离处理后,应立即用碱性染料染色,保证效果良好
B. 五位同学记录的中期细胞数一致,原因是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易区分
C. 甲、戊计数的差异是由于观察到有丝分裂的一个连续变化过程,导致某些细胞所处时期易混淆
D. 利用五位同学的数据取平均值,可科学反映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时间占比大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详解】A、制作临时装片时,对根尖解离处理后,再进行漂洗,然后用碱性染料染色,A错误;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有利于计数,所以五位同学记录的中期细胞数一致,B正确;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解离过程中酒精已将细胞杀死,观察的不是连续的动态过程,C错误;
D、五位同学记录的间期细胞数不多,可能原因是该同学是将其中的某个视野放大拍照进行记录的,说明在该区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比例相对较低,数据不太准确,误差都很大,因此取平均值,不能反映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时间占比大小,D错误。
故选B。
3. 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a代表附着在着丝粒的纺锤丝的长度
B. 曲线b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
C. 曲线c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粒间的距离
D. 曲线d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可知,距离最大为40nm,说明细胞两极的距离最大为40nm,而a曲线变化趋势为0→40nm,说明一开始在一起,后又移向细胞两级,所以a表示中心体;b曲线的变化趋势0→40→0,可知b曲线为纺锤丝的长度变化;c曲线在细胞分裂的中间时期开始出现,变化趋势由0→30,可知为着丝粒之间的距离变化;d曲线变化趋势为30→0,且一开始是距离不变,到在某一时期逐渐接近,可知为染色体和细胞两级间的距离。
【详解】AD、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前期开始向两极移动直至达到细胞两极,对应于曲线a(a曲线变化趋势为0→40nm,说明一开始在一起,后又移向细胞两极),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粒全部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被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极,即距离缩小,因此曲线d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AD错误;
B、附着在着丝粒的纺锤丝从前期形成到末期消失,在中期时最长,因此b代表纺锤丝的长度,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粒全部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被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极,即距离缩小,因此曲线d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B错误;
C、后期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逐渐移向细胞两极,所以染色单体分开的两条子染色体的着丝粒的距离逐渐增大,对应于c曲线,C正确。
故选C。
4. 人在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时,经常会出现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的情况。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卫星细胞属于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自我更新和再分化的能力
B. 在被激活的一个卫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始终为46条
C. 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肌动蛋白基因却不止存在于肌细胞中
D. 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有利于塑造健美体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干细胞保留了增殖、分化能力。
【详解】A、卫星细胞是一种成肌干细胞,属于已经分化的细胞,由题干信息“卫星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可知,卫星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A正确;
B、被激活的卫星细胞可增殖,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92条,B错误;
C、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故遗传物质相同,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其编码基因也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只是没有在其他类型细胞中表达,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骨骼肌受牵拉,可以激活卫星细胞,达到使肌肉增粗的作用,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D正确。
故选B。
5.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某动物(2n)甲种细胞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核DNA含量,若向该种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处于M期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是2n→4n→2n
B. 加入过量胸苷约7.4h后,甲种细胞将停留在S期或G1/S交界处
C. S期发生的变化主要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 若乙种细胞周期为24h,M期为1.9h,选择乙种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更合适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甲细胞周期时长为3.4+7.9+2.2+1.8=15.3h,DNA复制发生在S期。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甲种细胞为二倍体,体细胞数目是2n,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分裂结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恢复为2n,所以处于 M 期(分裂期)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是2n→4n→2n,A正确;
B、若向该种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 S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S期时长为7.9h,G2+M+G1=2.2+1.8+3.4=7.4h,所以加入过量胸苷约 7.4h 后,甲种细胞将停留在 S 期或 G1/S 交界处,B正确;
C、S期发生的变化主要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好充分的准备,C正确;
D、若乙种细胞周期为 24h,M 期为 1.9h,M期占比为1.9/24=7.92%。甲种细胞周期时长为3.4+7.9+2.2+1.8=15.3h,M期为1.8h,M期占比为1.8/15.3=11.76%,所以选择甲种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更合适,D错误。
故选D。
6.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数目变化如图1所示,从图1的A点取出6000个细胞,测定每个细胞的DNA含量,结果如图2(已知处于M期的细胞数目为30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1能读出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所需要时间
B. 图2中的C表示细胞处于S期,无法确定其细胞数目
C. 细胞完成分裂期的时间是1小时
D. D中的细胞会发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数目倍增,从图1中可以看到A点的细胞数为100个单位,当细胞数为200个单位时的时间与A点的时间差为20小时,所以完成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为20小时。在一个细胞周期中,G1期是合成前期,其DNA含量最少;S期是DNA的复制期,其含量逐渐增加;G2期(合成后期)、M期(分裂期)由于在S期之后,它们的DNA含量是G1期的2倍。
图2中,D的DNA量是B的2倍,C表示DNA量在D、B之间。因此,表示处于S期(DNA的复制期)的是C,表示处于G2期、M期的是D,表示处于G1期的是B。
【详解】A、从图1中可以看到A点的细胞数为100个单位,当细胞数为200个单位时的时间与A点的时间差为20小时,所以完成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为20小时,故据图1能读出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所需要的时间,A正确;
B、图2中,B表示G1期,C表示S期,D表示G2期、M期,由图2可知,B的细胞数为3000,D的细胞数为1500,因此,C(S期)的细胞数为6000-3000-1500=1500,B错误;
C、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为20小时,6000个细胞中M期的细胞数目为300,因此细胞完成分裂期(M期)的时间是300/6000×20=1小时,C正确;
D、D表示G2期、M期,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中的细胞会发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D正确。
故选B。
7. 某科研团队利用7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处理小鼠体细胞。使其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称为CiPS细胞),使得转入外源基因的方法不再是细胞编程所必需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鼠体细胞诱导成CiPS细胞是形态、结构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B. 与小鼠的体细胞相比,诱导形成的CiPS细胞全能性较低
C. 这一过程类似于植物细胞的脱分化过程
D. 小鼠的体细胞诱导成CiPS细胞后,细胞周期会变短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2、细胞全能性实质已经分化细胞仍具有分化形成完整个体或分化形成各种细胞的潜能。
【详解】A、小鼠体细胞诱导成CiPS细胞,其形态、结构发生了稳定性差异,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A正确;
B、与小鼠的体细胞相比,诱导形成的CiPS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细胞全能性较高,B错误;
C、已高度分化的小鼠体细胞,使其重编程为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CiPS细胞,这一过程类似于植物细胞的脱分化过程,C正确;
D、小鼠的体细胞诱导成CiPS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周期会变短,D正确。
故选B。
8.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以高茎和矮茎为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假说内容之一
B. 尽管F1全是高茎豌豆,但在F1的体细胞中仍存在控制矮茎的隐性遗传因子
C.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在进行杂交时无需其他操作就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D. 孟德尔的验证过程是让F1测交,观察到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数量比约为1:1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假说内容之一,也是假说的核心内容,A正确;
B、尽管F1全是高茎豌豆Dd,但在F1的体细胞中仍存在控制矮茎的隐性遗传因子d,B正确;
C、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在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授粉、套袋处理才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C错误;
D、孟德尔的验证过程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测交),观察到后代性状分离比约为1∶1,D正确。
故选C。
9. 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百分之五十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
A. DD:Dd:dd=2:3:1B. DD:Dd:dd=2:2:1
C. DD:Dd:dd=4:4:1D. DD:Dd:dd=1:2:1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详解】基因型为Dd的一杂合子植株,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D∶d=1∶1;因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说明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只有50%的存活率,所以产生的可育雄配子及其比例为D∶d=1∶50%=2∶1。该植株自交,由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DD∶Dd∶dd=2∶3∶1,A项正确,B、C、 D三项均错误。
故选A。
10. 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基因型
B. 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现型
C. 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
D. 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AYAY胚胎致死,因此小鼠的基因型及对应毛色表型有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鼠色)、aa(黑色),据此分析。
【详解】A、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由于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则F1有AYA、AYa、Aa共3种基因型,A正确;
B、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有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黑色),即有3种表现型,B正确;
C、若1只黄色雄鼠(AYA或AYa)与若干只黑色雌鼠(aa)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Ya(黄色)、Aa(鼠色),或AYa(黄色)、aa(黑色),不会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C错误;
D、若1只黄色雄鼠(AYA或AYa)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AA)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YA(黄色)、AA(鼠色),或AYA(黄色)、Aa(鼠色),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a.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孟德尔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型,且数量比接近1:1
d.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测交
e.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分离比
f.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
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且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则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如果一对相对性状由多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孟德尔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型,且数量比接近1:1,之后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c正确;
d.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和自交实验发现问题,d错误;
e.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分离比,如可能出现9:7或9:3:4等特殊比例,e正确;
f.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形成配子的过程中,f错误。
故选B。
12. 孟德尔让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得F1,再自交得F2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为验证他的基因分离假说,曾让F2继续自交产生F3,通过观察F3的表现型来进行检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F2一半的植株自交时能够稳定遗传
B. F2高茎植株中2/3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
C. F2杂合子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3:1
D. F3植株中的高茎与矮茎的比值为7:3
【答案】D
【解析】
【分析】杂合子Dd连续自交n代,杂合子比例为(1/2)n,纯合子比例为1-(1/2)n,显性纯合子比例=隐性纯合子比例=[1-(1/2)n]×1/2。
【详解】A、由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DD:Dd:dd=1:2:1知,F2中纯合子(DD、dd)比例为1/2,故F2一半的植株自交时能够稳定遗传 ,A正确;
B、F2中高茎植株中遗传因子为DD的占1/3,Dd占2/3,故F2高茎植株中2/3个体不能稳定遗传,B正确;
C、 F2杂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3:1,C正确;
D、由题干分析可知,亲本是DD和dd,F1基因型是Dd,Dd再自交得F2,让F2继续自交产生F3,这个过程中杂合子只自交了两次(从F1到F3),所以则F3植株中的矮茎(dd)占的比例为[1-(1/2)n]×1/2=[1-(1/2)2]×1/2=3/8,高茎为1-3/8=5/8,故F3植株中高茎与矮茎的比值为5:3,D错误。
故选D。
13. 某种植物的果实重量由A与a、B与b、D与d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A、B、D基因对果实的增重效应相同,a、b与d基因的作用相同,基因型AABBDD的植株果实重72g,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果实重36g。在不考虑交叉互换与突变的情况下,用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植杂交并产生子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子代中不会出现果实重量为66g的植株
B. 子代中果实重量为42g的植株基因型有3种
C. 子代中果实重量为48g的植株出现的概率为5/16
D. 子代中果实重量为54g与60g的植株之比为4∶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A、B、D对果实的增重效应相同,a、b与d基因的作用相同,且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的果重为72 g、aabbdd植株的果重为36g,由此可推知,一个基因A或B或D对应的果重为6g,一个基因a或b或d对应的果重为6g,双亲基因型为AaBbDd、Aabbdd,子代基因型为(AA、2Aa、aa)×(Bb、bb)×(Dd、dd)。
【详解】A、子代中含有最多显性基因的个体为AABbDd,最多含有4个显性基因,果实重量为6×4+36=60 g,不会出现果实重量为66g的个体,A正确;
B、子代中果实重量为42g的个体(含有1个显性基因)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aabbDd,共3种基因型,B正确;
C、子代中出现果实重量为48g的个体(含有2个显性基因)的基因型有AAbbdd、2AaBbdd、2AabbDd、aaBbDd,共6份,占比6/16=3/8,C错误;
D、子代中果实重量为54g的个体(含有3个显性基因)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2AaBbDd,子代中果实重量为60g的个体(含有4个显性基因)的基因型为AABbDd,个体数量之比为4:1,D正确。
故选C。
14. 某高中生物学学习小组部分改进“模拟孟德尔杂交试验”如下:把甲、乙、丙、丁4个骰子同时掷下100次,记录时甲、乙骰子的1-3点记为A,4-6点记为a, 丙、丁骰子的1-3点记为B,4-6点记为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可以模拟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B. 实验结果中出现AaBb的概率大约为1/4
C. 当研究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时,若需要模拟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则可用丙、丁骰子的结果来表示
D. 若模拟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则可只统计甲、乙骰子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分析题意,该实验中涉及A/a、B/b,有两对等位基因,故实验是模拟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A正确;
B、记录时甲、乙骰子的1-3点记为A,4-6点记为a,丙、丁骰子的1-3点记为B,4-6点记为b,则AaBb的概率大约为1/2×1/2=1/4,B正确;
C、当研究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时,若需要模拟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则可用甲、乙、丙、丁骰子的结果来表示,C错误;
D、若模拟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则可只统计甲、乙骰子Aa(涉及一对等位基因)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15. 某植物的花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机制如图所示。现让两纯合亲本杂交,F1均为白花,F1自交所得F2为白花:蓝花:紫花=52:3: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
B. 蓝花的基因型有2种
C. F2紫花中纯合子占
D. 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花传粉,其子代全为白花个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题图知,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dd,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dd,其余均为白花,3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纯合亲本杂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花∶蓝花∶紫花=52∶3∶9,则F1的基因型为AaBbDd。
【详解】A、由图意知,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dd,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dd,其余均为白花,3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纯合亲本杂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花∶蓝花∶紫花=52∶3∶9,则F1的基因型为AaBbDd,两纯合亲本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或者aaBBDD和AAbbdd或者AAbbDD和aaBBdd或者AABBdd和aabbDD,A错误;
B、由题可知,蓝花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共有2种,B正确;
C、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dd,占F2的,纯合子AABBdd占F2的,所以F2紫花中纯合子占,C正确;
D、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后代均含有aa,无法产生蓝色中间产物,全部开白花,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如图甲表示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质)出现的螺旋化和解螺旋的周期性变化,图乙是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图,图丙为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丁为某生物细胞周期各时期图像(未排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图丁中的字母按顺序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
(2)图甲中e到a的过程发生在图丙的___段。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目比为___。
(3)图丁中结构1的名称是___。若丙、丁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图丙中的4n=___。
(4)图乙与图丁所示细胞有丝分裂在分裂期的区别表现在___期。
(5)完成一次分裂后,细胞的发育方向主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___,另一种是经过___形成某种组织。
【答案】(1)C→E→D→A→B→F
(2) ①. de或jk ②. 1:0:1
(3) ①. 细胞板 ②. 12 (4)前期和末
(5) ①. 有丝分裂 ②. 细胞分化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
1、图甲中c表示间期、d表示前期、e表示中期、a表示后期、b表示末期(或间期);
2、图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3、丙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规律,
4、丁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其中A是后期;B和F都是末期,该时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染色体消失;C是细胞分裂间期;D是细胞分裂中期,此时期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E是细胞分裂前期,其中1是细胞板,2是细胞核,3是纺锤丝,4是染色体,5是细胞壁。
【小问1详解】
分析图丁可知,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F表示有丝分裂末期,C表示有丝分裂间期,D表示有丝分裂中期,E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因此C→E→D→A→B→F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小问2详解】
图甲中c表示间期、d表示前期、e表示中期、a表示后期、b表示末期(或间期),图甲中e到a的过程发生在分裂后期,所以发生在图丙的de段或jk段(分裂后期),此时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比为1∶0∶1。
【小问3详解】
图丁中结构1的名称是细胞板,从图丁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即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所以图丙中的4n=12。
【小问4详解】
图乙是动物细胞,图丁是植物细胞,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前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
【小问5详解】
完成一次分裂后,细胞的发育方向主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继续完成有丝分裂的过程,另一种是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或组织。
17. 演艺圈女明星,有些为了保持年轻貌美,不惜重金到香港注射人体胎盘素。人体胎盘素的功效主要有:全面激活面部休眠的成体细胞,使之转化为功能细胞;加强全身皮肤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的新陈代谢,增加表皮与真皮层的厚度;全面促进新生角质层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加速死皮细胞的脱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衰老的细胞内水分___(填“增加”或“减少”)。
(2)细胞衰老后细胞核变大,核膜内折,那么人体内所有细胞衰老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吗?___。为什么?___。
(3)现有衰老的肝细胞和新生的肝细胞,用___(染色剂)能将染色质染色,染色深浅的比较情况是___。
(4)与题干中休眠细胞相比,功能细胞内的水分___、酶的活性___,进而细胞代谢___。
(5)注射人体胎盘素以后,新生角质层细胞的细胞周期将___(填“缩短”或“延长”)。
【答案】(1)减少 (2) ①. 不一定 ②. 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 ①. 醋酸洋红或龙胆紫 ②. 衰老的肝细胞细胞核颜色较深
(4) ①. 多 ②. 强 ③. 旺盛
(5)缩短
【解析】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小问1详解】
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水分减少。
【小问2详解】
细胞衰老后细胞核变大,核膜内折,但人体内并不是所有细胞衰老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其衰老后不会出现该现象。
【小问3详解】
染色质易被醋酸洋红或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由于衰老细胞的染色质固缩,因此衰老的肝细胞和新生的肝细胞相比,衰老肝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较深。
【小问4详解】
与题干中休眠细胞相比,功能细胞的代谢旺盛,因为功能细胞内的水分多、酶的活性强。
【小问5详解】
胎盘素能全面促进新生角质层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因此注射人体胎盘素以后,新生的角质层细胞的细胞周期将缩短。
18. 豌豆花有腋生和顶生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如表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根据如表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上述性状中,___为显性性状。
(2)组合二的后代腋生个体中,纯合体所占比例是___。让组合三后代中的腋生个体自交,其子代中腋生与顶生个体数量的比例是___。取组合二后代的一株腋生植株作为父本,与组合三后代腋生植株进行杂交,理论上,产生顶生植株的概率为___。
(3)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__定律。
【答案】(1) ①. 性状分离 ②. 腋生
(2) ①. 1/3 ②. 3:1 ③. 1/6 (3)基因的分离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根据杂交组合二:腋生×腋生→腋生:顶生约等于3: 1, 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腋生相对于顶生是显性性状,且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杂交组合一中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杂交组合三:顶生×腋生→腋生: 顶生=1: 1,属于测交实验,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
小问1详解】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由杂交组合二,亲本都是腋生,子代同时出现了腋生和顶生,说明顶生为隐性性状,腋生为显性性状。
【小问2详解】
组合二的子代符合性状分离现象,故亲本腋生个体基因型都是Bb,Bb×Bb→B_:bb=3:1,子代腋生(B_)中纯合体占1/3。组合三亲本是Bb和bb,Bb×bb→Bb:bb=1:1,让组合三后代中的腋生个体(基因型为Bb)自交,Bb×Bb→B_:bb=3:1,子代腋生与顶生个体数量的比例是3:1。取组合二后代的一株腋生植株(1/3BB,2/3Bb)作为父本,与组合三后代腋生植株(基因型为Bb)进行杂交,理论上,产生顶生植株(基因型bb)的概率为2/3×1/4=1/6。
【小问3详解】
该性状的遗传只设计到一对等位基因,所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19. 某两性花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型,叶型有宽叶和窄叶两种表型,这两对相对性状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研究小组将两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杂交实验结果,这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叶型中显性性状为___。花色受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的依据是___。
(2)只考虑花色的遗传,F2中的红花植株共有___种基因型。
(3)F2红花宽叶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
(4)用两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时,人工授粉前对母本的具体做法是先除去___,然后套上纸袋,套袋的目的是___。
【答案】(1) ①. 遵循 ②. 宽叶 ③. 两##2 ##二 ④. F2中红花:白花为9:7是9:3:3:1的变式
(2)4##四 (3)26/27
(4) ①. 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②.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两对性状分开来看,红花:白花=9:7,说明花色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宽叶:窄叶=3:1,说明叶型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且三对基因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1详解】
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27+9+21+7=64,说明F2共有64=43个组合数,所以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2中宽叶:窄叶=3:1,所以宽叶为显性性状;F2中红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式,所以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小问2详解】
只考虑花色的遗传,F2中的红花为双显性状,所以红花植株共有4种基因型。
【小问3详解】
F2红花宽叶植株中,纯合子有1/3×1/9=1/27,则会发生性状分离(即杂合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27=26/27。
【小问4详解】
分析题意,该植物为两性花,用两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时,人工授粉前对母本的具体做法是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避免其自交,然后套上纸袋,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学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总计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甲
5
6
3
2
6
22
乙
5
6
3
3
5
22
丙
5
6
3
2
6
22
丁
7
6
3
2
5
23
戊
7
7
3
2
6
25
杂交组合
亲本表现型
后代
腋生
顶生
一
顶生×顶生
0
804
二
腋生×腋生
812
270
三
顶生×腋生
295
285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安庆桐城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安庆桐城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