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学业分层测评:20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42925/0-17013211824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学业分层测评:20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42925/0-17013211825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学业分层测评:20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Word版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42925/0-17013211825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学业分层测评:20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Word版含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B.焓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熵、焓都为正值的反应是自发反应
D.ΔH-TΔS<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解析】 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须用复合判据ΔH-TΔS<0。
【答案】 D
2.对于可逆反应4NH3+5O24NO+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单位时间生成x ml NO的同时,消耗1.5x ml H2O,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达到平衡状态后,NH3 、O2 、NO 、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4∶6
C.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反应速率增大
D.达到平衡时,5v正(O2)= 4v逆(NO)
【解析】 若单位时间生成x ml NO的同时,消耗1.5x ml H2O,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达到平衡状态后,NH3 、O2 、NO 、H2O(g)的物质的量不变,比值不一定为4∶5∶4∶6,B错误;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C错误;达到平衡时,
4v正(O2)=5v逆(NO),D错误。
【答案】 A
3.反应CO+H2O(g)CO2+H2在800 ℃达到平衡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K值发生变化的( )
A.将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
B.将反应温度升高100 ℃
C.添加催化剂
D.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解析】 化学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影响。
【答案】 B
4.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温度对此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曲线(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曲线交叉点即平衡状态,由于这个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加快的幅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加快的幅度,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 B
5.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该温度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C.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解析】 该反应前后为气体计量数相等的反应,故容器内压强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故不选A、D两项;B项,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说明v正=v逆;C项,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一定共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C项不选。
【答案】 B
6.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 )
A.移走少量C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D.容积不变,充入“惰”气
【解析】 A项,C为固体,改变其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A错;B项,扩大容积,v正减小,c(D)也减小,B错;C项,缩小容积,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也增大,平衡右移,c(D)也增大,C对;D项,容积不变,充入“惰”气,反应物浓度不变,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答案】 C
7.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①中加入CaO,在②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③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①中红棕色变深,③中红棕色变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氧化钙 ②室温水 ③加氯化铵晶体
A.2NO2N2O4是放热反应
B.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烧瓶①中平衡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烧瓶③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解析】 2NO2(g)N2O4(g),NO2为红棕色气体,N2O4为无色气体。①中红棕色变深说明平衡左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而CaO和水反应放热,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对,C错;③中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右移,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证明NH4Cl溶于水要吸收热量,平衡右移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B、D均错。
【答案】 A
8.一定条件下,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1 ml X和3 ml Y进行反应:X(g)+3Y(g)2Z(g),经12 s达到平衡,生成0.6 m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eq \f(1,8) ml/(L·s)
B.12 s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1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eq \f(1,5)
C.若增大X的浓度,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该反应的ΔH<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解析】 X(g)+3Y(g)2Z(g)
起始量(ml) 1 3 0
转化量(ml) 0.3 0.9 0.6
平衡量(ml) 0.7 2.1 0.6
v(X)=eq \f(\f(0.3 ml,2 L),12 s)=eq \f(1,80) ml/(L·s),所以A错误;12 s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10 L,平衡逆向移动,Z的浓度小于原来的eq \f(1,5),所以B错误;若增大X的浓度,Y的转化率增大,X的转化率减小,所以C错误;若Δ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
【答案】 D
9.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解析】 因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因此A项中对应压强为p2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应短一些,故A错误;随温度的升高平衡将逆向移动,反应物氮气的转化率应减小,故B错误;使用催化剂后化学反应速率应加快,因此有催化剂时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应短一些,D错误。
【答案】 C
10.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符合图中( Ⅰ )所示关系,φ(C)表示C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由此判断,对图像(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
C.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 据图像( Ⅰ )知,在压强不变时,曲线b的斜率比c的大,故T1>T2。降温(T1→T2)时,φ(C)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温度不变时,曲线b的斜率比a的大,故压强p2>p1,增大压强(p1→p2)时,φ(C)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故x<2,即x=1。由图像(Ⅱ)知,保持体系压强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B的转化率、φ(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减小,而A、B的质量分数要增大。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11.t ℃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2 min时Y的物质的量为0.14
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
D.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 ml·L―1·min―1
【解析】 X + 3Y2Z
初始浓度(ml·L-1) 0.1 0.2 0
转化浓度(ml·L-1) 0.05 0.15 0.1
平衡浓度(ml·L-1) 0.05 0.05 0.1
平衡时,X的转化率=0.05 ml/L÷0.1 ml/L×100%=50%,A错误;2 min消耗X是0.02 ml/L,则消耗Y是0.06 ml/L,所以剩余Y是0.14 ml/L,B错误;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错误;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 =3v(X)=3×(0.1 ml·L-1-0.08 ml·L-1)÷2 min=0.03 ml·L-1·min-1,D正确。
【答案】 D
12.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解析】 A.从能量变化的图像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正确。B.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NO2)=eq \f(1.0-0.4 ml·L-1,3 s)=0.2 ml·L-1·s-1,单位不对,B错误。C.催化剂会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错误。D.增大c(O2),平衡逆向移动,NO2的转化率降低,D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
13.(15分)可逆反应3A(g)3B(?)+C(?) ΔH>0达到化学平衡后,
(1)升高温度,用“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填空。
①若B、C都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②若B、C都不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③若B是气体,C不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2)如果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新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B是________态,C是________态。
【解析】 (1)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①若B、C都是气体,n(气)增大,m(气)不变,M=eq \f(m气,n气)减小;②若B、C都不是气体,只有A是气体,M(A)不变;③若B是气体,C不是气体,m(气)减小,n(气)不变,M=eq \f(m气,n气)减小。
(2)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即逆向是气体计量数增大的反应,故B不是气体。
【答案】 (1)①变小 ②不变 ③变小 (2)固或液 气
14.(15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合成氨反应有重要意义,请完成下列探究。
(1)生成氢气: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C(s)+H2O(g)H2(g)+CO(g) ΔH=+131.3 kJ·ml-1,ΔS=+133.7 J·ml-1·K-1,该反应在低温下________(“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已知在400 ℃时,N2(g)+3H2(g)2NH3(g)的K=0.5。
①在400 ℃时,2NH3(g)N2(g)+3H2(g)的K′=________(填数值)。
②400 ℃时,在0.5 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l、1 ml、2 ml,则此时反应v(N2)正________(填“>”、“<”“=”或“不能确定”)v(N2)逆。
③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合成氨反应的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使用催化剂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反应的ΔH。
【解析】 (1)该反应ΔH>0,ΔS>0,故若使ΔH-TΔS<0须在高温下实现。(2)①K′=eq \f(1,K)=eq \f(1,0.5)=2;②Qc=eq \f(42,4×23)=0.5=K,故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恒温、恒压条件下通入Ar相当于扩大体积进行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答案】 (1)不能 (2)①2 ②= ③向左 不改变
15.(22分)300 ℃时,将2 ml A和2 m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 ΔH=Q,2 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 ml D。
(1)3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300 ℃
(2)在2 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上述反应从逆反应方向进行,开始时加入C、D各eq \f(4,3)ml。若使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应该加入B______ml。
【解析】 (1)温度越高,K越大,则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2)生成0.8 ml D,则反应掉0.4 ml B,剩余1.6 ml B,c(B)=eq \f(1.6 ml,2 L)=0.8 ml/L。v(B)=eq \f(0.4 ml,2 L×2 min)=0.1 ml/(L·min),由化学计量数知,D的反应速率应为B的2倍,故v(D)=2v(B)=2×0.1 ml/(L·min)=0.2 ml/(L·min)。(3)该反应为等体积变化,加压平衡不移动,故A的转化率不变。(4)将C、D的量折算成A、B的量,则相当于加入2 ml A和eq \f(2,3) ml B,容器体积固定,若浓度相同,则说明起始时物质的量相等,故B还应加入2 ml-eq \f(2,3) ml=eq \f(4,3) ml。
【答案】 (1)eq \f(c2C·c2D,c3A·cB) >
(2)0.8 ml/L 0.2 ml/(L·min)
(3)不变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4)eq \f(4,3)
选项
A
B
研究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图示
选项
C
D
研究目的
平衡体系增加N2
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
的影响
图示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l·L-1)
0.1
0.2
0
2 min末浓度/(ml·L-1)
0.08
a
b
平衡浓度/(ml·L-1)
0.05
0.05
0.1
A
B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0~3 s内,反应速率为:v(NO2)=
0.2 ml·L-1
C
D
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学业分层测评:15糖类+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学业分层测评:15糖类+Word版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实验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学业分层测评:14油脂+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学业分层测评:14油脂+Word版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区别花生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下列物质中,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学业分层测评:11醛+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学业分层测评:11醛+Word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反应属于还原反应的是,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关于柠檬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