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 )。
A. 蛋白质B. 脂肪C. 淀粉
【答案】B
【解析】
【详解】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涂或挤压、滑动,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如花生、瓜子、动物内脏等。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脂肪。
2. 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中( )的作用。
A. 鼓膜B. 耳道C. 耳廓
【答案】C
【解析】
【详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耳中耳廓的作用。
3.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我们观察到( )。
A. 声音高低不同B. 声音的强弱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强弱不同。
4. 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中,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 ),音高( )。
A. 越慢 越低B. 越快 越高C. 越慢 越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
5. 小明在今年的肺活量检测中,发现肺活量达到了1200毫升,他想要继续增大肺活量的有效方法是( )。
A. 坚持锻炼B. 多吃各种蔬菜C. 多睡觉更多优质支援请 嘉 威鑫 MXSJ663 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答案】A
【解析】
【详解】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坚持锻炼,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6. 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会随水位的上升( )。
A. 越来越高B. 越来越低C. 不会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会随水位的上升,越来越高。
7. 发生龋齿的主要原因是( )。
A. 偏食、营养不良 B. 牙发生畸形 C. 口腔不洁,有细菌存在
【答案】C
【解析】
8. 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
A. 空气不能传播声音B. 空气能传播声音
C. 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无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声音是靠空气、水等介质振动传播的,因此在真空里声音是传播不了的。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空气能传声。
9. 我们唱歌能发出声音,是因为( )。
A. 声带在振动B. 空气在振动C. 嘴唇在振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我们唱歌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要求学生掌握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
10. 下列饮食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
A. 只吃水果蔬菜保持苗条身材B. 炒菜的时候多加油盐使菜有滋有味C. 谷类、水果蔬菜和肉类荤素搭配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粮食类、蔬果类的食物,还必须吃肉蛋类的食物。
A、只吃水果蔬菜,只能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不符合题意。
B、过量油盐会对身体器官带来负担,不符合题意。
C、谷类、水果蔬菜和肉类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符合题意。
11. 人体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 )。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体运动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氧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肺部来进行气体交换和运输。
12. 下列物质中,脂肪含量最少的是( )。
A. 大豆B. 菠菜C. 花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及水。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菠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13. 辨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棉签蘸一点食物,涂在白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
B. 在食物中滴几滴白酒,观察其颜色变化
C. 在食物中滴几滴碘酒,观察其颜色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常用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如果滴入碘酒变蓝,说明含有淀粉,反之则不含淀粉。
【点睛】掌握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14. 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B. 水面产生波纹C. 水面升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出现波纹,说明音叉在振动。
15. 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由( )传到我们耳中的。
A 雨水B. 闪电C. 空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由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16. 用嘴在大小、长短都相同的3支试管的上方吹气,( )发出的声音最高。
A. 不盛水的试管B. 盛一半水的试管C. 快盛满水的试管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用嘴在大小、长短都相同的3支试管的上方吹气,试管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试管中的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快盛满水的试管中的空气柱最短,吹气时空气柱振动最快,发出的声音最高。
17. 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 )。
A. 音量B. 音高C. 音节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不同,衡量标准不同,声音高低用音高表示,声音强弱用音量描述。声音高低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决定的,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决定的。电视声音的强弱由声音旋钮控制,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即响度。即改变的是声音的音量。故A正确。
18. 轻轻地敲与用力地敲打大鼓,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这里的“大小”是指( )。
A. 音调B. 音量C. 音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的大小叫音量,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轻轻地敲打大鼓,鼓面振动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声音小;反之用力地敲打大鼓,鼓面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声音大。
19. 龋齿不利于人体的健康。下列行为中,容易造成龋齿的是( )。
A. 经常吃糖果B. 早晚刷牙C. 经常喝牛奶
【答案】A
【解析】
【详解】良好的口腔保健不是拥有健康美丽牙齿的唯一途径。饮食习惯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牙齿对我们消化的作用很大,我们应该时刻注意保护牙齿。口腔不洁,细菌滋生,导致龋齿,经常吃糖果容易造成龋齿。
20. 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属于振动的是( )。
A. 运动的自行车的车轮。B. 正在响的钢琴的琴键。C. 掷出去的铅球。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运动的自行车的车轮属于转动,正在响的钢琴的琴弦属于振动,掷出去的铅球属于平抛运动。
21. 人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 )。
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在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氧气消耗量增大,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维持体能所需养料,所以运动时呼吸、心跳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吸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22. 狗休息时常常伏在地上,将一只耳朵紧贴地面,听远方传来的声音。这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A. 液体B. 气体C. 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狗休息时常常伏在地上,将一只耳朵紧贴地面听远方传来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且声音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选项符合题意。
23. 早餐要吃好。下列早餐中,最合理的一份是( )。
A. 油条、稀饭B. 牛奶、面包、苹果C. 牛奶、牛排、鸡蛋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日三餐食物搭配要合理,原则是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吃适量的水果和蔬菜等。给出的选项中,油条、稀饭缺少果蔬类食物,牛奶、牛排、鸡蛋缺少淀粉类和果蔬类食物,无法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都不合理。牛奶、面包、苹果的配餐最合理。
24. 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中,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 ),音高( )。
A. 越慢 越低B. 越快 越高C. 越慢 越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
25. 吸气时,胸腔 ▲;呼气时,胸腔 ▲。▲处应填( )。
A. 扩张 收缩B. 收缩 扩张C. 收缩 收缩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这种呼吸运动,不断进行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时胸廓大小会发生变化。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外界的气体被吸入;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体内的气体被呼出。
26. 在演奏者弹奏古筝时,我们发现古筝的琴弦振动得很快,说明发出的声音很( )。
A. 强B. 高C. 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在演奏者弹奏古筝时,我们发现古筝的琴弦振动得很快,说明发出的声音很高。
27. 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
A. 眼B. 鼻C. 耳
【答案】C
【解析】
【详解】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耳能感受振动从而听到声音。
28. 下列活动可以增强呼吸功能的是( )。
A. 经常看书B. 经常慢跑C. 多吃饭
【答案】B
【解析】
【详解】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交换的“中转站”。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所以B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与健康,要求学生掌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呼吸功能。
29. 某一根琴弦发出较强的“5”这个音,和它发出较弱的“5”这个音相比,琴弦振动( )。
A. 速度较大B. 幅度较大C. 幅度较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当琴弦发出较强的“5”时,琴弦振动幅度较大。
30. 某校餐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小明认为这一食谱増加蔬菜类食物才均衡,添加下列( )后这份食谱变得更为合理
A. 素炒豆角B. 红焖羊肉C. 煮鸡蛋
【答案】A
【解析】
【详解】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粮食类、蔬果类的食物,还必须吃肉蛋类的食物。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含有淀粉、蛋白质,还缺维生素,而素炒豆角富含维生素,A符合题意。
二、判断(每题2分,共40分)
31. 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我们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振动才能够发出声音。
32. 声音离鼓膜越远,鼓膜振动幅度越小。(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鼓膜可以接收声音并产生振动,声音离鼓膜越远,鼓膜振动幅度越小。
33. 改变物体振动部分的长短, 可以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 ( )
【答案】√
【解析】
【详解】音高指声音的高低,音高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改变物体振动部分的长度,物体长,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就低。物体短,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就高。所以,改变物体振动部分的长度就可以改变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高低。故题目说法正确。
34. 在制作乐器时,可以不用设计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
【答案】×
【解析】
【详解】经历了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养成了动脑、动手的习惯,能够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和完成后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在制作乐器时,要根据设计图来制作设计自己的小乐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制作小乐器,要求学生掌握在制作乐器时,要根据设计图来制作。
35. 人在呼吸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氮气。( )
【答案】×
【解析】
【详解】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交换的“中转站”。人在呼吸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与健康,要求学生掌握人的呼吸过程。
36.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为人类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的生存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食物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吸收进入人体内,为人体生长发育提供“建筑材料”,同时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7. 吃食物,只要自己觉得好吃就说明既有营养又科学。 ( )
【答案】×
【解析】
【详解】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
38. 食道像一根管子,用来输送食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道像一根管子,用来输送食物。题目说法正确。
39. 耳廓可以放大声音。( )
【答案】×
【解析】
40. 经常刷牙可以预防龋齿。( )
【答案】√
【解析】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消化工具,因此保护牙齿尤为重要。如果不经常刷牙或没刷干净,食物残屑在细菌作用下很快就会发酵产酸,牙齿就很容易受到腐蚀,日久就可能引发龋齿。我们提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把留在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屑刷干净,刷完后不再吃任何东西,养成良好的卫生。
41. 一列鸣笛的火车自远处来经过你身边,又由近而远,声音大小没有变化。(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发声体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一列鸣笛的火车自远处行驶而来,又由近而远,声音会由弱变强再变弱。
42. 在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
【答案】√
【解析】
【详解】在空气中,光的传播大约每秒30万千米,而声音的传播速度较慢,在空气中大约每秒340米,所以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3. 橡皮筋越细,拉伸后拨动发出的声音越强。(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的粗细有关。物体越细,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橡皮筋变细不影响声音的强弱。
44. 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没有变化。(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体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通过吸气过程,使外界的空气中氧气经由呼吸道进入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再通过呼气过程,将交换后的气体二氧化碳经由呼吸道排出体外。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有变化,我们呼出的气体里面氧气的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呼吸,要求学生掌握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有变化。
45. 肺活量越大代表单次吸入气体最大量越多。( )
【答案】√
【解析】
【详解】肺活量: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尽力呼出去空气的量,它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肺活量大小和年龄、性别、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因素有关。肺活量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肺活量越大,身体相对越健康。肺活量检测数值高,可说明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好,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肺活量,要求学生掌握肺活量越大代表单次吸入气体最大量越多。
46. 人体所需的无机盐主要靠饮水获得。(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体所需矿物质是从食物而来,并非来自饮用水。水在人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人体新陈代谢,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食物中的营养,要求学生掌握食物中的营养。
47. 口腔中的食物是在牙齿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 )
【答案】╳
【解析】
48. 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这样既不会影响消化,又能节省时间。 (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边看电视一边吃饭,这样的饮食方法很容易会引起消化不良现象,并且也无法更好的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49. “美味不可多用”是有科学道理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我们只有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的摄入要全面、适量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的生活和成长。“美味不可多用”是有科学道理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营养要均衡,要求学生掌握“美味不可多用”是有科学道理的。
50. 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不会发生变化。( )
【答案】×
【解析】
【详解】音量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的,用力不同,振幅大小就不同,所以用不同的力去敲击鼓面,鼓面振动的幅度会发生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34,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33,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不是自然界中的声音, 外耳由耳郭和组成, 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 下面属于打击乐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